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 年国内外开放科学研究述评

2021-11-10 09:46王译晗叶钰铭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科学

王译晗,叶钰铭

(1.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 100190;2.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北京 100190)

1 引言

开放科学意味着以“开放”的理念来完成科学研究的所有阶段,是科学研究实践的一种范式转变[1]。20世纪末以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自由、开放、合作、共享”为特征的开放科学蓬勃发展,驱动着全球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转型。开放科学强调科学知识的公开获取和交流合作,既能够提升科学研究的透明度和传播力,也对学术交流生态系统带来了挑战。近年来国内外开放科学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研究领域层出不穷,实践发展与时俱进,这都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开放科学从理论探讨到实践落地提供了契机。

现有国内外开放科学领域的文献综述多集中于开放数据[2,3]、开放出版[4,5]和开放获取[6,7],少有聚焦于开放科学本身的综述研究,虽有学者对国际开放科学研究进展进行述评[8]或对开放科学的定义进行文献回顾[9],但尚未有学者对近年来国内外开放科学研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基于此,本文在定义开放科学和开放学术交流系统概念的基础上,对近10 年国内外开放科学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总结归纳研究主题,以反映当前国内外开放科学研究现状,然后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研究关注点的差异,总结中国现阶段开放科学研究的特征与不足,最后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促进开放科学在中国的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2 开放科学与开放学术交流系统

2.1 开放科学的内涵

“开放科学”的内涵伴随着互联网环境下不断变化的科研范式而不断发展,其相关术语主要经历了从“E-Science”—“Networked Science”—“Science 2.0”—“Open Science”的演变[1]。现阶段开放科学的概念尚无统一定义,但许多国内外学者与组织从不同角度对其概念进行了阐述。开放科学被视为一种知识生产的动力系统[10]:从科研过程角度来看,开放科学是一种全新的科研理念、机制和方法,如欧盟指出开放科学是通过数字工具、网络和媒体,传播科研成果并转变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为科学合作、实验、分析提供新的工具使科学知识更易获取,促进科学研究过程更加高效、透明和有效[11];从科学经济学角度来看,开放科学是通过非市场化的[12]、基于优先权的学术激励机制[13]对科学知识进行优化配置的科学制度,强调在知识产权保护前提下追求知识创新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从实践角度来看,开放科学是一个涵盖性概念,主要包括开放获取、开放数据、开放教育资源、开放同行评议、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开放源码、公民科学等[14]。

总之,狭义的开放科学是以开放共享的方式获取和利用学术资源,即强调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尽早开放共享各种科学知识[15],尤指开放获取与开放数据;广义的开放科学则是将开放原则贯穿整个学术交流系统与科学研究生命周期之中。在本文中,笔者研究的是广义概念上的开放科学,认为开放科学是借助现代通信技术手段,以自由开放、透明包容的方式进行知识生产、传播和利用的科学建制,其构成要素可划分为开放科学基础层、开放科学资源层和开放科学传播层3个层次(图1)。

2.2 开放学术交流系统

开放科学环境下,学术交流正式渠道与非正式渠道之间的界限愈发模糊,学术交流的内容突破了科研成果传播的范围限制而更加丰富,学术交流的即时性与交互性随着开放资源平台与社交媒体的应用得到进一步强化。笔者在开放科学概念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定义开放学术交流系统,认为该系统主要由3 部分构成:一是开放科学;二是学术交流参与主体,即以知识创造、创新与共享为目的的学术行为活动群体,具体包括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出版机构、服务机构和资助机构;三是外部环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技术、信息、文化等多方面环境因素。在开放科学驱动下,学术交流主体只有与外部环境因素相协同,才能实现开放学术交流系统的互惠共生、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本文构建开放学术交流系统如图1 所示。

