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国精神教育的实施路径

2021-11-11 16:42陈书华

陈书华

(安徽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

梁启超在《新民之议》中指出:“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至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强大的精神可以凝聚力量。中华民族在数千年文明发展史上无论经历怎样的大灾大难都能屹立不倒,且愈挫愈勇。历史证明:能使中华儿女在危难关头团结一致、克服艰难险阻探求民族振兴,使中华文明久经磨难而不衰的成功秘诀,正是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面对新冠疫情的大考,中国人民以无比顽强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战疫”凯歌。关键时刻,正是因为凝聚了中国精神,才可以做到全国一盘棋,万众一心,铸就了一道道牢不可破的防线,取得了抗疫阶段性胜利。

恩格斯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诚然,疫情是一场深重的危机,但是,如果我们能正确应对,就会化“危”为“机”。我国经历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既是危机,也是一次培育中国精神的契机。深化中国精神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既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维系民众心灵秩序和国家认同感的紧迫性命题,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际遇中凝聚共识,激发举国力量的关键之着。 “中国精神教育作为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社会工程,既包括个体层面的精神教育,也包括着社会层面上的精神培育,更包括了国家层面的精神涵养。”中国精神教育是一个全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大工程,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其实施路径应包括个体层面的自我精神教育、家庭层面的精神教养、学校层面的精神培育以及大众媒介层面的精神传播等。

一、借助抗疫英雄榜样的力量促进个体自我精神教育

个体的自我教育是进行中国精神教育必不可少的。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榜样的力量对于个体自我精神教育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埃利奥特·阿伦森在《社会性动物》中介绍了一个关于如何处理一份塞在雨刮器下的令人讨厌的传单的实验:看到传单的人中有37%会把传单扔在地上。然而如果在捡传单放垃圾箱“榜样”的影响之下,只有7%的人会把传单扔到地上。其实像实验中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也很普遍。这个实验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形的,会对个体的思想行为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榜样就是某个领域的权威,其行为与社会规范是一致的。

杜威认为:“教育是达到分享社会意识的过程的一种调节作用,而以这种社会意识为基础的个人活动的适应是社会改造的唯一可靠的方法。”中国精神教育最直接、最基础的任务就是对于个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塑造,这也是实现中国精神教育社会目标和国家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在疫情防控中,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加入到这场全民保卫战中,无数平民英雄用血泪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抗疫赞歌,他们都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践行者,也是当下实施中国精神教育的真实榜样,他们对于民众个体的自我精神教育会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和推动力。有学者指出,“认同”具有三大功能:使人能够做出选择、与他人建立起可能的关系、使人获得力量和复原力。中国精神教育之于个人,是个人对于他和共同体关系的深刻认知基础上进而实现自我生成和自我超越。“一个民族的精神正是在民族意识的共通感和民族生命的教化中得以凝聚而成,而它最终又成为维系民族文化、民族生存的枢纽和支撑着人的生命活动的精神动力。”疫情防控对于个体的中国精神教育具有特定的指向性,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个体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英雄榜样为个体自我精神教育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而这种精神动力会促进个体的自我觉醒,实现自我教育。

二、利用疫情防控的氛围提升家教家风精神教养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培育优秀家教家风、追求家国情怀。中华优秀家教家风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怀,如《诫伯禽书》《梁启超家书》《傅雷家书》等,从中可见:中国人的血脉相承中一直浸润着爱家、爱国的基因,这是中国精神在家教家风中集中鲜明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习近平有关家风家教的评述高度强调了“兴家”与“强国”相统一。“家风的好坏关系着国民道德素质的优劣,而良好的国民道德素质又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准备条件。”因此,家教家风教育是开展中国精神教育的重要路径之一。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渠道众多,如果单纯用道德式说教或者单向度灌输,就很易引起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效果会适得其反。在疫情防控中进行中国精神教育,需要借助温馨的家庭教育、家风熏陶,将其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人们的心田。疫情防控常态化形成的氛围,恰恰可为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提供特定的、具体的条件。

