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研究

2022-01-01 10:36钟惟东王桂新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农民工图书馆

钟惟东,王桂新

(1.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200433;2.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上海 200433)

1 引言

城市化过程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1978 年城镇化率为17.9%,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 年度统计公报》 数据,截至2019 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0%[1]。按照美国学者诺瑟姆关于城市化发展的初始阶段、中期加速阶段和后期停滞3 个阶段划分标准,当前中国正处于中期加速阶段。受户籍制度影响,中国城市人口呈现二元结构,常住人口被划分为有本地城市户籍人口和无本地户籍人口,后者就是我们常说的流动人口。截至2019 年末,国家统计局 《2019 年度统计公报》 数据显示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4.38%,流动人口2.36 亿人,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16.22%。流动人口是中国城镇化中“半城市化”产物,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民工,很多文献中未将两者做严格区分,实际上流动人口比农民工概念涉及人群范围更广。城镇化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因此,流动人口市民化是城市化的核心问题。农民工转变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最重要的是农民工生活观念、思想方式、行为习惯、社会组织形态的转化[2]。这些转变需要流动人口对所在城市相互同化和文化认同的过程,即社会融合。关于社会融合的概念,学界从不同视角对其定义各不相同,如从流动人口再社会化视角、融合程度递进程度视角、融入互动视角、融入内容维度视角等[3]。社会融合是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环境适应、生产生活资料准备、文化和精神认同的一个动态适应过程。田凯认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包括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文化和心理层面3 个层面[4],而杨菊华认为应该包括经济整合、社会适应、文化交融和心理认同4 个方面[3]。未来中国城市化趋势不会改变,因此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是当前和未来城市化过程中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民生问题之一。

近年来,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处于上升趋势,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所增强,但还存有不利于社会融合的因素。2016 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 《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将农民工社会融合情况作为报告内容之一[5],35.6%的进城农民工认为自己是所居住城市的“本地人”。而《2019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显示,有40%的进城农民工中认为自己是所居住城市的“本地人”,27.6%进城农民工参加过所在社区组织的活动[6]。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受到来自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客观因素来源于流动人口自身之外,如排斥性制度、城市规模、地域歧视的社会心理等。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二元化城市制度构成了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制度性障碍,具有户籍的城市人口的优越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信心和努力[7]。社会排斥、城市规模仍是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重要因素[8],城市规模越大流动人口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越弱。主观因素来源于流动人口自身。由于对城市缺乏认同感同时受地域文化习俗差异影响,流动人口自身存在抗拒与城市社会融合、自我孤立和自我边缘化倾向。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 《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都存在上述现象,进程农民工业余时间人际交往以老乡、同事和其他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甚至有不少比例农民工根本不和他人来往,业余时间主要是看电视、上网和休息。因此,要推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不仅要改革城市二元化制度,为流动人口提供与城市本地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同时还要为流动人口拆除阻碍融入城市的心理栅栏,增强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9]。公共图书馆是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内容,在促进流动人口方面应发挥应有作用。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集聚人类知识文明和城市文化的公共空间,以及城市文化标志性组织和宣传窗口,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过程中能否发挥作用?是否有利于拆除流动人口心理栅栏,增强他们对流入地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果构建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这是本文想去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拟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诉求入手,分析公共图书馆是如何发挥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功能,进而思考如何改进和完善现有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以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2 文献回顾

最早关注到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现象是社会学和人口学等学科学者,随着城市化发展,逐渐受到政治学、法学、公共管理等学科和政府管理者的广泛关注。进入21 世纪以来,图书馆学研究者也关注到这种社会现象。关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已有研究,图书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共图书馆价值层面;二是公共图书馆实践层面。

