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文学状况与中国文艺理论的当代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1-11-11 22:12马春靓
文学与文化 2021年3期

马春靓

2021 年6 月18 日至21 日,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世纪文学状况与中国文艺理论的当代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本次会议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在筹备期内共收到海内外学者投稿300 余篇。经专家评审,最终共有100 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本次大会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南开大学文学院、《文学与文化》编辑部主办,南开大学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心、天津市美学学会、天津市文学学会协办,会议旨在全面探讨中国文艺理论如何应对文学的新状况与全球文化政治的新命题。参会人员研究领域多元,涵盖了从资深学者到博士研究生的各个年龄层的研究者,充分展现了国内文艺理论界当下的研究面貌。

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国华主持,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教授赵宪章,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洪,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李锡龙,南开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教育部中文教指委副主任沈立岩分别致辞。诸位专家的发言涉及学会的创办宗旨、相关学科近年来的发展态势及取得的成绩。随后还举行了2020 年中国文艺理论学会首届会刊论文双年奖颁奖仪式,为领航组、中坚组、新锐组共9 位学者颁发了获奖证书。

作为国内文艺理论界最重要的交流平台,学会年会及其青年论坛近年来越来越注重跨学科、跨领域及跨年龄层的学术互鉴。由南开大学文学院等单位主办的这次盛会也继承并发扬了学会的这一优良传统。大会开幕式与闭幕式均设主题发言,十余位专家学者分别进行了报告。会议另设有8个分会场进行分组讨论,所涉及的议题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发展与21 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的话语创新、文体哲学与现实主义的新反思、文化研究、文化批评与中国文学批评的新方法、新媒介文论与新媒介文学批评的策略、当代文学动态与文学批评的多元建设、物质文化视野中的器物批评以及声音、听觉文化与声音政治批评等。

一 媒介视野下的文艺理论新动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及相关媒介技术的高速发展,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已经呈现出多媒介传播互动的新形态。传统的阅读与接受对象不再被默认为作品或文本的“内容”,也不再仅仅是泛化的审美“形式”,而是被落实于相关“硬件”亦即具体的媒介。本次会议有多位不同年龄层的专家学者的发言触及了这一新的研究领域。

南京大学赵宪章多年来专注于“语图关系”的研究,此次会议他以“文学书像论”为题,将“语图关系”的研究进一步转入语言与书写之间关系的探讨。较之于以往的“语图关系”的辩证讨论逻辑,赵宪章此次的发言强调了文学语言与书写之间的“异质同构”关系。“字像”与“书像”是以书写文字为传达媒介的两个互涉的关注点,观者的不同侧重促成了同一对象的不同审美接受类型。赵宪章认为,从这个角度说,“书艺堪称中国美术之冠,因为它所表征的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而同为图像艺术的绘画只是‘存在的薄皮’”。

这种媒介互涉及转化的思维也并非当代媒介技术启发的后果,实际上它天然地深植于中国传统的审美思维当中。华东师范大学朱志荣以“意象与意境的关系”为题,从概念、生成、特点等三个角度论述了意象和意境的辩证关系。与赵宪章的看法类似,朱志荣也强调了两者的互补与互涉关系。他认为意象作为意境得以成就的基础,寓于意象本体之中,侧重于整体的呈现。与之相应,意境则侧重于审美主体一方,侧重于展现其自身生成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两者的关系是外在形态与内在精髓之间的互动与互补:“意象和意境在体道上是统一的。高超的艺术技巧,有助于作品中意境的提升。艺术作品的意境取决于主体的修养、气质和精神层次。”苏州大学李勇则关注于文艺原创力的研究。其通过对历史过程中的文艺原创力及其形式、方式的梳理,对“影响的辩证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在西方文艺理论的最新发展中,媒介意识的兴起为一些西方已有的思想流派提供了新的阐释视角。杭州师范大学单小曦多年来专注于媒介哲学的相关问题,此次会议他的发言提供了一种理解海德格尔哲学的媒介视角。单小曦将海德格尔的思想归结为“媒介存在论”。媒介之“技术”即聚集“摆置”(Stellen)的“座架”(Ge-stell),在“存在”层次上,语言、技术、物则回归为言谈、座架、聚集,由此“存在”得以“显—隐”。因此,在“媒介存在论”的框架下,海德格尔后期思想就可以被视为一种“媒介论诗学”。单小曦的这一揭示为在当代媒介技术条件下澄明海德格尔的思想,使其更为具体和更具应用性提供了重要基础。

