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中国纪录片的生产与传播

2021-11-11 23:25刘梦迪牛光夏
长江文艺评论 2021年2期

◆刘梦迪 牛光夏

2020年因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而成为一个非常年份,这一年也是中国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这一基调使得2020年中国纪录片的生产与传播具有了鲜明的年度特色。脱贫攻坚题材和抗疫纪录片大量涌现,体现了纪录片记录社会现实、反映时代变革的责任担当。院线纪录影片在题材内容方面不断拓展,引领纪录片创作思潮。在纪录片创作生产与传播方面,媒体融合趋势越发凸显,各平台、机构积极探索与合作,共同促进我国纪录片的多元化发展。

一、记录时代担当责任

抗疫、脱贫攻坚和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2020年围绕这三大题材,纪录片彰显了主题宣传的舆论引导和社会整合功能,各平台积极投入创作与传播,纪录片的时代性与责任感更加凸显。

抗疫题材纪录片显示了突发重大公共事件时纪录片的时效意识与传播能力,初期由手机拍摄的短视频成为此类纪录片的常态。从制作与传播方式来说,短视频形式的抗疫作品不在少数,碎片化内容在传播效率上是前所未有的。《第一线》《重逢》《决战武汉》《中国面孔》《武汉:我的战“疫”日记》等微纪录片以快速的反映、鲜活的内容、短小的体量在社交媒体时代赢得广泛传播。而众筹模式的纪录片更是成为战疫纪录片中较为特殊和新颖的一类。2020年2月由大象点映发起的全民纪录计划号召影像爱好者在2020年2月9日这一天拿起手边的设备拍摄自己在“任何时刻”或独处,或与家人、恋人、同事在一起的生活片段,由此次招募计划制作出品的影片《余生一日》,记录了疫情下人们的悲欢离合。由清华大学清影工作室与快手联合发起和制作、线上播出的公益纪录片《手机里的武汉新年》,通过普通个体的手机视频记录下了疫情中武汉人民真实的生活。此外,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推出的国内首部全民合拍抗疫题材长纪录片《温暖的一餐》,也是一次普通个体实拍影像的聚力。这种“短视频合集”式的纪录片从微观的角度切入社会,镜头下人们所呈现出的自在状态是很多专业摄影所无法达到的,也彰显了民间影像的力量。这不仅改变着纪录片的制作流程与传播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纪实影像进入“全民记录”的新时代。

从被纪录的主体与内容来说,医护人员首当其冲成为疫情纪录片的主要记录对象。作为近几年纪录片中的“网红”,老牌医疗类纪实节目适时推出了与疫情相关的特别版,记录疫情一线的医生和患者,如《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中国医生战疫版》《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记》《生命缘·再战新冠》等。其次,聚焦全国各行各业普通人的“战疫”记录系列也适时推出,《我和我的战疫》聚焦普通人、医护、志愿者几个群体,展现了个人在灾难前的苦痛、责任、爱、奉献。《疫情下的家》《中国面孔》《余生一日》《我们在战“疫”》《战“疫”故事第一季》《为了人民——人民军队支援地方疫情防控纪实》《2020春天纪事》《冬去春归·2020疫情里的中国》《正月里的坚持》等纪录片也都记录了在新型冠状病毒下全国人民的坚毅与担当。当然也有聚焦疫情期间发生的某一独立事件或者个体的特写式纪录片,更加细致入微地展示疫情期间国人生存状态的纪录片《口罩猎人》《那个被感染了的急诊科女护士》《B8东病区》《生死43天》《金银潭实拍80天》等。以武汉为名,记录疫情期间这座城市所发生的悲欢离合的纪录片也不在少数,《在武汉》讲述非常时期下武汉各类人群的真实状态与人间真情;《武汉:我的战“疫”日记》以Vlog形式记录和讲述在抗击疫情期间武汉发生的温暖故事;《英雄之城》则是首部武汉战疫两个月的全景纪录片,由六十多位记者深入“疫”线合作拍摄完成。《上海日记》《北京战“疫”》《我们在战“疫”(湖南)》《疫动人生(广东)》《我在海南挺好的》《直与天地争春回——2020四川战疫纪实》等纪录片聚焦于武汉之外,辐射全国各地,全面而丰富地展现全国各地上下齐心抗疫的景象。其他还有以国际视野,用西方受众习惯的表达方式来全景回顾武汉抗疫历程的外宣纪录片《新冠肺炎:与魔鬼的战斗》《武汉战疫记》《同心战“疫”》,以及日本导演竹内亮以他者视角记录的疫情之后武汉的伤痛与希望的《好久不见,武汉》。

