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陈振华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来设计作业,是此次课改对历史作业提出的新要求。”在部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线教师对教学内容研究较多,而对作业编制的研究较少。为此,笔者在本文中总结了一些基于教材资源探索课时巩固题的路径。
教材史料是教材编写者在浩瀚的史料中精心摘选的,必然有其依据和合理性。教材又是高一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资料,因此用好教材中的史料对教学意义重大。教师运用教材史料创作课时巩固题,可采用以下四类基本做法。
“基本搬用”是指搬用教材史料原文,同时搬用教材设计意图。依据教材第11 页的史料阅读,教师可创作例1。
例1.公元2世纪时的罗马演说家说:“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罗马城)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上述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D)
A.西罗马帝国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强盛
B.基督教国教地位的确立
C.丝绸之路维系罗马与汉朝的直接贸易
D.地中海地区的和平与统一
教材设计此史料阅读是为了印证罗马帝国统治下地中海地区商贸的发达,主要得益于地中海地区的和平与统一。
例1 采用了“基本搬用”的策略,材料与设计意图完全与教材吻合,训练了学生基于历史时空环境,解读历史语境的历史解释素养。
“变换意图”是指不改变教材史料,但改变教材编写者编写教材史料时的意图来设计巩固题。教师可利用教材第8 页关于“亚述骑兵”的图文资料创作例2。
例2.图1是亚述骑兵攻击对手的情景。亚述帝国的骑兵活动于(C)
图1
①两河流域 ②小亚细亚
③埃及 ④印度河流域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教材编写时,主要是在介绍完亚述扩张后,配上上述图文资料,增强亚述扩张的情境性。而笔者利用这一情境,将其作为引导性材料,要求学生了解亚述帝国的空间范围,设计意图与教材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有利于训练学生的空间观念。
“适度开发”是指抽取或改编教材史料的部分信息来设计巩固题。例3 选自教材第9 页“波斯浮雕”的图片,要求学生从图片和引导的主题出发,提取历史信息,实证波斯帝国的历史。
例3.阅读图2“被征服者向波斯统治者纳贡”,从中可认定的事实是(A)
图2
A.波斯帝国存在实物贡品
B.畜牧业是波斯帝国的经济支柱
C.波斯境内民族关系融洽
D.波斯帝国的生存依赖于对外征服
本题考查了波斯帝国的朝贡体系,训练了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从图片可以发现,纳贡的内容有羊和其他实物,故可知波斯帝国存在实物贡品,选A 项;仅从两匹羊,不能反映出畜牧业是波斯帝国的经济支柱,波斯人也是农耕民族,故排除B 项;材料不能反映民族关系的状况,故排除C 项;材料只能说明波斯帝国曾实行对外扩张,但不能表明依赖于扩张,排除D 项。
“升华立意”是指利用教材史料并在教材立意的基础上升华认识,得到新的历史解释。教材第12 页有一幅插图,教材设计此插图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希腊雕刻对埃及雕刻的借鉴,由此解释文明的交流。但笔者认为还可以升华这一史料的立意,本节课主要是从战争、商贸、文化传播等视角探讨文明交流的方式,而这两个雕塑就是典型的文化传播的方式。据此,笔者设计了例4。
例4.图3为早期希腊雕塑,图4为古代埃及雕塑。比较两图雕塑,可得出的结论是(D)
图3
图4
A.古埃及文化对古希腊文化的借鉴
B.人像雕塑艺术起源于地中海地区
C.古地中海文明极力实施武力扩张
D.文化传播是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现
笔者要求学生根据图3、图4,提取历史信息:两个雕刻在发式、表情、站立姿势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而雕刻属于文化的载体,这说明文化传播是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现,故选D 项。本题从雕塑的样态出发,从一个侧面提供了文化传播的实例,提升到文化传播的视角,是对教材立意的一种提升,更好地解释了文化交流的多种形式。
教材正文基本都是历史结论或历史知识。教师对教材正文的开发,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科素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
“印证正文表述”是利用史料来证明教材的历史结论,这主要调用了史料实证素养1—2 的水平。教材第12 页认为“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学生并没有关注这一结论,往往认为铁的运用始于中国。因此,笔者将商代有关用铁的史料加入,设计了例5。
例5.现有史料表明我国用铁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河北省曾出土商代的铁刃铜铖;人们曾在苏美尔人所建的古乌尔城(约前3500年)的古墓中,发现一把西方已知最早的小铁斧。据此可得出的认识是(B)
A.商代已经大规模使用铁器
