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四唯”和“唯SCI”政策的学者评论分析

2021-11-10 09:46郑思佳桂晨珺汪雪锋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人才

刘 倩,郑思佳,桂晨珺,汪雪锋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1 引言

长期以来,“四唯”和“唯SCI”的错误导向引发学术不端,强化急功近利,加剧思维固化,造成资源浪费,产生平庸导向。“四唯”形成惯性巨大的量化评价体系,导致人才评价陷入恶性循环,进而影响科技活动的创新和发展。“四唯”和唯“SCI”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障碍。科技评价体系改革事关科研机构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力。以科技评价体系改革为抓手,防止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等不良学风的滋长,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已迫在眉睫。

2018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1]。2018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以下简称“三评”)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以下简称“四唯”)倾向[2]。随后,国务院印发 《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部署开展“四唯”问题集中清理工作[3]。2018 年10 月,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科院和工程院五部门联合发布了 《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4]。2020 年2 月,科技部研究制定了 《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对破除论文“SCI 至上”提出了明确要求[5]。

“破四唯”、破除“唯SCI”导向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发布引发了学术界科研人员广泛的讨论。科研人员本身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缜密的思维逻辑,同时又是政策实行过程的直接影响群体,其对政策文件的讨论具有一定分析价值,对人才评价和机构评估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学者讨论内容进行文本分析,运用文献研究法挖掘科研人员的观点和建议,以期为中国项目部门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由于政策文件颁布时间距离较近,中国知网、万方等文献检索平台发布的相关文献较少,而相关评论众多,故本文以“破四唯”和“唯SCI”为关键词,对2018年5 月至2020 年4 月的公众号文章和网站讨论进行检索得到相关评述性文本数据,经过初步筛选一共得到143 篇文章。图1 为文献数据中的学者所关注研究领域词云图,其中涵盖了社会科学、数理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生物科学、化学科学、医学多个研究领域,说明破“四唯”和“唯SCI”政策文件引发了不同领域科研人员的广泛讨论。

图1 参与讨论的学者研究领域词云图Fig1.Word cloud diagram of the research field of the scholars participating in the discussion

本文通过特定检索词检索得到学者观点和评述的数据集,并对其进行观点剖析和讨论主题的归类。之后从评价体系有待改革;评价忽视人才类型差异;代表作制度尚不完善;国内一流期刊培育任重道远4 个问题维度展开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保障型政策建议和优化型政策建议。文章整体的研究框架如图2 所示。

图2 本文研究框架Fig.2 The paper's research framework

2 学者相关观点及评论分析

2.1 评价体系有待改革

根据对学者们讨论的观点进行分析,发现主流态度认为当前评价制度大都存在过于关注定量考核且评价指标单一的问题,评价制度改革要提倡分类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同行评议制度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也有学者表达自己的担忧,认为科研领域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哪怕一个很好的改革想法,如果缺乏全盘考虑的思路,往往效果适得其反,最终导致人们对于改革想法本身的质疑,改革失败。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大一部分学者对论文造假、人情关系等学术伦理问题的解决较为关注。因此,本文将通过评价指标、学术伦理、机构自由度和人才“帽子”4 个部分展开对评价体系改革这一议题的分析。

2.1.1 评价指标较为单一

目前的评价指标较为单一,评价体系和维度需要更加多元化,将“唯”转变为“维”,包容各种形式的贡献,很多学者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刘强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更加细致的阐述,要坚持以人为本、学术主导、多元分类的评价导向,努力构建教学科研服务并重、量化质性评价相结合、凸显品德能力业绩贡献的多元科学评价体系[6]。杨思洛认为,要构建评价维度多元化的综合评价体系,完善同行评议是根本;落实分类评价是关键;结合定量与定性考核方式是核心[7]。伍宸强调要坚持分类评价[8];坚持适度超前评价;坚持以质为核心,以质量代替简单的以量评估。对于“唯”的指标性问题,范军认为反“四唯”,应该变“四”为“多”,变“唯”为“维”。采样标准合理的前提下,样本越多,建模越准。目的是优化评价机制,而不是帮唯都不唯者翻身求解放[9]。俞立平也提出采用多属性方法进行科技评价,防止单个指标存在的片面性,另外,也要加强一些防止人为操纵指标的设计[10]。此外,对于SCI 指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评估,唯SCI 至上或一味否定都是走极端。田国强提出要对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进行分类评估,在SCI 论文相关指标上,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同时,对于基础研究也不能完全否定高质量SCI 期刊的指标性价值[11]。