全国上下齐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行为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良好的家教家风会使每位家庭成员自觉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人生理想与国家发展方向有机统一。“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家庭教育在这方面有着特殊的功效——在家庭生活中,借助对于疫情防控情况的介绍,可以将其中体现的中国精神从抽象的核心价值观层面具体转化为生动有效的家教知识及思想的点滴,使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道德规范和生活理念教育巧妙转化为中国精神教育的一部分。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偏重于私德教育,而前二者则属于公德教育。私德教育其实是最基础的人生教育,也是公民道德建构的重要支撑。公德教育如果没有私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就会犹如空中楼阁一样失去根基。实践证明: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对于促进良好的家教家风起着重要作用。在疫情防控中,每个家庭都通过多种途径实时了解“战疫”情况,来自一线的感人事迹为家庭教育提供了素材。就在这样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环境中,日常的家教家风教育会自然融入中国精神教育的内容,也将在无形中达到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的目的。

三、整合疫情防控实践素材,构建中国精神教育的育人体系

学校教育是实现中国精神教育的主要路径。党领导人民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实践是一部生动、鲜明、直观的“活教材”,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此为抓手,把握契机,将中国精神有机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去。在深刻总结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与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以提升学校中国精神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一)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强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中国精神教育的内容

课程是学校教学体系的核心载体,教育部门要紧扣当前疫情防控的主要形势和任务,启动学校相关课程标准修订和课程内容开发的工作,在这两个方面着力增加中国精神的内容比重。在教材体系建设上,须深入挖掘“战疫”一线的真实感人素材,专门修订和组织编写相关教材和普及读物,着力展现其中中国精神的元素。不计其数的无名白衣战士响应国家号召,召之即来、来则能战、战则必胜,他们舍生忘死、英勇奋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现出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高尚情怀,这就是典型的中国精神。而在其他各行各业,都自觉行动起来、凝聚起来,从我做起,共同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14亿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以震撼世界的大手笔、大气魄,演绎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这一个个感天动地的事迹和奇迹,就是典型的中国故事。让这些中国故事走进中国精神教育的课程体系,正是当下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鲜活的材料,且高度贴近生活实际,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厚植学生爱国情怀,激发学生萌生报国之志。

(二)改革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推进中国精神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灌输需要贴近受教育者实际,符合其身心特点和所处时代环境等,才能让他们产生理解、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是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科学方法论。应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实际,因势利导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契机,着力推进中国精神教育。

1.因事而化,准确把握疫情期间中国精神教育的阶段性。在疫情防控的不同阶段,中国精神教育具有不同的实践素材,由此也决定其教育重点和内容各不相同,作为一线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就要善于敏锐把握各个阶段的特征,及时准确地作出情况判断,以提高中国精神教育的针对性。例如在疫情突发初期阶段,爆发性感染数字不断增加,此时网上关于疫情的各种报道真假参半,别有用心之人借此散步谣言,蛊惑人心,学生在这个阶段面对如此乱局,普遍会产生恐慌心理。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就需要冷静面对,在线上线下各种媒介平台上及时宣传防疫知识,回应疫情局势,破解各种不实言论,消除学生的顾虑,坚定其对于国家、政府和人民的信心。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稳定期间,则要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重点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我们能迅速控制住疫情的根本原因。通过和西方世界疫情局势的强烈对比,强化学生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切身体会及认知,引导其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战疫”胜利之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抗疫救灾的实践素材系统编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之中,形成进行中国精神教育的学校教学体系,藉此引导学生扬爱国情、立强国志、践报国行,将抗疫精神转化为刻苦学习、开拓进取的动力。

2.因时而进,善于利用疫情防控大数据提升中国精神教育的实效性。疫情防控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倒逼”其教育的路径必须由“线下”走到“线上”,网络空间由此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利用各种大数据平台进行中国精神教育,已成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存技能之所必需;如果不能占领现代高科技平台的制高点,无疑就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丧失先机。如果能够与时俱进,主动开拓进取,就可打开崭新的工作局面。当下,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自觉强化信息素养,充分利用疫情防控大数据来提升中国精神教育的说服力、引领力,不断加强相关网络教育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如建好具有权威性、互动性的主题网站、微博和公众号等。同时还须辅以大数据动态监控管理机制,密切关注学生在疫情期间的思想动态、行为规律、学习生活等信息,做到防患未然,提升中国精神教育的实效。

3.因势而新,根据形势要求丰富中国精神教育的内涵与方式。“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领,在于能够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丰富教育教学的内涵与方式。2020年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明确了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目标、使命和要求,这些关键内容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和新组成部分,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中国精神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敏锐地紧跟形势,及时将上述最新讲话内容贯彻落实到“三进”工作中去,切实体现出“四个意识”。同时,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疫情虽然给教育工作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也为学生教育创设了特殊、真实的实践“情境”,受教者在其中受到环境氛围的影响,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施教者提出的理论和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须把握、利用好这种“情境”,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使他们设身处地体察和接受社会责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此外,还应加强疫情期间新型安全教育、生命教育、规则教育、感恩教育等,藉此进一步扩大中国精神教育的领域和空间。在方式上,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网络思政、课程思政等多种新模式,并采用他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来提升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力争使中国精神教育渗透到所有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过程,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

