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丽,张 煜
(辽宁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汪东,字旭初,号寄庵,原名东宝,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早岁主编《民报》,追随孙中山革命,从此一生辗转于政治与学术之间,既能铁血亦能风雅。曾受学于章太炎,同黄侃、钱玄同、吴承仕并为太炎门下“四大金刚”,又与黄侃合称“二妙”,博学经史,兼杂百家,尤长小学。善填词,时常参与词社活动,终身坚持旧体诗词写作,有集《梦秋词》。1927年,汪东受聘出任第四中山大学(今南京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此后渐渐于词学研究有所建树,著《词学通论》。其生前曾编《唐宋词选》,不存,仅有《唐宋词选识语》流传。身处传统词学向现代转型的大潮中,汪东曾参加许多词学活动,形成了具有一定价值的词学思想,笔者尝试梳理当前学界与汪东的词学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力求呈现研究脉络,以期对这一领域研究状况形成较明晰的认识。
汪东及其词作在近代以来的文学史(如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等《中国文学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等)和词学史(如莫立民《近代词史》、马大勇《晚清民国词史稿》等)中均不见著录。学界对汪东及其词学的研究大致起于20世纪80年代,但大量成果涌现却是从2000年以后才开始。从某种程度上讲,21世纪以来现代词学研究的兴起带动了与汪东相关研究成果的逐步增多。具体而言,这些成果主要聚焦四个方面。
汪氏去世后,1987年曾有苏州市政协文史工作委员会为其作传《汪东:诗书是才情系国》。此外较早为汪东整理、编辑年表的是刘长焕,其《汪东先生年表简编》以汪东的词学和政治活动为线索,简要勾勒了汪氏结识孙中山成为同盟会员,后从章门游学,中年以后执教东南,严谨治学并培育殷孟伦、沈祖棻等优秀弟子,新中国成立后继续旧体诗词创作的人生经历。苏州大学学者薛玉坤在此基础上对汪东著述情况进行了细致梳理(《南社词人汪东先生著述年表》),并于2013年出版了《汪东年谱》。该著认为,汪东一生在政治与学术之间徘徊,其人生角色不如黄侃那么“纯粹”,学术成就亦不如其精纯,但这正代表了那个时代“一般”的大多数,某种意义上更能展现历史进程的真实。考察汪东在词学方面的成就,《汪东年谱》将有极大的助益。
作为章太炎弟子,卢毅的《试析章门弟子的内部分化》最早注意到汪东与其他同门之间学术道路上的分化现象,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思想分歧、个性冲突以及籍贯不同引起的。同样注意到汪东与同门关系的还有干春松的《自是精诚照胆人——新旧之际的汪东与黄侃》,作者认为汪东与同门黄侃反对以胡适为代表的新北大学风,因而创办《华国月刊》等学刊以质疑盲目从西和使用白话文。此外,赵林凤的《汪东的家世及其与南社的情缘》注意到汪东治学品格与家学渊源的关系,其才华在南社诸人中独树一帜。
汪东先生于1963年离世,之后不久其遗作便在“文革”中遭到毁损,故虽距今不远,但其作品流传状况却并不甚佳。据笔者目力所及,汪东个人文集在其生前并无刊印出版,现存最早整理本是其由僚属沈云龙整理、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出版的《汪旭初先生遗集》,该集隶属《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四辑,集中共收汪东诗61首、词5卷[起己酉(1909年)、迄丁亥(1947年)秋,附张九如序、夏敬观识、尉素秋跋、彭醇士函]、文27篇、小说1篇(《华胥梦》)。1985年,齐鲁书社影印的汪东词别集《梦秋词》出版,其中收词20卷1380余阕,皆为汪东手自编订缮写,另收吕贞白抄录《旭翁壬寅词》《旭翁癸卯词》,即汪东1962年至1963年病中作28阕,并附《词学通论》《唐宋词选识语》《郑校〈清真集〉批语》三部词学论著。2016年,薛玉坤多方搜集整理而成的《汪东文集》出版,此集共分“梦秋词”“寄庵诗辑”“寄庵文存”“杂著”“随笔小说”五部分,所有作品均标明出处以备稽核,是迄今为止收集汪东作品最为丰富的一个版本。