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途径

2021-11-10 07:18王伶伶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创新教学互联网

王伶伶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十分重要,一方面关乎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关乎高校学生综合素养。为了将互联网技术优势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出最大化,有关部门应做好创新发展工作,这是保证互联网技术高效运用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高校长足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本文重点阐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政;创新教学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有目的教育活动,它不仅包含着思想政治,还包括时事政策、人文科学等各方面广泛的实践内容。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由学生自己组织并且完成,其活动形式既有社会调查、社区志愿活动、文化传承等形式,也包括锻炼大学生劳动技能、生产生活技能等形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我国高等教学学校一般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全面了解世情国情、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以后融入社会,为社会做贡献做好准备。就活动形式和活动来说,范围比较广。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一样是一门课程,具有与普通教学有着一样的共性,它的呈现形式也是教学课程,一般是指在高校思政课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内容,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思政课教学课程。整个过程涉及教育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等环节。因此只有溯清二者内涵,才能精准无误的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1. 影响学生思想

因为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技术。现在,不只是大人,就连一些儿童也接触了互联网。在家长看来,小时候怕孩子耽误学习,长大怕孩子接触不良消息,影响其成长。

尽管高校学生已具备了独立意识,但是这一时期的学生最易受不良消息影响。该阶段的学生自以为是个大人,但是其个体意识还没有完全发展成型,因此,极易受到网络不良消息影响。互联网好比一把双刃剑,既有优势,也有弊端。因此,应增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以免其走入歧途。

2. 冲击传统教育模式

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以面对面谈话的方式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此种教育模式的运用可以实现教师对学生的针对性的引导,围绕一个话题同学生进行探讨,进而使学生对此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但互联网大量信息的出现,让有些教师一时失去引导方向,不知道思政教育的重点是什么,进而导致课堂教育效果不能达到预期。且在网络时代下,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一部手机。课下,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回寝室刷剧、打游戏,很少有同学去户外活动。另外,人们对手机已经产生了依赖,无论走到哪都要带着,一旦手机没电仿佛与外界失去了联络。因此说,互联网的出现造福了一代人,也让这代人的社会交往越发生疏。

当前,网络可能成为攻击某个人的武器。网络上确实有很多弘扬正能量的事件,但是也有一些不良言论。一些内心阴暗的人把网络当成发泄口,将所有的不满用网络发泄出来。因为当前学生对网络的接触度愈来愈高,时时刻刻都能接触到网络信息。并且,高校学生的思想还未完全发展成熟,其过早接触不良信息,有可能会被这些不良信息所影响,进而影响到高校思政教育。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途径

如今,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途径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教师课堂活动的引导作用,详细内容如下:

1. 调动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只是单一地按照教材内容教授学生。高校学生所学的思政内容相比于小学、初中要更加复杂。小学、初中的思政教育内容相对较浅,均是通过理论知识引出案例事件,更容易理解。就算是学生不能完全掌握教材内的理论知识,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教材内容。但高校思政教育就有所不同。高校的思政教育更侧重理论化,很多知识都具备较强的专业性,且内容十分死板,致使学生对该科目的学习热情较差。但是把互联网技术引入教学以后,教师通过运用互联网,能够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有趣生动,进而调动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思政教育有效性。

2. 充分发挥教师课堂活动的引导作用

从古至今,教师的引导作用一直都很重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充分解释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工作内容。又有言曰“欲教书先教人”,阐述了教师这个职业不單单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为学生答疑解惑,肩负教授学生做人道理的责任。通俗地讲,教师不但要教书还要教人。教书是为了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人是为了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在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只停留在课堂上,只教授一些知识道理。但是在高校中,此种方法不再适用。高校学生都已基本具备独立意识。此类学生不再适用传统教学模式。在学生日常生活中不经意地对其加以引导,学生感触会更深,触动也会更大。

另外,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学生教育中,也为塑造学生思想意识提供便利。在互联网时代,群众可以足不出户就了解外面的世界。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可以结合互联网这个特点,在课堂上引入一些网络热点让学生去探讨,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其和教师的互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此种教育方式更能让学生记忆久远,且不会让学生产生排斥情绪。

三、结语

综上分析,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为学生学习既带来促进作用,又造成一些不利影响,可谓是一把双刃剑。优势在于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正能量去帮助他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从侧面提高思政教育水平。弊端在于网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良消息,这对于“三观”还未完全发展成熟的学生而言,负面影响非常大,致使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引导,从而影响日后发展。

基于此,高校教师应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尽可能规避不良影响,积极发挥正面作用,保障学生接受良好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文婷.“互联网+”时代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研究——评《新时代“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党建工作研究》[J].高教探索,2020(05):132.

[2]颜笑,李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策略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2):43-44.

[3]邓献平.“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策略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0):38-39.

[4]何平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模式发展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0(03):100-101.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创新教学互联网
谈高校思政课堂的文化建设
多媒体技术环境下高校思政教学系统的设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究
试论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