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交际语言行为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2021-11-09 05:13吴璐夙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跨文化

【摘要】中日两国之间,在相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中使用的礼貌交际语言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本文采用单独访谈、文献查询、对比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中日合资公司里的交际语言的形态、特征的差异点进行分析,得出中国人员工和日本人员工在交际语言固定型、“内”“外”意识、上下意识、年龄的差异表现、文化的同源性等方面的相同及不同点的结论,并从社会、企业文化的角度来阐述中日双方差异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关键词】交际语言;合资公司;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H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6-137-03

【本文著录格式】 吴璐夙.汉日交际语言行为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以中日合资公司为中心[J].中国民族博览,2021,08(16):137-139.

引言

“国语学研究事典”中将交际语言的本质特征定义为:交际语言是人们为了建立与他人之间亲密的社会关系,或在已经建立的社会关系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强化的一种社交、礼仪行为方式方式[1](笔者译)。野元在“あいさつ言葉の原理”中说到,交际语言的作用和策略手段主要反映在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通过亲近型的对策,缩短和同类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对方接纳自己。另一个方向是采取敬而远之的方式和对方相处,有意地疏远对方,和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 [2](笔者译)。

交际语言作为一般社会现象,在不同的国家存在语言文化的差异。可是,由于交际语言是一种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司空见惯的日常语言行为,因此,国内有关交际语言领域的研究极少。施晖以学校等为特定场景,进行了汉日交际语言的研究。本研究试针对商务领域(中日合资公司)场境下的汉日交际语言進行比较和分析,从而不仅可以拓宽先前研究的宽度,还可以促进在中日合资企业就职的中日员工之间的跨文化了解,从而提升公司整体业绩。

一 、调查方法和概要

本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单独访谈的方法进行研究。从2020 年 5 月 13 日至 2020 年 10 月 1 日,以日本日产汽车和中国东风汽车的合资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本研究中简称为DFL)总部的部分日本员工和中国员工为调查对象,基于特定的场景实施调查。

为了能让读者更充分地理解本调查的结果,现将调查对象的信息说明如下。

由于日本日产汽车向中国合资公司派遣的员工基本为男性,为保持中日双方样本的可比性,本研究仅以男性员工为对象进行研究。考虑年龄差异而带来的交际语言的差异,在样本采集时,“30~40岁”和“40~50岁”两个年龄段各取6名,中国人和日本人各取6名来进行分析,性别及地区差异所导致的交际语言的差异不在本次研究的范围。

在调查问题里出现的“同事”“上级”“部下”,分别为等同于、高于、低于调查对象的级别的员工。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早上公司第一次见面,和同事之间的礼貌语言

问题:早上,您在公司第一次见到本部门或外部门您认识的同事时,会主动打招呼吗?如果打招呼的情况下,您会使用什么语言?

1.打招呼的比率如何?

调查结果显示:向本部门的同事打招呼的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比率分别为90%、70%。向外部门的同事打招呼的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比率分别为85%、50%。

通过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了解到无论是本部门还是外部门,中国人打招呼的比率要高于日本人。这个结果的差异来源于被派驻到DFL的日本人的业务范围的设定。除特定的经营层的日本人派驻员外,大部分的日本人仅作为部门负责人的助理,承担特定领域的业务,协助部门负责人开展工作。因此,即使处于同一个部门,实际业务中几乎不会直接接触的同事不在少数,且加上语言不通及日本人较腼腆的特点,大部分日本人不会主动和业务上没有关联的中国同事打招呼。

2 .早上,如何和本部门及外部门的同事打招呼?

图1的调查结果显示,两个年龄段的日本职员和同事打招呼的内容,均以“早上好或おはよう”为主。DFL的日本派驻员被派驻到中国之前,都会在日本总部接受两个月左右的研修,以便于更快融入中国分公司的生活。研修的内容围绕简单的中文交际语言、中国人的商务礼仪、中国人的喜好禁忌等,因此,大部分日本人在和中国人早上见面时,都会下意识使用 “早上好”这样的语言,而和日本人打招呼时会使用“おはよう”。打招呼比率处于第2位的“Hello 或Hi”,30~40岁区间的日本人和40~50岁区间的日本人的比率分别为10%、5%。日本日产有相当比率的关键管理岗位为其母公司——法国雷诺派驻的欧美籍人员,其公司的通用工作语言为英语,再加上日本日产是一个跨国企业,大部分日籍员工都有被派驻到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工作的经历,因此,一部分被派到 DFL的日本人习惯了使用英语和外国人打招呼。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员工和本部门的同事见面时的交际语言较集中,30~40岁区间和40~50岁区间使用“早上好或早”的比率分别为75%、80%。处于第二位的“Hello或Hi”的比率分别为14%、9%,略高于日本人的使用比率。DFL是一个中日合资企业,为提高中日双方语言沟通效率,在招聘新员工时,“擅长英语”会作为一项重要的采用标准。因此,一些习惯用英语直接和日本人进行工作交流的中国人中,会采用“Hello或Hi”来进行打招呼。从年龄分布来看,30~40岁区间的中国员工的使用比率要高于40~50岁区间的中国员工。

