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中存在的语言文化差异问题探析

2021-11-12 03:51林芳
海外文摘·艺术 2021年9期

林芳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0 引言

由于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在交流过程中必然会存有不同程度上的理解障碍,因此,在日常进行英汉翻译过程中,应加大对文化差异所产生影响的关注力度,正如美国知名翻译理论家E•A•Nida所说:“语言在文化当中主要用作于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并且这一影响带有较强普遍性,从而导致在不对语言文化背景加以考虑前提下,任何文本皆无法得到恰当适宜的理解。”

1 翻译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1.1 加深文化差异认知

语言表达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对复杂的环节,具有明显的地方文化特征。语言表达的发展趋势反映了历史和时代的变迁,文化艺术、当地的社会和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发展。英语是当今社会最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并且还处于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英语和开展中英翻译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对文化冲突的认知,增强学生理解和包容中西文化差异的能力。

1.2 促进文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步伐逐步加快,与世界各国的交流逐步扩大,完成了经济发展跨越式的发展态势。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口贸易逐步增加,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除了我国的快速发展趋势外,英语翻译也越来越重要,成为我国与国际交流的重要基础,对我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英语翻译加快了我国对欧洲文化引进,推动跨文化交流的发展,英文翻译有利于促进我国与欧美国家的文化交流,这可以从两个层面体现:一是欧洲文化的引进,以及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第二,英语翻译可以提高各国的交际,完成跨文化交际之间的相互交流。

2 英汉语言不同特点与对翻译的影响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是一种综合性语言表达。词有自己的形变,如代词的格、动词的时态、专有名词的单复数。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一种分析性语言表达。英语的语法联系不是通过词本身的形变来表达的,而是根据虚词的用法和词序来表达的。从句子成分的角度看,英语强调假设,而汉语强调并列。关键是按逻辑顺序构造句子成分。因此,在翻译英文时,不必把所有的连词都翻译成中文。反之,在翻译汉语时,应补充汉语中省略的连词,使句子思维更加合乎逻辑。例如,如果雪太多,就会发生洪水。如果有雨水,就会发生水灾(If there is too much rain,flooding will occur)。英语名词和代词在句子中具有优势,每个句子中只能用一个形容词作为宾语。代词或专有名词可用于表示其他优势。在汉语中,形容词有优势。一个句子中可以有很多形容词,symbolic 是链接类型,除了代词,英语还可以使用其他方式来表达优势或情况,例如修饰语和专有名词。关系代词是英语中一种独特的代词。翻译带有关系代词的句子时,除了根据功能将其翻译成相应的句式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将其翻译成为并列句,二是翻译成状语,最后则是省略不进行翻译。

3 不同宗教信仰导致的语言表达形式差异

许多与民族宗教有关的习语也出现在英汉教育中。佛教在我国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人坚信天下万物皆有“佛主”,与此相关的成语有很多,如“借花供佛”、“闲暇不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很多国家,特别是美国和英国,大家都信奉天主教。相关成语有:“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由人建议,由创造者选择)“God helps those who helps themselves(天佑自救者)。在佛陀中,有下地狱之类的诅咒。在以佛教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和艺术中,“神”成了佛教徒心中的神。许多词来自佛家,道家。例如,《三生福》中的“三生”出自佛教,指前世、今生、来世。可见,宗教信仰、文化和艺术形成了英汉的特色。了解宗教信仰、文化和艺术的差异,才能更准确地表达文字的实际文化艺术意义。比如《红楼梦》第六章,刘姥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翻译: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人人视“天”为自然之主。欧洲人认为造物主是宇宙、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按照造物主(God)的意志分配的。以上译文出自美国专家学者彼得•C•阿斯特里(Peter C.Astri)的著作,他充分考虑了美国和英国读者的民族宗教信仰,直接引用了英国谚语。但这样一来,全文的佛教色彩就变成了天主教色彩,让译者误以为红楼梦的刘姥姥也是基督徒。在我国,译者杨宪义、戴格拉迪斯夫妇将其译为:“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用“Heaven”(普通中国人心中的自然主宰)代替“God”,传达了原文中刘姥姥信仰佛教的背景。

4 不同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的差异

因为文化和艺术的差异,每个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都不一样,每个人对同一件事都有不同甚至完全不同的看法。在价值观层面,体现在个体和群体意识的不同。自我价值高于一切是西方文化的含义。英语中有很多表达一个人的进取、一个人的精力、一个人的信念,如:“有志者事竟成”(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幸福靠自己” (Everyman is the architects of his owm Fortune.),“应吹自己的号角”(You have to blow your own horn)。与西方国家的“海洋民族”相比,我国的“农耕民族”更尊重社区活动的使用价值与精神本质。如:“一纤不能成丝,一树不能成林”,“大义”。代表国人不爱说话,内向,不愿引人注意。从而产生了“树大招风,人烦惹议”,“人怕出名猪怕壮”等现象。

5 地域与历史文化的影响

地域文化也对英语翻译构成有着一定影响,地域文化产生于不同的地形地貌。这种文化和艺术之间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英语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实际意义,危及文化艺术的相互传播和英语翻译的实际效果,给大家造成一定的误解。地域文化的产生与每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及其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由于我国地理位置不同,地域文化也有一定的差异。在整个英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地域文化的差异,防止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出现汉译不合理的情况。例如:“Oh.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直接返回的中文翻译是:啊,西风,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但是,因为在我国和美国的位置不同,西风的产地也不同,如果进行中文翻译,会引起一定的困惑。因此,在进行中文翻译时,必须进行标注,以便使用时不会让人产生误解,英文翻译的准确性也能得到保证。

我国历史人文与我国的发展密切相关,每个国家的历史时代都完全不同,我国的每一个历史人文都代表着国家的发展历史,历史人文在整个英译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有着一定影响。翻译人员必须熟悉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以及西方国家的历史和人文,以确保中文翻译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取得成功。如果译者不了解两国的历史、人文和差异,那么整个翻译过程就会出现诸多误差。例如:dog中文翻译出来就是狗的意思,但是因为两个国家的历史人文不同。狗在中文中的含义与英文中表达的含义不同,在我国,狗通常用于形容人性。一般来说,它们都含有贬义词,比如狼心狗肺、狗急跳墙等词都是贬义词,但在欧美国家,狗被视为家庭的一员,在家庭中有着关键的影响。大部分都含有赞美的意思。因此,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要充分理解中国历史人文两方面的内容,才能在整个翻译过程中防止不正确。因此,“Love me,love my dog”。意思是“爱屋及乌”,而不是字面上的“我爱我的狗”。

6 结语

综上文所述,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中文翻译有着一定影响,因此,翻译人员必须掌握两国之间的文化艺术,还需要具备全方位的文化艺术认知能力,这样才能在整个翻译过程中防患于未然。此外,译者还应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保证中文翻译的准确性,重视中西文化差异对汉译的影响,从而推动我国汉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