2.1.2 学术不端现象时有发生

科研评价的作用发挥不仅需要好的制度规范,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学术环境来支撑。当前,科技界一定程度上存在门户偏见、“学阀”作风和“圈子”文化,在一些评审中看身份、讲人情、走过场,投感情票、单位票、利益票,造成了评价结果异化,助长了学术腐败等不良现象。

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全方位制止学术不端状况的产生,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在关于学术伦理的讨论中,多名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钟定胜指出应全面实施公开评价[12]。程雪梅等认为有必要建立弘扬科学伦理的评价体系[13]。此外,在实际工作中,科研人员自身的品德非常重要。李志民提出科研人员要诚信自律,坚守科学精神[14]。史元春表示要从科研人员自身建立学术“自信”[15]。

2.1.3 科研机构缺乏自主权

要改革目前以行政为主导的人才评价体系,必须强调大学、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主体作用。对此,陈岐岱建议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包括高校自身需建立政策反馈机制,根据自身特点系统评估各类教学评估、创新创业活动的成效,共同制定更有效的评估机制[16]。沙威提出根据学科、领域的特点,给科研工作者、用人单位更大的自主权,让其自由调节,自由选择,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破除科研帽子与个人生活待遇之间的必然联系[17]。

2.1.4 人才“帽子”与学术资源联系过密

对于“人才帽子”满天飞的现状,如何引导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避免学术头衔、人才称号与薪酬待遇、学术资源配置直接挂钩是学者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在评价过程中,应一视同仁、理性地看待人才的“帽子”。对此,刘云在科研管理体制维度提出要改革“指挥棒”自身,学科综合评估不与经费挂钩或改为类似英国REF 的科研质量和贡献评估,减少多数人才计划帽子等,让科技回归原本[18]。孙珩表示要想真正的解决“唯论文”的问题,理性看待人才“帽子”,我们需要进行一场自顶向下的阔斧改革。通过改革国家对于大学,尤其是“双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不再以各种论文、人才帽子等指标评价大学发展,学者们才能真正走上不依靠论文数量晋升,不依靠论文期刊维持生计的路[19]。

2.2 评价忽视人才类型差异

中国自科技体制改革以来,一再强调应根据评价对象、科技活动类型等的特点采取不同评价指标进行分类评估。然而实践过程中,“一把尺子量到底”的现象层出不穷,反映了当前分类评价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引起了学术群体的高度重视[20]。分类评价的前提是同类事物具备同质和可比性[21]。陈德旺[22]、李侠[23]认为应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研究的不同,选取评价对象,如基础研究则看成果的具体科学价值,而应用研究注重其核心技术的突破性。彭凯平[24]也提出,人才的学术成果受到学科、科研活动的影响,科技创新的规律及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中国高校普遍推行的以成果级别和成果数量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忽视了学科和科研活动的异质性,从而导致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在评价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也严重挫伤了从事基础研究人才的科研积极性。褚蓥[25]表示,对成果数量和发表期刊影响因子的过于强调,导致大量科研人员选择放弃冷门研究,从而造成了大量的“跟风研究”。对此,朱从明认为,应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特点和职责,细化人才专业分类,合理设置和使用人才评价指标要素[26]。在分类评价方面,李志民建议在学科建设、团队发展等建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在职称晋升、提高待遇等以定量评价为主,提倡建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27]。广大学者普遍赞同并期待分类评价的落地,分类评价有望成为改革科研人才评估工作中的先锋力量。

2.3 代表作制度尚不完善

在当前强调质量导向的评价标准下[28],代表作制度被视为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案,被多个省市、高校、科研机构采纳,用于评定人才职称、奖励等。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已在职称评聘中试行代表作制度[29]。代表作制度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代表作制度主要是针对评价者提交的作品内容和效用展开评价,更多强调成果的质量而非数量。大多数学者表示,代表作制度是科技评价改革中的一个可行选项,能有效地改善目前“唯论文”“唯数量”、过度追求量化指标的评价方式。王文礼认为在人才评价制度中实施代表作制度是鼓励学者们发表精品论文、注重科研成果的原创性、影响力、高质量的重要方法[30]。彭凯平也指出,单一看论文数量容易导致学者急功近利而不讲质量、不重影响和贡献。实行代表作制度能够更多地强调成果质量和影响力的作用[24]。李志民表示设定代表作数量上限是为了引导科研人员更加关注论文质量,同时建议论文代表作应依据不同科技活动要求,展现研究成果的不同作用[27]。

