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金振辉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现已开始在部分省份开始使用,其叙述方式主要以时序为经,事件为纬,既求“通”,又求“全”,呈现出“总体容量大、内容涵盖面广、知识密度大、历史概念众多”等特点。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教师教学存在“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这种教学状况令人忧虑,必须尽快解决。
如何破解这一困境?由于教学内容和课时数已经确定,回旋余地不大,因此,较为可行的探索方向是对教材的合理整合和优化教学方式。那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整合教材并优化教学方式?解决这一问题的要领是抓重点,“概括和确定该专题中的关键问题”“围绕关键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问题引领作为展开教学的切入点”,并据此优化教学实施,是有效的教学路径之一。这里所说的关键问题不是指具体的事实性知识,而是学习这些知识后学生得出的认识,是能够统摄整个教学内容的根本问题,能够助力学生掌握关键知识和关键能力。总之,教师应先确定一个单元、一节课、一个历史知识点要探讨的关键问题,然后围绕关键问题展开探究。笔者现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上)》《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摸索和认识。
教师要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完整、准确地把握历史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教师开展教学行为的重要依据,教师一定要吃透《课程标准》,依标施教。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认真研究新教材,把握好新教材,明确该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及重要史事,结合学情,综合分析各种要素以概括和确定该内容的关键问题。笔者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 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和学情,经过分析,确定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有何变化?春秋战国时期时人如何应对”这个关键问题,参看表1:
表1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关键问题的确定
“对历史教学内容的整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运用主题教学、问题教学等教学模式,对教科书的顺序、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将教学内容进行有跨度、有深度的重新整合。”《课程标准》的建议一语中的,切中了如何处理教材的要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可以围绕关键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适当调整课文子目及内容,选定课文内容中有助于解答关键问题的关键知识作为教学重点,以点带面,强干弱枝,努力让学生建构起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并且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使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综合发展。
在《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课中,围绕确定的关键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有何变化?春秋战国时期时人如何应对”,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简单的整合:把第二目“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拆开,将“经济发展”放进前面第一目“列强纷争与华夏认同”,将“变法运动”放进第四目“百家争鸣”,将第三目“孔子和老子”也放进第四目“百家争鸣”中,具体参看表2。
表2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材内容整合
通过这样对教材的整合,可以使教材内容更为集约,更加突出主干和重点,更适用于实际的教学操作,使教材的可学性和实效性得到提升。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学生要了解和认识历史,需要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境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而去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展开学习,对历史进行探究。”教师根据关键问题创设历史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被动地接受、容纳外部知识的“灌输”和“平移”,而成为活动的主体,成为活动过程的体验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学科本身的知识,还得以将静态的知识“激活”,体验到更深刻、更复杂的情感和学科思维。
教师可在《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这课中根据关键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有何变化?(时代之变?)”出示相关材料,展现社会变化的大面貌:
材料一(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史记》
材料二春秋大约有一二百个邦国……到战国初年见于文献的只有十余国,大国仅七。不说大国,就以鲁国为例,为其兼并而为附庸的,史载有项、须、句、卞等小邦邑,他们都已整合进了统一的鲁文化圈。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述说当时社会政治和军事上出现了什么变化。政治上:诸侯争霸,政权下移;军事上:兼并战争激烈,由列国到战国七雄。这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到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时代。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相关材料,让学生思考当时经济和思想观念有何新情况出现。
材料三
图1 春秋战国时期铁质农具和战国牛尊
材料四公作(指公田劳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私田劳作),无所匿其力也。
——(战国)《吕氏春秋·审分》
根据这两则材料可知,当时经济之变在于牛耕与铁制农具的使用,生产力出现飞跃;公田到私田的开垦,小家庭劳动为主的经营方式得到发展,生产关系也出现了质的飞跃。
材料五庄王对武德的解释符合民众的利益,这符合周初以来华夏对德的理解,又以武王为例,显示其要效法华夏统治者周武王,综上可知,武王在文化上认同了华夏。
——李渊《左传中楚王事迹与华夏认同意识》
材料六潘党曰:“收晋尸,以筑京观。臣闻克敌,以示子孙,勿忘武德。”楚子曰:“武王克商作《颂》曰:载戟干戈,载囊弓矢,我求懿德……允王保之……夫武,禁暴、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
——《左传》
教师可结合书本解答华夏观的概念,利用材料六设置的悬念,先让学生观察图2,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材料,同时教师作必要的翻译解说,使学生认识到曾被认为蛮夷的楚国,也认同华夏观,由此可知当时思想观念上由华夏之防转变为华夏认同。
图2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时代之变示意图
教师通过材料创设历史情境,并合理结合教学内容,带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感受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之巨变,让学生理解那段历史,优化历史教学。
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从做中学”,即从儿童的实际生活出发,提出能够引起儿童主动关注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儿童虽然缺乏知识,但是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疑难问题,这时候他们就像科学家一样,高度关注面临的关键问题,调动一切积极性,去努力(动手)解决。在课堂中教师激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从做中学”,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加工,抓住内容之间的联系,把握问题本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在《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课中为更好让学生明确知识指向,同时改变教师逐一讲解知识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在教学中采用课上填写表格这种“从做中学”的方式助力解答关键问题。
表3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时人应对之策”简表
在这里,通过让学生填写知识简表,有利于落实主干知识,夯实基础,又可以查漏补缺,减轻课堂教学负担,为教师课中突出教学重点创造条件。教师也可以在课后让学生联系所学知识,画出本课知识体系的关联图,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本课的关键问题与关键知识,提升关键能力,关联图如图3。
图3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知识体系关联图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的使用,是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这对高中历史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作为在所有课程资源中“起着主导性和决定性作用”的教师,要勇于主动迎接这一挑战,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尝试利用关键问题引导教学优化策略来积极探寻破解“内容多课时少”这一矛盾,从而完成高中历史教学任务,涵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