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悦
摘要:微课具有生动、短小、精简、富有感染力和画面感等优势,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能为学生提供更直观、更丰富的内容。将微课运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能打破传统教师口头传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教师音乐教学水平。通过微课的有效应用,激发学生的音乐展现力,调动学生的思维,不断突破教学难重点,从而优化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保证微课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微课 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在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均是老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或者是老师利用简单的乐器弹奏,让学生跟唱。这样的教学方法沉闷且枯燥,学生不但无法体会音乐的魅力,反而会失去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质量。微课属于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有效融合了投影仪、多媒体等设备,利用视频展开教学,学生能通过视频全面领略音乐的魅力和精髓。同时,微课能将声音、文字、图片整合至视频中,学生能直观了解音乐知识,而且视频所呈现的画面感极强,不但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还能调动学生五官,促使学生收获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从而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培养学科素养。
一、利用微课播放表演,激发学生音乐展现力
老师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而微课则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微课,老师可以播放一些有趣的学习视频或音乐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深入了解课堂教学内容,掌握正确的音乐旋律。同时,学生观看到他人演唱的视频后,会被音乐的魅力折服,对音乐产生一定的好奇心,纷纷跃跃欲试,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展现力,促使其快速掌握音乐知识。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小松树》这一课内容时,由于该歌曲属于儿童独唱,因此老师要求每位学生进行单独演唱。但是,许多学生因害怕或者有害羞心理,不敢单独进行演唱,或者演唱声音非常小,教学活动难以开展下去。这时,老师可以利用微课播放其他小朋友单独演唱的视频,为学生详细讲解独唱小朋友是怎么做表情、展示肢体语言的,并告知学生可模仿独唱小朋友进行演唱,不必在意他人的看法。他们最终也可以像视频中的小朋友一样充满自信和魅力,为观众带来美妙的歌声。通过视频的观看,以及老师的讲解和引导,有一两个学生愿意进行尝试。通过模仿,这两个学生能大声、准确地将歌曲演唱完毕,并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一旦有学生愿意尝试,其他学生也受到了影响,都纷纷尝试独唱,有些学生甚至在观看完前面学生的独唱表演后,有了新的演唱心得,并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的学习激情得以有效激发,学习主动性高,而且受微课的影响,可快速掌握音乐演唱技巧,提升自己的音乐展现力。与此同时,通过微课教学,学生能全面体会音乐、演唱所带来的快乐,能进一步调动学习热情,促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从而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
二、利用微课引导思考,调动学生的思维
小學音乐教学目标不能只是让学生掌握简单的乐谱或学会演唱几首歌曲,而是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思考,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其质疑能力,从而掌握更多的音乐技能,了解音乐魅力,提高自身的音乐水平。法国著名哲学家狄德罗曾说过:“怀疑是向哲学迈出的第一步。”敢于怀疑才能全面提升自我认识,实现创新。因此,将微课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需灵活运用视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思考能力,不断解决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从而保证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彝家娃娃真幸福》这一课内容时,由于接触少数民族的机会非常少,学生并不明白彝家是什么意思,更无法理解这首歌的演唱方法和歌词内容。这时,老师可利用微课播放有关这首歌的知识和内容,而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便会涌现诸多问题,如:“彝家是一个怎么样的家庭?”“这首歌怎么那么欢快?”“这首歌怎么和平时接触的歌不一样?”“这首歌在演唱时需要配合怎样的肢体语言才能表达它的思想情感?”等等。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能正确了解到彝家主要是指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来自云南,歌曲是一首民歌,而歌曲中的“阿里里”属于云南彝族民歌中最具特色的歌曲衬词。彝族民歌具有活泼、欢快、节奏感较快的特点,所以,在演唱这首歌时,一定要把自己愉快的心情给充分表达出来。此外,老师还可以利用微课播放一些彝族民歌供学生欣赏,如《马儿快些跑》《阿诗玛》《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等,并让学生了解彝族人民在演唱歌曲时会配合何种肢体语言。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充分了解《彝家娃娃真幸福》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演唱形式等,收获不一样的演唱技巧。而且,学生接触新的音乐时,会产生一定的质疑,并通过微课在质疑中思考、学习,让思维有效发展,更容易收获丰富的音乐情感,甚至在视频的影响下,能正确了解歌曲的内涵,促使学生不断探索音乐知识,从而保证微课教学的有效性。
三、利用微课示范教学,全面突破教学难重点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少,对音乐知识掌握甚少,音乐感知尚未达到一定的水准,所以其对于一些教学难点和重点,并不能快速掌握,从而阻碍了学生音乐水平的提升。此外,一些学校中的小学音乐教师自身的音乐水平并不算高,且音乐素养低下,在教学时并不能正确掌握示范教学方法,将学生良好地引入音乐世界中,从而无法保证教学效果。通过微课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老师能利用视频播放歌曲的创作背景,呈现乐理知识和内容,让学生全面感受音乐的节奏感和思想情感,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例如,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我有一双万能的手》这一课内容时,由于该首歌需要学生学习领唱、齐唱的方法,但学生尚未接触过大合唱,并不了解领唱与齐唱的精髓,因此增加了教学难度,无法提升教学质量。这时,老师可以利用微课播放相关大合唱的演唱内容,详细告知学生领唱与齐唱的具体方法。通过观看视频,学生明白在大合唱之中,领唱必须要节奏感好、音准好,且要求声音洪亮,而齐唱需要学生们声音和谐、统一,且表现力强,才能发挥领唱和齐唱的优势。当学生对大合唱有一定的了解后,老师可鼓励学生自我引荐,学做领唱。演唱角色分配好之后,老师再让学生详细、反复观看领唱、齐唱的演唱技巧,最后再进行实战演练。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快速掌握领唱、齐唱的方法,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而老师也能突破教学难点、重点,提高教学质量。在大合唱中,齐唱还分为男高音区、女高音区、男中低音区、女中低音区,老师也可以利用微课扩展相关知识,让学生全面了解领唱、齐唱知识,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技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进而保证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将微课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不但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还能提升教学水准。通过微课播放演唱表演、引导学生思考或进行教学示范,可激发学生的音乐展现力,调动学生的思维运转,帮助老师突破教学难点、重点,这最终也让学生在音乐探索、学习中掌握更多的音乐技巧,感受音乐特有的魅力,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邢川.微课在小学音乐乐理知识教学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2020(10).
[2]何喜芳.微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黄河之声,2020(7).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