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美术表现教育与“四个自信”的融合

2021-11-09 04:40史锦弟李毅宏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高中美术信息技术

史锦弟 李毅宏

【摘要】民族复兴文化复兴必须先行,文化复兴必须思想先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为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美术作为文化复兴的重要部分是国家与民族的上层建筑,是思想的媒介,它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精神提供表达形式。高中学生是我国未来的主人,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是我们民族复兴的重要战略。信息技术、 “四个自信”思政教育、美术教育的融合是突破学科壁垒的教育创新,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给他们思想更广阔的驰骋而不迷失方向,更加爱党、爱国、爱人民、爱这片生活的热土,具有信仰的力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美术;表现教育;四个自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6-075-03

【本文著录格式】史锦弟,李毅宏 .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美术表现教育与“四个自信”的融合[J].中国民族博览,2021,08(16):75-77.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2018年度重点项目《以信息技术推动高中学生美术表现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184420013)的研究成果。

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先进是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与动力,民族复兴文化复兴必须先行,文化复兴必须思想先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为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美术作为文化复兴的重要部分是国家与民族的上层建筑,是思想的媒介,它遍及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凝聚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热爱,体现了富有创造性的智慧与源远流长的深厚文化传统,它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精神提供表达形式。特别是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环境下社会全媒体覆盖下,美术具有图文并茂的载体形式,易理解、易传播,是思政教育中重要阵地。高中学生是我国未来的主人,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是我们民族复兴的重要战略。本文论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美术表现教育如何与“四个自信”融合。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美术教育与“四个自信”的融合

(一)信息技术是美术教育新形式、新动力

在当今社会,时代在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逐渐加强、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中生的美术教育会有很多的学习方法。对于以往的美术教学,受困于硬件条件,教师只会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传授给学生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美术教育也不断改进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美术教育要运用影像设备与技术、计算机设备与技术以及互联网络资源来表达观点、思想和情感,学习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在艺术表现活动中的独特魅力,提高参与艺术表现的兴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地体现了时代性、开放性、先进性。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生动形象的视频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这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使美术表现与“四个自信”完美融合

“四个自信”是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互联网发展,世界文化相互碰撞,虽然各种文化交流海量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但也良莠不齐,出现了很多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事件,近些年来香港乱像就是文化殖民的产物,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产生曲解,是文化理解与审美判断出了严重的问题,所以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不断强化与全面教育覆盖。互联网的视觉传达,具有巨大的思想宣传力量,是现代社会宣传的重要阵地,信息技术、互联网、图像设计不是敌人专利,在爱国主义与民族大义面前它更能成为我们有力的武器。我们可以把信息技术的优势与美术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将“四个自信”可以与美术核心素养的图像识图、审美判断、文化理解、创意实践进行融合,最终通过美术表现展现出来,并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四个自信”的美术表现评价系统。

二、高中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一)美术表现课堂重视传统方法忽视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

很多美术教师习惯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认为美术就是手绘的基本功为上,缺少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教育思想,美术表现的指导思想重在平面,缺少三维的延伸,缺少融合新形式的创造新教学,表现手段上缺乏未来意识,忽视未来艺术是科技的融合体,学科本位,造成跟不上时代发展,课堂内容枯燥乏味,使学生们学习的主观意识不强,学习效果不佳。

(二)美术教育缺少社会主义思政教育思想指导

很多艺術教师的政治站位不高,自由散漫的艺术家思想作怪,认为艺术就是它与政治无关,在教学实践中把政治与艺术过份的剥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想办法将“四个自信”融入到课堂中,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不过重视。

(三)传统精神宣讲有待加强,信息传媒手段文化入侵需受到重视

电视、网络使偶像剧热潮,受良莠不齐的欧美、日韩文化的冲击,出现了社会青年中乃至一些所谓“精英”追崇媚外,诋毁社会主义追求资本主义自由化,“外国的月亮就比中国的圆”的现象层出不穷。一味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功利化,人们的精神家园变得空虚;艺术圈中社会盛行所谓的“丑书”为美,“行为艺术”毫无底线,以丑为美,唯西方审美观马首是瞻的艺术现象,让社会审美观出现迷茫。这些都是忽视艺术教育中的审美精神导向,忽略中华美德、美学融于社会主义审美素养骨髓,不能与时俱进,宣讲欠缺而导致的。

因此,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美术表现,最大化塑造审美素养宣讲“四个自信”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美术表现教育和“四个自信”在教学融合策略

(一)运用信息技术的融合性特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认为教育就是要实现由下面的状态向可能达到的水平发展。教育要走在发展前面,教师不能再一味的运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教学。维果茨基依据马克思的活动观认为教育必须重视文化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一切都应当是从历史的、社会环境及相互联系中加以理解,重视大的社会环境和小的社会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强调文化和历史的社会因素和个人特点的关系。因此教育活动除了考虑学校原因还要需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的形式及水平对学生心理的直接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仅突破学科限制、教学时间、教学地点的限制而且融于了历史与社会的重要因素,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课堂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去观察、发现、探索与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审美诉求和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合作性和反思性学习。如:信息技术融合的美术表现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实践探索,突出了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辐射,激发学生感性认识为切入点,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发散性地将知识有机联系起来。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社会规范,具备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宣讲文化自信

