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清
1
我想了至少上百种开头的方式,没有一种是最佳方案。
共鸣的文字太多,相似的剧情、雷同的故事不在少数,甚至连儿子、父亲、丈夫等角色都有着深刻的代入感。
通过这些或长或短的诗句,就如同看见了我故乡的村庄,也如同看见一个美好与残酷并存的现实社会。
甚至怀疑,这位素未谋面的诗人曾经与我擦肩而过。也许正是儿时玩伴中的某个兄弟,只是被走南闯北的车轮碾磨掉了他的名字。如今,透过文字又想起来的时候,竟有多年未见的亲切。
2
是什么样的讲述能够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北漂三部曲”尽管以诗歌的形式呈现,但我更觉得像一部行文简练的个人自传,长可谓史,短可谓记。
好诗的诞生离不开细致入微的观察,其好坏或价值高低的评判角度不同,结果也自然各异。影响最深的因素是每个人经历的生活环境和过程,以及后期所受的教养,阅读后结果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通过诗歌这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生活,有时候像一面镜子,看见别人的同时也能看见自己。在这些诗里,我很轻易就看见了自己,也看见我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女……他们同样有着拥抱北京或被北京接纳过的经历,或长或短。有的人匆匆而过,有的人是一辈子,有的人才刚刚开始。
“火车上,她不敢上厕所,不敢喝水/怕走丢了。”《喜钱》里的这个细节太接地气了,20世纪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工具尚不发达,许多人随身携带现金都会采取类似操作。有的会去市场买带拉链口袋的内衣,而陈克锋的母亲就把“喜钱缝到棉裤里层了”。这个画面既亲切、熟悉,又令人忍俊不禁。
出身于农村的人多数有着相似甚至相同的经历。小的时候,我们跟着父母耕种乡村;长大后,父母看着我们耕耘城市。
《母亲的北京城》其实非常简单且平凡,但又是那么的难能可贵。一个从山东农村来的妇女,为了照顾孩子和孩子的孩子,不管孩子们生活条件如何艰苦,参与一个北漂家庭后的生活充满了义无反顾。因为她的孩子已在此城落地生根,当远道而来的母亲“摸黑回到我的北六环”时,一笔写尽多少北漂男女内心的愧疚、不忍,也写出了包括陈克锋在内的游子们无尽的期许。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母亲并不能像我们这般生活得如鱼得水。她每日的生活半径精确得可以用米甚至厘米定位,这就是现实的残酷。哪怕是门对门的邻居,见面甚至连一声简单的招呼都不知从何说起,更不要说告别七姑八姨在一个楼宇林立的陌生城市,这会令人突然丧失安全感,一切回归原始状态。久经风雪的身心最多只能在原地停留片刻,便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适应并形成一种生活习惯,哪儿有什么回头路可以走。尽管这会带来疲惫不堪或忐忑不安,但也要努力让自己在最快的时间内学会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因为所有人都相信,一切选择都是人间值得。
诗人眼里,母亲北漂的日子像从头再来的学生,每天的功课就是去完成当天的“作业”,教育她的是孩子和孩子的孩子在这座城的生活轨迹。这样日复一日的耕耘,像极了800 万北漂群体不安现状放手一搏的雄心。每当黑夜来临,有时候,诗人会写出“这群乡下的孩子/在异乡集合/温暖拥抱”的欣喜画面,“陪伴父亲整整两年”的大公鸡献身异乡的事情并不少见,但也会在复盘生活时发出无奈的声音:“可惜我们的菜刀被生活锉得,实在没有多少刃了。”
不过,一切都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每当看见正在哺乳期的妻子,嗷嗷待哺的孩子,不远千里奔袭在异乡忙碌的母亲,还有什么借口让“北漂三部曲”遍布苦涩?所有的苦和难都给予人相信的力量,即便是“我赤脚跑过童年”成为记忆里的碎片,也要坚信黎明将至。
3
如果一首诗的出现不能看见自己的影子,再多的文字也无法托起乡愁的小船。《父亲的汪家庄》表面上看是写父亲,其实是在描述一个有“我”和无“我”的故乡。