其中《梦秋词》以齐鲁书社1985年版为基础,详加校勘,另附《与黄侃联句和南唐李后主词》《补遗》2卷,《寄庵文存》收政论时评、碑传、序跋、题词、书札等82篇,《随笔小说》收《寄庵随笔》《寄庵谈荟》《铅椠余录》《窗鸡话剩》四种笔记,颇有与其词学思想相关的材料。选本方面,刘梦芙编《二十世纪中华词选》选入汪东词45首,居第17位,仅次于夏承焘、沈祖棻(60首),吕碧城(56首),饶宗颐(55首),寇梦碧(54首),刘凤梧(53首),詹安泰、丁宁(52首),汤国梨(51首),顾随、孔凡章、朱庸斋、陈永正(50首),刘峻(48首),黄咏雩(47首),缪钺(46首),与龙榆生并列。此外,南江涛主编《清末民国旧体诗词结社文献汇编》、曹辛华主编《清末民国旧体诗词结社文献续编》收录了与汪东所参加词社相关的文献,有助于我们深入探究。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汪东个人笔记《寄庵随笔》也可作为研究汪东词及词学思想的补充材料。
据笔者所见,现今论述汪东词学活动的论文大多考察其词学交游,如薛玉坤《汪东先生词学交游考论》,王星、欧阳丹《黄侃先生词学交游考论——以况周颐、汪东、龙榆生为中心》。薛玉坤论及民国初年汪东、黄侃同和清真词;此后汪东主政中央大学中文系,从事办刊、结社等词学活动,词学成就渐趋显著;1937年后,其更与各界名士酬和赠答,词坛地位更为巩固。王星等亦提及汪东、黄侃、吴梅等学人词社雅集、砥砺词艺之事。此外,薛玉坤的《词人之外:汪东的笔记创作》、马艳玲的《吴梅词学考论》以及陈亭颖的《仙心侠意两难平——黄侃词探析》中对汪东的词学活动也有所涉及。
21世纪以来,许多学者注意到了民国诗词结社的繁盛景象。较早关注此领域的是曹辛华教授,他在2008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民国词社考论》对民国130个词社按年代编排,分别考述,尝试从多种角度对词社进行分类,大致勾勒出民国词社的发展轨迹,并探讨了词社研究的意义。沈卫威的《文学的古典主义的复活——以中央大学为中心的文人禊集雅聚》较早注意到与中央大学密切相关的潜社、如社等词社,这提供了一个考察民国词社产生意义的新视角,即考察词社与现代高等学府的关系。此后,查紫阳先后发表了《民国词社的传承以及发展》、《清末民初的词社与词风》、《民国词人集团考略》和《民国词社知见考略》等文章,多角度对民国词社进行深入探究,在这一领域用力最勤。李剑亮《民国教授与民国词社》、马大勇《近百年词社考论》、袁志成《晚清民国文人结社的组织类型及其特点》等文亦从宏观上对民国词社进行考证,值得我们借鉴。从上述文章我们大致可知,作为词人,汪东曾广泛参与到许多词社的活动中,至少包括南社、如社、梅社和雍园词社。
不过当前尚无专文论述汪东在词社中所起的作用,只有少数论著不同程度地涉及对上述词社的考证。这些论著中,论及南社的如《南社词人研究》。《南社丛刻》未收汪东词作,但作者汪梦川认为《梦秋词》收录“数量之富,一时无两”,因此理应将汪东归为学者词人中的词学名家。总体而言,汪东早年词作数量极少,中年以后逐渐增多,于小令一体用力尤多;风格上转益多师,解放前多模仿周、柳,解放后似稼轩;题材上后期多歌颂时代之作,能以新事物入词。客观地讲,汪东词用调广泛,与同为学者词人的吴梅、陈匪石相比,才力虽大,却有贪多之弊。论及如社的如李桂芹《如社与民国金陵词学》。汪东长居金陵,作为高校教师,既加入过梅社等学习型词社,也参加了如社等交谊型词社。如社重声律,多用僻调;重寄托,忧时伤怀,这些都体现了与晚清四大家的密切关系。这些特点在汪东的词中也必定有所呈现。论及梅社的如尹奇岭《梅社考》、彭敏哲《梅社女性诗群的形成与承续》。尹文考证了梅社成员尉素秋、沈祖棻与老师汪东的关系,引述了汪东对沈祖棻《涉江词稿》的评点,指出了梅社对掌握和提高作词技巧、提升词学研究水平的作用。彭文指出,现代大学教育对词学现代转型具有推动作用,“大学体制下的技艺传授,不再是一个老师来教导弟子,而是由许多位不同学术背景、不同思想观念的大学教授来指导。这使得一个学生会受到不同老师的观念影响,形成多元的诗学观念”。正是由于中央大学聚集了大批诗人学者,培育了众多诗词修养深厚的学生并代代相传,才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学者诗群;也是在坚守旧学的中央大学支持下,旧体诗词的写作才在新文化运动的大环境下有可能传承。