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晓秋
(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园区实验小学校 重庆 400050)
复述能较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表达能力,是学习语文的很好策略。统编教材对“复述”这一语文要素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编排序列。五年级第三单元则是要求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笔者以三年级八单元为例,对“复述”这一语文要素如何有效落地进行探讨。
部编教材一个单元是一个有机整体,要落实一个单元要素,必须整体构建,系统分析,明确编者意图。切不可只看一篇,不顾全局,那样就如管中窥豹了。如三年级八单元,要想落实借助表格复述,必须系统分析这一单元的篇目。通过系统分析,我们发现这个单元的课文编排意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如下图)
这样系统分析后发现各个篇目都有自己独立的作用但又互相衔接相互补充,如同一根有活扣的链条。我们也可根据教学需要将有的地方进行组合,将链条的扣有机衔接。
系统分析后,我们又将对每个篇目进行认真解读。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如下图。
不难看出教学中这四篇文章的顺序不能改变,第一课显然是第二课的方法指导,第二课将是“借助表格复述的”强化,第三篇是在前两篇基础上,梳理地点变化复述故事,第四篇课文则是运用前面三课的方法自主运用示意图复述。当然,语文园地中的一些方法可以链接到阅读教学中,要么引领指导学法,要么提炼升华学法。
那么如何细化每课目标,落实语文要素?需要前后勾连,理清学情。如:《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以时间推移顺序讲述,有点明时间段的词语,有利于学生梳理条理,把握内容,复述故事。课文以对话推动情节发展,适合分角色朗读训练。学生已在前面的课文中学习过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心情的词语等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本课将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和语气词,读好人物对话。这既是感情朗读训练的过程,又是了解熟悉课文内容的过程,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复述”打下基础。
借助表格复述故事是本单元的重点语文要素,它是学习阅读、内化课文语言、学习表达的一个过程,是重点教学目标。学生在本课学习前,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已经有了借助图片、示意图等提示讲故事或复述课文全文或部分的学习训练了,对“复述”的要求已经有所了解,这是落实本课重点语文要素的有利条件。所以本节课的目标定在:在学生已有的复述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借助表格复述故事,做到“有顺序,重要信息不遗漏”。在学生自我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加入适当的人物语言、动作、表情练习复述,搭建支架帮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构建详细复述的方法。
本课目标虽然是借助表格复述,我们不能就复述论复述,我们需要跳出“要素”看“要素”。我们要关注故事情节,故事的结构,以及复述的要求,这样就不难发现,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实际是复述的铺垫与关键。复述是一种基于语言的思维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熟悉与运用是复述的第一关键。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引导借助表格复述前,必然要引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朗读,找到朗读起点。可借助语气词“啊”“啦”读好人物对话,并抓住人物“表情”“动作”“语言”读出人物性格特点。这样通过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性格,把握故事内容,为指导复述做好铺垫。
在落实语文要素的过程中,第一要素是找准学情,往往不能走粗线条,而是层层渗透。如:借助表格复述做到有序、关键信息不遗漏是保底目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并找准学生借助表格复述的起点,引导学生充分达成能够借助表格复述,首先做到“做到有顺序、重要信息不遗漏”。在这一环节落实的基础上,再做第二个目标,能够把复述变得更有趣,更丰富,就要站在儿童化的立场搭建支架如:
引导学生构建支架一:加语言
引导学生建构支架二:加动作
引导学生建构支架三:加表情
引导学生建构支架“加动作、加语言、加表情”学习更加详细地进行复述。通过微课强化复述方法,并引导学生感知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但是“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在本课中不作为必须掌握的复述方法。
板书往往是一节课的学习思维体现。就分角色指导朗读和借助表格复述这两个目标而言,我们不难看出他们之间的思维联系。指导朗读中,我们强化学生朗读时关注“语言”“动作”“表情”,而这些朗读妙招恰恰也是“详细复述”支架,整个“复述”要素的落实,不是单一的、生硬的,而是一个思维网。像这样紧紧围绕“复述”,做了两个有序活动板块,整个板书实际体现了一个“维恩图”,对学生的思维指向训练强化非常明晰,语文要素的落实富有逻辑,清晰易懂。同时聚焦“教学评一体化”,让学生清楚学什么,就评什么,体现语文要素一课一得。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板书)
总之,部编教材的复述要素编排呈螺旋上升,学生要掌握这一要素,需要在编排序列中整体着手,细节落地。语文教学中,语文要素的落地绝对不是一个“点”的问题,而是一个思维面的过程,将语文要素与教学活动板块有机结合,前后关联。将碎片化的“点”形成一个训练体系,灵活运用教学策略,那么语文要素才能真正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