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斌
(铜陵学院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徽雕艺术建筑保护领域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可对徽雕古建筑进行展示,修复还原受损部分,进而将完整艺术作品展示给参观者。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徽雕艺术中虚拟技术的应用场景进行了研究,通过数字绘画技术的应用、基于5G技术的VR虚拟现实场景构建,为徽雕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
虚拟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创建虚拟场景,形成基于目标的模拟环境,促使用户沉浸在环境中,体验到真实世界无法实现的场景。在具体技术应用中,可通过对人们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开发,带给用户极度逼真的体验,对相关虚拟场景构建,也可实现实时模拟和交互。
目前虚拟技术应用主要受到数据网络传输时效性影响,需要关注现有技术的分类和主要应用途径。将虚拟技术应用在徽雕艺术保护中,具有现实可能性,尤其是徽雕古建筑修复领域中的应用。徽雕艺术保护中,需要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促使相关人员了解虚拟技术应用优势,可将无法在真实场景中复原的徽雕艺术进行3D打印复原,将相关建筑结构清晰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利用虚拟技术构建的建筑动画,可直观展示相关建筑结构的空间信息,改善以往沙盘展示的动态化和真实性不足等问题。
徽雕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属于徽派风格的雕刻工艺。它是将自然界景观和人文事物雕刻在砖木、石头和竹木上,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对徽雕创意产品进行开发,能够提升徽雕艺术创新发展动力。
现阶段,对皖南古村落的徽派建筑进行保护至关重要。作为徽派建筑保留相对完整的区域,宏村和西递古村落群被列为国家级5A景区,也被称为“画中村庄”。徽雕艺术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对研究我国古建筑发展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00年,为加强保护力度,徽州雕刻艺术被纳入到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以徽雕艺术为主要形式的历史建筑的价值得到社会认可。利用虚拟技术,对建筑物进行动态化演示,最大程度还原徽派建筑的结构特点,可以为徽雕艺术的发展传承开辟新的路径。同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徽雕技术进行保护和传承,提升创新能力,对古建筑物保护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运用虚拟技术进行保护必须对虚拟技术的应用场景进行明确,确保先进技术获得高效应用,提升徽州雕刻艺术的保护传承力度,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作出有益贡献。
随着旅游经济的开发,对当地徽雕艺术进行保护已刻不容缓,需要利用先进保护方案和管理措施,不断提升自身知名度和形象化认知。徽雕艺术是我国民间雕刻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集大成者,因此对其进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应关注徽州古建筑物的重建,利用虚拟技术构建建筑物的三维立体模型,促使相关人员直观感受到古建筑物的魅力。技术应用中,可通过MAX三维处理技术,对相关图形和影像进行渲染,提升建筑物立体视觉效果,并且对图像、声音、特效和灯光进行合成,吸引观赏人员注意力,有利于观赏者全面了解建筑物构造和艺术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将虚拟技术应用在徽雕艺术传承中至关重要。在徽雕艺术的保护中,可利用虚拟技术对建筑物的原始数据进行获取,对已经损坏的部分进行重新构建,还原相关建筑物原始风貌,强化先进技术应用成果,实现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虚拟技术在徽州雕刻恢复中应用方式较为多样,可通过构建虚拟场景、重现完整作品等途径对雕刻艺术品进行展示,提高人们体验度。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可提升徽雕艺术产品的创新力和影响水平,实现相关建筑结构的可视化展示。同时,技术人员也可规划设计方案,对文化衍生产品进行开发,提升徽雕艺术产品设计能力。