图1 开放学术交流系统Fig.1 Open academic exchanges system

3 数据来源与研究现状

3.1 数据来源

国内研究数据来源于CNKI 学术期刊数据库,来源类别限定为CSSCI,由于开放科学涉及多个构成要素,为兼顾查全率和查准率,构造检索式为:“篇名=开放科学”OR“关键词=开放科学”,初步得到检索结果109 条,经过人工阅读筛选得到有效数据102 条。国外研究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检索式为:(TI=(“open science”) OR AK=(“open science”))AND DOCUMENT TYPES:(Article),初步得到检索结果653 条,经过人工阅读筛选得到有效数据342 条。国内外研究数据均限定为近10 年(2011—2020 年),检索截止时间均为2021 年2 月1 日。

3.2年度发文量分析与学科分布情况

研究论文数量可以很好地反映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速度。如图2 所示,从研究数量上看,国外开放科学研究自2013 年起论文数量快速增长,这与国外学术界较早开始关注开放获取、开放科学,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密切相关,如早在2003 年,德国马普学会发起“开放获取柏林国际会议”,发表 《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的开放获取的柏林宣言》,以推动国际科技界学术信息的开放获取;国内研究则明显迟缓,自2017 年起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这主要受到一系列开放获取平台和联盟建立的影响,如2016 年建立的NSTL 开放获取集成服务平台、中国高校机构知识库联盟、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等,以及受到近年来一系列开放科学行动和政策的影响,如2017 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率先签署《OA2020 倡议》,2018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科学数据管理办法》 等。

图2 国内外年度发文情况Fig.2 Number of research papers on the topic of open sc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ten years

从学科分布来看,如图3、图4 所示,国外学科分布更均匀,不同学科领域对开放科学的关注点各不相同,如图情档学科主要关注开放科学及其构成要素的基本内涵、现实意义与实践案例;计算机学科侧重研究实现和促进开放科学的方法技术、平台工具;心理学则注重结合开放科学促进心理学研究数据的共享传播,提升研究的透明度和完整性等,均衡学科分布的均衡体现出国外开放科学在多学科领域中的交叉融合态势。国内对于开放科学的研究仍集中于图书情报领域,主要关注开放科学的基础理论、构成要素和实践进展,同时较为关注图书馆这一开放学术交流系统参与主体在开放科学中的作用;新闻传播学科则主要关注科技期刊、开放出版;其他学科对开放科学关注较少,学科交叉程度有待进一步深化。

图3 国外研究学科分布Fig.3 Distribution of disciplines to which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apers belong

图4 国内研究学科分布Fig.4 Distribution of disciplines to which Chinese research papers belong

3.3 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能够反映文献的中心和主题,揭示文献研究的核心内容,进行关键词统计分析可以较好地展现研究成果的内容特征与发展脉络。基于此,笔者利用CiteSpace 软件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和时区图分析。

3.3.1 关键词共现分析

通过进行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分析,可以较为直观地看出国内外开放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如图5、图6所示,开放获取、开放数据均是国内外开放科学的重要研究主题,但国内研究相对关注科技期刊、图书馆等开放学术交流系统参与主体,以及开放出版这一开放科学构成要素;国外关注点则侧重于研究的可再现性(Reproducibility)、透明度(Transparency)和可复制性(Replicability),科学研究的预注册以及公民科学、开放创新等,可见国外开放科学研究更加关注开放科学过程中的具体实现,特别是在科学数据共享和研究成果重用方面。

图5 国外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Fig.5 Keyword co-occurrence diagram of research papers abroad

图6 国内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Fig.6 Keyword co-occurrence diagram of research papers at home