梅社女学生的诗词理念主要包括:诗与政通,诗词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标举“雅正沉郁”,注重比兴寄托,强调诗词创作与诗艺传承等。这些理念恰恰是继承中央大学诗群而来,又开启了新中国的学者诗群。论及雍园词社的如许梦婕《论民国时期雍园词人群体创作及其意义》、杜运威《雍园词人的群体特征》。许梦婕通过对《雍园词钞》基本情况进行考证,认为雍园词人只是群体而非社团,《雍园词钞》也并非社集,只是编者根据个人喜好而编订的词选,其中缺乏相互唱和或同题分韵创作等词社必备的要素。这些词的主要内容包括呼应民族抗战、回忆故土往昔、西南流离生活等,“用简淡之笔抒深沉之情、造婉雅之境”,因此也有重要意义。杜运威则从雍园词群由身份、经历、互动带来的情感认同入手,认为其在词史意识、严守声律、强调情境等方面形成了相近的词学观,其词作中都体现了家国情怀与坚定信念,艺术风格上体现为性灵敦厚与张弛顿挫。不过这两篇文章都从雍园词群整体进行考察,仅仅提及词群主要成员及部分词作,几乎没有特别论述汪东在词群中的活动和作用,因此关于汪东在这一词群的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也有一些学者注意到汪东的词学教学活动。较有代表性的是陈水云先生《有声的词学——民国时期词学教学的现代理念》,文中认为,现代大学的建立推动了词学现代转型,这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与学科体系建构的相生相成。大学教授不但在课堂上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还在课外通过学术演讲、作业批改、结社唱和等方式,输送学术信息,实现知识传播与审美体验有机结合。2016年,陈水云先生的专著《中国词学的现代转型》出版,其第四章专门论述了现代高等学府的词学传承,是对上文内容的扩充与整合。此外,潘梦秋的硕士学位论文《民国上海高校的旧体词教学研究》也从课程与教材、教学组织、相关社团与社刊等方面分析了民国上海高校旧体词的教学情况。上述文章都对汪东的旧体词创作与词学研究有所涉及,这对全面把握汪东词学活动与思想有莫大的帮助。
进入21世纪以来,一批学者纷纷开始将视线转移到“现代词学”这一领域上来。较早从宏观角度对现代词学进行讨论的是刘扬忠2000年发表在《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的《二十世纪中国词学学术史论纲(上篇)》,这篇文章将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词学学术史分成词学转型酝酿期(1901年至1930年)和现代词学成熟期(1931年至1949年)。以“晚清四大家”为代表的晚清词学以考证、校雠、笺注、评点为主要内容,缺乏理论研究;真正“促使旧词学发生裂变、产生新质并向现代化的目标迈出关键一步的,是并非词学专门家的王国维、梁启超、胡适等新派文化人”。王国维的“境界”说,梁启超的社会学批评和实证主义方法,胡适的白话文学观、词史观和历史-美学批评方法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冲击了旧词学,不过现代词学此时尚未成立。刘扬忠先生又梳理了“词学”概念的发展脉络:唐宋时期,“词学”是指辞章之学;清代用此概念来表示有关填词的学问,但这种指称仍很含混。梁启勋的《词学》最早对“词学”做出明确界定。龙榆生的《研究词学之商榷》则进一步把词的创作与研究加以区分,“取唐宋以来之燕乐杂曲,依其节拍而实之以文字,谓之‘填词’。推求各曲调表情之缓急悲欢,与词体之渊源流变,乃至各作者利病得失之所由,谓之‘词学’”,“‘填词’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活动,主要是那些‘文人学士之才情富艳者皆优为之’的事;而‘词学’作为一项研究工作则‘乃为文学史家之所有事’”,指出词学的研究门类和体系,即图谱之学、词乐之学、词韵之学、词史之学、校勘之学、声调之学、批评之学、目录之学,这标志着现代词学的成熟。此外,一批精专词业的青年词学家崭露头角和词学研究刊物的创办,也都标志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词学的繁盛。