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浩
(马鞍山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室,安徽 马鞍山 243100)
高校在立德树人工作过程中,“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挖掘、利用各类文化资源,探索有效的工作机制,把“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落到实处。博物馆作为记录、保存历史,传承文明,展示社会发展和前进方向的重要文化机构,肩负文化育人的神圣使命,理应被纳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文化资源体系之中。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丰富的资源,发挥其在大学生人文通识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通过对博物馆资源的利用,可以对大学生在闻、见、知、行、明的素质递进过程中起到实在的助推、强化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主动与博物馆对接,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近年来,一些高校在文化育人工作方面开展了系统性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一些可供复制的成功经验。东南大学在文化育人的顶层设计、文化育人体系构建以及创新文化育人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具有典型引路的示范效应。在创新形式、提高育人实效方面,东南大学在依托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实行校内校外结合,与校外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等共建一批社会实践和文化体验基地,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学习,强化大学生对革命传统、红色基因的认知与传承,增强文化育人的实效性。然而,总体而言,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文化育人理念认知有偏差、体系及实施机制不完善、教学资源紧缺等。
首先,对文化育人的认知偏差制约着该项工作推进。文化育人本质就是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文修养,这与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既有共性,也有一定的差异。从共性上说,两者的教育目标都是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与动机。但是思政理论课程侧重于意识形态的型塑,其主旨是为了培育学生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而文化育人注重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既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到的范畴,也包括如文史哲等其他人文学科内容。如果我们不能客观、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差别和联系而错误地把两者画上等号,必将制约着文化育人工作的开展。
其次,文化育人工作体系化、制度化实施方案不完善。一些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体系和实施机制,具体表现为:有关文化育人的课程设置明显滞后;缺乏比较规范的教学指导性、规范性文件;文化育人在实践中随意性、随机性比较明显,文化育人的实践还在探索之中。有学者主张,高校文化育人“在实践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发展,由教师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这种状况反映出,在高校文化育人实践中,对于如何妥善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理论灌输与趣味教学、普及与拔高之间关系,还有待深入探究。只有正确把握了上述关系,才能从宏观和全局角度科学谋划、合理创制文化育人工作的体系与格局。这项工作的完成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对整个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整合,要统筹处理好文化育人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
再次,文化育人的资源失衡。一是文化育人的人才资源分布不均衡。我国高校布局和各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基本是以专业化为原则的,不同类型的高校及其二级学院文化育人资源差别较大,所涉及的文史哲等专业人才资源更是千差万别。二是文化育人的社会实践基地作用发挥不均衡,各类博物馆、红色基因发祥地、改革开放先试先行的开拓地等可供育人、化人的教学实践基地资源的作用发挥尚不充分。
文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学者认为,“人类,只有人类能创造预定的环境,即今日所谓的文化。”“具体地说,人类文化包括工具、衣服、装饰品、制度、语言、艺术形式、宗教信仰和习俗。”这些文明成果形式得以保存和传承的有效载体是各类博物馆,就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职责说明中所显示的那样,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也就是说,博物馆的功能发挥对于文化育人工作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提高高校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博物馆的优势是对于某个或某几个文化形态的发展趋向有着深刻的洞察,并且擅长以恰当的方式呈现给受众。相较于高校而言,博物馆在文化素材搜集、整理、展示工作中的优势非常突出,且博物馆有相当丰富的人力和物力储备用于文化普及工作,加之其对于社会文化发展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又能够以公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而不失雅致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这些博物馆的优势具有不可替代和模仿的特质,也是博物馆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中理应受到重视的理由。高校利用博物馆在文化传播中的有利地位,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有利于向后者学习文化传播的技巧,提升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质量。
博物馆的办展工作符合当下各类高校普遍关注的文化育人需求,同时紧跟社会发展主线,在唱响主旋律的背景之下,各类展示活动切中国家、社会发展的脉动,可服务于高校文化育人。“博物馆的特征,是在博物馆中能够创造出对那些当时当地在博物馆外稀有或完全没有的物品从直接感性上来认识的条件。”这种观点肯定了博物馆的各种活动要立足于面向观众,有目的地展示人们未曾接触过的各种文化形态或文化发展过程,博物馆能够以倒放电影的方式,以倒叙的叙事手法讲述国家、社会发展变迁的大势。博物馆能够以时间为轴线,以事物为标记生动诠释“四个自信”的本质,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觉悟和人文素养。
