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航东北空管局 石 莹 王 昱/文
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飞行流量和密度不断增大,给通导服务保障工作带来很大压力。由于通导服务对设备的依赖性强,飞行安全与通导设备的关联度高,通导设备持续运行的风险性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就通导服务运行部门来说,上层手册多为指导性的规章制度,更多体现的是质量管理体系(QSMS)理论层面的指导,不能与运行管理和日常值班完美衔接。所以运行部门的QSMS手册,必须既要围绕上级体系的指导,又要充分考虑到运行需求和管理需要,力求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效用,决不能完全照搬上级手册,从而导致基层手册流于体系的形式,失去运行管理上的意义。本文从文件结构、文件更新、文件格式、文件内容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做好通信导航监视运行单位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优化工作。
虽然空管系统在推进QSMS体系建设时下发了一系列指导材料,给出了一些体系文件的编写要点,但由于认知上的局限,各运行单位在编制体系文件时存在“抄模板”现象,导致体系文件与实际运行的结合度并不高。归结起来,体系文件在运行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体系文件结构不合理,未形成统一的体系结构框架。各运行单位在编制体系文件时,由于缺乏统一结构标准,人员和工作职能不同,易出现冗余结构、同功能结构不同分类等情况,不利于规范化管理;
二是体系文件更新周期长,对上级要求相应慢。伴随着民航各级部门相继出台了诸多规定、规范、标准和制度,各运行单位存在法律法规标准更新不及时、工作程序没有及时按上级要求修改等现象,没有很好的将上级指示精神进行下沉和落地;
三是体系文件格式混乱,缺少统一性和规范性。 各运行单位文件格式差别较大,对于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分配也不清楚,导致部分文件存在要素上的缺失;
四是体系文件内容冗长且项目繁多,运行单位值班员很难通过文件内容快速查找到所需知识,为不正常情况处置带来不便。
体系文件是各项工作开展的依据,体系文件的优化必须既能体现上位规章的要求,又符合各单位的管理运行实际,否则在体系文件的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两张皮”现象。体系文件优化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QSMS手册一般分为三层建立。第一层为管理手册,是空管局对管理和业务过程进行控制的纲领性文件和基本准则,阐明本局的质量安全方针、政策和目标,明确各单位的职责和权限。第二层级为程序文件,汇集管理手册所要求程序,明确与QSMS管理要素相关的各项活动的目的、范围、职责与程序、基本要求与实现途径、记录等,是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第三层级文件为作业文件,涵盖了局职能管理和业务管理部门履行其职责所需遵守的管理、资源、操作、监测和改进所需的管理规定和工作程序文件。通导运行单位的运行手册属于第三层级文件,在编写建立时应涵盖与所属科室有关的单位概况、单位职能、管理职责、行政管理规定、业务管理规定、安全管理规定、党群管理规定、值班工作程序等结构。
近几年,民航各级部门相继出台了很多规定、规范、标准和制度,对通导设备运行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原有手册中的制度和程序已不适合新规定的要求。例如新下发的《中国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值班管理规定》,对设备运行保障工作任务、巡视内容、工作纪律等做了规定。运行单位在深入学习上级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度要求的同时,应结合实际运行情况,修改完善相关制度和工作程序,并在实际工作中检验工作程序的适用性,以便切合实际,因地制宜修订手册内容。
空管系统开展QSMS体系建设的目的就是建立一套完善的、规范的、统一的、实用的手册系统。目前各站编写的体系文件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体现于上位规章、其他文件之间的联系,对于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分配也不清楚,主要原因是在策划文件的编制要点时就有遗漏。一个完整的独立文件应包含以下内容:
目的——明确该文件编写的真实意图,需完成的任务或实现的目标,是该文件的总体指导意见;
范围——明确该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和所涉及的控制范围,将不同规定、规范、标准和制度进行类别划分;
职责——明确由哪些领导、哪些部门实施此项工作及他们的职责、权限,对所属工作进行责任划分;
管理要求与工作程序——详细规定该项工作所涉及的全部内容和应达到的要求,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相关文件——明确该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和所涉及的控制范围,便于对相关规定、规范等文件进行查找确认;
记录——给出该文件中所涉及记录的名称;
附件——给出支持该文件的附加信息。
在运行单位经常能出现这样的问题,各站运行手册涵盖了管理和运行的所有内容,可以称之为“百科全书”,但在实际中有诸多不便,值班人员无法快速、准确地查找到相关的运行要求,给值班过程中出现不正常情况的处置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应根据功能模块或用途,将现有的运行手册有效拆分,以提高手册的可读性和便捷性。在运行单位不断对手册修订、完善的过程中,机关单位应加强与运行单位的沟通交流,通过定期开展体系评审、自我评定等方式,形成手册管理的动态化长效机制。
各单位应成立手册管理小组,确定好小组成员,由专门成员负责手册的修订和编译工作,手册小组成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熟悉所在单位的业务,具有一定的业务水平,对不正常情况的应急处置有一定的经验,对上级规定、规范、标准和制度较为熟悉;
2.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提出简明合理、与实际结合度较高的建议;
3.参加过系统的体系管理标准培训,熟悉体系管理标准,并最终通过体系管理标准考核,达到体系管理标准要求;
4.具有较强的耐心、责任心。
组织实施手册修订的管理员应熟练掌握电子系统,以避免在手册修订过程中出现不合规操作,增加后期修改的工作量。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手册修订通知单格式,在通知单编号、修改原因、修改内容中填写本次修订的信息;
2.明确手册修订审批流程,包括会签部门,手册审核人、手册审批人,确保流转过程无遗漏。
3.明确手册出版装订流程,包括针对其他人员使用手册在线系统查看的培训,手册修订后印刷装订流程,手册生效入库等。
总之,在空管通导服务保障领域,我们应当把体系管理和设备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并在运行中不断总结,提高其适用性和操作性,逐步完善体系管理长效机制,实现空管保障效率和安全运行水平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