公共图书馆价值层面。《牛津英文词典》 关于Public 的其中一个解释是“公众的、公共的”,一般用来修饰“由政府举办、供公众使用的”的设施或服务;中国 《现代汉语词典》 对“公共”的释义是“属于社会的,公有公用的”。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在图书馆前加上定语“公共”,体现了公共图书馆应面向所有人开放的价值取向。但现实实践中公共图书馆或多或少存在歧视和排斥,因此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都提倡将社会包容作为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之一。1999 年英国文化传媒体育部(DCMS)发布 《所有人的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社会包容政策》,提倡公共图书馆应该向所有人开放[10]。为解决美国社会中有语言障碍、文化和社会孤立、不同的种族、性取向和性别的人群能获取图书馆和信息资源服务,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将公平、多元化和包容是协会及其成员的基本价值观[11]。中国学者于良芝教授2003 年首次将“社会包容”作为图书馆使命与核心价值之一[12]。图书馆公益性价值体现在社会公平包容[13],图书馆价值就是保障人人享有平等、自由、免费利用图书馆的权利[14]。公共图书馆是实现社会包容、促进社会和谐的制度性安排,有利于保障公民自由、平等地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权利[15]。因此,社会包容应成为公共图书馆核心价值之一,并内化成服务理念,向社会成员提供无差别服务。

公共图书馆实践层面。英国图书馆学家戴夫·穆德曼(Dave Muddiman)针对老年人、儿童与青少年、残障人士、女性等通常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以及受种族歧视者、同性恋者等特殊弱势群体展开社会排斥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公共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排斥[16]。2017 年美国弗雷德里克·怀斯曼拍摄的纪录片 《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也将视角集中到纽约公共图书馆在面对不同年龄、肤色、文化和阶层读者如何提供包容性社会服务上。知识信息时代,信息分化、信息鸿沟或数字鸿沟是一种客观事实。有研究从信息鸿沟出发,认为图书馆应该向所有公众开放,是消除社会排斥的有效方式之一[17]。关于实践层面的国内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考察中国公共图书馆提供服务过程中社会包容和社会排斥现状。如中国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尚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社会包容,在价值和使命定位、包容性服务意识和无障碍服务等方面存在缺陷[18];在社会包容方面存在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如包容的对象、包容的限度、文献资源建设的包容、建筑技术等硬件实施、人员和管理制度等软件设施[19];在价值和使命、服务意识、无障碍服务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年龄歧视、残疾人歧视、读者着装歧视[15];存在采集排斥和使用排斥两种数据排斥现象,这种现象已影响社会公正和公民平等获取信息资源[20]。二是逐渐关注到公共图书馆在服务特定人群的社会包容问题。如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图书馆研究开始关注到老年人、成年人和青年人各类读者群体的代际融合问题[21];公共图书馆在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在提升他们知识能力、满足其文化服务需要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更有利于他们实现生产和文化空间的转换[22];公共图书馆新生代农民工需求的图书馆服务供给具有包容性、有限性、多元性、差异性和动态性等特点[23]。东部地区城市化人口通过公共图书馆积极融入城市,而中西部地区城市化人口由于文化障碍不能很好地融入城市[24]。

从文献回顾来看,图书馆领域研究已关注到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但还是存在不足之处。无论从价值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图书馆领域研究重点更多从图书馆服务供给角度去研究社会包容和社会排斥,较少从图书馆服务需求角度去研究社会融合,对流动人口诉求把握不够。因此,本文将从流动人口的视角去探讨公共图书馆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功能,以及改进和完善现有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以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3 公共图书馆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3.1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诉求

当前,中国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供给主要以是否拥有本地户籍的作为依据。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造成歧视性排斥[25],阻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进程。社会融合是相互同化和文化认同的过程,城市的排斥性制度使得流动人口对所在城市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没有社会认同,流动人口就缺乏社会融合的心理基础。融入流入地城市是流动人口的殷切希望,存在多重的社会融合诉求。

(1)获得更好就业机会和更高收入的经济诉求。从“推拉理论”来看,更好的工作机会、更高的工资收入、更好的生活设施形成城市吸引农村居民移民的拉力;相反农业报酬低、就业不足、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形成农村居民离开农村的推力。受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城市就业收入远远高于农村就业收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研究指出,中国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是机会导向,选择的目的地主要取决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增长差异[26]。因此,经济诉求是流动人口流入城市的首要诉求。