3.3.2 关键词时区图分析

时区图(Time Zone)是一种侧重于从时间维度上来表示知识演进的视图。如图7、图8 所示,在研究内容方面,国外开放科学研究起步早,可细分为3 个阶段:第一阶段(2011—2013 年),关注开放数据、开放仓储、数据管理与数据共享,同时较为关注开放科学在学术交流与知识合作共享中的作用与影响;第二阶段(2014—2015 年),更加注重对开放获取的研究,主要包括开放获取的意义、面临的机遇挑战、相关认知调研等,以及大数据时代下的科学数据透明度问题;第三阶段(2016—2020 年),随着2016 年FAIR 原则(Findable,Accessible,Interoperable,Reusable)被提出,科学数据的可再现性、可复制性得到重点关注,同时开放出版、预注册、机构知识库、开放教育、开放科学基础设施等研究热点不断发展,研究视角愈发多样。国内研究则起步较晚,研究热点的演进路径和国外大致相同,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3—2015 年),对开放科学的研究从产业界[16]转移至学术界,主要关注开放数据、开放获取,多为理论探索;第二阶段(2016—2020 年),同样受到FAIR 原则的影响,开始关注数据重用、数据共享,同时关注开放出版,以及科技期刊、图书馆等利益相关者在开放科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图7 国外研究关键词时区图Fig.7 Key words time zone chart of research papers abroad

图8 国内研究关键词时区图Fig.8 Key words time zone chart of research papers at home

基于以上分析,同时为便于开展国内外研究关注点的对比,笔者将国内外开放科学研究总结为5 个研究主题:①开放科学基础理论研究;②开放科学构成要素研究;③开放科学方法技术研究;④开放科学实践案例研究;⑤开放学术交流系统参与主体研究。

4 国内外开放科学研究主题分析

4.1 开放科学基础理论研究

开放科学基础理论方面,国外研究主要关注开放科学的现实意义、未来发展以及学术界对于开放科学的认知调查。现实意义方面,有学者指出开放科学能够带来更加高质高效的科学,提高知识生产的透明度[17];但也有学者认为,开放科学虽然可以有效降低已发表成果中的错误率,但不太可能改善作为这些出版物根源的研究实践的整体文化[18]。发展趋势方面,FRIESIKE 等指出未来的开放科学,将对开放获取接受程度更高、推进开放评议和新型计量、促进虚拟知识创造、进一步保证科学内容质量、促进跨学科科学、促进中小企业外包研究以及知识产权贸易[19]。认知调查方面,主要包括学协会成员对开放科学和数据共享的态度调查[20]、早期职业研究人员对开放科学盛行的看法[21]等。

国内研究主要关注开放科学带来的科研范式转型、开放科学概念内涵及其发展面临挑战。Science 2.0 让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使成果交流变成互动探索,成果刊布也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全面提升了科学交流的时效性和广泛性[22],由此带来科研范式的转型。开放科学概念方面,如分析开放科学的内涵、特质与发展模式[23];从开放科学的概念、体系、理念3个角度出发,深度解析开放科学[24]等。关于开放科学的未来发展,陈秀娟等分析了开放科学的驱动因素、发展优势与障碍[25];黄磊等指出未来需要展开更多具体的实证研究以增强开放科学实践意义[7]。

4.2 开放科学构成要素研究

在开放科学要素研究方面,国外研究主要关注开放数据、开放教育和开放政策。开放数据方面如通过介 绍FAIR 原则和Global Open FAIR(GO FAIR)倡议,强调此类倡议对于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开放研究数据的重要性[26];PHILLIPS 等指出开放科学增加了个人数据保护的风险,评估了开放科学与数据保护之间的紧张关系[27];此外也有研究关注到代码共享[28]和实验笔记在线共享[29]。开放教育方面如探索将开放科学要素融入早期职业研究人员的培训中[30];结合不同国家的代表性数据出版平台,增强学生的数字技能培训[31]。开放政策方面,LASTHIOTAKIS 等学者则探索了美、英、加三国开放科学政策的演变与建设经验,提出应努力建设开放科学数字基础设施、促进开放获取和支持开放数据倡议[32]。