此外,虚拟技术应用也提升了作品的三维动态设计效果,可为相关人员提供全方位观赏体验场景,实现对徽雕艺术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并且对相关内容作出交流和沟通,为保护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在徽雕保护中,可组织技术交流会,通过虚拟现实技术(VR)对建筑物进行异地展示,使相关人员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徽雕艺术进行赏析,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序开展。例如,通过对“承志堂”徽雕建筑的异地展示,实现资源共享,极大满足了人们观赏体验的需求。在展示过程中,利用虚拟技术能够设计场景,增加人们对环境的沉浸感。通过VR眼镜可呈现肉眼无法直接观察的事物,带来较强的视觉体验度。
现阶段,随着虚拟技术发展,徽派建筑展示与虚拟技术结合程度加深,为强化虚拟技术应用效果,相关人员需要明确技术应用主要形式,并对场景进行优化设计。技术应用过程中,利用CAD自动化技术、3dsMax和VRP等制图技术,对徽雕艺术进行建模分析,体现出三维设计效果。为提升徽派建筑结构动画设计效果,需要对相关数据资源进行收集,将建筑物结构数据添加到制图软件中,以此提升徽雕艺术虚拟呈现效果,增加相关人员的认知与了解,促进保护工作有效开展。实践应用中,对“承志堂”建筑物进行实地取景,并且对相关参数进行设计,使建筑物雕刻造型和细节处理与实际建筑物高度相似,提升虚拟化技术应用成果。对徽雕艺术建筑物内部结构展示,使用创新技术应用形式,对图形绘制方案进行选择,促使内部结构展示更加精准。
利用虚拟技术绘制的徽雕艺术建筑物,需要对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效果图进行分析,了解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虚拟建筑进行系统构建,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实践应用中,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如3dsMax对三维场景模型进行构建,完成徽雕建筑物整体框架结构的合理化设计。仍然以“承志堂”设计为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承志堂前厅后堂、卧室书房和东西厢房结构进行设计,完成几何结构的动态化建模,相关场景设计包括植被、水景和雕塑等。在建模过程中,为保证场景流畅度,需要对模型的多边形面数进行控制,对相应结构进行简化处理,促使技术应用更加合理高效。
为优化徽雕艺术古建筑物设计效果,需要落实精细化理念,对现有设计模型进行完善。设计模型方案在构建中,可应用纹理贴图技术,以控制建筑物细节,提升视觉体验度。在具体工作中,设计人员可利用Unwrap UVW修改器,优化模型贴图位置,使建筑物整体结构完整。同时,也可利用PS技术对现有素材进行无缝贴图设计,完成对贴图的合成。设计人员使用3dsMax的贴附材质对图案进行选型,实现对贴图位置调整。实践表明,上述方案应用后,徽雕古建筑展示场景更能满足人们视觉享受,有利于雕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徽雕艺术古建筑物设计方案的优化,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木雕构件进行展示,提升细节控制能力。具体工作中,需要应用到以下方法:首先设计三维模型UV;其次在三维模型UV基础上,对纹理贴图技术进行应用,使用绘制工具3D-Brush绘制模型,对纹理结构和法线进行贴图设计,增加木雕结构凹凸设计效果;最后,测试灯光效果,对虚拟灯光系统进行构建,满足建筑物照明需求。在虚拟技术应用中,重点加强对场景照明设计,对光照效果图进行烘焙渲染。
在虚拟技术的推广应用中,相关人员应善于构建三维立体环境产品,设计出虚拟旅游项目,同时,加大对徽雕艺术传承和保护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实践表明,利用该种方式可提升用户参与度,形象生动地展示出徽雕艺术特点,为保护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行路径。此外,在博物馆和展览馆的平台展示中,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相关徽雕艺术进行展示,以多样化的方法和技术,如VR和AR提升展示场景设计效果,使技术应用更加科学有效,满足新时期徽雕艺术保护和传承需求。在具体工作中,相关人员可将徽雕场景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应用,提升虚拟现实技术效果。利用虚拟技术设计旅游产品,体验者可佩戴专业眼镜对徽雕艺术作品进行全方位动态化的观看,了解设计细节。在虚拟技术的应用推广中,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对庇护路线和逃生路线进行选择,确保技术应用场景更加广泛,同时也可利用虚拟技术对旅游产品进行推广,并注重优化旅游产品设计方案,提升产品展示成果。