2006年彭玉平的《词学的古典与现代——词学学科体系与学术源流初探》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前古典形态的词学(涣散、非自觉形态的词学)、古典形态的词学(缺乏理论自觉的词学)和现代形态的词学(作为独立学科的词学)的发展历程,认为伴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实现,20世纪初的文学史开始尝试“将古典形态的词话类著述上升为现代形态的‘词学’”,它们改变了传统词话的漫议形式,具有更强的体系性,但这些文学史在学科建构上仍不完整。与刘扬忠先生观点类似,彭玉平先生也认为,最早的具备学科形态的词学研究是梁启勋在其《词学》中对“词学”范围和主要内容的初步探讨,此后吴梅的《词学通论》等专著拓展了词学研究的范围。不过这些著作皆以支援词的创作为旨归,龙榆生开始真正把词作为学科看待,到了詹安泰的《词学研究》,则建立了一个“学词”与“词学”兼顾的成体系的学科——词学,在逻辑观念上实现了进步。在此基础上,澳门大学施议对先生的《百年词学通论》对20世纪的词学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施先生不同意以1919年为古今词学的分界线,而将今词学的起点划定在王国维1908 年发表《人间词话》,将此前的词学称为古词学。他认为,中国词学研究自龙榆生开始产生学科意识,词学学科自此真正确立。将百年新词学分为开拓(1908—1918)、创造(1919—1948)和蜕变(1948—1995)三个时期,将百年词学的传承者分为五代。其中第一代为旧词学的终结,晚清四大家与文廷式是其代表;第二代是旧词学到新词学的过渡,两位关键人物分别是王国维与胡适;第三代是百年词业之中坚力量,包括夏承焘等民国四大词人和施蛰存等众多学者,可谓名家辈出;第四代是百年词学发展的第二次过渡,两名领军人物是邱世友与叶嘉莹,其于理论和鉴赏各有所长,所承传亦各有偏向;第五代基本生于1935年后,暂付阙如。这些结论现多已成为学界共识。对传统词学现代转化的历史进行总体概括的还有华东师范大学的朱惠国教授,其《论中国传统词学的现代化进程》不仅对“词学”概念做出了界定,还指出现代词学与传统词学的区别:“现代词学研究成果表现为专著与系统的文章,……传统词学则以选本、点评、序跋、词话为主体”,“现代的词学研究以融合西学的现代文艺学为理论基础,以现代科学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同时他认为,传统词学现代转型的推力是近代西学东渐思潮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王国维、梁启超、胡适是这一转化的三个关键人物,而到了龙榆生、夏承焘、唐圭璋三位先生,中国现代词学才真正建立。此外,施议对先生的另一篇文章《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现代化的传统文化——关于21世纪中国词学学的建造问题》指出,词学学的研究对象是“词中六艺”(即词集、词谱、词韵、词评、词史、词乐)和词学史上先后产生的三种批评模式(即传统词学本色论、现代词学境界说和新变词体结构论)。其中,本色论是指宋元至清代浙西、常州再到后常州派、晚清四大家的词学批评模式,以李清照“别是一家”为标志,考察词在声音、文字以及情致上的特质以及言外之寄托;境界说以王国维境界创造论为标志,经胡适、胡云翼推衍为以豪放、婉约论词的“风格论”,将王国维学说向前推进,20世纪80—90年代又引进美学和文化阐释加以调整,更趋完备;结构论以吴世昌先生的结构分析为标志,是以“事”为中介,调和“情”与“景”、“我”与“物”的一套理论。这些也值得我们思考。
当前在词学现代化方面论述最多的当属武汉大学陈水云教授。2010年,其在《中国韵文学刊》发表的《“终结”与“开篇”——清末民初中国词学的现代转型》指出清末民初是传统词学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晚清词人朱祖谋等人虽集传统词学之大成,力主常州之比兴寄托,融合浙西之反对直露,但其与南社诸人及新文化领袖胡适等人对词学的理解还是颇为不同的。南社内部关于南北宋的宗尚之争,胡适与胡先骕的传统与现代之争,以及胡云翼《词学概论》《宋词研究》《中国词史略》的发表,标志着传统词学现代化完成转型。2012年的《现代“词学”考论》梳理了“词学”一词自明代以来含义的转变,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词学”中“填词”的部分不断淡化、“研究”所占比重日益上升,从而成为现代意义的“词学”。