但也有学者对代表作制度表示担忧,认为代表作制度若要发挥实际效用,还需进一步完善制度的各项环节。杨思洛表示代表作制度可以改善目前“以刊评文”、追求定量至上的简单、间接的“计件式”评价的局面,但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代表作标准,具体规定代表作数量、时间、形式,从而防止权力滥用。同时,他强调对机构、人才、课题等不同评估中代表作的差异性评价[7]。俞立平也指出代表作的作用受学科差异、学科发展速度、代表作形式等多因素的影响,建议应针对具体问题,结合科学计量学、文献计量学相关指标,差异性地评价代表作[31]。李文辉建议高校等学术机构应基于不同学科领域特征、机构定位、岗位智能的差异化定位等,建立多样化的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使成果类型多样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32]。

有效地实行代表作评价制度依赖于同行评议[33],但由于当前科研界一定程度上存在门户偏见、“学阀”作风和“圈子”文化,在一些评审中看身份、讲人情、走过场,投感情票、单位票、利益票,造成了评价结果异化,学术腐败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也让部分学者对代表作制度提出了质疑,认为代表作制度无法在根源上遏制当前的学术乱象。在同行评议公信力方面,胡志刚[34]、褚蓥[25]、孙珩[19]均表示降低了客观的量化指标的权重,同行评议容易受到人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刘业也提出要进行代表作制度的前提是要保证期刊市场和同行评议的可信度和公信力[25]。陈志文同样指出,只有保障评价的客观公正,代表作才能发挥其效用,建议在实行定性评价、主管评价、小同行评价等评价方式时,应尽可能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公平公正[35]。学术代表作制度在国外相对成熟,实施程序较为规范,因此,杨思洛建议可以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国外专家同行评议库,建立专家评价信誉制度,探索开放同行评议和软同行评议等措施,完善同行评议制度[7]。俞立平表示评审专家需求的增多会使得专家的质量不可控,且由于代表作涉及的学科宽度较广,受同行专家自身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限制,评价可能出现偏差[31]。方辰指出,高度分化的学科研究方向使得其产生的成果原则上只有小同行才能理解其意义[36]。

2.4 国内一流期刊培育任重道远

培育中国的世界一流期刊是非常必要且有益的。受国家科研经费资助的研究成果首先应该在国内发表,并力争让它们成为代表作,将最优秀的成果的知识产权留在国内的优秀学术期刊上。程宗明提出中国的人文社科具有中国特色,应该以中文为主。但是在全球化环境下,SCI 论文会更具有国际影响力[37]。石锦卫也表示中文论文要发,但是不可“仇视”英文论文。顶尖的科技工作者需要具备从外文期刊获取最新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具备向世界宣传我们工作的能力[38]。

国内现有期刊存在的管理机制落后和学术质量较低的问题引发了部分学者的担忧。有学者认为国内科技期刊在学术质量,出版能力和服务水平上都不尽人意,缺乏阅读量和订阅量,再加上落后的管理机制,使得国内科技期刊很难适应现代化出版运行机制[39]。

本文据此提炼了关于国内期刊建设的两个引发讨论较多的主题,分别为中文科技期刊定位和中文科技期刊的管理。

2.4.1 中文科技期刊定位问题

中文科技期刊的角色定位,首先应该是向中国人传播科学的途径,而不是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工具。只有当新的学术观点能用中文思考产生,新的学术概念在中国出现,中国科学才能实现转型升级。相应地,苏新宁建议创办新期刊,选择中文期刊中优秀论文全文翻译刊载于这些期刊上,并向海外出版发行或全球开放存取[40]。此外,将主要创新成果来自国内期刊的要求加入国家三大奖评审中。同时,对于目前科技部提出的“三高”期刊,沙威指出,“三高”期刊列表增加了小领域研究学者的发文难度,建议国家无需对科研人员发表论文在哪些期刊有过多限制,给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17]。石锦卫对指定某些国内期刊的政策表示反对,学科发展是动态的,很多时候指定会限制发展,也会催生国内学者一窝蜂涌向这些期刊的问题。提议自信地让期刊自我调整发展[38]。龚江宏对“三高”期刊政策表示反对,他认为“唯SCI”至少有一个的统一标准,由本单位的学术委员会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确定的“三高”一旦实施,很有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学术伦理问题[41]。刘闯提出要把科技期刊以及科学数据定位为国家重要科技战略资源,从顶层设计上建立国家网络,归入国家数据库[42]。