国内研究则以开放数据研究为主,同时较为关注开放出版、开放同行评议、开放科学相关政策。开放数据方面,盛小平等在梳理开放科学、开放共享、开放数据定义与特征的基础上,解析三者之间的关系[33];顾立平分析了科研模式变革背景下的数据管理服务内容[34]。开放出版方面,刘凤红等系统介绍了研究要素出版的概念、类型、出版现状和影响力,探讨了开放科学对学术出版模式的意义和潜在影响[35]。开放同行评议方面,王嘉昀结合国内外开放评审实践和实施效果研究提出实施难点并提出改进策略[36]。开放政策方面,张晓林对科技文献开放获取政策[37]、科技期刊开放出版政策[38]以及科研数据开放共享政策[39]等开放科学相关政策均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策略建议。

4.3 开放科学方法技术研究

该主题国外相关研究丰富,与国外开放科学实践的蓬勃发展息息相关。例如,RAIMBAULT 等设计了一种专门的语料库分析工具,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其可以应用于任何期刊的语料库,从而促进开放科学[40];EDELSTEIN 等构建了面向开放科学的知识驱动智能调查系统,相较于传统方法能够更加细致地检索和共享研究假设、调查内容和分析结果[41];LYON 等以生命周期作为基础框架,建立了T3(Tasks-Toward-Trans-Parency)模型,该模型可以及时报道开放科学研究实践并为研究利益相关者提供支持,提高研究透明度[42];WEIGERBER 等开发了一个以开放科学为中心的机器学习研究过程模型,旨在将开放、透明与机器学习和科学数据的核心过程结合起来,促进研究成果的可再现、可复用和可比较[43]。

相较国外而言,国内对于开放科学技术研究开展较少,代表性成果不多,少有对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应用,但也有一些基于计算机技术开展的探索实践。代表性成果如钱力等研究设计的基于科技大数据的智能知识服务体系,利用自然语言处理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知识图谱、精准服务与智能情报三大知识引擎,提供智能语义检索、精准推送、群体智慧涌现与智能分析服务,服务于开放学术生态环境[44]。总之,当前国内在方法技术研究上的匮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开放科学实践水平有待提升。

4.4 开放科学实践案例研究

早在21 世纪初国外开放科学实践领域就已经产生了许多代表性的开放科学组织、项目和平台,相关研究多为对自身主导开展的开放科学案例进行介绍宣传。GARGIULO 等介绍了意大利开放科学支持小组(IOSSG)在欧洲开放科学云(European Open Science Cloud,EOSC)倡议的框架内,为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数据收集、管理、法律保护、获取、归档和保存等步骤提供支持和实用工具[45];SCHMIDT 等回顾了欧盟FOSTER 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教育培训推动开放科学环境下欧洲科研人员研究行为的转变)的建设方法和经验,以帮助早期职业研究人员再开放科学的培训中受益[46];ALTUNAY 等介绍了开放科学网格(Open Science Grid,OSG)的一些功能、用法和活动,OSG 不仅能够为学术界提供多种服务和软件,同时也能够促进国际间研究人员的开放协作[47]。

国内案例研究均为对国外先进实践的引进和介绍,通过梳理国外典型开放科学实践的发展进程,借鉴其发展经验,提出对中国开放科学的发展启示。吴思洁等以欧盟开放科学培训实践为切入点,总结欧盟开放科学发展路径与经验[48];刘艳等以英国研究与创新署为例,分析并总结其推动OA 发展的实践经验,提出推动OA 政策制定、积极参与国际OA 实践、推行开放科学教育3 点建议[49];严玲艳通过介绍荷兰国家级机构知识库联盟的建设概况,提出其对于中国区域性机构知识库联盟建设的启示意义[50];邵曾婷等则聚焦于国际开放获取周(OA Week)实践,提出中国开放获取发展趋势与发展建议[51]。

4.5 开放学术交流系统参与主体研究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关注开放科学对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和图书馆产生的影响和带来的革新。MCKIERNAN 等通过文献回顾,证明开放科学能够在研究引用、媒体关注、潜在合作者、工作机会和资金支持上起到促进作用,强调开放科学相对于传统的封闭研究,能够给研究人员带来的显著益处[52];VICENTE-SAEZ等研究了大学研究团队在开放科学环境下的研究实践和研究潜能,最后提出了一些探索性开放政策,以及面向大学的关于开放科学和创新的管理模式[53];TZANOVA 分析了开放大数据为学术图书馆的服务带来的挑战,指出图书馆应支持研究数据管理模型的发展、提供数据管理计划(DMP)援助、提升馆员数据科学素养,开展数据素养教育服务[54]。

