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小娟
摘 要:古诗是诗人情感的有力宣泄。人的情感是在与外界事物碰撞中产生的,这种碰撞包含更多的戏剧性。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突破以往以物言情、以物传情的教学局限,发挥诗歌的戏剧性,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新唱;戏剧化教学;实践与研究
一、把握诗歌的戏剧矛盾,将平台文字化为形象化小品
“讲古诗”指的是在文学故事中产生的个人建议和观点,并通过教师引导、小组交流和讨论抑或者角色扮演的形式将故事再现出来。《宿新市徐公店》是小学语文四年级的教学篇目,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都会从景物、对比等角度入手,引导学生产生合理的想象,理论分析依然占据着课堂的主导,但小学生生活经验浅、理解能力薄弱无法达到很好的教学课堂效果。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深入故事,从戏剧冲突入手提出问题:诗人在客居他乡,诗歌如何将休闲的心境和现实情况进行展现的?“客居他乡”与“休闲心境”是相矛盾的,“在家寒食看”和寓居他乡是冲突的……于是产生了现实和作者心境的一段独白: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中,更加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阅读《宿新市徐公店其一》《宿新市徐公店其二》中,对文本实现了再次创作,从此难懂的诗词、意境就这样变成了大家熟知的场景,进而更加理解作者表达的闲适的心境以及对田园情怀的敏感。
二、善用镜像剧面,展现诗歌情境,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
镜像剧面指的是用定格戏剧展现古诗的故事和主题。小学语文教材的诸多古诗中都有定格画面,这些充满画面感、情感的画面和诗人自身的情感表达有着直接的联系。有时这些画面是特别选取的风景,比如月亮、松柏、梅花等;有的画面是特定的人物描写,比如“儿童急走追黃蝶”,基于画面的合理想象可以深化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可以实现学生的做中学,进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实效性。
三、发挥朗读作用,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感受古诗
朗读古诗并非我们所理解的听录音、抓准字词这么简单。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薄弱、生活经验尚浅,在古诗朗读中只闻其声忽视其情,此时教师就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故意”读错、读差,让学生挑毛病,鼓舞他们勇敢尝试,在挑战中让他们对诗歌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比如在教学《示儿》这首古诗的时候,在学生的第一遍朗读中,教师可以提问古诗的题材是什么,学生可以很快说出“爱国诗”。然后教师示范,用一般的爱国之情朗读作品,开始有学生指出问题:“老师,我感觉你读得没有那么执着、深沉。”教师顺势追问:“从哪里可以看出?”通过学生的仔细解答,明确其不足。就这样在朗读质疑中,学生从一般理解到深入朗读再到能体会诗歌传递的热烈、真挚的爱国之情。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鼓舞学生自主解决,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责任编辑:莫唯然)
参考文献:
[1]赵小英. 古诗新唱一石三鸟——古诗戏剧化教学个案分析[J]. 湖南教育:综合版,2005(16):32.
[2]郑小芸,应晓芳.诗化音乐 乐化诗歌——透过“音乐基本要素”分析“古诗新唱”多样教学的实践研究[J]. 中国音乐教育,2017(11):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