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奎 颜廷真 张乙方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人文素养是人才全面发展最重要的核心素质。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高职生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有益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本文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现状着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的融合途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职教育;人文素质融合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高职院校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人文素质教育,除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必修或选修课程外,还应开发中华传统文化隐性课程资源,以拓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途径,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充分和全方位利用人文素质育人阵地,使高职学生得到传统文化的浸染,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现状分析
1.1高职生对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缺乏清晰认知
根据调查显示,高职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素质”等概念缺乏清晰认知,由此可见,高职生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素质的了解缺失,高职院校在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活动相对缺乏。通过对高职生是否都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培训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高职生没有机会参与到人文素质教育中。调查还发现,高职院校没有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职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发展缺乏认知,高职院校未能加大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发展的力度,从而导致高职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认识相对模糊。
1.2高职生缺乏强大的人文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由于高职院校缺乏对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导致大多数的高职生存在着不思进取、急功近利等问题。缺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导致高职生缺乏强大的精神动力。高职生毕业后往往对未来感到迷茫,他们对于自身今后要从事的职业认识的很浅显,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低,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低,他们的社会适应力低。由此可见,这些都与高职生在校期间缺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这方面的学习。导致他们不能在毕业后极快适应社会需求,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途径探索
2.1融会经典诗词名句,营造专业文化氛围
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浩繁、包蕴丰厚,可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中的许多名篇佳作承载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具有人格和道德的感召力。因此,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切入点,选取体现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经典诗词名句,加强高职学生人文底蕴、人文境界的教育、培养和熏陶,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灵性,助力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强专业建设、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也是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而文化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我们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遴选与专业内涵要求相关的经典诗词名句,助力专业文化建设。如针对会计专业特色,培养职业会计人“诚实守信,不做假账”的理念,选用与“诚实守信”相关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等诗句及典故在教学楼廊道、教室加以布置。针对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职业外贸人“公平贸易”的原则,选用“公则四通八达,私则一偏而隅”“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一公则万事通,一私则万事闲”等诗句进行宣传教育。针对物流专业,选用“车如流水马如龙”“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等诗句来表现现代物流行业蒸蒸日上、车水马龙正逢春日黄金期。同样,也可以面向所有专业,借用经典诗词名句,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守信”等主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加强专业文化建设的同时,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2.2融汇经典诗词名句,营造阅读成长环境
图书馆是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主阵地,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图书馆除应加强馆内环境建设、美化环境氛围、丰富馆藏资源、拓宽文化视野、加快数字化建设、建立特色数据库等硬件条件建设外,还应加强软文化建设,通过引用经典诗词名句进行馆内布置,营造阅读成长环境。如针对立志方面,选用“人贵有志,学贵有恒”“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诗句,强调立志的重要性。针对勤奋方面,选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等诗句,强调勤学的重要性。针对善思方面,选用“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诗句,强调善思的重要性。针对持之以恒方面,选用“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诗句,强调持之以恒的重要性。针对学思践悟方面,选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等诗句,强调学思践悟的辩证统一性。另外,食堂、寝室也是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重要场所,可通过食堂文化、寝室文化建设发挥育人作用。如食堂可布置“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等宣传标语,寝室可选用“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经典诗词名句进行装饰。
2.3开设传统文化讲座,感受人文知识魅力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学、史学、哲学、书法、绘画、艺术、医学等都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范畴。通过举办中国传统文化讲座,普及人文知识、解读人文思想、传授人文方法、剖析人文精神,发挥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的立德树人作用。《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派系儒学的奠基性和主导性文献,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和基本内容。《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教育原则等,对高职学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此,我校邀请本科院校古代文学专业教授,举办“《论语》与君子品格”讲座,专家通过孔子生平的精彩讲述,引经据典,解读《论语》中所倡导的“省思、忠信、仁爱”“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貌思恭,言思忠”等君子品格,让学生深刻理解圣人先贤的智慧,学以致用,不断丰富并提升品格,做内外兼修的“君子”。另外,邀请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专家,举办“中国文化的审美意韵”讲座,专家以中国文化起源为序,从“文化引领”“中华复兴”“不忘初心”三个方面,全面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气韵、气质、气派,并穿插历史典故和风俗民情,阐述了中华教化思想、中华美学追求以及生活理念。
结束语
总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发展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员的必经之路。高职院校要积极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理论的深度探索,革新高职人才培养思路,以此提高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构建以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高职生的服务体系平台建设,使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深度融合,有效实现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少云.高职学院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的探讨[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08(002):79-81.
[2]张树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024):183-184.
[3]杨石峰.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意義与途径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03(00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