此外,在各个分会场中,不同年龄段的学者的发言也敏锐地触及了媒介主题,尤其是青年学者对这一主题兴趣浓厚且见解颇深。南京大学赵奎英关注德里达的“视听文字学”对当代文化研究的启示与影响。他提出:“德里达的‘视听文字学’,是对二元对立的哲学文化的全面解构,预示的是一种多元共生思维和文化产生”,为当代文化艺术研究提供了多元共生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对今天的视觉文化研究还是听觉文化研究,都有重要启示。北京师范大学张千可与复旦大学李盛都关注到了声音技术媒介在具体历史事件中的作用,两位青年学者分别从“听觉事件”与革命歌曲如何孕育相应思想的维度突出了媒介研究的重要性。北京师范大学陈鑫则关注“视听合谋”,将研究视角拓展到了“视觉文化”与“听觉文化”的互涉,提供了理解西方传统音乐剧作品的新角度。东北大学张东旭、单月,北京师范大学杨毅,天津美术学院王姮则通过对声音文本的详细分析,对声音政治、听觉文化做了进一步的讨论。其中,张东旭、单月梳理了道教声观的概念及相关研究;杨毅通过对广播电台与20 世纪80 年代长篇小说有声化之间的内部逻辑的分析,为媒介变迁与声音叙事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王姮则关注到了“城市KTV 这一特定娱乐空间中所形成的声音政治对个体塑造带来的变化”。中国艺术研究院秦兰珺、清华大学耿弘明、巴黎第一大学王兆谷和中国传媒大学丁阳则关注到了具体的技术处理媒介,他们分别讨论了文字处理软件与自然语言处理如何揭示、影响书写与言说的内部技术基础及其流变走向,以及录音技术所引发的文化本体论问题。重庆大学李广益和河北师范大学杨宇静则关注技术与人文之间的关系,他们分别讨论了科幻文学在中国的发展与电影中科技发明物所隐含的科技话语转变逻辑。此外,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杨晶等学者的发言也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媒介互动与媒介内部机制转化的主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介文学与新媒介消费逐渐走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无论是网络文学还是商品消费,消费话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隐藏着多重文化意义的生产。学者们从消费社会中物与符号中寻找文化意义,洞察消费话语与文化现象之间的逻辑。首都师范大学胡疆锋关注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转向趋势,通过对“及物的现实主义”的功能与特征的讨论,提出了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新事态。首都师范大学许苗苗以网络文学中阅读的变化为研究对象,发现其情感回馈与消费赋权成为影响网络文学创作的重要因素。上海大学段似膺关注“新媒介时代的技术发展及其全球性的社会经济网络如何改变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失控感知模式以及情感状态,从而体现在新媒介时代的文艺创作中”。天津理工大学农郁、西南大学黎杨全、南开大学周才庶和西北大学高翔则分别从直播间的生活态商品美学、物语消费和数字消费、文化消费审美特性、中年书写与消费主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讨论。

二 “后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新发展

自伊格尔顿提出“理论之后”以来,“后理论”一直是文艺理论界经久不息的重点议题。由于“后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不断变化范式并拓展相关领域,所以,一方面“后理论”是理论研究前沿性的基础论域,另一方面它也是关于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力发展及社会观念变化的研究,其现实性、唯物性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研究一脉相承,并且是对后者的进一步拓展。在本次会议中,有多位学者的发言涉及“后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新动向。

四川大学阎嘉关注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研究。他以列斐伏尔的《空间与政治》为例,讨论了新资本主义的空间问题。他指出,列斐伏尔的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发展历程是以资本主义社会空间实践中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历程,其“空间的生产”概念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变化中的新状况、新矛盾、新危机做了具体批评。山东大学谭好哲则关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思想谱系与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他提出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经历了四个价值阶段,分别是以政治革命为核心的宣教价值、以现实生活反映为核心的认识价值、以张扬情感和形式自律为核心的审美价值和以时代精神价值重塑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的发展,不仅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内容,也对中国进步文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引领与促进的作用,为新时代中国文艺价值观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历史经验和中介性的思想资料。

在“后理论”的研究上,多位学者发表了不同的观点。上海大学曾军将目光转向萨义德的“理论旅行”,将其作为一种方法论进行反思,对“理论旅行”在理论上的超越性及拓展的可能性进行了探究。华东师范大学王峰关注后人类状态与文学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王峰认为:后人类的实际状况和社会想象两方面的特征,是形成事实伦理和叙述伦理相结合状况的原因与基础,由此为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带来新的理论变迁。河北师范大学邢建昌则对“后理论”的由来及发展过程进行了详尽梳理,并提出“后理论”不是理论的终结,不以建构某种理论形态为目标,而是对诸多理论形态转折的倾向、趋势和主张,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不断思考的方式。

分会场的学者也分享了个人的研究成果。河北师范大学王亚芹分析了“后理论”的知识谱系、创生过程、主要特征,并提出了“后理论”的问题与走向。南京师范大学李永新则关注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后结构主义转向”。他提出,经历后结构主义转向的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在语言、主体和异议表达等方面徘徊于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之间,对语言的价值与功能做出不同的理解,从而使文化呈现出复杂的美学景观。杭州师范大学杨向荣借助阿尔都塞的症候式的解读方法,挖掘影院空间文化建构中的空白和沉默,进而反思空间审美资本主义的文化迷思。华东师范大学刘阳通过探讨“事件”概念在汉语文论中的接受与发生,见证了“事件”在独异性创造中不断重构因果关系的本色,示范了西方文论概念与中国现实问题的纵深化合。北京师范大学周梦泉则将四种关于“加速”的思考模式放在“人之死”的视角下进行比较,爬梳源流,剖析异同,尝试在统一的理论语境与复杂的互动关系当中确定尼克·兰德“加速主义”的理论地位,探索其影响和意义,并力图为理论研究带来新启发。