《现代词学的传统资源》则探讨了传统词学中词话、论词书札、论词诗词和序跋笔记等表现形式在现代词学中发挥的作用。值得格外注意的是其《现代词学的研究价值、现状及方法反思》一文,文中认为当前关于现代词学的研究集中于少数大家,缺少宏观研究,诸如词学大家、文化家族、高等学校、文学社团、文学期刊、学术方法、时代思潮、出版传媒等因素,都对传统词学现代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继续开拓。关于现代词学研究,应当注意追求鲜活生动的历史存在,脚踏实地搜集史料作为支撑,同时适当进行理论分析,避免唯知识论倾向。除此之外,陈水云先生还有《现代词学的师承与谱系》、《现代词学的发生及其时代主题》等文从不同角度阐述有关现代词学的一些宏观问题。此外,学者傅宇斌关于现代词学的讨论也较多,如其《现代词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和《现代词学界定与分期引论》。前者指出现代词学研究的努力方向,即“及时整理和搜集现代词学文献”“加强现代词学家的个案研究”“将现代词学的研究置于现代学术史发展的背景下进行”“加大现代词学与传统词学的比较研究”“开拓现代词学研究的新领域”,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后者认为“现代词学”的内涵既包括“具有现代性色彩的词学研究方法和批评”,也包括“富含现代意识的词人创作”,涉及词体、词人、词史、词艺、词籍,说明了现代词学的研究内容。作为民国时期中央大学学者、研究专著《词学通论》的作者,汪东在现代词学史上理应占有一席之地。上述有关现代词学的研究对于考察汪东词学思想是有很大助益的,可以帮助我们多角度认识汪东的词学活动,认识其在词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在论著中关注到汪东的词学研究。曹辛华先生在其《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词学卷)》中认为,汪东的词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词学文献学方面,汪氏在《词学通论》“审律”一节评价《词源》和《词律》,解释“七音”“十二律”“八十四调”,概述了词韵史,并对历代词韵著作进行评议,此外还编选了《唐宋词选》,在《词学通论》“征式”部分他也选录、评点了一些词作,时而夹杂对清真词的校勘。二是词学创作观上主张作词当审律辨韵,严守“作者之律”;要求博采众长,尤重周、柳;择前人之“中正雅善,便利初学者”,以便学习。其创作观的形成与当时众多词学名家的交流切磋密切相关。三是词学理论批评方面,汪东认为词体具有乐歌属性,在“歌者之律”不复存在的情况下应严守平仄,遵从戈载《词韵》;他强调寄托和“重、拙、大”,却又重周、柳,论词比附唐诗;词艺方面他见解精辟,善于体悟风格,把握艺术特征。总体而言,这部专著中涉及汪东词学研究的部分是笔者目前所见讨论最为详尽的一种,不过其基本局限于《词学通论》一书,而未曾关注汪氏其他词学论著,缺乏对汪东词学体系建构背景及过程的描述,特别是缺乏对汪东在词学转型中和现代词学史上地位、作用的评价,对汪东词学思想的考察尚不可谓全面,还有待我们继续挖掘。此外,汪梦川的《南社与词学研究新体系的建构》也对汪东的《词学通论》进行了介绍,并指出该书在词学体系建构上的贡献,不过可惜的是缺乏具体论述。薛玉坤的《汪东与民国词坛宗周之风》针对汪东词的宗周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论证,马大勇的《此中贮有情千亿:论汪东〈梦秋词〉》对此似乎有不同意见。前者认为,民国词人受常州词派和“晚清四大家”影响,填词大多学周邦彦,汪东词作亦似清真,有“沉郁顿挫”之美,是民国宗周词人之代表。而后者认为,汪东“饱经离乱忧患,更值新旧中西文明交融之会,仅凭周清真一种笔路是不可能将纷繁的感触很好地表呈出来”的。就其对倚声之执着、笔法之繁杂多变、创作力之旺盛而言,其词更近于清人陈维崧。这种争鸣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当前暂无专文针对汪东的旧体词创作及其词学研究展开讨论,不过作为民国时期保存词作较多的一位词人,汪东的词作在一些词选和论著中得到了收录和评论。刘梦芙《二十世纪中华词选》引用了夏敬观、唐圭璋等人对汪词“绵密遒俊”“舒徐绵邈,情韵交胜”“缜密典丽”的评价,评价不可谓不高。