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2021-11-06 08:16:44刘翠翠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7期
关键词:肺叶胸腔镜资料

刘翠翠

(辽宁省辽阳辽化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3)

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属于微创电视辅助胸腔手术,该手术操作过程中仅仅需做一个操作孔,可极大程度降低手术操作对患者躯体造成的损伤,但是该手术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1-3]。本次研究为探究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价值,比较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30例未行临床护理路径患者与30例行临床护理路径患者相关资料、免疫因子参数数值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0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按照围手术期是否行临床护理路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未行临床护理路径)与试验组(行临床护理路径)。试验组30例患者一般资料如下: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28~72岁,中位年龄为(45.22±1.22)岁;疾病类型:肺癌、肺炎性假瘤、肺硬化性血管瘤分别为12例、10例、8例。对照组30例患者一般资料如下: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26~74岁,中位年龄为(45.28±1.24)岁;疾病类型:肺癌、肺炎性假瘤、肺硬化性血管瘤分别为11例、11例、8例。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验证,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本次研究参考我国《实用内科学》相关内容,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符合但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标准,术前患者、患者直系家属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合并认知异常、神志异常或合并严重精神系统疾病患者。②排除术前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异常患者。③排除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严重脏器器质性疾病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术前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行术前准备并实施健康教育,向患者大体讲解手术流程,列举术后康复良好案例,从而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围手术期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术后护理人员循医嘱实施临床给药护理的同时向患者、患者家属行健康指导。

1.3.2 试验组 给予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

1.3.2.1 入院当天 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生命体征、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协助患者完成心电图、胸片检查、B超等相关检查。按照医院病房管理规范的要求,安置患者,为患者发放疾病宣传手册,介绍科室环境以及科室制度,促使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病房环境。

1.3.2.2 入院第2~3天 ①护理人员继续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与患者沟通,介绍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治疗成功案例,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的同时指导患者行有效排痰训练。②对于有多年吸烟史的患者应嘱患者戒烟,患者术前饮食应清淡、易消化,禁止患者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患者可适量食用鱼、瘦肉、鸡蛋、乳类,保持大便通畅、情绪稳定。③手术开始前12 h禁食、6 h禁饮,患者在术前应沐浴,更换手术服,取下耳环、耳钉、义齿、手表等物品,在夜间为患者加固双侧床栏,并向患者介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

1.3.2.3 手术当天 管床护理与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交接,在交接前检查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介绍病房环境,指导患者取健侧卧位,评估患者意识状态,麻醉医师根据手术类型行术中麻醉。术后患者清醒后应在1 h内将床头抬高30°左右。

1.3.2.4 术后1天 ①术后6 h内护理人员应持续性测量患者引流液量、色以及性质,患者意识清醒2 h后,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主动排痰,若患者痰液黏稠难以排出,行雾化吸入。②护理人员循医嘱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患者应食用富含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③对于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禁止患者及其家属双手未消毒前触碰患者导尿管及躯体其他部位,鼓励患者多饮水。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相关诊疗资料(持续胸腔引流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相关资料以及术后3 d各项免疫因子参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系统处理相关数据,()表示的数据用t检验,率(%)表示的数据用χ2检验,P值低于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相关诊疗资料 试验组患者持续胸腔引流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相关资料分别为(2.65±1.02)d、(3.21±0.23)d、(7.12±0.22)d,对照组患者上述临床诊疗资料分别为(3.85±1.12)d、(5.12±0.22)d、(9.62±0.23)d,试验组患者相关诊疗资料与对照组的相关诊疗资料经t值验证分别为0.003、0.001、0.001,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后3 d相关免疫因子数值变化情况 试验组患者术后3 d相关免疫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明显。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相关免疫因子变化情况()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相关免疫因子变化情况()

2.3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试验组术后共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共有10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论

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适用于肺癌、肺炎性假瘤、肺硬化性血管瘤等肺部恶性疾病,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属于新型微创手术,该术式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医师只在患者胸腔做一个手术切口,经该切口置入电视胸腔镜,在电视胸腔镜下医师观察患者肺叶病变部位、病变范围,从而提升手术操作的准确性,最大程度按降低手术操作对胸腔脏器造成的影响[4-5]。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未关注患者入院后不同时间段心理需要,术前主要护理内容为术前准备,术中主要护理内容为护理人员协助医师完成术中操作,术中、术后持续性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征[6]。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随意性行为的发生,促使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入院后个体需要行针对性护理[7]。一般情况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入院后对科室环境、自身疾病不了解,担忧疾病治疗效果,可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负面情绪的产生可刺激副交感神经,继而影响患者术前睡眠、饮食等生理活动,降低患者围手术期诊疗护理耐受能力[8]。对此,患者入院后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在增减护患沟通的同时可增进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术前配合护理人员行术前准备,促使患者术前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治疗[9]。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术后,患者担心手术是否成功,长期卧床可发生尿潴留,对此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患者手术结果,减轻患者精神压力,此外,护理人员应结合既往临床护理经验,密切关注患者创口愈合情况,并指导患者术后行康复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

本次研究显示试验组患者持续胸腔引流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相关免疫因子不存在明显差异,术后3 d试验组患者相关免疫因子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临床护理路径可提升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有利于患者术后免疫能力修复,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肺叶胸腔镜资料
Party Time
JUST A THOUGHT
PAIRS & TWOS
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对比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
帕瑞昔布钠用于肺叶切除术病人超前镇痛的效果
哈尔滨医药(2014年6期)2014-02-27 13:35:49
两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三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诊治胸部刀刺伤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