B.冶铁技术可能起源于西亚
C.中国可能最早发明了铁器
D.中国农耕技术源自苏美尔
依据《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可知,商朝的时代是约在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而古乌尔城的时代是在约前3500年,据此可知,西亚早于中国发明铁器,排除C 项,选择B 项。此题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性看待我国历史,有利于学生坚守史料实证的意识。
“整合正文表述”是指将教材前后正文的内容融合、衔接,引导学生得出新的历史解释。
本课第一目写道:“亚述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教材最后一目写道:“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其实,依据选择性必修3“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一目的知识,学生会更深刻地认识到冶铁技术传播的意义。因此,笔者设计了以下整合性巩固题例6,用于课后提优。
例6.公元前12世纪,腓尼基人和亚述人开始广泛使用铁器,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亚述人依靠铁器东征西讨,建立了从西亚到北非的强大帝国。这说明(C)
A.西方各文明同时进入铁器时代
B.铁器用于生产是文明间交流的结果
C.生产力的进步推动古文明扩展
D.铁器首先在军事上得到大规模运用
此题将教材正文两处的内容都整合起来了。在当时,铁器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亚述人利用铁器扩张了其文明,可知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古文明扩展,选C 项。此题明确亚述人迅速扩张的原因,实际上渗透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唯物史观。
“拓展正文表述”是指立足于正文叙述,增加相关内容,使历史知识更有连贯性、系统性,从而增进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教材第三目第22 页介绍了字母文字的起源,点出了腓尼基人发明了字母文字,但其叙述并没有与教材第一节的埃及象形文字、西亚楔形文字联系起来,这会让学生以为字母文字是凭空出来的。本目的要旨是通过介绍字母文明的发明,让学生理解文明交流的意义,因此笔者认为需要拓展正文内容,让其与前述第一课所介绍的文字相关联,进而才能使学生更深刻理解文明的交流。因此笔者设计了例7 进行训练。
例7.腓尼基人融合了象形文字的点划,并简化了楔形文字,将几种旧写法进行重新地组合,从而在接下来的书写过程中极大地缩短了书写时间,发明了非常简便的22 个字母。由此可见,腓尼基字母的发明(B)
A.表明日常书写用文字诞生
B.是区域文明交融的成就
C.体现了西亚文明独领风骚
D.是商业经济发展的结果
腓尼基人是西亚人,当时西亚存在两河流域文明和埃及文明,分别使用楔形和象形文字,腓尼基人结合两大文明,创造字母文字,体现了区域文明交融的成就,选择B 项。本题的设计将字母文字与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建立了联系,将古代西方文字的发展历程介绍得更加完整,考查了史料实证素养,增进了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教材是在不断使用中得到完善的,因此教师需要推敲教材字词,发现问题要勇于考证,最好命制成相关的课后巩固题用于纠偏正文表述,如此可以让学生感受认知冲突,进而增进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提升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对于波斯帝国的官僚体系,教材明确指出:“帝国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体系,由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以统治社会发展水平和风俗都非常不同的广大地区。”笔者在阅读此处时,对此处表述的逻辑性存有疑问,“以统治社会发展水平和风俗都非常不同的广大地区”表述的是用波斯人担任最重要职位的目的,但此处逻辑上很难理解,主要是与中国古代史的认知发生了冲突。比如中国古代“统治社会发展水平和风俗都非常不同的广大地区”,曾采用过羁縻府州、土司制度、盟旗制度等,任用的当地人担任官员,因地制宜,但波斯帝国却由“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是否真的如此呢?经过查阅史料,笔者发现明显与教材有出入的地方。为此,笔者命制了例8。
例8.波斯帝国的行省总督,一般由国王从王室成员或波斯大贵族中挑选,有的行省总督由同一家族继承但需经国王批准。同时,远离本土的西里西亚和塞浦路斯等地方诸侯仍保留了统治权,波斯王室从来没有派遣波斯人总督到那里进行统治。这反映出波斯帝国(C)
A.中央与地方间不存在矛盾
B.行省制削弱了中央的权威
C.国家治理具有一定灵活性
D.吸收了古希腊政治的精髓
据材料可知,一般的行省总督是由国王任命的,但有些地方由地方诸侯担任,这说明国家治理具有一定灵活性,选择C 项。通过这道巩固试题,可以让学生理解中外古代帝国治理方式的相似性,增进历史解释素养。
开发教材资源,设计历史课时巩固题提高教学效率很有必要,教材史料和教材正文理应得到教师的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