2.4.2 中文科技期刊管理问题

中文科技期刊的管理是很多学者关心的问题。汪晓军建议国内的学术期刊也学习国外SCI 论文期刊,采用免除版面费,收取版权费的方法来提高学术水平和地位。在提高办刊质量上,关键在于聘用真正发挥作用的编委会团队,切实把控稿件学术质量[43]。朱邦芬认为要以学术水准和服务功能为导向,鼓励期刊的差异化发展,对不同类型的中文期刊采用不同的评估和管理办法[44]。

3 未来政策建议

目前,教育部、科技部已经发布了 《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其首要任务就是要破除“唯论文”导向,建立科研人才评估体系,以支持科研事业更快、更好、更科学的发展,这标志着“破四唯”、破“唯SCI”已经步入实质性阶段[45]。

客观来看,作为科技管理的重要手段,以论文、职称、奖项等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之前的评价体系。在当前大环境下建立量化和质化有机结合的考评机制并不容易,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为了避免忽左忽右而导致自食苦果,适度的、合理的量化考核不可早早地一概废除。因此,基于学者们的观点,如何能够在已发布文件的基础上,保障在破除“四唯”、唯SCI 的趋势下,人才的科学评估不至于“翻天覆地”,走入“什么都不唯”的怪圈,需要一些政策进行短期的过渡,本文中称之为保障型政策。

另一方面,科技评价体制改革是一场持久战,不是集中火力就能短时间内打赢的阵地战。从清理“四唯”专项行动到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项目评审和机构评估体系,还任重道远。“四唯”清理和唯“SCI”的破除需要从点滴做起,逐步渗透,久久为功,推动科研评价体系不良现象的整体性扭转。因此,本文提出优化型政策的概念,主要目标是优化人才科学评价的体系结构,促进制度上的变化和科学研究的正向发展。

3.1 保障型政策建议

3.1.1 完善分类评价方式

(1)科研项目分类评价。针对不同科研项目的独特性、创新性、复杂性,在评价活动中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调整评估标准。基础研究是为了深刻地认识自然现象、解释自然规律,获取新原理、新知识、新方法进行的实验性和理论性工作[46],其本质上是知识的创新,对基础研究类的项目则应着重评价其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新规律的原创性及科学价值。应用研究则主要是为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供方法、工具和技术,其直接成果是新工艺、新工具、新方法和新设备等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面向应用研究的评价应关注其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发展中关键科学问题的效能、支撑技术和产品开发的效果、代表性论文等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以国际国内同行评议为主。开发研究则是在应用研究与现有知识、技术的基础上,以生产新产品、完成新工程技术为内容而进行的研究活动。此类项目则需重点评价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关键部件等的创新性、成熟度、稳定性、可靠性,突出成果转化应用情况及其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支撑引领行业产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2)人才分类评价。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的前提。应进一步建立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引导人才职业发展、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人才评价应细分专业技术人才,结合不同学科门类特点,考虑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层次人才特点,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程序规范[47]。例如,对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着重评价其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能力、成果的科学价值、学术水平和影响等;对主要从事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人才,着重评价其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取得的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对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等;对从事社会公益研究、科技管理服务和实验技术的人才,重在评价考核工作绩效,引导其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支持能力。同时,对人才的具体考核评价中,应注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基于人才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学术素养、创新能力、绩效水平,构建符合人才发展规律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3.1.2 推动代表作制度落地

时下代表作制度得到普遍认可,认为代表作制度可以改善目前追求定量至上的局面,但代表作制度不够细致,标准模糊,因此无法保证制度效用的发挥。同时,受目前国内科研环境影响,与代表作制度紧密相关的同行评议仍存在公信力不足、程序不够规范等问题,因此还需进一步进行代表作制度的落地设计。

