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馆的避灾抗疫应急作用探析

2021-11-08 03:10应菊英
浙江体育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体育馆方舱体育场馆

应菊英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0 前 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与自然灾害不懈斗争的历史。中国地域辽阔,环境复杂多变,气候稳定性差,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类型多、频率高,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从西汉至今,发生死亡人数过万的重大自然灾害平均不到10年就会遭遇一次,其中以洪灾、台风、瘟疫、旱灾、地震、冷害等灾害的影响最为严重[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0多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全国各地相继兴建了成千上万座现代化体育场馆。

一些体育场馆,在一次次的重大自然灾害中,发挥了独特的避灾抗疫应急功能,成为了灾疫中托起生命的“诺亚方舟”。如2020年春,武汉新冠肺炎患者数量井喷式增长,大量感染者在发热门诊等待就医,一部分人等不到床位只能在家自我隔离,最终发展为重症甚至危重症,有的还感染了家人。对此,政府及时采取措施,将洪山体育馆和武汉体育中心等多家体育场馆及会展中心、旧厂房改造为方舱医院后,增加了上万张床位,将“人等床”的窘境扭转为“床等人”的有利形势,全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得到极大缓解,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再如,在遭遇超强台风“利奇马”和汶川特大地震时,浙江和四川灾区的体育场馆也成为了受灾群众安全的庇护所(表1)。

表1 体育场馆在几起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中作为应急避灾场所的情况概览[4-10]

在日本和欧美西方国家,体育场馆也是避灾安置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日本在关东大地震和阪神大地震中,体育场馆收容的灾民数达到二十多万人[2]。2020年春新冠疫情期间,英国政府将曾承办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Excel国际会展中心、温布利体育馆等改建成方舱医院,用来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巴西科林蒂安足球俱乐部的主场帕卡恩布体育场,也被征用为巴西圣保罗州的方舱医院[3]。

为了更好地发挥宝贵的体育场馆资源的避灾除疫应急作用,本文拟分析体育场馆的避灾应急资源优势,审视体育场馆兼顾避灾应急功能设计和管理方面的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1 体育场馆的避灾应急资源优势

作为避灾应急场所,体育场馆具有覆盖面广、容纳量大、安全性高、容易改造、通达度好、波及面小等优势,是得天独厚的避灾应急资源。相比建设专用的避灾安置场所,可节省大量的土地空间和建设维护投资。

1.1 覆盖面广

据中国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体育场地169.46万个,占地面积39.82万公顷,建筑面积2.59亿m2,场地面积19.92亿m2。其中,室内体育场地16.91万个,场地面积0.62亿m2;室外体育场地152.55万个,场地面积19.30亿m2[11]。另据报道,截至2018年,中国体育场馆数量已达210余万个。这些体育场馆,广泛覆盖了全国各地的城市和乡村,是居民15min至0.5h生活圈内可及性很好的潜在避灾资源。如武汉疫情期间改为方舱医院的洪山体育馆、武汉体育中心、武钢体育中心、武汉全民健身中心、武汉体育馆、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湖北中医药大学体育馆、武汉市体育运动学校体育馆、黄陂一中体育馆、石牌岭高级职业中学体育馆、武汉华侨城小学体育馆等,分别分布在武汉城的不同片区,为改造方舱医院就近收治患者提供了便利的设施条件。

1.2 容纳量大

一旦灾疫爆发,受灾群众为数众多。基于体育场馆的公共活动场所属性,仅单个场馆容纳量就少则上千人,多则数万人,灾区所有体育场馆的避灾人员容纳量十分可观(表1)。如武汉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首批改为方舱医院的洪山体育馆,占地面积4.2公顷,建筑面积2万m2,可容纳观众8 000余人,是湖北省及武汉市举办各种重大体育赛事、大型文艺演出以及各类展览展销等商务活动的主要场所,改造为方舱医院后,设置了800个床位,于2020年2月5日至3月10日期间累计收治患者1 124人,与其它体育馆一起,累计收治患者数量6 000余人,占武汉所有方舱医院收治患者数量的一半左右。再如绵阳九洲体育馆,占地面积2.7公顷,建筑面积2.4万m2,能容纳观众6 000人,是绵阳市举办一系列大型综合赛事、演艺、展会和商业庆典等活动的公共场所,2008月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作为紧急避难所,5月13日至6月29日期间,日均接待灾民2万人次,高峰期日接待量达5.8万人次[10,12]。

1.3 安全性高

体育场馆作为重点防护公共建筑,其选址都经过严格的安全性审查,避开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易发地段。体育建筑多采用钢结构,塑性形变能力强,抗震性能好,有高度敏感的消防灭火系统,智能化监控系统,而且会定期检测,对其结构安全性及抗震性能进行评估鉴定,进行维修保养,平时能保证运动员和观众的安全,灾时能保障避灾群众的安全[12]。