其专著《二十世纪名家词述评》还将汪东称为“兼融两宋、广开词境的词家”,认为汪东“为词不循周济所标举的途辙,落笔即法清真,兼及柳永,顺流而下,由北及南,白石、梅溪、梦窗、碧山、玉田皆所采纳,亦不废稼轩、后村、龙洲,取径甚广”,并指出汪东等二十世纪词人的一大特点是“词人学者化和词作典雅化”。《梦秋词》中,纾徐婉约者如《拜星月慢》,幽峭清绝者如《琵琶仙·立春前一日和行严清水溪看梅见忆之作》,也有风云叱咤者,如《水龙吟》,尽显革命党人激昂慷慨。刘梦芙还肯定了汪东的栽培桃李之功“超出本身词业”,这是笔者所见最早明确指出汪东在词学教学方面巨大贡献的论述。另有一些论文从抗战词的角度对《梦秋词》的内容及词风进行个案分析,如杜运威《论抗战时期南社词人及其词风》和《抗战词坛研究——以晚清词史相关现象为背景》,两篇文章论述了汪东在抗战时期远离故乡、避居西南,在重庆组建雍园词群,以词的形式表现战争血泪、家国情怀和忧虑彷徨,整体既沉郁顿挫又温柔敦厚,虽坚持审音持律,但格调转向稼轩风。不过其中汪东仅仅作为一个例证出现,故论述比较简短,缺乏全面观察,汪东的抗战词还有待我们深挖。
执教于中央大学的汪东对于学生沈祖棻乃至整个民国金陵词坛也有不小的影响。江汇《沈祖棻词学渊源考略》较早指出汪东在词学方面对沈祖棻的影响。江汇认为,除了家学渊源,沈祖棻师从吴梅、汪东等词学大师,得以受到专业训练,又受汪东影响在词学上融众家之长,这些都是沈祖棻在词学上的渊源。谭若丽《民国学人词研究》在阐述《涉江词》的美学特色与词学渊源时,也赞同沈祖棻承袭其师汪东,“学清真的用律严密,对仗工整,情感内转的自然深沉以及语言的精妙。”黄阿莎《世乱中的文化坚守与词体创作——论汪东词学思想及其对沈祖棻的影响》则从《涉江词稿序》入手探讨汪东的词学思想,亦提及汪氏对沈祖棻的影响,突出了时代对旧体诗词体制的挑战及文人的选择和应对之策。此外,王志成《沈祖棻词艺术渊源研究》、黄伟豪《程千帆、沈祖棻诗词与家国儿女情怀——兼论钱锺书相关评语的品鉴问题》也都注意到师承对沈祖棻词的重要影响,值得我们借鉴。
比较独特的是张文昌的硕士学位论文《民国金陵词坛研究》,除讨论民国金陵词社和词学刊物外,文章还从高校教学的角度探讨了词学教师对民国金陵词坛的影响。文中指出,时移世易,传统文学在晚清民国遭遇严重危机,旧体词的写作虽未发生大的变化,但词学却经历了现代转型:点评、序跋、词选、词话等词学著作的传统形态此时逐渐转变为专论;传统词学以地缘、亲缘为中心,到此时以学缘为纽带。现代高等学府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其功甚高,落实到民国金陵词坛便是南京高师—国立东南—中央大学,吴梅、汪东、王易等学养深厚的词学名家贡献了一批高水平的词学研究论著。张文昌认为,吴梅的词学贡献主要在于其通达的词史观,王易的贡献在词曲体制、格律比较研究,汪东则在于其精严的词体论。《词学通论》最能代表汪东的词学成就,该书包括“原名”“甄体”“审律”“辨韵”“征式”五部分,分别辨析词的概念及其音乐属性、词的体制、词的声律、词的押韵、词的作法等问题。张文昌认为,此书较之吴梅《词学通论》更加严谨规范而少感悟式批评,又征引吴、王等人观点,带有一定论辩性,可见高校的研讨气氛。文章思路清晰,视角新颖,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尝试,也能够带给我们很多启发。
综上所述,当前学界对于汪东研究尚不充分,研究成果主要局限于对其生平与著作的编年和整理以及对其词学活动、词学研究、词作、词学影响等的论述,而对其词学思想及其在现代词学史上地位的研究和评价尚不全面、深入。作为民国时期在文坛与政坛都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汪东本不应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笔者希望通过梳理已有文献、钩沉新史料,最大限度还原汪东在词社中参与的活动和在高校从事的词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比较汪东与同一时代其他学者词学观念上的异同点,探讨汪东在传统词学向现代词学转化过程中的过渡性,既看到汪东词学思想中超越古人的一面,也看到汪东词学思想中偏于感受性、零碎化的一面,一方面推动汪东词学思想研究,另一方面对民国时期以南京为中心的词学群体研究有所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