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乡村学校体育活动的发展规划及路径

2021-11-05 23:26阿苦阿牛
中国学校体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科院体育教师教学内容

阿苦阿牛

一、体育课堂的改变与收获

1.转变教学理念

受地域偏远、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体育课及大课间开展不充分、教学内容不系统、课程建设不完善、学年(学期、课时)计划不完整等现状影响,导致四开区乡村学校难以形成系统的教学内容,教师缺乏专业的指导,学生得不到合理有效的锻炼。

自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省教科院)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学校体育课程建设越来越规范、完善。尤其是随着每学期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顶岗支教教师的加入,使学校师资人员配置更加充足,体育课和大课间有了活力、教学内容有了依据、课程建设有了层次……针对乡村学校体育现状,在省教科院的带领下,四开区编写了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的体育校本课程教材,并针对不同学段编写了有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教学计划,更好地指导教学,提升了教学质量。在省教科院的指导下,笔者更清楚地知道了学校体育的价值与重要性,也学习了新的理念,并将理念融入体育教育教学中。如,课堂教学首先应以“健康第一,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遵循《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要想让体育课从“放羊式”教学中脱离,需要体育教师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方式、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与技能以及提升学生运动能力的方法等。作为体育教师,应通过教学设计与教学指导来达成促使学生掌握技术、发展体能的目的,再通过设计课堂中学、练、赛的合理衔接,使学生体验到体育课的乐趣。

2.规范教师行为

合理制订教学计划。通过省教科院的指导,教师逐步从学年的角度思考教学内容,将学年目标逐步落实到每一节课中。教师由原来的上课前临时设计教学内容,变为现在的根据学年、学期、单元、课时计划設计教学内容,并做到每节课的教案有依据,每个单元的计划有延续,每学期的计划有递进,每学年的计划有思路。如,笔者将校本课程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为3个阶段,3个阶段分别对应水平一至水平三的学生,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制订了学年、学期、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再如,水平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熟悉并掌握课堂的要求和指令,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发展学生跑、跳、投以及攀爬平衡等能力;水平二阶段,初步让学生了解疾病预防和个人卫生保健的知识、方法,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发展柔韧性、灵敏性、速度和力量练习;水平三阶段引导学生感受并了解多种体育活动以及比赛乐趣,基本掌握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组合,初步掌握人体运动系统知识并能简单处理常见意外伤害,初步掌握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与保健知识,提高灵敏性、力量、速度和心肺耐力。只有制订好每个阶段的教学计划,课堂教学才有方向、有内容、有目标,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运动技术掌握奠定基础。

完善体育课堂监督管理机制。管理制度的建立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落实,省教科院设置了较完善的将每个阶段教学计划与绩效考核挂钩的奖惩制度,并且还组织了定期研讨,以拓展教师的专业技能,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更好地结合彝族当地的具体情况,设置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推动民族地区乡村学校体育活动建设,为其他民族乡村学校体育提供范本。

3.达成育人目标

通过省教科院的帮扶,体育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更加系统,教学方法更加恰当,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也更加投入和专注。能够看出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学生掌握知识与技术动作的效果也更加明显,整节课的精神面貌得到明显改善。由于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教学手段的巧妙运用,教师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将时间交给学生练习和比赛。在比赛中,教师教会学生如何依据规则获胜,如何拼搏坚守自己的胜利,如何团结一致共同进退,乃至如何面对失败。让学生通过学练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标。

此外,学校的体育活动组织也越来越规范,让本就身体素质优异的学生得到更合理的锻炼,让青春活力的气息充满大坝乡中心校的每一个角落。

二、体育活动开展的改变与收获

为了促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省教科院每月都选派经验丰富的专业体育教师指导学校开设体育社团,目前已开设了足球、篮球、田径等社团活动。体育社团的开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增加了学生的专项特长,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充分发挥自身的运动优势,学习专业的体育技能和专项知识,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举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如六一儿童节举行的主题为“童心向党,阳光成长”的首届体育文化艺术节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同时为师生展现自我、交流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也为促进学生形成竞争意识、拼搏意识、合作意识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并将红色教育融入到体育活动和体育学科教育中,真正贯彻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方针。

三、学校体育活动的赓续

通过帮扶,学校的体育课越来越规范,大课间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体育社团也越来越多。学校会把体育文化建设活动延续至以后的工作当中,争取能参与到校与校之间、区与区之间、县与县之间的竞赛活动中,通过比赛让学生发挥自身特长,促使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改变学生的生活习惯。今后还应在此基础上吸取经验,推陈出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感受体育之精神、体育之魅力。

猜你喜欢
教科院体育教师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湖南省2019年教育科研扶贫现场会召开
重庆市教科院赴巫溪、巫山开展教育扶贫联片教研活动
An Analysis of Mobile Equipment on Merits and Demerits and Development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更正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