国内相关研究较多,重点关注开放科学对科技期刊和图书馆的作用影响。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对科技期刊的格外关注,主要是受到了相关政策文件的直接影响,如2019 年《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2018 年 《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 等。具体研究主要有,通过引入新一代期刊评价体系Top Factor,提升科技期刊透明度与开放性,推动科技期刊的开放科学实践[55];针对学术期刊的知识服务在开放科学环境下所面临的技术与内容双重挑战,提出学术期刊应以开放服务思维变革知识服务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成为支持用户创新的强大工具[56]。图书馆层面则主要关注开放科学环境下图书馆的新定位、新角色、新职责[57-59],以及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与服务内容方面的创新[60,61]。

5 国内外开放科学研究主题比较分析与中国开放科学研究展望

5.1 国内外开放科学研究主题比较分析

基于上述研究,笔者整理近10 年国内外开放科学研究关注点如表1 所示。如表所示,国内外开放科学研究主题大致相同,研究关注各有侧重,其中国外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研究视角更为多样;国内则以理论研究为主,偏向于对开放科学的理论论述以及实践方面的初步探索。总体而言,国外开放科学的发展已步入实践阶段,而国内仍处于理论阶段;具体而言,当前国内开放科学领域研究主要存在以下3 方面问题。

表1 近10 年国内外开放科学研究关注点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focus of research papers on the topic of open science in recent ten years

(1)研究视角较为单一。①理论研究方面,过多集中于对开放数据的研究,对开放科学其它构成要素关注不够,开放科学是一个由众多开放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仅对开放数据这一开放科学资源层面要素进行探讨是远远不够的,面向用户群体的开放教育、起到根本支撑性作用的开放政策、传播交流层面的开放出版等要素都值得进一步探讨。②参与主体方面,虽然国内研究相对国外而言,对科技期刊这一出版源头给予较多关注,但这主要是受到近年来中国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目标的影响,当前对于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的关注较为不足,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不仅是参与开放科学的主体,也是开放科学的主要服务对象,未来中国开放科学研究同样应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探索面向服务主体的研究。

(2)理论研究有待深入。①从研究的发展脉络来看,国外开放科学研究经历了从“重理论”到“重应用”的过程,早期多为对开放科学的可行性、概念内涵、意义挑战等方面的探讨,近年来则多为对推动开放科学实现的具体方法技术以及实践案例的研究分析,以及对未来开放科学发展趋势的展望;而当前国内研究仍以理论研究为主,案例研究也多为对国外代表性案例的介绍,可见开放科学理论研究成熟与否直接关系开放科学实践的开展,而开放科学实践的进展也影响着开放科学理论的总结升华。②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外研究除了关注到整个开放学术交流系统之外,还关注到开放科学过程中的科研伦理问题[62,63],分析了开放科学时代的学术不端行为,思考开放学术环境对科研伦理的新要求,如完整性、透明度、可访问性、包容性等;国内虽有学者关注到开放科学中科学数据的诚信问题[64],但还未深入到科研伦理层面。

(3)实证研究较为匮乏。实证研究是为了提出理论或检验理论,采用案例实证或数理实证等方法开展的研究。国外研究均较为注重实证性,如在方法技术研究方面,设计开发专门的分析工具、智能系统、应用模型,通过实际运行证明其对于提高研究透明度、促进开放科学的效果;在案例研究方面,介绍由自身所在组织机构所主导的本国或国际代表性开放科学实践案例,分析案例特色、建设经验和取得成效,为其它学术组织和研究人员提供良好借鉴。反观国内实证研究则相对不足,多为开放科学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在各学科中的交叉融合程度较低,鲜有将已有理论和设想应用于各学科领域的开放科学实践中进行检验,实践成果不够丰富,理论成果的实际可操作性也难以证明,使得理论研究缺乏持续性和连贯性。