聚焦“脱贫攻坚”的纪录片以多元的视角、生动的影像记录扶贫故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决战脱贫在今朝》《承诺》等选取典型地域典型脱贫案例,采用多线叙事手法聚焦脱贫攻坚的执行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扶贫政策给百姓生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改变。人民日报社出品的扶贫纪录片《中国扶贫在路上》以史为镜,从“中国扶贫第一村”的赤溪村开始故事讲述,将史料文献与真实扶贫案例相结合,选取产业、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的扶贫案例,展示我国扶贫伟大成就。《第一书记》《我的扶贫年》《做客中国》《进城记》《脱贫者:脱贫攻坚人物志》等作品皆是通过讲述来自全国各地的扶贫故事,展现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其中由国家广电总局指导,优酷出品的脱贫攻坚题材系列微纪录片《脱贫者:脱贫攻坚人物志》,延续小人物大背景的叙事策略,“背篓医生”“张桂梅”“山村鸡司令”“移动法庭”等每集6—8分钟的短小时长聚焦每一个与贫困抗争的平凡人物,传达扶贫精神与人性之美。《加油吧,棒球少年》一期选取纪录电影《棒!少年》的同一题材,对公益棒球事业与贫困儿童进行了重点关注。湖南卫视、金鹰纪实卫视联合出品的系列纪录片《扶贫村里的年轻人》同样是一部“扶贫人物志”,讲述王祖、李尤兴等一批90后返乡创业者运用创新观念与技术为乡村注入青春力量的故事。河北卫视推出的脱贫攻坚主题系列节目《更好日子》将纪实与综艺相融合,展现河北、四川两省三村直播扶贫、旅游扶贫、教育扶贫等多种扶贫模式,讲述真实扶贫故事。《这一年》《潘家湾》两部纪录电影则讲述了山西岢岚县、湖北潘家湾村的脱贫故事。

为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不朽的丰碑》《英雄》《刀锋》《为了和平》《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英雄儿女》等影片再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壮丽图景。20集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对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与战役过程进行了权威解读,并对战役亲历者进行了抢救式采访,极具史料价值。

此外,大型文献纪录片《一九五八炮击金门》首次揭露炮击金门这一历史事件的内幕。反腐题材专题片《国家监察》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通过鲜明的事例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进行了全景回顾。

二、院线影片引领思潮

2020年的院线纪录片虽未有《二十二》的票房奇观,但在题材内容方面无不体现出纪录片制作上的高水准与引领性。2020年共有13部影片进入院线,内容涉及主题宣传、文学、社会、体育、自然、历史等多个方面。

自然类纪录片一直被视为中国纪录片的短板,但从2007年的《森林之歌》到2019年的《未至之境》《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由美英中三国联合制片、陆川导演的《我们诞生在中国》进入院线,可以看到近年来这类纪录片的创作似有崛起之势。《鹭世界》作为第一部真实记录苍鹭生活、生存的自然类纪录片于2020年1月1日率先上映,获得496.6万元票房。影片以人格化的叙事手法讲述了一个关于母爱与成长的故事。而2020年最后一部上映的纪录电影《光语者》同样是一部自然类纪录片,不同于《鹭世界》对于动物世界的全景展示,《光语者》将人们的视线引入北极圈,展现了当地的人性之美以及极光之美。“人与自然是共同体”理念的倡导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自然题材纪录片的主题转向,它们不止于对自然景色的单一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观念也越发凸显。

“自20世纪20年代起,纪录电影的社会整合功能和政治宣传价值就被不同立场和体制的国家所看重,从而把它作为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媒介手段之一。”反映主流价值观的宣教类影片一直占据纪录电影市场的较大份额,2020年9月18日上映的军事题材纪录片《蓝色防线》是我国首部海外维和战地纪实影片,真实展现了维和步兵营在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的情景。而对于抗美援朝历史影像的再现,纪录电影《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则选取了更多新颖的元素与角度,抗美援朝摄影队的深情讲述不仅使影片更具真实感,也使历史事件更加生活化,而明星讲述人张涵予的倾情献声亦为纪录影片增添了一抹动人的色彩。