在徽雕艺术产品设计中,应重点做好宣传工作,使相关人员了解雕刻艺术特点和主要表现方式。宣传手段主要通过三维动态展示实现,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徽雕艺术品明信片,对动态影像进行掌握,提升体验度。在虚拟技术推广应用中,行业人员应特别关注“互联网+”模式,对建筑动画虚拟技术进行集中展示,使徽雕艺术产品能够被形象化地展示出来,并提升徽雕艺术影响力,为其传承和保护奠定基础。对虚拟技术的高效应用是提升徽雕艺术保护能力的关键,为达到理想的保护和传承效果,相关人员需要将工作重点放在技术创新和艺术作品展示上,并对现有保护和传承方案进行更新。
例如:A单位为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责任,使用先进技术对徽州雕刻艺术进行保护和宣传。
首先,对徽州雕刻进行现场采访、记录,利用三维信息获取技术、数字化高清摄影和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对保护工作方案进行升级。实际工作中,为提高效率,利用多媒体对徽州雕刻艺术品进行分类,科学有效采集相关分类信息,建立徽雕艺术保护目录制度。其次,推动建立以徽州雕刻艺术为核心的信息数据库,将基础文字、图像和视频上传至数据库,加强对整个保护工作的数据支持,同时,基于数据库的应用,实现信息共享,为推动徽州雕刻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帮助,有利于徽州雕刻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最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中,A单位创新性地推出基于虚拟技术的平民化游戏方式,在场景构建中,使用了大量徽州古建筑物。参与人员不仅提高了自身体验度,而且认识到徽州雕刻艺术的创新形式,强化对徽州雕刻文化的理解和记忆。虚拟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合理应用,是促进创新发展的源动力。基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对已经消失的徽州古建筑物场景的复原,构建虚拟的建筑场景,再现徽州雕刻艺术的辉煌。
皖南古村落木质结构建筑存在大量的易损耗部件,需要对相关部分进行重点保护。经过验证发现,对相关缺失部分进行修复成本较高,工作难度大。为解决上述问题,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损毁部分进行还原,注重修复影像,以达到对徽雕艺术集中展示。上述措施应用后,不仅促进了徽雕艺术的数字化展示进程,而且为保护与传承方法的创新提供解决方案。
在保护与传承中,还需要重新建构徽雕艺术展品,对相关建筑布局、单体建筑特征和艺术价值进行深度研究。利用虚拟技术对损坏严重的徽派建筑局部进行虚拟影像介绍,将虚拟现实直观完整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同时,相关人员在观看艺术作品过程中能够学习到更多理论知识,逐渐形成徽雕艺术的保护观念。
例如,徽州古建筑“承志堂”修复再现过程中,设计人员使用了AutoCAD、3dsMax、VRP等制图技术,通过建模、烘焙和渲染等环节,实现了对古建筑场景的模拟再现。案例设计也使用了计算机系统,对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作为模型构建的参考依据,使得场景设计体现出真实性与合理性。具体工作中,相关人员对雕刻造型和细部结构进行实地拍摄,在图形设计中,重点加强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效果图绘制。
实践中,通过3dsMax多边形建模技术应用完成了整体框架设计目标,满足设计方案实际要求。相关虚拟技术的实践应用,也为徽州雕刻艺术的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技术保障。例如,在“承志堂”古建筑三维立体演示中,相关人员通过建模技术,完成建筑前厅、后堂、东西厢房和书房卧室构建,并且深度还原地坪、池塘、植被与树木等场景元素。通过该种方式,实现对徽州雕刻艺术有力宣传,培养人们保护意识。
在徽州雕刻艺术保护与发展中,虚拟技术是行业发展趋势,对相关场景的智能化构建,也能最大限度地还原雕刻古建筑历史,对艺术传承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现阶段,应注重更新技术,加强理念创新,利用虚拟技术对现有工作方案进行调整,在明确徽州雕刻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对其保护措施进行调整。设计人员也需要做到技术创新,使徽州雕刻艺术保护工作在创新中发展。总之,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徽雕艺术形式,有利于徽雕艺术作品被普通大众所熟知。
在徽雕艺术保护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提升人们的真实体验,满足情感需求,使人们沉浸在徽雕艺术美景中,感受徽州雕刻技术的精湛。利用虚拟技术对徽雕古建筑物开展数字化保护活动,既可缓解景区压力,降低建筑物受损害几率,又可实现对徽雕艺术的有效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