5.2 中国开放科学研究展望

5.2.1 扩展研究视角,促进理论研究全面深入

(1)开展开放科学教育研究。开放科学教育是开放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早期研究人员的开放科学理念和科学数据素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开放科学教育的面向主体主要包括学生、教师、研究人员,也包含公众和特殊人群;开放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开放教科书、开放课件、MOOC 等。国外对于开放科学教育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如Open Context[65]、DANS[66]、FOSTER[67]、美国开放科学中心(Center for Open Science,COS)[68]均面向研究人员提供系列培训资源、学习课程和咨询服务。开放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创新,所带来的效益正在不断显现,因此未来研究应关注开放科学教育面向不同主体的教育内容和模式,以及国内外典型实践的引入。

(2)探索开放科学政策体系。制定科技政策的目的是对包括资源分配(投入)、协调机制(运作)、成果评价(产出)、成果扩散(转化)在内的知识生产全过程进行调控[69],因此,向开放科学过渡亟需系统性的开放科学政策体系提供支撑。虽然近年来国际开放科学相关政策相继提出,如 《阿姆斯特丹开放科学行动倡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开放科学建议书》,以及中国陆续颁布的 《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 《科学数据管理办法》等,但由于开放科学具有涉及要素多、参与主体广、开展范围跨学科跨国家等特点,开放科学政策实践无可避免地仍处于各行其是的分散局面,因此未来研究应关注全球层面的开放科学发展大势,明确现有开放科学政策体系建设情况,基于此确定开放科学在国家政策层面或在先进案例或项目层面中的地位,进而建立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并切实可行的中国特色开放科学政策体系框架。

(3)加强可再现性研究,提升研究透明度。可再现性是指使用与原始研究相同的数据、计算步骤、方法和代码以及分析条件从而获得一致的研究结果[70],是检验科研成果准确性的有效方式。目前国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心理学、医学、生态学、天文学、海洋科学等学科领域研究成果的可再现性进行审查和实证分析,以及对科技期刊的可再现性政策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相关研究表明,强制性开放数据政策可以促进数据共享频率和质量,提升科学研究的可再现性和可信度[71],但仅凭开放数据不足以确保研究成果的可再现性[72],因此,未来可再现性研究的关注点除了开放研究数据之外,还应延伸到研究方法、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发布与共享政策、基于研究生命周期的科学数据管理等方面。

5.2.2 钻研方法技术,完善开放科学基础设施

(1)开发开放科学工具和服务。当前开放科学运动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新一代信息技术工具和服务具有进一步革新开放科学的潜力。在许多研究领域中,软件已成为检索收集、组织加工、分析利用、传播共享科学数据的基本工具,开放科学对研究的可再现性、可复制性、透明度等要求则意味着科学界应提供更加可靠全面的软件平台和工具,促进研究成果重用。因此,未来在开发开放科学工具和平台的过程中,应对内实施标准化作业,对外接轨国际已有基础设施[73],结合“FAIR”原则,支持科研数据和科学知识的及时发布、管理、评估、共享和重用,同时注重个人数据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将开放科学工具和服务嵌入用户整个科研工作流程中。

(2)打造和优化开放科学项目。国外许多开放科学项目提供了较好的范例,如集成多种资源、服务和多功能设施的EOSC、致力于打造交互式研究发现环境的ScienceOpen、提供开放科学服务的COS 等。虽然近年来国内开展了许多开放科学实践,如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GoOA 开放论文发现平台等研究成果开放共享平台,但仍存在影响力不高,利用程度不够,资源服务分散等问题。未来在建设开放科学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应在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存储与扩展性能基础上,注重提升基础设施的集成性,汇聚国际开放资源和工具,提供面向科研活动各阶段的智能服务;也要加强基础设施的交互性,打造用户与平台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通畅的交流渠道,为开放学术交流系统提供基础设施支撑。