2020年共有两部文化类纪录片进入院线,记录传承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之美。《璀璨薪火3D》的票房与口碑虽不尽如人意,但却是第一部展现中国匠人群像的4K+3D立体实拍电影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则记录了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的一生,以杜甫诗词《秋兴八首》贯穿全片,将叶嘉莹的生平与中国古典诗词交织在一起。与此同时,影片在镜头画面与音乐的运用方面都颇为讲究,“以雅乐、空镜的组合构成一个同现实生活具有互文性的诗化时空”,使影片不仅具有史料价值更具观赏价值。影片在首日排片只有1%的情况下,通过后期口碑发酵,最终俘获了一批来自各个年龄段的热爱文学与纪录片的观众,豆瓣评分8.1。

社会类纪录片《城市梦》与斩获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长片的《棒!少年》同样是2020年高质量高口碑纪录电影。“纪录片也要讲故事”在这两部影片中得到了近乎完美的展现。《城市梦》以武汉市一条普通街道上的小商贩一家的生活起落为叙事线索,以戏剧性人物“王天成”为叙事主角,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来反映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王天成的城市梦或许也是我们的城市梦,对戏剧化现实生活的忠实记录也是本片俘获观众的根本因素。《棒!少年》作为一部体育题材的纪录片,并没有像大热的体育题材电影《夺冠》等用大量篇幅展现体育精神与运动体魄,而是将镜头深入一个鲜为人知的特殊群体,以双线主人公的方式展现了小双、马虎两位来自贫困家庭又缺失至亲关爱的棒球少年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学习棒球的过程同样也是心灵重塑、改变命运的过程。通过这样一群特殊的棒球少年,影片让人们关注到了“问题少年”的教育困境,国内棒球运动的现状等现实的社会问题。高口碑的背后是触动心灵的真实生活,这也是纪录片秉持“真实”这一理念的价值所在。

2020年的院线纪录电影虽受疫情影响,但仍呈现出稳步发展中的多元探索,以人物为核心的纪录电影始终是受众关注重点,社会真实生活的呈现依旧是高口碑的核心所在。《城市梦》《棒!少年》《掬水月在手》这类纪录影片以其对人物与社会生活的真实呈现赢得高口碑与关注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众观影趣味的“现实主义”转向。

三、融合传播多元发展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纪录片发展逐渐步入“以跨领域创作、全媒体传播为格局的立体式融合阶段”。传统电视媒体作为纪录片创作传播的主阵地肩负社会责任与时代担当,以“爱优腾”等视频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也逐渐跃升为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的生力军,民营机构、团体组织与个体也积极投入纪录片创作,形成了多屏融合传播的新格局,为纪录片创作与传播注入活力。在题材与内容的探索上,我国纪录片坚持多元化高质量的发展路线,形成了融合传播多元发展的崭新局面。

历史文化题材的再现记录一直是纪录片的富矿,如何使历史文化题材的再现摆脱说教性、更具吸引力一直以来都是纪录片人重点探索与发掘的课题。2020年历史文化题材的纪录片呈现出新的语态和表达方式。动画元素、明星嘉宾、诙谐幽默的解说等鲜活新颖的元素加入,以及精炼的内容和微视频的播出形式,使其更加符合当代受众的观看需求。