1.4 改造量小

体育馆空间开敞,体量较大,分隔方便[13]。如疫情期间可将体育馆按需划分区域,做到工作人员与患者通道分开,确诊患者与疑似患者分开,人流、物流分开,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开等等[14],可避免患者之间交叉感染,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为最终控制疫情发挥积极作用。体育馆一般分赛场、观众席、运动员用房、竞赛管理用房、媒体用房、场馆运营用房、技术设备用房和安保用房等多种功能区,空间转化灵活,如赛事管理用房灾时可变身为应急防灾指挥中心,体育器材室适合存放救灾物资。馆内一般备有良好的中央空调、消防、数控、监控、综合布线、照明、音控等机电设备,供电供水条件相对好,环卫设施基础较好,内部装修条件通常良好,地面、墙面基本可以沿用。体育馆内广播电视、电子屏幕、通讯设备一应俱全,受灾群众在满足基本的生活条件之外可以通过电子屏了解外界新闻、避灾抗疫等相关信息,通过各种通信设备与外界保持联系。如果作为临时避台风、地震灾害等应急避灾点,补充一些饮食起居物资装备,几乎即刻可以投入使用。如果改造为方舱医院,工程量总体也较小,如武汉体育馆和体育中心方舱医院的全部施工任务都仅用了10h。

室外拥有大量开敞空间,如田径场、风雨操场、集散广场和大片绿地等,这些开敞空地通常可占到总用地面积50%以上,灾时可作为优质的棚宿场地。

1.5 通达度好

体育场馆作为人员高度聚集的场所,地理位置好,环境佳,商业服务配套设施齐全。一般位于交通区位条件较好的地方,至少一面或两面临接交通干线,且入口处有充足的停车以及回车场地,还可停靠直升机,可满足涉灾人员和车辆的快速抵达以及快速撤离,对外交通便捷,内部联系顺畅,无障碍设施较齐全。

1.6 波及面少

体育场馆内通常无大量常住人员,可直接用于避灾安置。体育场馆一般都建在比较开阔的地方,体育馆建筑之外的场地也比较宽敞,与现有公园、绿地、疏散道路等周边环境互融,离居住区或者学校等人群密集活动区间距相对比较大,对社区民众的干扰小,同时也降低了潜在的病疫传染风险。

2 既有体育场馆兼顾避灾应急功能设计和管理的不足

属于大空间公共建筑的体育场馆,虽然具备上述诸多作为避灾除疫应急场所的资源优势,但多数既有体育场馆在设计建造时,纯粹以体育功能为目标导向,缺乏对避灾应急方面的兼顾,因而,在临时征用作为避灾应急场所时,或多或少地会遇到一些短板问题需要补齐。应秉持平(时)灾(时)结合的原则[15,16],更加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地重新审视体育场馆的设计和管理。

2.1 场馆设计问题

汶川大地震和新冠病毒疫情之后,人们才明显认识到体育场馆作为避灾除疫应急场所的资源优势。之前,大多数既有体育场馆的规划设计较少考虑避灾除疫方面的需求,没有为改造成避灾场所或方舱医院预留灵活转换的接口和空间[17],增添了改造时间、资金和机会成本。

空间布局方面,既有场馆主要是满足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比赛训练及全民健身的需要,缺乏平灾多场景空间转换布局预案,一旦发生灾情疫情,还要临时花时间和精力制定服务于灾民或患者的空间改造利用方案[17,18]。

通风系统方面,既有体育场馆通风与空调系统大多为正压系统,可能导致污染区空气流向清洁区,增加清洁区医护人员感染风险[18]。

设施接口方面,既有运动场地内电线线路和接口单一,在改建“方舱医院”时,为了让每次张床位都能顺利通电,需要重新将线路全面进行铺设;体育建筑运动员和观众的人均日用水定额远低于灾民人均日用水量;体育建筑的应急电源装置一般仅能满足照明系统用电,难以承载大功率供暖致冷电器的长时间运行;厕所、浴室、垃圾与污水处理设施可扩展性不足[12];看台和观众席座椅大多是固定结构,缺乏灵活可变性。

无障碍设施方面,一些场馆尚存在无障碍坡道、厕所、电梯、入口、通道、标识等不够完善或荒废、损毁的现象,一旦遇到疫情灾情,将会给伤患人员通行带来不便。

通讯条件方面,既有体育场馆,特别是建造年份较早的体育场馆,信息化设施基础一般,智能化水平相对较低,灾时庇护或收治的人数多,加上救护、社会公众、政府各方对数据传递和信息交流有着极强的需求,容易造成人多信号差、信号延迟等网络问题[17]。

2.2 场馆管理问题

长期以来,公共体育场馆一般是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或筹集社会资金兴建,供人民群众进行健身锻炼的体育运动场所。其主管部门为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大中小学体育场馆则以学校和教育局管理为主,应急、民政、疾控等减灾防灾部门,在体育场馆的设计、验收、巡查等环节,参与度较低。