(2)希望能够获得流入地城市居留权利或落户权利。流入地公共服务水平和福利水平普遍高于流动人口户籍地对流动人口产生居留和落户需求具有拉力作用,而户籍与城市公共服务、福利相捆绑是产生居留和落户需求的主要原因。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大力推进户籍改革。2013 年11 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2016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1 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 提出,至2020 年实现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任务。在党和政府积极推进流动人口落户过程中,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对落户具有推力作用。如刘涛等研究发现珠三角地区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远低于居留意愿,产生这种现象最关键的原因是受到社会心理融合状况的显著影响[27]。

(3)享受流入地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影响中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一体两翼[28]。流动人口在子女教育、就业服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使流动人口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同时也造成很多实际困难,如他们的子女只能进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或在老家成为留守儿童、在流入地城市购房需求被限制等。

(4)心理和精神层面的诉求。流动人口远离原生态社会关系网络、与流入地文化习俗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流入地有构建和维护新的社会网络、对城市文化心理认同和社会认同以及思想观念转变等方面的需求。此外,流动人口希望能够了解和掌握流入地相关政策,如居留和落户政策、购房政策、基本公共服务政策,遗憾的是不少流动人口对这些政策和变化知之甚少甚至毫无所知。

3.2 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功能

公共图书馆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呢?首先,有必要了解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功能。

公共图书馆发挥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作用,是文化重要标志、文化重要场所和文化创新载体[29]。关于公共图书馆社会功能的探讨,经过长期争论和研究,国内外图书馆学学者基本上取得一致的共识。1975 年国际图联(IFLA)提出图书馆应具备4 项社会职能: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随着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有学者认为国际图联的界定并不准确,并认为公共图书馆具有4 种职能:①知识收藏与大众传播;②社会教育;③信息开发与情报服务;④文化娱乐[30]。周德明认为上海市公共图书馆具有文化典藏、信息中心、终身学校、知识门户、文明窗口和休娱处所等职能[31]。季思聪认为美国公共图书馆对民众而言有4 项功能:信息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和公益功能[32]。虽然不同学者论述各有差异,但总体而言,公共图书馆发挥了知识典藏和传播、社会教育、信息开发和文化娱乐休闲4 个方面功能。

现有关于公共图书馆社会功能的认知主要基于公共图书馆自身业务角度去认识和定义,未跳出自身业务从更宏观视角去认识其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实际上,公共图书馆活动不仅仅是收藏图书期刊等“物”的活动和提供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等“技术”性的活动,更是围绕以“人”为核心展开的系列活动,为人与物、人与技术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提供了空间。在互动过程中,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距离、增进对城市文化和社会认同以及城市归属感,因此公共图书馆发挥着社会融合的功能。

3.3 公共图书馆在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中发挥的作用

那么,公共图书馆促进社会融合的功能如何实现呢?我们可以从流动人口诉求出发来考察公共图书馆对实现其诉求的作用。

(1)公共图书馆为增强流动人口在城市就业和职场竞争力提供社会支持,有助于他们获得更好就业机会、更高收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人际间收入差距和技能鸿沟也在加大。收入差距和技能鸿沟的加大为公共图书馆带来新的使命,即为提升公众的信息素养、技能素养以及职业素养提供相应的服务[33]。公共图书馆对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公共图书馆为流动人口弥补或消除信息鸿沟提供社会支持。信息是现代社会中一种重要生产要素的观念已成共识。无论是传统媒介时代还是数字化时代,事实证据表明信息贫困是经济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两者之间存在正向相关性[34]。公共图书馆作为人类社会信息集聚中心,向读者提供既包括知识性和技术性信息,还包括社会、时政、市场等信息。合理利用公共图书馆,有助于缓解流动人口的信息贫困,缓解信息鸿沟。让人遗憾的是,流动人口很少将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获取来源机构。新生代农民工几乎不会考虑通过地方图书馆获取就业信息资源,其对地方公益性图书馆机构的认同度偏低[35]。有调查显示,网络渠道是农民工最常使用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而选择去公共图书馆的人不到总调查人数的6%[36]。实际上,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利用信息还需要鉴别真假,而这恰恰是很多农民工缺乏的能力,上当受骗之事也是常有发生。其次,公共图书馆具有社会教育功能,能为流动人口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提供社会支持。1994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 指出:公共图书馆,作为各地通向知识的门径,为个人和社会群体提供了终生学习、独立决策和文化发展的基本条件。流动人口有参与技能培训或在职教育的现实需求,但同时也面临学习时间和费用等障碍,公共图书馆可为此提供支持性服务。公共图书馆为公民终生学习提供了条件,为社会人员提供了重要的隐性课程资源[37],如知识讲座、网上课程等。东莞图书馆在其“学习中心平台”专门开设了“外来务工”栏目,内容有电子电路、按摩保健、车床车工、服装制作等专门为外来务工人员提升技艺的视频[38]。

