《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探索

2021-11-12 03:51杨隶瑛
海外文摘·艺术 2021年9期

杨隶瑛

(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唐山 063700)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贯彻实施,学前教育发展需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提出完善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幼儿游戏与指导》作为学前教育的专业核心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的责任。为实现将学生培养成为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需要深入研究当前课程的教学现状,加快课程教学改革。

1 《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教学现状

1.1 重知识、轻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尤为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将掌握知识作为主要教学目标。通过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其专业能力的提升,专业情意的培养也都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作为幼儿教师,掌握理论知识是从事教育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还要将知识转化为外在的专业能力。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四个方面:掌握游戏理论的能力、运用理论进行游戏组织的能力、观察幼儿游戏的能力、支持幼儿游戏的能力。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的状况,使得学生专业知识无法转化为专业能力。掌握游戏理论的能力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获得,而运用游戏理论组织、观察、支持游戏的能力需要在实践中获得。但当前的情况是理论学习后,不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学生便没有机会去实践,理论以知识的形式存在于大脑中,当真正走进幼儿园时,不具备组织与指导幼儿游戏的能力。

1.2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改革一直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改革中教师们在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但在实践中应用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教师表示,在接受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后,发现新的教学方法的效果并不明显,转而又使用传统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传统教学方法的使用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低,课堂时效性差,种种弊端不断显现。《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既要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提升专业能力,教师仅以传统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不能完成教学目标的,因此《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刻不容缓。

1.3 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存在偏差

学前教育的理论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将教学重点和难点定为知识的识记与理解,学校教育与社会对人才需要之间存在偏差,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实际需要,教学内容与幼儿园需要不匹配,教学空间封闭,学生接触幼儿的机会少,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没见过。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应依据课程目标,适应学生的特点,注重内容的基础性以及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下根据本门课程目标的价值定位来进行选择,同时考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纲领性文件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要。教学内容不应只局限于教材中幼儿游戏理论的学习,在了解幼儿游戏的真实状态下,应用所学理论,能够组织与指导幼儿游戏、观察幼儿游戏、评价幼儿游戏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

2 以人才培养需求为基点,改革课程教学方式

2.1 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将学生能力培养作为目标,在教师行动导向下,组织多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在行动教学法的具体操作层面上,教师可以使用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真正实现以实践活动作为教学导向,教师教学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以行动的引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可以改进当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方法单一,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中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将头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按照教学目标于教学内容的要求合理安排使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主动建构关于各类幼儿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知识,教师需要提出问题、引导流程、提供材料来指导学生学习。教师在课前提出教学目标与课前任务,学生进行搜集材料、进行思考;教师和学生探讨课前任务,共同决策解决课前问题的方案;课堂教学期间也是学生进入实施的环节,学生使用角色扮演、小组汇报等形式展示课前学习成果;对于学生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展开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展示与讨论情况,提供重点、难点的学习材料,学生讨论分析,攻破重难点;教师与学生进入课程的检查与评估,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是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最后将本节课所学应用于幼儿园的游戏中。

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指向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景中解决问题、展示结果、实践理论,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知识学习向能力锻炼进行转化。课中的角色扮演课后的实训练习,将知识的运用从解决初级问题到所需能力的阶梯式提升,学生组织与指导幼儿游戏能力随任务难度的增加而有所提高。

2.2 密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通过调查了解到,学校会安排学生进行见习、实习,但学生仍存在理论应用与实践机会少、学生接触幼儿机会少、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存在偏差。“要培养优秀的师范生,就不能把知识窄化在课堂和书本上。”学生具备的专业素养的培养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差距,尤其在专业能力方面有欠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学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不仅包括加强与幼儿园的合作,还包括其他单位如:律师事务所、法院、医院、玩具制作、幼儿园环境设计等,最大程度地使学生与未来工作岗位进行对接,根据岗位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

以幼儿园及其他相关企业中实际出现问题为导向,使理论学习有目的性、针对性;邀请幼儿园及相关企业为学生做系列讲座与汇报,弥补学校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除此之外,在理论讲授前,教师可布置课前任务,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去企业观察,为理论学习提供实践经验;在理论学习后,布置实践性作业,使学生将自己所学应用于实践中。在讲授表演游戏时,教师可根据幼儿园表演游戏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布置观察主题,如观察幼儿园中表演游戏的主题、教师提高幼儿表演技能的方法、幼儿游戏时出现问题教师是如何指导的等;学生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形成对表演游戏的初步认知,同时邀请幼儿园教师、皮影制作人、木偶制作人等相关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表演游戏技能指导等方面的讲座,学生在系统地学习后完成表演游戏组织与指导方案;课后将组织学生将自己的表演游戏组织与指导方案到幼儿园进行实施。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论学习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在与企业紧密合作的过程中,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的对接,学生是在岗位要求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