以故宫为蓝本探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纪录片一直以来都是历史类题材的重心。2020年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故宫博物院出品的《我在故宫六百年》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不同于姊妹篇《我在故宫修文物》,《我在故宫六百年》聚焦于古建筑的修缮保护,讲述了古建筑保护者们代代相传的故事。同样围绕故宫,由故宫博物院策划制作的系列微视频《八大作》则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为表现重点,每集5分钟的片长使观众在较短时间即可了解如何通过“八大作”这一传统技艺修缮故宫古建筑。而由故宫博物院和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故宫贺岁》,则由著名主持人窦文涛和嘉宾、专家“三人行”一起带领观众探寻宫中春节的习俗。第一集揭秘乾隆皇帝春节重华宫的私人聚会——“重华宫茶宴联句”,穿插动画、书画史料的形象讲解,展现故宫家的感觉以及皇帝亲和平实、温暖人性的一面。围绕某一历史文物讲述历史故事的纪录片也不乏看点。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策划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用每集5分钟的时间讲述一件国宝的故事。由河南华之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的实验性纪录片《上线了文物》同样以每集简短的时长介绍来自中原的文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出品的《楹联里的中国》则讲起了与对联相关的中国故事。1980年中日合拍的《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与国外合作拍摄的新篇章,也从此拉开了丝绸之路主题纪录片的序幕。2020年正值中意两国建交50周年,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由中国、意大利两国导演联手打造,选取长安、罗马两个地点,以微视频的记录方式讲述丝绸之路的故事,影片在多个国家上映,传达互惠共赢的“丝路精神”。由甘肃省委宣传部出品的4集电视纪录片《中国石窟走廊》则全方位展现了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石窟群,视角独特意蕴深厚。由湖南卫视出品的纪录片《中国》以历史上的关键人物为线索,以小见大,展现从春秋到盛唐中国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变迁。运用情景再现的手法,代替以往冗长枯燥的采访与史料素材,加之诗一般的解说语言,让历史长河中的点点繁星闪烁今朝。广东广播电视台与澳门有线电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十三行》则是中国第一部历史体验式文化纪录片。拟人化的动画形式,幽默诙谐的语调风格,趣味满满的解说词以及街头采访等元素的加入使影片别具一格。作为新媒体网站,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出品的两部历史题材纪录片《逐鹿:古战场往事》和《大唐帝陵》都充分展现了网生纪录片的特色。

美食类纪录片持续迸发活力,在新媒体平台占据重要制作传播地位。腾讯视频制作出品的美食类纪录片形成其平台的一大特色。城市美食类纪录片《寻味东莞》带领人们探访东莞的地道美味,《风味原产地·甘肃》作为该系列纪录片的第三季,发掘甘肃的独特食材,将地域与美食相结合,探寻独具特色的地域美食文化。《早餐中国》第三季、《向着宵夜的方向》分别选取清晨与深夜两个时间点,讲述早点与夜宵里的食物与人物故事。《沸腾吧火锅》则记录了中国独特的火锅美食文化。《街头大厨》《最美不过菜市场》将镜头聚焦到最具人间烟火气息的街头巷尾,带领人们感受美食的味道与城市的温度。除腾讯视频外,优酷与B站等新媒体平台也出品了一系列高水准美食纪录片。优酷独家出品的《江湖菜馆》探寻市井小巷与街头美食,B站纪录片《甜味中国》以味道作为元素,拓宽了美食纪录片制作的新角度。同类题材纪录片《辣子曰》则走访四川、湖南、云南、陕西等“辣味”城市,探寻辣味人生。全网首部校园美食纪录片《嗨,大学!》与中国首部精酿啤酒骑行纪录片《随辫儿喝》探索了美食类纪录片的多元发展模式。广东卫视原创系列《老广的味道》第五季与湖南卫视出品的《日出之食》第三季继续讲述美食人生。美食类纪录片作为一大重点门类,始终将美食与地域生活相结合,在美食中寻找生活之味。以此为基础,美食类纪录片保持创新探索多元的美食路径持续迸发活力。