四、总结抗疫精神,强化大众媒介对中国精神的传播

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有机组成部分,不仅为抗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思想保障,还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总结和弘扬这种伟大抗疫精神的时代价值,可以凝聚国家社会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在自媒体时代的今天,善于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推广、宣传抗疫故事,藉此进行中国精神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马克思认为,大众媒介是把个人同国家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的真正纽带,并曾就其中报刊的作用说过一段著名的话:“使报刊变成人民的文化和精神教育的强大杠杆的,正是报刊可使物质斗争变成思想斗争,使血肉斗争变成精神斗争,使需求、欲望和经验的斗争变成理论、理性和形式的斗争。”当前疫情危机席卷全球,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此时此刻,大众媒介对于中国精神教育所起的作用更加明显,通过大众传播达到的社会影响也更为广泛和深刻。

(一)要增强大众媒介传播中国抗疫精神的能力和力度

面对疫情的严峻考验,大众媒介需要勇于承担起职责与使命,不断增强弘扬、传播中国抗疫精神的能力和力度,着力建构富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传播话语,藉此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致力于维护好我国的正面国家形象,向世界展示中国疫情防控的新思维、新举措和新境界。大众媒介要进一步强化先进典型的发掘工作,及时发现并宣传在疫情防控战役中涌现出来的埋头苦干、爱岗敬业、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先进人物与事迹。必须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如此才能及时搜寻到详实、鲜活的素材,并用生动、感人的笔触将其第一时间客观准确地报道出去。此外,广大媒介工作者还可以通过诗歌、散文、美术、摄影、短视频等艺术形式对先进典型予以讴歌、刻画,多视角、多层面地展示中国人民在这场伟大斗争中展现出来的生命智慧和生活态度,以增强其感召力和影响力。要使多种媒介形式、多家媒体单位彼此联合,互相协调,打出“组合拳”,全方位宣传中国人民开放恢弘、英勇无畏的抗疫精神,展示中国抗疫斗争对全球抗疫大局所作的重要贡献,进而从命运共同体的独特视角、在一个更深的层面和意义上去弘扬中国精神,获得国家认同,且向世界展现出一种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自信。

(二)要强化大众媒介传播教育的制度保障和主流引导

作为抗疫精神传播主干渠道,要注意在传播教育的体制机制及规范性等方面下功夫,在信息接收渠道的合理性、新闻及言论传播途径与内容的合法性、塑造媒介主体形象的合规性上加强制度建设。首先,要建立通畅的疫情信息接收渠道,能在纷繁芜杂的海量信息中及时准确辨识真伪、正邪、美丑,恪守政治意识和政治原则,仔细把关劣汰和认真优选录用。其次,要守牢传播途径与内容的合法性阵地,须知当前自媒体和信息化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把握不好其大方向,就会出现大众媒体娱乐化,甚至媒体道德失范以及虚假新闻等问题,毁坏国家形象。为此,要强化资质认证审核制度,对于上传网络有关疫情的各种信息和内容严格进行动态监测、监管和监控。再次,要坚定不移对大众媒介进行主流引导,时刻绷紧弦不放松,发挥大众媒介的正面宣传与示范的作用,真正做到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要。媒介要着力宣传抗疫精神和典型人物事迹,刊发有思想、有品质的文化作品,充分调动其价值引领功能,塑造大众媒介正确的主体形象。总而言之,只有强化制度保障和主流引导,才能让大众理解并践行中国精神,进而将其转化为自觉行动的意志和动力。

五、结语

中国精神教育是促进国家和个人精神共融的时代命题,不同时期的中国精神教育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资源的不同,其实践的模式也各不相同。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的时代契机,合理地构建传承和彰显中国精神的教育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当下,我国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全球疫情还没有结束。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局势依然复杂多变。在此情况下,要如期实现十四五规划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需要抓住机遇进行中国精神教育,这是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再次强调了精神的重要性:“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要让中国精神教育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就要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凝聚起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合力”,把伟大抗疫精神有机融入中国精神教育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