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远清:把学问做成快乐的事业

2021-11-11 12:25张志忠
长江文艺评论 2021年5期
关键词:美男子学术

◆张志忠

古先生,快人也。

古先生的快笔如刀,痛快淋漓,在同代乃至晚辈学人中,鲜有比肩。他对某作家的批评是最为持久的,颇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的不依不饶。在近些年来一团和气的文坛,古先生造出了不少动静。在他排刀砍去的名单中,既有境外的颜教授,食洋不化地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蜡炬解释为弗洛伊德式的“阳具”的笑话,也有大陆的某少年作家,以仿冒和抄袭为常事。这有他在《羊城晚报》上开设的专栏为证。谈论前者,可以说是得益于古先生作为境外文化方家所拥有的资料优势,谈论后者,更可以看出他对时下流行文学的敏锐把握。由此,快,也包含了对现实的快速追踪。一本《古远清文艺争鸣集》,从境外文学史的写作及争讦,到境外文学研究中疑难问题的梳理和澄清,都是观点鲜明,材料丰实,确实是雄辩滔滔,不择地而涌流也。对某“乡愁诗人”,古先生在文学创作成就上给以高度的肯定,同时也不讳言他有过败笔。以此称古先生为学术界的“牛虻”,不为夸诞。不过,若是要追问古先生,他可能会呵呵一笑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有快笔,也有快语。21世纪之初,在渤海之滨有一个著名作家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我和古先生同时在座。这同样是一位我们非常尊敬的作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名列前茅,我自己的文字中也曾经对其作出高度评价。在会场发言中,有些学人急于用“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红学家”等为其作出学术定位,也有人称其为“骑手”和“旗手”。这当然是见仁见智的,文无定法,人无定观,坐在听众席上的古远清却按捺不住了,急忙举手发言说,“‘旗手’可以缓称”,会场的火爆氛围迅速降温。这不仅让我想到一个词“大煞风景”,也让我再次看到古先生的快语如刀。

快人古远清,再一重阐释是,把学问做成快乐的事业。他出生于1941年,经历过特殊时代对文化人的批判,加上各种偶然的、个人的坎坷经历,哪个过来人没有一肚子的烦恼呢?就说当年与某作家争辩,古先生也有过忧虑重重,但更多的时候,古先生的快乐和笑声是遮掩不住的,非常富有感染力。在内地的学术会议上,只要有古先生出席,会上会下就少不了热闹。在会议上,古先生经常是要做风格特异的“学术相声”代替发言的,好在各个大学中文系都不会缺少靓丽女生,于是,与古先生做搭档,鹤发梨花与美眉海棠同台表演,就成为古氏景观,给规范化程式化的会议进程添加了别样的快乐。古先生说这虽是从境外那边移植过来的,但他乐此不疲,可见他对这种风趣活泼的另类学术的喜好。当然也有我这样的后生,大为不敬,要求他不要在我主持的会议上说对口相声。我的说辞是,每次开大型会议,每位演讲者发言时间有限,不过8到10分钟,真正的学术干货,我们简明扼要加快语速在10分钟内都说不完,何况“学术相声”,要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来来去去,还要有铺垫、过渡、氛围渲染,何必做学界的“段子手”呢?但他不听我的“劝告”,前几年在首都师大召开的女性文学研讨会上,他作《张爱玲研究的前沿问题》发言前,即兴演出单口相声,拿没有上场的我开涮:

古: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当过大学校长。

张:咱不稀罕这个,我也没当过啊。

古:现在当官才有话语权,才能上主席台。

张:那我们来组建一个学会。

古:你一定要选我当会长。你年纪比我小,只能当副会长。

张:这是什么“学会”?

古:中国男性文学研究会。

张:你这是非法组织,我决不参加!

这类似《世说新语》的“文饭小品”,让听众发出轻松笑声的同时,仔细体味其中还含有讽刺“官本位”的内容。寓学术于娱乐之中,堪称他的一大发明。

写到这里,古先生正好传来他的新作《野味北大文坛》,其中有一篇《谢冕够不够美男子标准》,他要我这个“北大人”审阅。现不妨录下以“奇文共欣赏”:

在北京大学主办的香山饭店“研讨”谢冕够不够美男子标准的“会”上,想不到洪子诚竟是我的知音。他那略带潮汕腔的口音和参杂有“学术性”的评价,使全场听众大跌眼镜:

谢冕是闽派评论家,闽派评论家个个都比我们这些所谓粤派评论家漂亮,如张炯、孙绍振、刘登翰无不是1米8,南帆则是美男子。

我说的闽派批评家漂亮———除谢冕之外。

谢冕为什么不漂亮,狡黠的洪子诚竟秘而不宣。在他看来,解释是幽默的裹脚布,正如幽默是浪漫的致命伤。即便如此,谢冕的大弟子老孟对有损他业师形象的言论,仍然向我这位“谢冕研讨会”的发起者提出强烈的“抗议”。这时谢冕作闭目养神状,大伙却迫他回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谢冕竟和这位“学弟”也就是“北大幽默协会”的最佳搭档洪子诚一唱一和:“谢某其貌不扬,世所共知,说又何妨!”

我问古先生,你写的都是真的吗?老而不古的老古笑而不答。这使我想起“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古训。后来谢老师告诉我,洪老师的话和他的回应,均是一字不改的原汁原味。落笔写到这里,忽然醒悟,我也应去申请加入这个很可能没有社址的“北大幽默协会”。不能太书呆子气了,我们每年开的许多学术会议,都是匆匆忙忙如华威先生,过程性很强,既怕与会者人数少了撑不住场子,总是尽量地扩容,然后把发言安排得密密麻麻,但真正了解发言人的观点,还是要靠阅读其论文,何妨让“学术相声”调节一下我们紧张的心灵呢?

猜你喜欢
美男子学术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周代有位安静的美男子
关键是打破学术利益共同体
中国传统美男子是啥样
胡歌“美男子”之后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