(2)公共图书馆回应了流动人口希望获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部分诉求,有利于拆除他们融合过程的心理栅栏和表达城市人文关怀。首先,有效保障流动人口获取公共图书馆服务,能使流动人口获得与本地居民享受均等化服务的心理感受,这有利于拆除阻碍融入城市的心理栅栏,增强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信心以及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公共图书馆增加服务对象所增加的边际成本相对较低甚至为零,不会给城市地方政府增加额外财政压力,容易获得政府支持。作为一项惠及所有人的基本公共服务,公共图书馆体现城市对异乡人的关怀,成为促进社区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39]。如深圳通过“图书馆之城”项目建设“城市街区24 小时自助图书馆”,让一些觉得在深圳生活压力大、想回老家的流动人口,坚定了留在深圳的决心[38]。2011 年,杭州图书馆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入图书馆阅读,网民把杭州图书馆成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无独有偶,2020 年6 月,湖北农民工吴桂春在东莞图书馆留言写道“识惠东莞,识惠外来民工”“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其次,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地回应流动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诉求,传递城市对流动人口的人文关怀。2011 年,铁道部开通网络购买火车票后,针对很多农民工不懂电脑和网银,很多地方的公共图书馆迅速启动为农民工提供网上购票服务,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陕西省公共图书馆、重庆38 家公共图书馆、嘉兴图书馆及上海等地的公共图书馆[38]。公共图书馆的这一举措受到中国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的赞扬。

(3)公共图书馆为流动人口心理和精神层面的诉求提供了解和学习城市生活观念、城市文化的公共知识空间,为他们拓展个人社会关系网络提供互动平台。首先,图书馆是构建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心理基础的公共知识空间之一。图书馆是城市传承历史、延续文明、拓展未来的重要资源基础,是回忆城市发展脉络、感受城市精神和文化精神的城市空间[40]。作为一个城市里重要文献的保存地,所有前人的经验、文化以及思想观念都在公共图书馆得到了系统化的保存[41]。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城市文化的知识典藏和传播以及教育和熏陶功能,让流动人口主动了解和学习城市发展历史、文化和生活观念,是他们认同和接受一所城市的心理基础。如2010 年重庆市图书馆及各区县图书馆和社会合作单位共同启动了“重庆市文化共享工程农民工服务联盟”,以“融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打造重庆市农民工活动品牌,为农民工子女打造的“蒲公英梦想书屋”[42];2014 年起,广州图书馆为新广州人不定期举办粤语培训班和“知粤讲堂”,提高该群体的粤语水平,以更快地融入社会[43];合肥少儿图书馆成立民工子弟分馆,一方面帮助民工子弟拓展知识,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38]。其次,图书馆是流动人口在城市中构建新的社会关系网络的一个互动平台。书籍是最好的朋友,通过在公共图书馆可遇到阅读兴趣相近、研究旨趣接近、休闲爱好相同的志同道合者。深圳南山外来工图书馆成立后,有读者通过其举办的“悦读有约”读书分享活动,与其他6 名外来工一起自编自导情景剧 《力量》,既增长专业知识,又增进人际关系;东莞图书馆创立的“学习中心平台”引入社区、交互学习功能,让学员可以轻松分享日志、照片、话题、群组等各类信息,并与网上的“同学”“教授”在线交流[38]。通过公共图书馆作为媒介,流动人口可通过“趣缘”拓展个人社会关系网络,增加人际交往可能性,对远离原有社会关系网络的他们来说是一种精神抚慰,有利于加快他们了解和熟悉城市,进而促进流动人口的融入城市生活,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张鑫等对天津市8 个公共图书馆调查和实证分析发现:农民工及其子女对公共图书馆的利用与其社会融入程度互为因果关系,农民工子女利用公共图书馆,对其知识扩充、交友、世界观的塑造以及增强自信均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44]。