三 “文体哲学”与美学体系的新反思

文艺理论作为一个驳杂的研究领域,一直兼容并包地接受来自各个学科的论点与思想,呈现出一种“理论簇”的存在状态。但这种学科的开放性在近年来也遇到了新的挑战。一方面,由于新的理论及美学思想往往以单一独立的姿态被纳入学科研究,缺乏思想史的铺陈与体系化的理解;另一方面,在面对具体的文艺作品时,由于对理论理解的孤立性,往往造成对作品文本进行某一向度上的特殊提取,从而破坏了对作品的整体性理解。面对这种挑战,一方面需要对已有美学思想及理论进行体系化的梳理,另一方面则需要重新强调“文体意识”,使作品问题以“体”的姿态与理论的“体系化”相契合。

南京大学汪正龙认为文学不断地使无限可能的虚构世界成为人的世界的一部分。文学虚构世界的性质、构成与建模,以及文学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是文学本体论建构的核心问题。中国艺术研究院张颖将目光转向法国现代美学,通过对法国古典主义现代美学的深入研究指出,在“民族美学”的研究上,法国古典主义现代美学能够增补崭新的观念与研究视角。

南开大学周志强关注对现实主义的研讨。他以现实主义的文体意识和主体观念为线索,将现实主义的文体理念划分为三个时段,并将现实主义问题置于文体哲学的视野中进行反思。他认为,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反映生活的方式同时又在认知信心层面上确立了主体位置和意识主体,是既反映世界又遮蔽世界无序的知识形式。山东大学程相占关注于审美理论。他提出,当代环境美学对认知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于自然审美欣赏的功能上,这在认知与感知关系的探讨上更加清晰地揭示了认知、感知与审美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审美的性质,进而明确审美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天津师范大学赵利民更加关注中国接受进化论思潮过程中“向内转”的一面。

与此同时,分会场的学者就文学审美理论、批评研究等的成果作了交流与讨论。浙江外国语学院樊宝英认为,鲁迅对“文采”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术语的推崇,既承续了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学传统,将之视为评判作家作品文学史地位的重要标志,又对魏晋六期的“文采”观进行了创造性转换,从而赋予其新的内涵,并将其运用在具体的文学实践中,开创了具有民族特点的现代文学形式。黑龙江大学韩伟将百年来的传统文论资源引入中国文学批评体系的研究中,为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批评体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山东大学韩清玉以中戏互鉴视阈下的现代美学范式为考察对象,对宗白华形式批评的范畴建构与方法特征做了深入的讨论。

四 其他议题:文化研究、启蒙与历史主义、电影研究

在文艺理论研究中,随着国内外学界相关研究的推进与发展,无论是对西方前沿理论的关注,还是对具体文化现象的分析,社会发展与时代变革一方面对传统文艺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检验与印证,另一方面也推动了新议题的不断出现与发展。

文化研究拓展了文艺理论的边界,促进了文艺理论研究的发展。西南民族大学戴登云就耶鲁学派文论的当代启示进行了重新思考,将其视为一种走向全球文学共同体的“生成诗学”。杭州师范大学李庆本以《再见,老北京》为研究对象,以边缘化中心城市为概念,对空间维度的“中心与边缘”展开另类现代性书写。杭州师范大学冯雪峰对文化的概念、情动理论和文化研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厦门大学杨玲则从情感理论入手,探讨赛吉维克的修复式阅读概念给文学和文化研究带来的启迪与影响。福州师范大学颜桂堤则重新思考了文化研究中问题的表征、博弈以及未来可能性。

西方前沿理论作为文艺理论研究的基石,一直备受关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胡继华以批判理论与现代性悖论之间的关系为起点,对布鲁门伯格的神话理论及其政治内涵展开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王琦提出,让-吕克·南希对基督教绘画及其本质的分析揭示了艺术的特征是一种艺术生存论。

电影研究一直是当前文化研究领域的学术热点。华东师范大学王嘉军以反映大屠杀的电影《索尔之子》为文本,阐述列维纳斯哲学在当代艺术批评中带来的反思。首都师范大学陈国战对卓别林电影在中国的百年接受史中的“多副面孔”作了分析。

此次研讨会就当代中国文艺理论话语创新等诸多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促进了文艺理论学界专家学者的交流。与会专家学者的研究选题涵盖面广,认识深刻而富有新意,展现了国内文艺理论研究界多元发展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