20世纪20年代,纪录片大师格里尔逊提出自己的志向是“让公民的眼睛从天涯海角转到眼前发生的事情”,倾向于在自己的影片中反映社会问题。而格里尔逊的这种现实主义风格也一直影响着纪录片的创作理念。社会观察类纪录片凝视现实生活,彰显人文关怀,对教育、医疗、治安等社会问题进行真实呈现。2020年伊始,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以高水准与高口碑引领社会纪录片热潮,通过人生中的十二个第一次串联起人生的酸甜苦辣与悲欢离合。医疗纪实节目与警务纪实节目对准医生与警察两大群体展现真实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矛盾。2020年《小主安康:宠物医院2》《了不起的宠物医生》两部纪录片聚焦兽医这一医生群体,从宠物医疗这一独特视角,展现真实的人宠关系,传达热爱动物的理念,开辟医疗题材纪录片的新路径。警务类纪实节目《守护解放西2》与《您好110第二季》均采用观察记录式的拍摄手法,“它的真实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记录和还原现场来实现的”,通过各类真实案例普及法律知识,彰显警务人员责任担当,促进警民关系更加和谐。聚焦教育问题,《小孩的神秘生活》《告诉世界我可以》两部纪录片通过对学龄前儿童行为的记录与观察,呈现孩子们真实的世界并进行分析与解说。《高考2020》选取了五座城市的普通高考生们,展现疫情时期的高考经历。高校专业科普纪录片《我是××生》从高校冷门小众专业入手,通过记录主人公真实的校园生活,向观众展现这些大学生的专业思考与梦想追求。除主流群体外,社会题材纪录片将关注点延伸至其他社会群体。北漂群体一直是纪录片创作者所密切关注的社会群体,从最初的《流浪北京》到2019年的《HELLO,北京》,这一群体应时代而生,随时代而变。《2020年的北漂》讲述2020年在北京生活的北漂人群,明星艺人的真实讲述也是片中的一大亮点。此外,央视纪录频道出品的纪录片《颠簸货运路》跟踪记录了货车司机这一群体,口述纪录片《纳人说》则讲述了古老族群摩梭人的故事。从学生、医生到警察,由“北漂一族”到摩梭人,社会题材纪录片始终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创作理念,记录时代发展进程中的新风貌与新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社会发展理念引导人类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20年,自然科教类纪录片响应时代潮流力作迭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联合制作的大型自然类纪录片《蔚蓝之境》历时四年拍摄了中国近海海洋生物的故事。作为中国首部自然园艺类纪录片《花开中国》带领观众感受花卉的独特文化。《三江之源》则真实捕捉了地处青藏高原东部三江源头这片土地正在发生的故事。《天行情歌》《方舟·东黑冠长臂猿》则深入拍摄了濒临物种长臂猿的故事。

科教类纪录片大多以展现国家科技力量为核心,《北斗》全方位展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大工告成》讲述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背后的故事,《最美中国第五季》则展现了科技创新、超级工程等大国崛起的一个个伟大瞬间。

文学艺术类题材的纪录片聚焦文学、艺术作品或对作家、艺术家的精神世界进行呈现。《文学的故乡》《文学的日常》通过走访作家朋友、回到作家故乡等体验观察的方式展现莫言、苏童等当代著名作家的精神风貌。《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则由英国BBC与央视合作拍摄,跟随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的脚步,伴着伊恩·麦克莱恩爵士的杜甫诗歌英文版的朗诵,带领观众一同追寻和了解这位与莎士比亚、但丁齐名的中国伟大诗人的传奇一生。《中国美》则从书法、舞蹈、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入手勾勒了一批鲜活的艺术家群像。《爸爸的木匠小屋》第三季记录传统民间工艺“木工”,《海派百工》则展现了上海非遗代表传承人的工匠精神。快手联合情绪美术馆出品的《国产艺术凌凌捌》呈现了新裤子主唱彭磊、快手创意红人手工耿等中国艺术家生活化的一面。腾讯出品的《此画怎讲》开创独特模式,选取十四幅古画,采取“古画自述”的方式,为观众普及名画鉴赏知识,极具趣味性与观赏价值。《虎·破》《〈一秒钟〉幕后纪录片》《我们:〈夺冠〉幕后纪实》《〈我和我的家乡〉电影幕后纪实节目》等电影幕后纪录片则揭秘了电影的幕后拍摄故事。

体育竞技类纪录片也不失为2020年纪录片的一大热点,有涉及冰雪运动的《雪板的尽头》《冰雪道路先导篇》,赛车文化纪录片《车手》,电子竞技纪录片《电子竞技在中国》《来者何人》等。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纪录片也交出了一份颇有分量的“答卷”。纵观2020年度的中国纪录片,“坚守”与“创新”并存,在保持密切关注现实、记录时代的同时,短微型、轻量化的纪录片受到更多关注,在内容呈现方面也更趋“年轻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民营机构的合作不断深化,多元生产与传播格局更加凸显。

注释:

[1]牛光夏,李政:《2019年度中国纪录片的生产与传播》,《艺术探索》,2020年第3期。

[2]白杨:《掬水月在手》《“写给未来时代的备忘录”》,《当代电影》,2021年第1期。

[3]牛光夏,成亚生:《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的融合范式与转型路径》,《电影艺术》,2020年第3期。

[4]【美】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80页。

[5]牛光夏:《媒介化社会中的纪实传播及其效应——以〈巡逻现场实录2018〉为例》,《中国电视》,201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