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四结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1-11-11 16:42

俞 超

(安徽工业大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安徽 马鞍山 243002)

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高度关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以及《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等文件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标准等。目前,高校已普遍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不断发展完善。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存在教学资源短缺问题

根据教育部要求,心理健康必修课开设应为2个学分,32~36个学时。但是,从教学条件来看,教学资源的短缺,导致各高校不能完全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高校自1999年开始扩招以来,学生人数出现了大幅度增加,但是教学设施和教师队伍的数量却没能同步增长,一些高校长期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缺乏的问题。相当多高校达不到1:4000的专职人员比例要求,即使达到这一比例,专职教师也难以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余,完全承担起全校性的心理健康必修课的教学。以一所每年招生5000人的高校为例,如果将心理健康必修课32~36个学时全部设置为课堂教学,可能至少需要50个教学班(每班100人)、10名以上的教师专门从事课堂教学。而事实上,一般高校心理健康专职人员往往只有3~5名,具有相应资质的兼职人员为数不多,而且这些兼职人员均有其他繁重事务,难以专职从事课堂教学。因此,师资力量不足给高校执行教育部政策要求带来了困难,导致心理健康必修课开设困难。

(二)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

课堂教学可以高效地传递知识,但是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往往是以大班授课的形式进行,这种形式难以进行心理体验与训练,缺乏解决心理问题的针对性操作技巧指导,很容易导致把心理教育过程看成是单纯的心理健康知识授受过程,很难满足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多元化需求。在课堂教学之外,补充实践教学环节是必须之举,高校即使已经按照规定课时安排了心理健康必修课教学,也依然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外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实践教育指导和服务。

(三)学生缺乏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目前各高校普遍组建了学生心理社团,并且在二级学院设立了院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在班级设立了心理委员等。这些学生组织在专业教师带领下,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吸引了不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大学生在进校初期,出于对大学生活的好奇,往往盲目地大量参与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但是随着他们对大学生活的熟悉,这种热情很快就会消失,甚至会逐渐产生厌恶感,对于一些真正对他们有帮助的课外活动也不愿参与。

(四)缺乏体验性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

教师讲授指点、学生听讲划记的课堂教学形式虽然可以高效地传递知识,但是很难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学生学到了知识,懂得了一些道理,但是却不能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出现所谓“知道但做不到”的尴尬现象。从目前已有的一些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来看,体验式教学和团体辅导技术应用于心理健康课程中可以有效提升教学实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增加各种体验环节,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更大的触动,引发相应的改变。传统课堂需要引入体验式教学从而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五)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不足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不仅要建设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还需要在二级学院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配备心理健康业务能力较强的兼职人员。一些高校在招聘辅导员的时候会选择一些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资质的人员。但是由于日常管理事务繁忙,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得到有效提升。此外,额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否获得相应报酬也是制约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四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高校应根据学生心理需求,推行体验式教学理念,提升学生心理自助和互助能力,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和相关公共选修课程基础上,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和载体,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必修与选修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讲授与团体辅导结合的“四结合”教学模式,形成适应大学生心理与思想特点并符合教育教学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从而破解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的机理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覆盖全体学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均明确指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成为全体大学生的必修课,高校需要不断提升课程的覆盖面和教学质量。高校应当每年开设覆盖大一学生的必修课,使得大学生均能接受心理健康基础教育;另一方面,开设不同类型的选修课,覆盖各年级学生,满足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性化需求。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注重实践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也不同于其他心理学理论课程,该课程在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心理健康知识的实践应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高校应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充分整合各类实践资源,凸显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过程和内容的实践性,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应借助网络载体。线下课堂教学形象直观,便于师生互动,便于课堂统一管理,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越来越习惯于接受线上教学,采用较为自主的方式学习。线上课程的设置,可以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载体,符合当前大学生学习特点,为大学生即时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便利,有效地弥补线下课程存在的不足。

4.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突出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和团体辅导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治疗中的显著效果已经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团体辅导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体验形式,可以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强调体验式理念,将团体辅导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开设以体验式训练和团体辅导为主要形式的课程,授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团体辅导技术,通过多重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手段以及角色扮演、体验活动、行为训练、心理情景剧等多种形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针对有共同需求的某一类学生,专题开设团体辅导训练营或团体辅导形式的公共选修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四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

1.必修与选修结合,提高心理健康课程覆盖面。为保障教学质量,高校应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实施办法》,定期举办任课教师集体备课、观摩教学等活动,制作公共教学课件、编写教案,统一课程教学要求和考核方式,确保课堂教学的同质性。同时,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的重要补充,鼓励心理咨询中心专职教师以及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心理咨询资质的辅导员、班主任等教师开设心理健康公共选修课。开设选修课应立足学生心理需求,符合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应是任课教师的擅长领域,如人际交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影片赏析、投资心理学等。“纵横交错”和“双管齐下”的必修与选修课程,能够保障在教学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所有学生均能够接受到最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