从和同事打招呼的比率来看,中国员工明显要低于日本员工。这受日本和中国交际语言的固定形式的差异有关。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为了迅速建立一个近代化的文明国家,规定国语教学从小学开始循序渐进地实施礼貌、礼仪等素质教育,随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配合,交际语言行为日趋普及和固定化。阪倉篤義在“挨拶の言葉遣い”中指出,“日本人の言語生活の中では、多かれ少なかれ決まり文句が発せられ、場合によっては極めて儀礼的な紋切り型として化石化した表現もある”。[3]从这个描述可以知道,日本人在语言生活中,或针对不同的场合使用一些固定用法的交际语言,就是“固定型”的表现,日本员工早上使用的礼貌语言“早上好”也是固定用语之一。

(二)早上公司第一次见面,和本部门及外部门的上级领导的交际语言

问题:早上,您在公司第一次见到本部门或外部门您认识的上级领导时,会打招呼吗?如果打招呼的情况下,您会使用什么语言?

1.打招呼的比率

调查结果显示:向本部门的上级领导打招呼的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比率分别为98%、70%。向外部门的上级领导打招呼的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比率分别为90%、50%。

通过上面的调查结果得知,无论是本部门还是外部门,中国员工打招呼的比率要高于日本员工。日本员工除语言不通的原因外,还源于日本人的“内“”外“意识。DFL的经营层和部长级的人数中,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人数几乎是一致的。在DFL设立之初制定的《中日合资章程》中规定:DFL的董事长和总裁分别由中国东风汽车集团、日本日产的派驻人员轮流担任;经营层也由双方派遣均等人数的人员担任。在一些关键的部门,东风汽车集团任命的中国人部长和日本日产派驻的日本人部长人数均等。安萍的《大连中日企业文化比较》中指出,日本企业文化的基本特点是集团中的互助合作即“家族主义”,日本的家族意识来源于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群体意识。[4]日本派驻员被派驻到DFL的各关键部门,日本人总裁会定期召集全体的日本派驻员召开例会,听取各部门的工作汇报,也会不定期举办联欢会、欢迎会及送别会,这些联谊类的活动也是日本企业为培养员工“家族意识”的一个方式,是非常日本特色的“家族主义”一种表现。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来看,日本日产派驻到中国的这些日本人员完全就是存在于DFL之中的一个小集团。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为日本人部长助理,虽然一部分中国人的部长级的人员的级别高于他们,但是从他们的意识形态上来看,这些中国人不属于“日本人集团”,是属于“外”部的人员。施晖在《汉日交际语言行为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指出,日本人在和人交际时,首先会明确对方和自己的关系。针对“外”部的人,会以敬而远之的态度相对待,对“内”部的人,则以关心和亲近为主(施晖,2010:337)。这个先行文献的结论也可以解释为何日本人不同中国人上司打招呼的原因。

2. 早上在公司遇见上级的时候,用什么礼貌语打招呼?

图 2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员工和本部门的上级打招呼时,两个年龄段使用“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的比率分别为80%、85%。施晖在《汉日交际语言行为的跨文化比较研究》里也提出,日本是被称为“纵向型结构”的社会,体现在语言表达上就是敬语表现的频繁使用,具有上下等级界限分明的特点。日本人在与人交往时,需要根据对方是长辈还是晚辈、上级还是下级,即针对不同的人际关系有意识地采取不同的“待遇表现”。比如,日本公司的上下级之分、前后辈之分非常明显。职员对自己的上司或者前辈都得使用敬语,这是日本长期以来形成的等级观念(施晖,2010:351)。和1.2的调查结果比较可见,日本人和日本人同事早上打招呼时使用的是“おはよう”(日语“早上好”的普通体),而和自己的日本人上级早上招呼时,则使用的是“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日语“早上好”的敬体)。由此可见,在中日合资企业的场景下,日本人的等级观念依然被得到保留。