(1)辅以量化方法完善代表作评价方式。代表作评价实质上是同行评议的一种形式,若完全舍弃量化指标的评价,而只依赖定性评价,评价则将受到学科的复杂性、评审专家的权威性、评审程序的规范公正等因素影响,结果难以达到客观、公正[21]。而普遍用于评价的计量指标如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等,实质上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客观评价文献的质量、影响力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真正应该摒弃的不是量化指标的使用,而是受当前社会急功近利风气影响下的误用和过度使用。当然,绝对的量化或绝对的质化都是不可取的。科技评价应当在合理分类的情况下,尽可能综合使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把握被评价对象的实际水平。对代表作制度评价方式而言,量化指标的客观、简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代表作评价因评审专家价值判断的主观性带来的偏差,同时还可以减少一定的成本。故而,代表作评价应结合文献计量、科学计量指标,建立量化和质化有机结合的评价机制。而建立此评价机制,也还需要政府的引导、专业人士的探索和科学界的实践。

(2)优化小同行匿名评审机制。面对代表作评价制度涉及的学科宽度较广、学科方向的高度分化等问题,相较于大同行评议,小同行评议由于其专家的知识结构更加相近,更能够认识到评价对象的价值,评价更针对、更加深入。但同时,由于人情社会制约与利益纽带牵连,很难保障评价的公平、公正。因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严格科学的小同行匿名评审制度,将适度的量化考核和规范的小同行评议结合起来,从而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评价制度。

为建立适合本土的国内国际小同行匿名评审机制,需要做到以下3 点:①自上而下推动改革。政府进行政策主导,学校和研究机构参与,学术共同体努力,科研人员端正态度、积极响应,上下一心形成合力,营造氛围,破除“四唯”“五唯”之后重铸新规范;②建立小同行评议监督机制。一旦评审过程缺少监督机制,就容易造成权力滥用,严重影响评议的公正性。应加强评审工作的公开化、透明化,使评审流程、结果接受公众监督,避免小同行评议形同虚设,或者有些所谓同行根本不认真评议的问题。同时,应执行回避制度,回避同行的人情、利害关系,保障代表作能被客观评价[48]。③要建立、更新、清洗小同行评议专家库,扩大小同行评议专家的范围,增加同行评议的权重。

3.2 优化型政策建议

3.2.1 优化科研资源配置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到对科技创新来说,科技资源优化配置至关重要。要狠抓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优化组合,克服分散、低效、重复的弊端。要发挥高校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各类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发挥人才济济、组织有序的优势,形成战略力量。

为使得科研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科研人才受到公正待遇,需要各方长期的共同努力。要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把更多精力从分钱、分物、定项目转到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和创造环境、搞好服务上来。要加快推进科研院所改革,赋予高校、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政府各类科技计划、人才计划、学科评估等与经费挂钩导致了科研人员利益趋向明显、评议难以保持公正的现象,评价的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政府应改革自身,思考如何在正确发挥各类计划作用前提下,达成“去利益化”,让科技回归原本。掌握科技资源分配的相关部门,应自觉遵循“自由、平等、公平竞争”的科学精神,在制订科技规划、遴选科技项目、进行项目评审和成果鉴定时,要彻底破除“唯帽子”“唯SCI”“唯影响因子”等顽瘴痼疾,突破分层定级式的资源配给模式,将资源和奖励精准积聚到致力于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的人才身上。对于科研学者,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老一代科学家以及成功的科学家要有更高的姿态和更包容的心,不要把资源过分集中到自己手中。青年科研人员应端正态度,要愿意投身科技、投身创新,敢于与前辈公平竞争。

3.2.2 加强国内期刊培育

本文认为对于国内一流期刊的培养和学术界发文倾向的改革是必然的,但是在具体施行的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不宜操之过急。国内各个学科发展的情况不同,但都需要建立和培养本领域的本土优秀期刊。因此,可以在共同的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依据分类培养的思想,联系各个学科发展的实际,针对相似发展情况的学科制定同类期刊发文政策,不同情形的学科具体政策不同,实现有针对性的底层支撑。

