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
《革命者》电影开篇,你就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这是一部地道的管虎作品。这与他之前《斗牛》和《杀生》类似,采用了一种倒叙的叙述方式,一开始给出故事的结局,然后顺序和倒叙交叉进行。叙述中的所有事件与观众推演的,共同组合为故事。
大革命失败了,“白色恐怖”之下,共产党的组织遭受到国民党严重的破坏,大量的党员牺牲、叛变、逃往。这对于共产党来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李大钊被关押在监狱里,备受酷刑。观众心里都知道,这位中国革命的先锋,用牺牲来激发国人警醒。所以这个开头并不意外,符合管虎的习惯套路。
其次,我发现管虎导演还有个“坏”习惯,他喜欢利用摄像机以人物为轴做弧线上下高低运动,并做出轻微的震荡,然后戛然而止,光影浮尘,恍如隔世。在监狱的审讯室里,仅有的一束阳光从天窗投射进来,李大钊轻轻的举起手,仰望光明、斜斜的光束中,浮尘飞舞。这正是浮生若梦,人如浮尘;在牢房里,临刑前,从他那张简陋的书桌前慢慢地转过身,侧坐着,将左腿放置于右腿之上,翘着二郎腿,镇定自若地听着监狱长的审判。一脸的不屑、满眼的轻蔑。
再者,导演根据场景需要,通过调整剪辑的节奏、速度、镜头的长短变幻、光影交错,明暗闪烁,来营造出一种感官上的炸裂感。比如开滦煤矿的罢工。资本家视人命为草芥,连一头骡子都不如。煤矿象征着黑暗,而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黑暗之中,矿工头顶上的矿灯闪烁的光芒,聚集在一块,就是一道光束、一条光带,站在矿工前面的李大钊,暗示着他正是引领中国革命的那束光,带领着民众勇敢的冲破黑暗。矿工们用身体拦在前进的蒸汽机车前,动作整齐划一,激情四射,工人与军队发生冲突,打斗,镜头远近的变化,表现罢工斗争的血腥、残酷。当然这是比较夸张的表现手法,场景的效果是做到了,唯一让我心生狐疑的那就是矿灯的亮度非常高,而且没有一盏是不亮的。这电池是福建宁德的还是深圳比亚迪生产的呢?
“我们心中流的血,都是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另一個场景是三一八惨案,当游行队伍被段祺瑞政府的军警拦下,所有人都不敢前进的时候,李大钊走到最前排,和同学们手挽手,悲壮地高呼,正是因为怕,所以才被欺压。我愿意去直面黑暗。当军警开枪,很多学生倒下的时候,李大钊负伤在医院,他说了那句:“我们有主义,但他们手里有枪。”听到这句,我想很多人都会马上想起毛泽东的那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话说得直白,却是真理。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100年前的中国,但当今的世界,还是100年前的那个世界。
前面几点可以提升并刺激观众现场观感,但我认为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去深入刻画和描写演员的心理活动,尤其是在没有台词的情形下,只能靠演员深邃的眼神、复杂的面部表情,轻微的声响、细致的肢体动作得以体现。李大钊在审讯室被严刑拷打后,瘫坐在椅子上,头发凌乱,脸部模糊,手臂低垂,当你认为他可能已经屈服的时候,你才发现,他的拳头紧握,这说明他内心坚定,绝不屈服。当他靠在牢房床脚墙边,嘴里叼着一根枯枝,轻轻的昂着头,哼着国际歌,还有他把树枝当作手中的烟,若有其事地抽着,吐着烟雾,弹着烟灰,这个动作按照我的猜测,颂文是在给自己加戏,因为在这举手投足之间,熟悉他的人会发现,这就是在演他自己。影片还穿插了一个他在田间的片段,靠在农车旁,嘴里衔着稻穗,也可能是草枝,一幅悠然自得的样子。临刑前,平静地走出监狱大门,镇定地步入囚车,豪爽地饮下临行酒,毅然地登上绞刑架,坚定地望着前方,那种勇敢赴死,视死如归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
管虎导演还有个小癖好,那就是他在塑造“大”人物形象的同时,也不忽略那些小人物的刻画,如在上海租界被俄国人杀害的小报童,在开滦煤矿罢工中躲在火车头车轮下惊慌失措的孩子;三一八惨案中趁乱偷吃桌子上包子的小偷;年三十晚上澡堂里洗澡的乞丐。我记不起他的名字,却记得他的样子,可以说导演的想法非常成功。