从上所述可看出,在当前中国快速城市化和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中发挥着具有积极的作用。关于图书馆的前述4 项功能是公共图书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功能的基础,有利于他们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心理层面积极转变,为他们更好地融入流入地城市社会提供可能性、发挥催化剂作用。

4 公共图书馆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政策建议

既然公共图书馆发挥着社会融合功能,那么我们要如何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呢?我们可从3 个维度出发予以改进和完善。

(1)公共图书馆服务平等性维度,坚持向所有人开放的服务理念。公共图书馆不应根据户籍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贫富差异而产生歧视甚至拒绝服务,应坚持对所有人开放的价值理念。流动人口中大多数属于非户籍居民,受自身教育水平和财富水平影响,自身对于进入公共图书馆就心存芥蒂,担心受到排斥。实践服务过程中,有些公共图书馆存在年龄歧视、户籍歧视、着装歧视等排斥性行为,这些行为将不利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坚持开放、共享、平等的理念,让他们轻松、自由的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向流动人口开放,让他们享受到与本地户籍居民平等阅读权利,增强他们融入城市的自信心。

(2)公共图书馆服务可及性维度,通过缩短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增加流动人口利用图书馆频率。①缩短空间距离。国际图联提出,公共图书馆的设立标准为每5 万人应拥有一所图书馆,辐射半径通常为4 公里。按照此标准,我们绝大多数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建设都没有达到国际图联标准。现实的情况是,公共图书馆主要设置在中心区域,而大多数流动人口居住在非中心城区,与公共图书馆空间距离较远将降低他们利用图书馆服务的可能性。因此,公共图书馆有必要适度增加在非中心区城市区域设立分馆。②缩短心理距离。现实中,很多流动人口中根本不知道公共图书馆或社区图书馆的存在,更不用说让他们去利用图书馆服务;有些知道他们生活周围有公共图书馆或社区图书馆,但有些人认为自己并没有权利使用,当然还有些人压根就不知道公共图书馆能为他们做什么。因此,有必要提高公共图书馆尤其是街道(或乡镇)社区图书馆的知晓度,增强宣传力度。

(3)公共图书馆服务覆盖率维度,通过服务下沉方式增强公共图书馆服务覆盖面。图书馆服务包括阅览、外借、检索、复印、公益性讲座和培训、数字资源、网络服务和提供社会人员学习的免费公共空间。在实践中,受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非中心区域的影响,街道(或乡镇)社区图书馆是服务流动人口的主体,而这些图书馆服务以阅览、外借等服务为主,有些公益性讲座和培训、数字资源服务并没有下沉到街道(或乡镇)社区图书馆,客观上导致流动人口不能享受到全领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

5 结语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公共图书馆作为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图书馆学研究对社会融合和社会排斥在价值层面和实践层面展开了不少研究,但主要是基于公共图书馆为主体视角,缺乏从流动人口为主体视角去探讨公共图书馆在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作用。

本文以流动人口为主体视角,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诉求出发,认为公共图书馆发挥着社会融合功能,主要表现在:公共图书馆为增强流动人口在城市就业和职场竞争力提供社会支持;满足了流动人口希望获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部分诉求,有利于拆除他们融合过程的心理栅栏和表达城市人文关怀;满足了流动人口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部分诉求,为他们认同和接受一所城市构建心理基础,有助于他们的社会融合。基于公共图书馆在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文章提出可从公共图书馆平等性维度、可及性维度和服务覆盖率维度出发改进和完善现有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以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农民工图书馆
基于双变量probit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图书馆
农民工眼中的大树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