对于总体的期刊培育导向,在进行政策的扶持倾斜的基础上,建议国内的学术期刊免除版面费,聘用真正发挥作用的编委会,谨慎确定“三高期刊”范围。在国内期刊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学习借鉴国外SCI 论文期刊的做法,采用免除版面费,收取版权费的方法[43]。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减轻投稿学者的经济压力来获得更多的学术稿件,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期刊在学术界和学者心中的地位。在提高办刊质量上,关键在于聘用真正发挥作用的编委会团队,切实把控稿件学术质量[44]。“三高”期刊列表一方面为其余国内期刊树立起了发展的方向,承接了破除唯“SCI”之后的核心期刊指标空白;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小领域研究学者的发文难度,从而导致国内其他未进入“三高”列表的小领域期刊的投稿量的减少。从长期来看,建议国家无需对科研人员发表论文在哪些期刊有过多限制,只需建议发表在国内期刊即可,给科研人员和科期刊更大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

对于不同属性学科期刊分类培育的实现,要联系各个学科发展的实际。本文认为针对与国情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可以采取积极推进的措施。主要包括哲学领域、大部分不涉及技术的社会科学领域等。对于基础和理工类学科,其在国内科技及期刊发表的潜力较大,但是目前建议采取保守转变的态度。在此类学科进行科学研究的学者,不仅需要从外文期刊获取学科前沿知识的能力,还需要具备向世界宣传我们的工作的能力。所以建议在加快国内英文期刊的建设的同时,对此类学科的发文不作过多规范。针对方法技术类学科,例如管理科学、统计学等,在国内科技期刊的发表潜力相对较小,应兼顾中英文期刊的发表[49]。

3.2.3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在综合评价体系形成的过程中,可以在分类评价、代表作和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制定更加细化的指标和标准,供各个机构在了解自身实际的前提下参考。其中,对SCI 指标维度可以“取其精华”。很多宏观评价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不仅成本高,而且难以保证公平。这种情况下可以借鉴多样化的文献计量指标,规范使用SCI 论文标准作为评价依据的一个维度[31]。对于机构内部的科研评估,可以采取设立学术委员会的方式[50]。

对于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从科研管理体制方面进行深度改革。综合评价体系不只是对于科研人员的评价,还包括对于科研机构和大学的评估。要真正的解决在评估过程中各种“唯”的问题,自顶向下的改革是必需的。国内急需从源头建设一个正向发展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其中,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应为做好公平合理配置资源和执行严格验收制度,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国家对于大学的评价标准,尤其是对于“双一流”学校的评定标准也要破除“唯”的思路。只有当国家不再以各种论文、人才帽子等指标评价大学发展,大学内部才能够根据自身需求以更加多元的评价指标来评价科研人员,从而形成正向的科研管理评估体系[19]。

3.2.4 强化学术伦理监督

科研评价的作用发挥不仅需要好的制度规范,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学术环境来支撑。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在科技界倡导正确的价值导向。习总书记曾言: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科研行为应在学术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约束下开展,要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坚守科研诚信底线和科研伦理规范,反对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加强科研数据及成果管理,反对科研领域“圈子”文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要营造导向鲜明、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首先要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的行为施行严厉打击,严格调查可能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科研活动。对于确实存在严重学术不端的违规人员,其不当获得的所有荣誉和利益,包括学位、职称、人才称号、各种奖励奖金,都要全部清退归零。此外,在资源配置上,对那些严谨求实、潜心研究、无私奉献、成就突出的科研人员给予倾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平台,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加身心舒畅的投入到科学研究事业当中。同时,也倡导“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的专注精神,营造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的良好的科研生态。

4 总结与展望

人才评价和机构评估的改革是推进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破四唯”、破除“唯SCI”导向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发布,将会对今后的人才和机构评价产生颠覆性影响。学者对政策文件的讨论主要集中于评价体系有待改革,评价忽视人才类型差异,代表作制度尚不完善,国内一流期刊培育任重道远4 个方面,指出了部分政策未尽之处,并对政策建议进行了探讨。本文通过对学者的讨论进行评述,一方面,建议完善分类评价方式,推动代表作制度落地,保障人才的科学评估不至于“翻天覆地”,走入“什么都不唯”的怪圈;另一方面,建议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加强国内期刊培育,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强化学术伦理监管,促进制度上的变化和科学研究的正向发展。此外,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对学者观点的总结分析仍存在主观因素影响,客观性不足。二是本文仅从梳理学者观点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尚未提出完整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人才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人才云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期刊审稿进度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