从图2的调查结果得知,中日合资企业的中国员工和上司打招呼时,无论是本部门还是外部门,还是打招呼的人的年龄,使用“~总早或~部长早”(即职务+早上好)的比率达到 88%以上。在中日合资企业的商务环境中,中国人员工视上司为“关系并不亲近的领导”。因此,在说“早上好”之前加上“该上司的姓和职务”,更能表现自己对上级的尊重。施晖在《汉日交际语言行为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里也提出相同的观点,即中国大学生早上见到老师时,不论对方的年龄及性别,一律使用”~老师”来打招呼(施晖,2010:96)。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和施晖的调查结果一致,即中国人在特定的场景(公司、学校等)里,面对特定的打招呼对象(上司、老师等地位高的人员)时,会使用固定的礼貌语言。

(三)早上是否会回应本部门的部下及外部门的部下的打招呼吗?

问题:早上,在公司当本部门的部下及外部门和您熟悉的部下和您打招呼时,您会回应吗?

调查结果显示:向本部门的上级领导打招呼的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比率分别为96%、95%。向外部门的同事打招呼的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比率分别为94%、93%

根据上面的调查结果得知,无论是中国人领导还是日本人领导,面对部下向自己打招呼时,93%以上的上司表示会予以回应。中华民族受到了2500多年的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的《论语》中:礼之用,和为贵。日本传统文化中敬重儒教,追求“人和”“至善”的思想。受東方传统文化的影响,在面对主动向自己打招呼的部下时,无论是日本人领导还是中国人领导,大部分领导采取回应的态度。

三、结论

根据上面的分析,知道了中日两国交际语言的形态、特征的相同点和差异点。

1.固定型的特征

中日两国的员工,在特定的商务环境中的礼貌语言呈现一定的固定型特征,如日本员工向上级打招呼时使用“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或“早上好”,大部分中国人员工会使用”~总早或~部长早“的方式打招呼。但中国人的固定型并不同于日本人,并非在日常各个生活场景,仅在特定的场景使用。

2.“内”“外”意识

中日两国的员工,在和本部门及外部门的同事打招呼时,会存在“内”“外”差别对应。如日本员工在遇到中国上级时,因为意识到不是“集团内”的人,而是“外”部的人时,并不主动上前打招呼。中国员工在面对本部门的同事或部下时打招呼的内容,会比和外部门的同事或部下的打招呼内容更为丰富,但这种差异并不像日本人员工表现的那么明显。

3.上下意识

中日两国员工都存在“上”“下”意识。如日本员工在见到上司时,会在“おはよう”日语早上好的简体的后面增加“ございます”,以示对上司的敬意。中国员工在和上级打招呼时,也会在“早上好”的前面,增加“~总或~部长”,以示敬意。

4.年龄的差异表现

中日两国员工在英语的使用上,同样存在年龄上的差异。如中日两国员工,越是年轻的员工,使用英语打招呼的比率越高。

5.文化的同源性

中日两国同属东方文化体系,均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这种文化同源性也同样反映在商务环境中,两国上级领导在面对部下向自己打招呼时,基本都采取回应的态度,差距不大。

上述是针对“中日合资企业”这个特定的商务环境里的交际语言进行研究的结果。本研究里未考虑男女差异及地域差异,这些将是笔者后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日] 佐藤喜代治. 国語学研究事典[M]. 東京:明治書院. 1977.

[2][日] 野元菊雄.あいさつの原理.日本語学[M].东京:明治書院,Vol.4 No.8:5-6.

[3][日] 阪倉篤義.挨拶の言葉遣い.「言葉」シリーズ32言葉遣い[M].東京:文化庁,1990:89 .

[4]安萍.大连中日企业文化比较.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辽宁:2014(2):47-49.

作者简介:吴璐夙(1981-),女,河南新县,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言课程与设计、语言教学与教师发展研究、语言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语言教育理论研究、中日语言文化比较等。

猜你喜欢
跨文化
外语教师跨文化教学能力探析
跨文化传播何以可能与以何致胜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的途径
跨文化传播学理与实践的全景展现
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
简笔画在培养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使用策略
跨文化外语教育研究概述
浅议中国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