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楠 张骞
(1.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潍坊 261000;2.潍坊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山东潍坊 26100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地球村形成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已经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势在必行。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六章中关于扩大教育开放部分提到,为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关于如何培养具有国际化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2020)发表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讲话中,特别指出思政课教师要有国际视野,对学生在联系国内国外的情况时产生的疑惑,“既不封闭保守,也不崇洋媚外,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还要有历史视野。”那么,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呢?
本文试从T恤衫文化和西学东渐现象来探讨大学生国际视野培养的问题。一百多年来,T恤衫不分年龄、性别、种族,以及贫富的差别,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作为舶来货,T恤衫的普及可以看做是跟国际接轨的结果,也可看做是西学东渐中求同的结果。
T恤衫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服装之一,以优衣库这个世界品牌来看,T恤衫是经年常设的服装,世界各地都可以买到这个品牌的衣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改革开放,T恤衫开始走进中国千家万户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T恤衫是舶来品,起源和发展都来自美国。现在美国大学生穿T恤衫是很常见的现象,陈志章在《中美文化交流与比较研究》一书中对美国大学生所穿T恤衫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该书以美国得州农工大学(A&M)为例该学校建校时间是1876年,其中对以校史为主题的T恤衫进行了描写。
从起源来看,T恤衫是17世纪美国安纳波利斯码头上卸茶工人穿的一种短袖衫,由于与茶有关,人们把这种短袖衫成为T恤,T是英语单词Tea第一个字母;1890年英国海军水手为了欢迎维多利亚女王的检阅,把背心加上了短袖后就变成了T恤衫。
从发展来看,T恤衫经历了从内衣到外衣的变化。T恤衫作为内衣的推广始于1913年,当年美国海军正式把T恤衫作为制服内衣,“一战”和“二战”期间,T恤衫成为美国海、陆、空三军的正式内衣,因为棉质T恤衫吸汗易干,加上没有纽扣也不用系领带的穿脱便利,T恤衫作为内衣开始在社会上普及起来。T恤衫作为外衣的推广可以追溯到1951年,那一年马龙·白兰度在《欲望号街车》中穿的紧身T恤衫凸显健美肌肉,这部电影后T恤衫开始在百货公司作为外衣出售,T恤衫开始走进平常百姓家。
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T恤衫男士专用的服装。到了20世纪60年代,女士也开始穿T恤衫,这与女演员有关,先有Brigitte Bardot 在法国电影《Babette Goes to War》穿T恤衫展现了诱人的身材,后有性感明星玛丽莲·梦露穿着穿T恤衫秀出迷人身躯,T恤衫开始不受性别的限制,成为了男人和女人都可以穿的服装。不过,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穿T恤衫代表品味差的人。到了20世纪70年代,由于嬉皮士喜欢穿扎染的T恤衫,T恤衫开始进入了高价时装行列。可以说,T恤衫突破了阶层的限制,成为了富人和穷人都喜欢的服装。
T恤衫突破国籍的限制始于20世纪60代开始,随着收音机的普及,由于美国流行音乐的流传,印有乐手大头照的T恤衫在欧洲的青少年们流行起来,T恤衫从美国流行了欧洲。真正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始于20世纪70年代,印有迪斯尼卡通图案的T恤衫销售异常火爆,T恤衫通过电视借助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图案走向了世界。同时,随着印染技术的发展,T恤衫图案可以表现抽象化,一些公司开始免费赠送T恤衫给顾客,顾客成了活广告,这时候的T恤衫突破了性别的区别。可以说,T恤衫借助广告媒介如电影、收音机和电视机等,以及社会思潮如嬉皮士运动的影响,突破了年龄、性别、贫富和国籍的限制。
T恤衫能成为世界上继牛仔裤后第二大的服装品牌,还突破了年龄、性别、贫富和国籍的限制,这得益于纺织工业机械化的大生产和社会文化思潮的传播,也就是西学东渐的结果。
从中国近代史来看,西学东渐始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如果说1840年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开始向西方学习并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的话,那么,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利就让国人从邻近的日本在短短50年发展成强国中看到了希望,中国人开始了有意识地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近代中国与西方的科技发展差别可以从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找到蛛丝马迹,以十九世纪经典小说来看,《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创作的长篇小说,出版于1877年,其中,莱温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所学的科学课程,包括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除了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同为十九世纪的经典小说《包法利夫人》还有现代医学的叙述,包法利先生是乡村医生。不管是《安娜 卡列尼娜》还是《包法利夫人》,都是关于家庭情感方面题材的小说,也就是普通大众的生活情景,不过,从中可以看到小说中人物的学习课程,这些课程也是我们现在大学常见的课程。如果从时间上来看,这两部小说都是十九世纪的经典小说。
反观19世纪的中国,虽然有洋务运动的开启,不过,聚焦的是军工领域的发展,关于民生方面的西学发展则晚许多年,其中以1910年发生的东北大瘟疫为一个明显的例子。面对传说中的“黑死病”,有人引荐了伍联德(1879-1960)博士。伍联德是马来西亚华侨,英国剑桥大学医学博士。获得委任后,作为大清总医官,伍联德第一时间赶往疫情最严重的区域进行调研。
调研的主要问题有这次疫情的确切名称是否是鼠疫,传播的具体途径以及传染源来自哪里。伍联德解剖了患瘟疫而死亡的尸体,在显微镜下看到了鼠疫杆菌,从而确定了这次瘟疫就是鼠疫。伍联德通过观察发现,在封闭的房间里,人们更容易感染上鼠疫,伍联德由此推断这次鼠疫的传播途径是空气,患者通过口腔和鼻子把鼠疫杆菌传播到空气中,周围的人们由于呼吸了带有鼠疫杆菌的空气而感染上鼠疫。经过走访,伍联德了解到这次鼠疫爆发主要是漠北有人吃了生病的土拨鼠,生病的土拨鼠容易带有鼠疫杆菌。吃了生病的土拨鼠,人就容易患上鼠疫。
为了免于感染,伍联德发明了口罩,免费发给疫情区域人佩戴,并采取了隔离措施,把患上鼠疫的人们集中隔离起来,最终扑灭了鼠疫。这种有意识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发展到了高潮,当时新文化运动两大主旨,一是德先生,一是赛先生。德先生是民主,赛先生就是科学。先有清华大学“四大导师”,后有西南联大的师生们,西学在中国发展起来。由于冷战格局的形成,新中国的外交对象主要是前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种情况到了改革开放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算是近代史上中国第三次的大规模与世界接轨的情况。
T恤衫能成为世界上继牛仔裤后第二大的服装品牌,可以说是西学东渐的结果。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为了求同而学习和模仿的过程,也必将经历为了发展而存异的过程。存异就是创新,也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的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最能展现国际视野的影片之一就是陈可辛主导的电影《夺冠》。《夺冠》以郎平的发展为主线,从具有“铁榔头”之称的三大主攻手之一到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的个人发展轨迹与国际视野的拓展密不可分。体育赛事面对的是其他国家的球队,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作为女排主教练,郎平带领的国家队能够夺冠,除了学习西方的体育管理经验外,还需要结合国内的情况,如中国人的体质的分析和爱国情怀的培养,存异才能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