正是因为电影的时间有限,人物角色的占比各种轻重,电影中其他几个人物的塑造除了毛泽东之外,孙中山、蒋介石、张作霖、张学良、赵纫兰的人物都相对单薄一些。但是从人物的定妆照来看,《革命者》中的装扮更符合李大钊中壮年的扮相,尤其是临行前那一刻;相对于《觉醒年代》中的李大钊,更像是其青年时的模样。至于陈独秀的扮演者,不如《觉醒年代》中的洒脱飘逸。但更贴近历史原型,尤其是额头,发型及衣着打扮。只不过在电影中一个场景中,他身穿白色西装,去当时的时代或城市广场撒传单,未免太过扎眼。当大部人都穿着红豆衬衫的时候,你突然整出一件雅戈尔,试问同志,那么多特务,你怎么逃得掉啊?这个明显有些不符合逻辑。
因为电影要着重突出李大钊在革命斗争的勇敢和坚定,因此,难免会忽略其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描写。但寥寥几个场景,也从另一个侧面真实地还原李大钊的原型。
李大钊爱书如命,从细节上可以看出,那句:“手上有油是不能摸书的”。电影中还穿插了他在北大红楼管理图书馆的片段、家里书房的片段,毛泽东作为其助手的片段。颂文来自广东,他骨子里离不开吃这个话题,和小报童那是豆浆油条,和毛泽东那是吃传统羊肉火锅。
李大钊重情重义。他与陈独秀之间的关系,既有共同之处,又有见解之分。这个有体现了孔子那句老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由于两人出生一个在河北,一个在安徽,饮食习惯不同。李大钊认为炸酱面地道,陈独秀认为上海灌汤包上乘。两个人坐在一块,也可以察觉到两人的分歧,火锅是鸳鸯火锅。这也许是我对他们之间微妙关系的一种解读。正因为如此,他们俩才会建立北李南陈的格局。那段李大钊冒险护送陈独秀出城那个片段也正体现了他对友人的关爱和支持。
李大钊关注青少年成长。他总会问他们读什么书,看什么报,询问他们的理想和志向,鼓励他们勇敢追逐梦想的同时,指引方向。当时他和毛泽东在爬上景山,瞭望北京城的那一段颇为感人。认识什么是“大”,北京城是大,但相对于中国辽阔的疆土而言,那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要胸怀天下,志向远大。
“三十年后的中国,必是赤旗的天下。”
李大钊关爱家庭,电影中穿插了他和妻子、儿女在草坪上尽享天伦之乐的场景,这一点有些艺术化的加工的成分。妻子赵纫兰长李大钊8岁,是位农村小脚妇女,勤劳坚韧,持家有道,她经常唤李大钊作“憨坨”。李大钊虽然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薪酬不低,但由于他经常资助穷困学生,所以自己家里的经济开支时常捉襟见肘,蔡元培校长知道李大钊有大手大脚的毛病,就偷偷地将工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让他的妻子保证生活,剩下的才交给李大钊支配。
张颂文的李大钊更贴近我想像中的那个模样,影片中出现的桥段也更接地气符合我想像中的那个年代,人物不浮夸,故事不空泛,代入感就比较强,尤其是几段一声高过一声的群体口号,直击心灵深处卷起共鸣,真真会被感动……韩庚的蒋介石浸染着凉薄的毒,平静的面容下是波涛汹涌的杀戮心,戏份不多但印象极深;佟丽娅的扮相还是不够朴实,漂亮有的时候未必是加分项,和张颂文并不是非常搭……
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我很难想像革命者面对生死的决绝,历史书上对他们遭遇的文字形容让我不敢去想那个画面,肉体上的折磨,精神上的摧残,他们是如何度过那锥心刺骨的每分每秒,又是如何坚守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党的信仰……说着“我也怕死”的大钊先生,让我感受到了普通人的温度,但他从容赴死那一刻,我看到的是神的光辉……
“你们要相信,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之中。你们要相信,反抗、斗争、革命,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