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胡冬燕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森将课堂中的学习分为“竞争”“个体”与“合作”等状态的理论,即合作学习的课堂情境存在“组内成员有合作、组间成员有竞争”“组内成员有合作、组间成员为个体(独立)”“组内成员有合作、组间成员也有合作”三种状态。
依据“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能力”精神,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互助、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当组内有分工,组内每位成员在组内都有任务,小组成员间知道组员希望自己做什么、希望小组成员间如何一起配合时,合作学习的潜力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笔者尝试任务分配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即组内成员都有各自的任务,带着各自的任务参与小组内的合作学习。
1.知识内容
“DNA分子结构和特点”内容选自浙科版新教材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2节“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教材中介绍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这是DNA进行复制、转录、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学习和理解遗传学的必备知识,保证了DNA具有特异性、多样性和稳定性。从课程结构上看,本课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整个高中生物学中的分子生物学部分非常重要。
2.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知识:学生在学习了必修1 《分子与细胞》第1章第2节“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后,已知核酸的类型及DNA的作用,结合本章第1节“核酸是遗传物质”的学习,学生已理解了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据,这些知识是构建DNA结构模型的基础。
设计思路: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能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DNA的组成和空间结构充满好奇,并希望能自己动手制作相关模型。
本课新知:知识内容是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重难点是构建DNA分子结构模型,难点突破策略是引导学生根据资料完成分配的个性化任务,合作学习构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任务分配型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分析
合作学习突出了个人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能充分发挥组内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开展和实施起着重要作用。在合作过程中,学生根据分配到的任务,参与讨论、分享结论,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究课题。小组合作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同时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意识,有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教师提供构建DNA分子模型所需的背景资料和模型材料,组织学生逐步开展合作学习,既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了机会,也让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学生体验到了模型构建的过程。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学生对DNA分子结构更加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更加容易比较得出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1.运用结构与功能观,分析情境,理解并解释DNA作为遗传物质需要具备的特征。
2.通过对资料和教材的阅读,获取相关信息,能够阐述DNA分子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的组成和种类,掌握运用证据证明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3.通过小组的分工合作,能够利用模型材料,逐步从脱氧核苷酸构建起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并认识到建立物理模型是表征DNA分子结构的重要方法。
DNA分子结构模型较为抽象,如果由学生个体独立完成,难度较大,学生的印象也不深刻,所以尝试将本节教学内容——DNA分子结构的构建设计为小组分工合作完成。通过将班级学生的合理分组,设计具有难度梯度的探究课题,随着课题的层层深入,小组内、小组间分工合作来完成模型的构建。既可以激发全体同学的学习热情,又可以通过全班集体的智慧来完成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和巩固。
1.组建学习小组
课堂中需要合作完成4个任务,且每个任务难度和思维深度依次加深。为了能让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快速推进,课前教师给每位同学发放了标签纸,用于分组。将全班分为4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为2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人数为5人。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若只根据探究任务的数量或课堂活动的多少对班级同学进行分组,就有可能导致组内人数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恰当的分组一般是4~6人为一组。对于班级分组和小组长的确立,教师要尊重学生,遵照学生自愿的原则,并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对其进行一定的指导。
2.确立“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共同思考和讨论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构建,充分唤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建立起探索性的个性化主体学习方式,真正实现以“学”为中心。为尽快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完成分组后,教师随即在投影上展示各小组的探究课题。
设计意图:每个小组的目标是公开的,小组间可以互相借鉴,这样有利于营造一个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得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
3.“任务分配型”合作学习
在展示完每个大组的探究课题后,再将每组内的同学进行明确的分工。在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开展之前,先发给每组同学一份小组合作学习操作流程图,在流程图中展示小组内成员具体的分工任务(图1),并要求同学们在明确自己的任务后,以自愿的原则对本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最后拟定任务分工责任人名单(图2)。
图1
图2
同学们依据操作流程提示,利用课堂导学案提供的资料信息和教材知识,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得出课题结论。在已知结论的基础上,每位成员又根据任务单要求及小组内的分工,继续完成独立探究。在此过程中,每位同学的表现都相当出色,每位小组成员都很兴奋,或埋头查阅资料,或和其他同学激烈讨论,教室里充满了学生们思维的碰撞和广泛的交流,课堂氛围既紧张激动又和谐融洽,这为接下来的小组展示汇报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设计意图:常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包括:确定任务、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结果反馈。经过多次实践和反思,笔者认为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必须要有明确的任务分配,保证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如此更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避免个别同学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旁观者”。
经过了学习小组的合作分工探究活动,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怀着激动的心情期待着展示汇报环节的到来。伴着热烈的掌声,学生带着本小组的探究成果和自己的学习所得走上讲台,最初的几位同学还是有些紧张,也比较拘谨,基本仅限于完成任务的阐述。
1.“任务分配型”合作学习强化了学生学习动机(热情)
经过几位同学的汇报,同学们似乎更加热情高涨,后续汇报的同学少了些许紧张,更多了一份自信。有的同学在汇报中还根据本小组的探究课题,对该模块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进而暴露出了许多新的知识误区,以供同学们讨论。
2.“任务分配型”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主体性(主动性)
以本课为例,第二大组同学在汇报时,误认为两个脱氧核苷酸的连接部位是第一个核苷酸的脱氧核糖和第二个核苷酸的脱氧核糖相连。这个知识点的误区也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当教师把这个问题指出并请同学们尝试根据手中的资料解决这个问题时,同学们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讨论、展示、汇报也变得更加激烈、有效。
1.“任务分配型”合作学习强化了学生课堂参与感
学生反馈在今天的课堂里,由于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使命感油然而生,自然就会主动参与到课堂探究中,此种模式也让学生们有深深的感触(图3)。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进行学习,真正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种方式能使小组合作的优势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每个学生都激情澎湃,学生们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
图3
经过课堂实践,笔者观察到进行小组内任务分配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完成课题的探究。
2.“任务分配型”提升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组合作和组内分工在课堂内要进行良好整合,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个性化任务分配型合作学习中每位成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每位学生在展示汇报环节中都充满了自信。不同学生的发言使得课堂生成更多的思维碰撞,学生对于本节知识的内容掌握也更深了一步,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素养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3.“任务分配型”小组学习需要深度了解学情
任务分配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需要教师对学生有较深的了解,并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这种模式还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课堂调控能力,以确保分组活动能有效进行。在任务分配型小组合作活动中,教师分配的任务需要同时搭配可测、可操作的评价机制,既需要有对组内每一位学生的评价,也需要有对小组的整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