此外,随着科技革新步伐加快,特别是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博物馆虚拟展示技术不断得到开发和运用,可以满足各类人群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参观博物馆的需求,而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虚拟博物馆技术推广速度较慢,原因在于虚拟场馆建设对于数字技术的要求严格,建设费用较高,特别是AR、VR技术运用于场馆建设需要有面积较大的办展空间,数字化展示难以短时期内在大多数普通高校推广与普及。博物馆在虚拟办展工作中无论是专业化水平还是资金、技术保障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博物馆机构斥巨资发展虚拟观展服务,走数字化办展道路,可以将高校文化育人所需的素材和主题加以搜索和编辑,然后用比较直观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国内的各类博物馆都在实践中尝试将数字化馆运用于文化育人之中,“数字化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一样,同样具有对文物的保管、研究和陈列作用”,将其运用于文化育人工作中,可以把各类素材“用喜闻乐见的多媒体手段加以展示和发播”。从文化育人工作本身看,数字化博物馆可以更加有效地把诸多繁难的展示内容以简明高效的手段传递给受众,同时有助于满足博物馆其他功能拓展的需求。
文化育人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不断推进的工作,实现馆、校之间在文化育人工作中形成联合发力的局面。高校要把博物馆的文化育人功能渗入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
合理安排通识教育课程,既要考虑到“通识”的重要性,还要注重发挥各种类型博物馆“专门化”的优势。博物馆各类办展活动具有融直观性、生动性、知识性为一体的优势,高校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在博物馆展开现场观摩,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高校文化育人的基本需求。高校要努力形成文化育人的课程体系,明确文化育人在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阶段的相关教学内容设置,逐步与博物馆的办展主题形成一定的相关性,把课堂教学和博物馆之间互动的通道打开。目前国内博物馆种类齐全,数量众多,能够为高校文化育人提供诸多的帮助。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我国各类博物馆总量达到5 119个,从2015年颁布实施的《博物馆条例》不难看出,我国博物馆涵盖科技、人文、历史等多个门类。高校应该合理整合这些观展资源,将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文化育人各项专门课程教学相结合,提高文化育人效果。
《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文物博发〔2011〕10号)指出:“高校博物馆具有鲜明特色,是现代教育体系和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索和实践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机构,是开展探究式学习、参与式教学、实践教学的适宜场所。”然而,高校博物馆在文化育人方面有待提升,存在问题主要有办展活动比较单一、场地的利用效率不是很高,有些高校的博物馆侧重于展示本校特色专业的成果;有些则将场馆作为校史陈列的平台等。高校办博物馆的布展主题可以在尽可能保持恒定状态的同时,开辟一定数量的文化育人专题布展空间,以便于满足各类与之相关的布展需求。例如武汉大学2015年举办的万林艺术博物馆、华东师范大学于2018年举办的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等,把博物馆打造成“交流思想、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同时又实现了“把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的全过程”。一馆多能的办馆方式不仅节约了宝贵的资源和场地,更可以将布展的功用最大化发挥。
现实中高校举办博物馆绝非可以广泛复制推广的,对于其他高校而言订单式购买博物馆的布展服务比较经济、可行。博物馆的大众文化普及作用和定位非常鲜明,但博物馆往往受制于受众规模,加之各类展示信息不能有效传递给公众,无法及时跟进各种社会文化需求。高校自身的优势是受众群体庞大,且观展频率、人次固定,以购买服务的手段从博物馆方面采购各种布展服务,并且要求配置一定数量的讲解人员,既可以实现博物馆的社会价值、效益,更可以有效满足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中对于教学资源的迫切需要,还能吸纳更多受众及时领略到博物馆的魅力,实现文化育人、文化普及的公益目标。馆、校之间的合作无疑是一种双向的交流,高校可以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邀请馆方把观展活动带进校园,通过博物馆进校园、行走的博物馆等为代表的主题博物馆活动,不仅可以宣传普及博物馆常识,还能够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引领文化育人工作,博物馆在该领域的工作应当持之以恒。“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思政课要解决学生理想信念问题。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当前如何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以客观、有说服力的方式展现出来是一项非常值得下功夫做的文章,也是吸引高校积极与博物馆合作推动文化育人的内生动力。对于博物馆而言,应以富有感召性的展示打动学生,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解决当前高校思政工作中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把思政教育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发挥好博物馆的优势,提升意识形态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高校文化育人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的普及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包括非物质形态,还包括各种物质形态的传统文化载体。博物馆在拥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传统文化展示资源的同时,可以立足于乡土历史文化展示的基础之上,不断探求、挖掘传统文化题材展示的新模式,并且以一定的特色专题定期呈现,“从整体上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与担当意识,使广大学生自觉、自信地参与到传统文化发展的实践中,最终服务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师资力量不足以及传统文化展示渠道不多,通过馆、校合作,整合博物馆的功能,在传播传统文化工作中,灵活取舍物质和非物质传统文化内容的展示,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选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凝练传统文化的要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做好。
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博物馆作为文化育人的平台,参与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既能够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开拓出崭新的发展空间和观众群体,更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博物馆发展中面临的公共文化传播能力有限、不能紧跟公众文化需求的矛盾。博物馆通过与高校建立起稳固的合作纽带,可动员大量的高校资源服务于博物馆自身的发展。在文化育人的共同目标指引之下建立的馆、校合作模式对于双方而言都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