眭丹 傅科军 李慧敏 洪素娣
摘 要:该文介绍了丹阳市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字: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现状;对策;丹阳市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0-0103-02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最终目标的定义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因此,粮食安全既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国际粮食贸易等宏观治国理政,又关系到个人生存需求、营养安全、稳定团结等基本社会福祉。
病虫害治理能力是农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是粮食供应能力的基本保障。因此,植物保护、虫口夺粮,是端牢中国人的饭碗、装满中国粮的有力举措。据统计,近5年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年均发生面积4.3亿hm2、防治面积5.3亿hm2,经病虫害有效防治,每年挽回粮食产量损失近1亿t,占粮食总产量的1/6。也就是说,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意义不啻于拥有0.2亿hm2隐形耕地,而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是植物保护工作的基础,更像是病虫害治理系统工作中的“侦察兵”,担负着为科学防治提供精准依据的重任。
1 丹阳市种植业基本情况
丹阳市位于宁镇丘陵和太湖平原相交替的地段,境内有低山丘陵和平原,以平原为主,适宜多种农作物种植。全市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小麦,种植面积约30240hm2;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果树、蔬菜、茶等,种植面积约11200hm2。适宜的气候和作物环境十分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为害,全市农作物常发性病虫害有30多种。如粮食作物的水稻恶苗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大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小麦纹枯病、小麦白粉病、小麦赤霉病、小麦锈病、麦蚜等,经济作物的油菜菌核病、番茄灰霉病、黄瓜霜霉病、黄瓜枯萎病、黄瓜根结线虫病、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菜青虫、小菜蛾、夜蛾类害虫、桃树流胶病、桃小食心虫、红颈天牛、葡萄霜霉病、葡萄炭疽病、茶炭疽病、茶尺蠖、小绿叶蝉、绿盲蝽等。
为监测农作物病虫的发生为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全市组建了较为健全的测报网络,通过定期的系统调查、普查和不定期的抽查,为上级主管部门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情预报预警信息提供技术支撑,有效地指导广大农户做好病虫害的防治,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现状
2.1 技术力量 目前,全市共有植保专业技术(含农学)人员21人,其中市植保站专职测报员7人,乡镇农村工作局(农业服务中心)植保员12人,政府购买服务人员2人。人员年龄结构和学历见表1。由表1可知: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42.9%,中级占比38.1%,初级占比19.0%;从年龄结构看,总体呈“纺锤形”分布,以36~50岁的为主,占总人数的52.4%,但该年龄段中又以45岁以上的为主。
2.2 设备配置 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设有5个农作物病虫疫情智能监测场(1个县级和4个乡级),分别位于云阳街道花园村、珥陵镇积庆村、延陵镇宝林村、皇塘后亭村、访仙镇池塘村,监测设备34台(套),其中智能监测设备22台(套),占比64.7%。5个基层乡级监测点中,有2个点未能聘用到符合条件的测报人员,直接由植保站工作人员承担相应的监测任务。
2.3 工作开展情况 2019年,植保站全年田间病虫害调查532人次,发布病虫情报15期,开展新技术、新产品试验示范6个,开展技术培训班7期,开展农药使用调查440次,田间技术指导260人次。建设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3个,应用绿色防控技术8项。
3 测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丹阳市共有12个镇区、街道,146个农业行政村,种粮大户(3.33hm2以上)1520人,平均每个植保技术人员要承担7个行政村近2000hm2农作物的测报和70个种粮大户的技术指导任务。此外,35岁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流动性太大,几乎难以“储备”,导致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各年龄层次分布的梯度结构不合理,“断代”现象较为突出,不仅是在县一级,乡镇农服中心也均出现了“青黄不接”和“后继乏人”的严峻形势。在超过50岁的测报员中,60岁以上的占40%;尽管他们常年工作在生产一线有着丰富的测报经验,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和准确把握病虫发生的动态变化并及时预警,但是随着年龄结构的不断老化,他们受到身体和家庭等因素的制约将表现得更加突出,一旦退出当前的工作岗位短期内将很难有新人补位。
病虫测报工作专业性强,需要多年的实践经验方能胜任,但是乡镇一级的植保(农学)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表2),新进的技术人员能做到专业对口也有一定难度,且一个技术员需要同时身兼数职(负责植保、栽培、土肥、园艺、水产等等),已不能在当地独立完成田间调查和病虫情监测的相关工作任务。县级植保技术人员承担全市所有农作物田间调查、病虫监测任务以及相应的药剂试验,但是农业有毒有害保健津贴却一直未能发放,且6—9月份户外作业也无高温补贴。
4 对策建议
4.1 增加测报专项投入,稳定植保专业队伍 病虫测报是农业部门在“三农”工作中服务农民、振兴农村、保障农业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农业工作者直接联系农户、解决部分涉农问题的桥梁。测报技术人员数量不足的现状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改观,因此需要有更多的智能测报设备来支撑监测网络,但智能设备的价格远高于普通的测报装备,省里的项目经费有限,要争取市县一级的财政资金扶持,保证每年都能进行一定数量的智能测报设备采购。同时,需要上级部门多关心、关注基层植保技术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完善测报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4.2 加强植保专业培训,提高测报人员素质 对于新入职的测报技术人员,除了每年1次的省站统一测报培训之外,市一级可适当增加更具针对性的专项技术培训;或者通过职业技能大赛的形式来提高专业技能、增强从业信心;在日常的工作中同时注重“做”和“讲”的能力:技术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测报技能,还要能上得了讲台,为乡镇一级的技术人员和农户开展相关培训。此外,站内做好“传、帮、带”的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尽量做到测报技术人员数量和质量的动态平衡。
4.3 完善测报网络建设,提升测报工作时效 根据《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增设病虫害监测场(点),并相应增加乡镇监测点智能化测报设备的数量,按照每个普通监测站(乡级)配置1台普通自动虫情测报灯、1台小气候仪(监测温度、湿度、光照、降雨量、风速)、3台性诱设备(监测稻纵卷叶螟、大螟、二化螟)的标准配置,重点监测站(縣级)在此基础上增设自动孢子捕捉仪、能自动采集识别虫情和传输数据的测报灯、农作物病害实时监测预警仪(监测赤霉病)等智能化程度更高的设备。此外,加大培训力度,优选部分大户和退休农技人员组建乡镇“编外”农作物植保员队伍,构建能够覆盖全市12个镇区的完整测报网络,确保一旦有重大病虫害发生,能够及时预警,提升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