诗人心中的乡愁,有许多符号代表,可以是母鸡下蛋的画面,村民习以为常的称谓,父亲脚下的玉米秸,是一捧或一粒故乡的泥土,或是民办教师牛玉龙这样印象深刻的人,还可以具体到磨镰刀这件事,或是烧火棍、口琴、麻雀、种子等常见的东西……正是这些自幼熟悉的,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消失,成为记忆,成为个人历史,成为小说,或是其他什么形式,也或许是一张照片。显然,陈克锋选择用诗歌承载了太多故事,而并非每件事情都有说清道明的必要性,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遵循道理或依据章 法。
父母是寄托乡愁的桥梁,自古便有类似“父母在,不远游”的说辞,但往往现实总是在击碎一些东西。没有谁天生就愿意去做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农民这个身份对多数人来说却是与生俱来,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像陈克锋这样见证自己的父亲“在土里长大,变老/比土还土”,既是其家庭的个人史,也是相当一批人的清晰记忆。
与土地无法割舍,与故乡无法告别,这或许是在中华大地上深埋我们心底根亲文化的传承。什么“眷恋”“不舍”“难忘”之类的词语其实都不怎么煽情,最后皆流于形式。在家乡面前,最真实的情况是,我们的情感总是脆弱的,甚至有些虚张声势。不管我们以什么身份回到故乡,以什么形式离开故土,仅须一声熟悉的乡音,顷刻间便能令你血脉偾张,能将脑海翻起惊天骇浪。
诗歌最难写的是写实,最怕读的也是写实。
“她和她的馒头/都叫北漂/她们漂得比我更彻底/几块木板,将家支撑在/立汤路的摊子上”,像这样场景化明晰的句子分行排列出来的时候,显然不会给读者任何招架之力。北漂遇见北漂,话要么特别的少,要么特别的多,情感轻易不能倾泻出来。毕竟大海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并控制自如的。写实的东西比任何华丽辞藻更有力量,没有伪装却是最高级的伪装。这是真实的力量,能瞬间击溃一个人的底层防线。
“颐和园西苑、中关村科育社区/北大蔚秀园、昌平温泉花园”,像这样的地名,估计每个北漂的人都能说上一串,《如果你没有北漂过》这首诗既是局部缩影,也能生动体现北漂大军的辛酸困苦,还折射出这个群体迸发出来的韧劲儿,骨子里带着那股“逆天改命”般的不服输。在陌生的城市中,每位北漂者都是孤独症的深度患者,青春奉献给异乡,直至《中年》时不忘“替父亲欣赏一下,北京的星空”又或是“偷偷录下/原汁原味的乡音”,因为需要“疗伤”。
4
每个人都需要经历一场中年困惑。随着青春渐渐散场,时光的穿梭机快速把你带到一个尴尬的年龄阶段,便开始恐慌。像陈克锋一样担心,“如果自己死了,这个世界怎么办”。这“世界”并非真的要刻意指向世界,应理解为是他所关心的人,曾经走过的路,或发生过的故事。其实,世人都有叶落归根的观念,何况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灵魂。有些人漂着漂着也许离家越来越远,有些人则离家越来越近,每种选择都有恰当的理由,不给任何第三方反驳的余地。
我比较坚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管是坚守乡村的“父亲”,还是老年加入儿子的“北漂家庭”,抑或是已经茁壮成长的“漂二代”,都是冥冥之中已经安排好的带发修行。与其说诗歌承担了记录功能,不如说是北漂者自我的审视。每个文字的背后都是一把利刃,解剖后的文字会涌出说不尽的共同语言。或抑或扬的情绪,就这样多元地存在,被随机挑选组成不同版本。每个人都会拥有一首属于自己的诗,只是有些人写了成千上万首也始终没能写出真正的自己,有些人已将其忘却或忽略在日常琐事中。陈克锋无疑是北漂群体中非常用心的一位诗人,在自我解剖的同时发出善意提醒,用亲身体会告诉那些快步向前的朋友,停一停,要学会享受身边的关爱,也要学会历经疼痛、奉献关爱。
在某种程度上,陈克锋的诗更像是一座桥梁,一端连接着行走异乡的人,一端连着心底惦念的老家。这种根文化的诠释与传承有没有让他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首诗我不知道,但他已经构建起自己的内在诗语逻辑。既有宏大的精神叙事又有具象表现,在平易近人的文字中抒写经世哲学,留下充足的空白便于自省。时过境迁,这些依然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