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慧 夏峤 封垚 付嘉琪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590)
我国正在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导致人口结构发生改变,社会的养老压力不断增大。加之退休人群收入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养老需求不断释放,养老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阐明乡村发展需要寻求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途径。而旅居养老作为的一种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既能使城镇退休人群在老有所养的基础上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带给他们精神、文化上的丰足感,也能缓解乡村“空心化”问题,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对乡村旅居养老产业进行资源创新将会是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乡村旅居养老”基于“旅居养老”,是指以高品质乡村为目的地,长期居住并进行养老和旅游的一种养老方式,将乡村旅游资源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目标用户为55~75岁的低中龄、自理能力较强、经济基础较好的城镇退休人群。其关注城镇退休人群追求生活品质、喜欢亲近自然、有怀旧念旧心理等特点,促进银发旅游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资源是乡村旅居养老产业的依托,主要分为乡村自然、乡村人文和乡村社会三大类资源,根据所在地的风貌、风物、风俗、风情和风味,择其优势和特色来发展乡村旅居养老产业。
2.1.1 旅居养老意愿更强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城镇退休人群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外,还有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产生旅游、休闲等消费新意愿。鉴于城镇空气、绿地等自然生活空间质量的普遍下降,这一群体会更倾向于前往生态环境优越、精神服务丰富的乡村地区进行旅居养老,形成新的消费趋势。
2.1.2 物质层面要求高
城镇退休人群对于旅居养老地的硬件和软件条件要求较高。其中,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基础设施完善是乡村能否作为旅居养老目的地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决定该地区能否发展这一新型养老方式的重要前提。
2.1.3 精神层面需求不可小觑
对于低中龄的城镇退休老人来说,当他们从沉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后,对于贫乏的精神生活感到厌倦,渴望得到更深一步的精神享受。他们渴望亲近自然,开阔眼界,丰富生活体验,在旅居中真正的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他们对于“静“、“净”、“慢”的旅居生活充满向往,对于扩展社交、提升修养、不断学习以及体验当地生活充满浓厚的兴趣。
目前我国的乡村旅居产业发展还不完善,现有的旅居养老产品存在很多问题。在旅居养老资源方面仅仅只重视自然环境是否优美、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对于城镇退休人群的心理需求层面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导致旅居养老产业无法满足当前养老人群的需要,造成需求端与供应端的不平衡,形成庞大的市场缺口。
3.1.1 心理特征对老年群体的影响
Burtou(1993)和Spearr(1994)等人发现老年群体在关注事物时,较难排除非目标事物的干扰,从而加重视觉迟钝。
3.1.2 旅游动机分类
德国学者格里克斯曼将旅游行为动机分为心理的、精神的、身体的和经济的四大类。
3.1.3 旅游活动行为层次划分
陈传康将老年群体旅游动机划分为基本、提高、专门三个层次。老年群体旅游最普遍的动机是排遣孤寂,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寻求乐趣和弥补遗憾的需要,怀旧思乡和疗养健身则为更高层次的需求。
将老年人群体选择旅居养老的影响因素分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因素。利用AHP模型根据相关理论对所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打分,之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自的权重,从而得出结论。
物质层面:自然风光、价格、硬件条件、服务质量。
精神层面:体验传统文化、排遣孤寂、念旧觅今、缓解情绪。
利用AHP模型对以上因素进行打分,最终计算出权重为(0.0758 0.0378 0.0310 0.0946 0.1002 0.1852 0.1823 0.2937)以及CI=0.1356,CR=0.0962,判断其可接受程度为较好。计算结果表明精神层面的影响因素所占的权重较大,说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生活逐渐富足,老年人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越发强盛,并且我国潜在老年群体整体文化水平有所提高,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多,综上,所建立的模型符合当前老年群体现状。
老年人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不容小觑,但现有的乡村旅居服务过于重视物质方面,而忽略了老年人群精神层面的需求,在未来可以通过把握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挖掘新的旅居养老资源。
根据以上现状分析可以得出目前乡村旅居养老产业已初具规模,但在城镇退休人群的心理需求层面具有明显的需求与资源的不匹配状况,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资源创新策略。
老年人具有近时记忆衰退明显,远时记忆衰退较迟的回归心理特征。在资源开发时,可以对一些传统的古村落采取保守开发的策略,不破坏乡村原有的环境样貌,迎合老年人念旧觅今的心理需求。这一开发模式建立于老年人的回归心理特征上,主要依赖老年人对于儿时生活环境的记忆,因此在选址上不能离老年人的故乡太远,如果超出了一定的范围,造成较大的人文景观和生活习俗差异,则很难产生上述的效应。
老年群体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和在家庭中传统角色的变化,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尽管他们不会轻易地流露消极情绪,但一旦流露则需要较长时间来进行平复。在乡村旅居养老资源的开发中,通过把居住在乡村中的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合理利用起来,如当导游、互相聊天等,为当地和前来旅居的老年人提供了双向的消遣方式。
老年群体广泛注重美感,对于部分传统文化有亲近感。因此在乡村旅居资源创新时,可以围绕当地的传统文化,打造传统文化体验线,改良传统游戏,如投壶,飞花令等。在这种开发模式下,老年人可以全身心地感受当地文化底蕴的深层美,从而达到一种内心平静的心灵状态,为自己增添旅途的乐趣,同时还利用传统文化丰足了自己的内心。
面对加剧的人口老龄化现状,如何抓住机遇促进银发旅游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老年人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促进了对旅居养老的需求,然而当前的乡村旅居养老产业在心理需求层面上存在着需求端与供给端不匹配的尴尬局面。对此可以通过把握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挖掘乡村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提供更丰富的精神层面的旅居养老产品,促进旅居养老产业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