2.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注重心理健康实践应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时比例分配可依据学校教学实际进行调整,一般可将课程设置为40%课堂教学和60%实践课程。课堂教学环节应突出重点,选取与大学生心理需求密切关联的内容,如心理健康常识、自我意识、人际关系、情绪和压力管理、恋爱心理等,以专题形式进行讲授。实践课程可以涵盖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包括心理测试、心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影片赏析、心理素质拓展与训练、校园心理剧表演等,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自主选择参与。学生参加心理健康实践活动,获取相应学时数的“实践课程学时认定”。每学期(或学年)统计汇总学生实践课程学时完成情况,按照相应比例合并计算实践课和课堂教学成绩,得出该课程总评成绩。课堂教学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能够突出该课程的实践性,符合学生心理需求。

3.线上与线下结合,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高校除了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等线下课程以及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心理辅导讲座和培训之外,还应积极探索线上教学。一方面,可以通过超星或“智慧树”等网络平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选修课,另一方面,组织授课教师拍摄制作心理健康微课视频,供大学生线上学习,主题可以涉及心理健康、自我意识、人际沟通、情绪管理、恋爱心理、个性完善和生命教育等。丰富的线上线下心理健康课程资源,能够满足学生各种心理需求。

4.讲授与团体辅导结合,突出心理健康课程体验性。高校应当以团体辅导形式开设体验式教育、自我成长和人际交往等选修课程;建设“心理小剧场”,针对有心理创伤的学生,探索“心理剧治疗”;组织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自我成长”“静心减压”“生涯探索”“人际交往”“恋爱关系”等团体心理辅导训练营,每个团体一般可以开展6~8次集中活动,每次一个小专题,严格按照专业要求运作,从而提供同辈交流和互动的有效平台,以此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四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一)能够促进大学生普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堂之外开设大量实践课程,以实践课程为主体的教学设置,突破了传统以“课堂”为主要教学场地的理念,使得各高校均能够在现有条件下落实教育部相关要求,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在接受课程教学后,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从无知、片面到了解、接受,并且了解心理咨询、熟悉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在遇到相关问题后知道如何寻求帮助。学生得以普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增强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促进人际交往的改善,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能力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学习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将成为很多学生的自觉意识。

(二)能够整合学校课程资源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学习指导课以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等已经成为高校普遍开设的必修课程,而这些课程中有许多内容是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复的。一方面,考虑到现实教学情况,为节约资源,完全可以不用重复进行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课堂教学完全可以减少一定的课时。这样既不会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又可以减轻高校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的压力。另一方面,以上课程中一些内容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得到了体现,各类课程之间可以实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主渠道作用,开设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高校大力推进“课程思政”的必要之举。

(三)能够调动学工队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除了专职心理教师外,一般主要为辅导员或心理学专业教师。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或心理健康教研室应当定期组织授课教师团队开展集体备课、交流研讨、校内外专题培训等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心理健康工作素养,从而更加有利于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此外,从事心理相关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等因组织实践活动,还能够以课时费形式获得一定量的工作补贴,其工作得到认可,有利于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进。

(四)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活动的开展

在实践课程的推动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活动得以蓬勃开展。将学生自发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纳入必修课教学计划,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组织者的积极性,既能保证课程教学计划的实施,又能最大限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实现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各学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深入班级和宿舍的心理健康活动,并逐渐凝练出学院特色品牌活动项目。大学生为了获得心理健康必修课的实践课学时,主动参与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校园心理剧比赛为例,我校连续14年开展该项活动,形成了学生工作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由“每院一剧”发展到大一“每班一剧,全班参与”、每年近15 000人次参与,并且开始由心理剧表演向心理剧治疗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在表演和观看心理剧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沟通协调、团队合作、换位思考等能力得到较大发展,班级凝聚力得以较快提升。

(五)具有积极的推广应用价值

“四结合”教学模式立足学生心理需求实际,针对当前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探索出应对办法,可以在许多高校进行推广应用。各高校在经过多年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之后,目前已经具备相应的条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可以借鉴该模式,并结合实际,形成极具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因此,该模式不仅在理念上有较大创新,而且在实践上也能够取得显著效果,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四、结语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四结合”教学模式能够解决当前高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普遍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效。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均需要不断调整,以应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复杂性以及不断变化的心理需求。

第二,尽管应用该模式可以减少心理教师数量,但是对于现有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需要“精兵强将”。因此高校要加强对于心理教师队伍的培训,同时还需要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性,从而保证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第三,高校应当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领导,优化协同配合机制,不断巩固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条件保障,在“三全育人”理念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心理育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