5.2.3 推动理论转化,加强开放科学实证研究

(1)分析借鉴国外先进实践经验。当前,欧盟开放科学实践模式相对先进和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开放科学发展的最佳实践,国内案例研究也多为介绍欧盟开放科学实践。如在开放科学政策方面,欧盟委员会发布 《FAIR 数据管理指南》 和 《科学出版物与科研数据开放获取指南》,并成立开放科学政策平台(Open Science Policy Platform,OSPP);开放科学评价方面,发布 《下一代计量:开放科学的计量和评估》,推动建立更合理的学术评价和激励机制;开放科学基础设施方面,则有欧洲开放获取基础设施研究项目OpenAIRE 和EOSC;开放科学教育方面,则规划了开放科学培训项目FOSTER 等。可见,欧盟目前开展的全方位开放科学行动,是推动开放科学进展的国际“示范区”。此外,COS、IOSSG 等组织开展的开放科学实践对于中国也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通过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取长补短,也是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

(2)推动中国已有理论向实践转换。开放科学涉及诸多复杂的构成要素和参与主体,其研究既需要基于理论的思辨,也需要基于事实的实证。中国开放科学理论研究虽研究视角有所欠缺,但在开放科学数据、开放同行评议、开放科学环境下的科技期刊建设和图书馆服务创新等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研究成果。在开放科学数据方面,未来可加强对科学数据管理共享的实证研究,包括对科学数据价值创建者价值贡献度的测定、对用户数据共享行为的实证检验[74];图书馆服务创新方面,未来可进一步研究开放科学环境下图书馆应如何参与和支持开放科学研究过程,如何将开放科学服务嵌入用户整个科研生命周期,将研究焦点汇聚到图书馆具体业务的开展过程中,深入挖掘剖析典型案例。以上问题的探究都对开放科学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都有待实证研究去揭示。

5.2.4 强化理念宣传,呼吁更广泛主体参与开放科学进程

(1)呼吁更广泛学科的研究人员开展跨界研究。研究人员是开放学术交流系统的中心,一项主要面向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科研人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研究人员认为期刊开放科学数据有利于实现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科研发展[75]。因此,呼吁更广泛学科领域研究人员结合开放科学开展跨界研究,一方面需要中国图书情报领域从业者通过国际交流、学术会议、科学普及等渠道加强开放科学宣传,同时不断提升和推介图书馆的开放科学服务,例如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自2012 年起连续9 年举办中国开放获取周(OA Week),邀请国内外各行业专家学者进行报告和讨论[52],同时其主办的英文开放获取期刊——《数据智能》(Data Intelligence)[76]也一直关注国际开放科学研究与实践动态,展现出中国图情机构在国际层面宣传推介开放科学的态度与行动;另一方面也要加强面向中国各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开展开放科学认知调查,深入了解中国科研人员对开放科学的认知情况,为制定开放科学政策和提升开放科学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2)呼吁更广泛组织机构积极参与推进开放科学。通过分析国外研究与实践可以发现,各类组织机构在推进开放科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例如,开放获取方面,由欧洲26 家研究资助机构组成的cOAlition S 发起S 计划[77],推动受到公共财政资助的科学论文开放获取;开放出版方面,欧盟委员会成立科学论文开放出版平台——欧洲开放研究(Open Research Europe,ORE)[78];开放数据方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建立Dryad 数据知识库促进论文数据的可发现、可重用、可引用[79];开放科学政策方面则有OpenAIRE建设的开放科学政策平台(Open Science Policy Platform,OSPP)[80]等。实现开放科学的过程也是学术交流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过程,并非仅靠图书情报机构一臂之力所能及。因此,未来图书情报机构应发挥其作为开放运动倡导者的角色,呼吁更广泛的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协同推进中国开放科学研究与实践。

猜你喜欢
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科学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及演出活动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活动
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与出版
我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童第周:中国海洋科学研究奠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