一般情况下,针对体育场馆工作人员的防灾培训主要限于楼宇内消防安全能力和反恐、急救方面,较少开展疫情、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其它场景下的避灾应急实操培训。

体育场馆避灾抗疫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够具体,平时演练不够,导致疫情、灾情早期政府领导、增援队、医疗队、志愿者、体育馆工作人员责任分工不够明确[18],需要花时间磨合。

3 对策建议

中国历来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灾情、疫情发生更加频繁。认真总结各地历年来使用体育场馆抗灾防疫的经验,补齐体育场馆设计和管理环节的短板,对更有效地发挥其抗灾防疫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坚持平灾结合的设计原则,强化新建改建设施的兼容性和可变性

在满足体育建筑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对新建改建体育场馆设施的设计,应充分兼顾抗灾防疫需要。

空间布局方面,引入“防灾单元”设计理念[16], 与体育构筑设计同时考虑同步进行,制定平灾多场景空间转换布局方案,一旦发生灾情疫情,即可快速切换到抗灾防疫应急服务模式。如赛场和看台、辅助用房和设施(观众厅、贵宾室、运动员室、办公室、媒体室、广播间、档案室、器材库等)、练习房等如何快速转换为抗击疫情所需的三分区(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两通道(医务人员通道、患者通道)[17,18]。遭遇震灾、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或洪灾、雪灾等气象灾害时,体育场馆在空间布局方面如何高效有序地组织棚宿生活、交通救援、物质集散、医疗卫生等抗灾活动[15,16]。

规划设计阶段,还应该预先考虑应急供电车、应急供水车、应急通讯车、应急移动厕所、应急垃圾清运车、应急救灾车辆等临时移动设施的进出路线和停放位置。

设施构件方面,引入模块化建筑和空间可变设计理念[19],尽可能应用现代自动控制技术,配置组件式可升降平台、可伸缩看台、可拆解座椅、可扩展厕所、可开闭门窗、可活动分隔幕帘、可移动排污处理模块、正负压可转换通风系统等,便于根据抗灾防疫需要,灵活变换空间布局。

电缆、空调管线、给排水、消防设备等均应设计有应对平时和灾时的多套对接接口。

3.2 突出绿色抗灾与智慧抗灾,营造体育场馆低碳高效的避灾服务环境

灾情期间,避灾场所人流量大,供电供水需求量大。而且震灾、风灾、雪灾、洪灾等灾情,甚至会引起停电停水。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及地热能等新能源技术、光导管自然光照明技术、雨水收集利用技术、中水回用技术、建筑节能与新型墙体技术、变频节能技术、智能光温控制技术、气膜绿色建筑技术等绿色环保技术,降低能耗水耗,减少应急供电供水的压力,打造平时灾时都能低碳高效运行的体育场馆,对实现绿色抗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5G和“物联网+”时代的来临,体育场馆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成为发展趋势,需要通过硬件升级促进体育场馆信息化、智能化,通过软件创新促进体育场馆数据化、互动化[20],提升体育场馆的运行效率,增强体验快感。面向避灾需求,还需要构建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应用无线、有线、计算机及卫星等技术和设备,通过集语音、数据、图像通信于一体的通信网络,采集和处理场馆内外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员信息,实现通信调度、现场指挥、情报信息管理等各类应急指挥功能,还可实现跨区域、跨部门应急协作调度。可开发针对震灾、风灾、洪灾、疫灾在不同场景下的移动APP,为避灾群众提供周到的饮食起居、健康监测、医疗护理、亲友找寻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3.3 避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合力健全平灾结合的体育场馆管理体制

加强体育、教育、应急、民政、疾控等部门的协同,可由应急管理部门牵头组织成立防灾减灾议事委员会之类的机构,合力管好用好包括体育场馆在内的避灾安置场所。在体育场馆的设计、验收等环节,共同把好质量关。定期检查设备的防灾状态是否正常、物资储备是否充足。

居安思危,编制多种场景下的体育场馆应急手册,对体育场馆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遭遇台风、洪涝、雪灾、地震、泥石流、疫情等多场景下的应急处置技能培训,邀请有经验的专家传经送宝,或前往经历过风灾、洪灾、震灾、疫灾等救援的体育场馆参观学习。定期进行避灾应急演习,提升各部门工作人员的避灾应急处置和协同作战能力,做到淡定从容、训练有素地应对各种重大突发灾害事件,更好地让体育场馆成为可靠的能在灾疫中托起生命的“诺亚方舟”。

猜你喜欢
体育馆方舱体育场馆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既有体育馆场地扩声系统提升改造
方舱日记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迷宫弯弯绕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体育馆的考验
一种整体式垂直扩展方舱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