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娜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94例,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二麻四仁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咳嗽、喘息、咯痰、哮鸣音症候积分均较观察组组高(P<0.05);对照组(74.47%)治疗总有效率较观察组(91.49%)低(P<0.05)。结论:加味二麻四仁汤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加味二麻四仁汤;中医证候积分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9-0109-03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气促等症状,且处于慢性持续期的患儿受到炎症因子的作用,其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1]。目前,临床常用糖皮质激素等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但由于激素等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不适合患儿长期治疗,故寻求其他治疗方式尤为重要。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其在治疗哮喘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为此,我院采取上海陈苏生教授制定的“二麻四仁汤”加味客观评价其在治疗哮喘中的效果[2]。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94例,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4.5~10岁,平均年龄(7.37±2.46)岁;病程1~19个月,平均病程(9.84±3.27)个月;哮喘发作次数3~10次/月,平均哮喘发作次数(6.08±1.19)次/月;哮喘持续时间11~20 h,平均哮喘持续时间(14.17±2.54)h。观察组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4~11岁,平均年龄(7.42±2.58)岁;病程2~20个月,平均病程(10.03±3.15)个月;哮喘发作次数4~11次/月,平均哮喘发作次数(6.03±1.26)次/月;哮喘持续时间12~21 h,平均哮喘持续时间(14.23±2.61)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3]诊断标准,患儿出现反复喘息、咳嗽、气促等症状,常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气虚痰郁证型诊断标准,主症:喉中有痰,且堵住气道、反复喘息、气促;次症:面色无光、舌苔厚、脉滑。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疾病处于慢性持续期;入组前使用过激素治疗;患儿家属均知情本研究,且签署同意书;对本研究治疗过敏者。排除标准: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患有精神障碍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者;治疗依从性较差者。
1.4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给予其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生产厂家:Laboratoire GlaxoSmithKline,生产批号:20180106、20190418,规格:50 ug/250 ug/泡)吸入治疗,1喷,2次/d。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二麻四仁汤治疗,药方组成:甘草、土茯苓、款冬花、白果仁、杏仁、桃仁、银花藤、車前草、郁李仁、麻黄根、麻黄各6g,以上诸药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 min后,水煎取药液300 mL,于早晚温服,1剂/d,连续服用3个月。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①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评估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其中包括咳嗽、喘息、咯痰、哮鸣音4个方面,按照症状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轻重程度等,按照0-3分计分,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症状,分数越高,表示患者临床症状越严重;②于治疗3个月后,根据《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3]评估两组治疗效果,显效:患儿喘息、气促、咳嗽等临床症状均消失或显著改善,肺功能指标均趋于正常;有效:患儿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肺功能有所好转;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肺功能无变化。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以百分数和例数表计数资料,用检验,等级应用秩和检验;以均数加减标准差表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数据,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内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咳嗽、喘息、咯痰、哮鸣音证候积分对比(P>0.05);治疗3个月后,较对照组比,观察组咳嗽、喘息、咯痰、哮鸣音症候积分较低,且两组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74.47%)治疗总有效率较观察组(91.4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其呼吸气流受阻,且气道反应性较高,易出现反复发作的气促、喘息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根据哮喘的发病时期不同行针对治疗,对于慢性持续期患儿采用沙美特罗吸入剂治疗,其可有效改善痉挛的气道平滑肌,提高平滑肌弹性,扩张支气管,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吸入治疗药效可直达病灶,药效较显著,但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声音嘶哑等毒副作用,部分还会出现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咳嗽、喘息、咯痰、哮鸣音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低,提示加味二麻四仁汤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分析原因在于,中医学理论认为支气管哮喘属于“哮病”范畴,中医辨证分型其属于“气虚痰郁”型,主要发病机制为机体受外邪侵袭,导致肺气上逆,痰气受阻、情志不畅、劳累不堪,进而诱发疾病进展,痰久伏于体内,导致病情反复发作,长久不愈[6-7]。故治疗原则应以治标治本、补气化痰平喘为主,主要调节肺气、排除堵塞痰浊为目的。加味二麻四仁汤由甘草、土茯苓、款冬花等多种药物组成,其中甘草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之效;土茯苓具有解毒、除湿之效;款冬花具有化痰止咳、润肺下气之效;白果仁有敛肺气、定喘嗽之效;杏仁有降气祛痰、平喘之效;桃仁有活血化瘀、止咳平喘之效;银花藤有疏风通络、清熱解毒之效;车前草有利尿、祛痰之效;郁李仁有下气行滞、利水消肿之效;麻黄根具有固表止汗之效;麻黄有滋阴敛肺、化痰止咳之效[8-9]。以上诸药配伍,共奏祛痰止咳、平喘药效,长期服用,标本兼治,有效控制哮喘发作情况,有效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改善肺通气状态[10]。且现代药理学认为甘草中的甘草黄酮具有显著止咳、祛痰之效;苦杏仁苷有抑制、杀灭癌细胞之效;车前草可有效清除机体氧自由基,改善机体肺损伤状态,提高肺功能;麻黄中含有的麻黄碱、伪麻黄碱,可有效减轻支气管平滑肌痉挛[11-14]。
综上所述,加味二麻四仁汤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LIANG J B , LIU L J , FANG Q H .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ped with bronchial asthma[J]. Annals of Allergy, Asthma & Immunology,2017,118(5):564-569.
[2]赵岩,杨丹,于珊珊.加味苓甘五味姜辛汤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痰哮证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28(2):43-46.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药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0-66.
[5]尚燕春,孙丽娜,马静,等.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的临床应用及仿制药研发现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22):3818-3822.
[6]张霞,李辉,李亮,等.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医临床表型探索[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19(9):1517-1521.
[7]王寺晶,许朝霞,王忆勤.概述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分型及疗效评价的量化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4):570-574.
[8]喻敏,王慧敏,王少飞,等.加味射干麻黄汤对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ECP、LPO、FeNO及肺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18(17):125-128,161.
[9]朱唯芳,朱维佳,顾娟,等.加味射干麻黄汤与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随机对照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6,37(6):771-775.
[10]KUMAR R,NAGAR D,MALLICK A,et al.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and Atopy Among Middle Age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Bronchial Asthma Patients[J].J Assoc Physicians India,2017,61(2013):27-30.
[11]张明发,沈雅琴.甘草及其提取物对呼吸系统的药理作用[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0,25(4):262-267.
[12]王均秀,吴鹏,张学兰,等.苦杏仁炮制的现代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6(9):840-842.
[13]夏玲红,金冠钦,孙黎,等.车前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13,16(2):294-296.
[14]杨昕宇,肖长芳,张凯熠,等.麻黄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33(12):61-64.
(收稿日期:2021-02-26 编辑:徐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