信息技术走进学校,对于教学来说本身是非常有帮助的一种教学便利条件,教师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给学生和教师都提供了便利的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更生动形象的把相关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提高了教师工作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双向提高,共同进步。

例如,当教师在讲解《精忠报国》的故事进行美术创作与表现,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岳飞的时代背景、人物性格特征、民族英雄事迹;结合当代英雄事迹,比如去年边境冲突中的英雄团长与牺牲的英雄战士们为国戍边的英雄故事,可以使用电脑软件进行动漫创作,形成动漫故事。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信息技术特长进行美术创作,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熟练与掌握現代科技技术。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美术创作与表现,还为青年学英雄、立志做英雄提供了思想动力。

又如:当讲解中华文字五千年产生与传承的艺术魅力时,通过信息化技术视频剪辑、ppt演示使学生认识中国文字的造字特点与演变过程,同时了解中国文字演化和传承,汉族文化的包容融合少数民族文化,最终形成大中华文化。这就是中国汉字的文化魅力,从而使青年们立志传承与发扬中华文化。

利用信息技术与美术表现的融合教学,使青年们懂得运用美术表现的方法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可以实现更有效的交流;然后,能够运用艺术思维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和创造,可以美化自己的生活和环境;最后把美术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可以获得运用图片、模型和网页等多种媒体展示自己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能力。

高中美术的教育本身就是很吸引学生的一门学科,由于高中阶段学习任务重,许多学生会对这个学科的学习机会非常珍惜。当教师学会利用多媒体教学反而更会使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学生会更有兴趣去与教师相互沟通合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更有效的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巧妙结合信息技术在美术非物质文化教育中融合“四个自信”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受到世界的重视,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丰硕,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形式。将“四个自信”融入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与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例如: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国民间美术》,课前让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了解、收集民间美术品类及作用,通过信息化技术图文结合讲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使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有初步鉴赏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图案归类,创造信息技术检索的民间美术问题,引导学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解,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到达爱国主义教育目的。又如:我们运用信息技术创造信息化校本教材《纸醉金马》,传播中华纸马文化的文化发展历程以及纸马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爱国主义情怀,教会学生用信息技术手段尝试纸马艺术设计文创作创作,新的表现手段提高学生热爱民间美术的兴趣。通过学习对我们伟大民族灿烂丰富的民间美术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知道怎样使用新的表现媒介来与传统文化宣讲爱国。因此,在高中教育阶段,美术表现教育适当地融合“四个自信”非常关键。

(四)中华文化美学精神信息化、社会主义化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社会主主义江山的人民必须是以社会主要价值观为核心的,在全媒体时代,必须依靠信息技术的社会渗透的优势,紧紧抓住意识形态的教育,中华文化美学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习近平新时代思想紧密融合,使中华审美文化不断传承与创新,使之成为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的道路的审美观与价值观,成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精神粮食,同时让学生成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

信息化就是利用信息技术的读图功能,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美学信息库,信息化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的网络功能的不限时间、不限地点的特点,随时可以学习宣讲“四个自信”文化的优秀美术作品与美术评论作品;如通过扫二微码就可以进入特定的宣讲内容等等形式,形成基于信息的需求问题。

社会主义化,就是在教学中,应针对性地将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与社会主义精神进行有效衔接。不仅仅发挥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艺术教育资源,并合理地与建设社会主义运用到教学之中,最大限度地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华、精神积淀、审美趣味与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结合。例如,在讲解中国传统建筑《北京故宫》,以故宫博物院VR全景互动式媒介触屏了解各个宫殿名称、功能用途等,还可以通过3D模型深入了解建筑的构造、装饰纹样、装饰色彩等,通过建筑艺术欣赏故宫美教学,加深了中国风格建筑久远的历史传统与伟大的历史成就。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交融,体会以人为本、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与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同时让同学们知道故宫在封建社会是皇权专制的象征,而社会主义让它成为旅游的地方,体现了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理念。

四、结束语

高中作为思想政治知识教育的重要阵地,正是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效奠基与成长的阶段,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手段让思维与思想更加光彩夺目。信息技术、“四个自信”思政教育、美术教育的融合是突破学科壁垒的教育创新,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给他们思想更广阔的驰骋而不迷失方向,更加爱党、爱国、爱人民、爱这片生活的热土,具有信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6.

[2] 张淞强.线上合作共赢 美育新路启程——美术网络教研新思维、新模式的研究[J].中国中小学美术,2020(12):29-31.

[3]李毅宏,罗玲,向亚琼,阎建军,罗柏林.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美术教研交往共同体推动美术教育改革[J]. 文教资料,2021(6):230-232.

[4] 罗柏林,李毅宏. 以信息技术推动高中学生美术表现素养培养的策略与手段研究[J]. 大众文艺,2021(6):181-183.

作者简介:史锦弟,1987年12月生,男,汉族,广东惠来人,文学学士,高中美术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学,美术教育;李毅宏, 1979年1月生,男,汉族,湖南邵阳人,博士在读,高中美术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学,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高中美术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