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彤彤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如诗一般的散文,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美丽的故都秋景图。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欣赏文中美丽的秋景,而且要带领他们感受文中细腻的情思。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故都的秋》呢?
一、鼓励学生自由阅读,让他们感受文中美丽的秋景
针对写景抒情类的文章,教师需带领学生去欣赏文章中美丽的景色。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自主阅读,发挥主观能动性,感受文中美麗的秋景,以此来培养其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故都的秋》一文中的写景脉络是比较清晰的,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就可以发现:作者在写景时采用的是一种横向结构,展现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如:
1.关于故都的秋,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五幅秋景图?文章的第三至九自然段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描写景物的?
2.在课文中,哪些句子突出了“清”?哪些句子突出了“静”?哪些句子突出了“悲凉”?
3.作者选取的都是故都中最普通的景物。他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景物,而不是描写故都的皇家园林呢?
这样,学生就会更加认真地去阅读和思考。带着问题,他们就能发现作者在文章中写了故都的“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蝉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文章的第三至九自然段分别是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角度来描写景物的。“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写的是故都的秋的“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的是故都的秋的“静”,“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写的是故都的秋的“悲凉”。作者写故都最普通的景物,用它们来体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是因为这些景物是老百姓随处可见的,最具代表性。辉煌的皇家园林、火红的香山红叶,与作者当时的心境不符,因此他没有描写这些景物。
二、带领学生细细品味,让他们感受文中细腻的情思
梁启超曾说过:“境者,心造也。”也就是说,作者笔下的每一幅图都展现了他的心境,传达了他的情思。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先生表面上是在描绘秋天的美景,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细细品味其中写景的句子,让他们感受文中细腻的情思。
《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日军侵占东北,对中原虎视眈眈。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此时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和哀痛。他离开上海,避居杭州,在这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散文。《故都的秋》就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作者就已经表明,任何地方的秋天都不如北国的秋天这般令他着迷,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在这里,作者就已经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寄托在故都的秋景里了。教师可以让学生去细细品味文中写景的句子,感受作者的细腻情思,体会其中的情感。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可以体会到,“秋晨之景”中的“浓茶”“破屋”“破壁腰”“牵牛花”“秋草”,都在渲染作者心中的悲凉和落寞之情;“秋槐之景”中的“落蕊”则强化了这种情感,流露出伤感与孤独之情。“故都”的人“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作者的情感就在这些看似“毫无深意”的“琐言碎语”中体现了出来。作者已经将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了故都的秋景之中。作者热爱故都的秋景,甚至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以此来留住故都的秋天。
总而言之,在阅读课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地阅读《故都的秋》,让他们感受文中美丽的秋景;要带领他们细细品味文中的句子,让他们感受其中细腻的情思。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