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恽
摘要: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深度体验式数学教学,是指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和全力体验,用“看得见”“可理解”的方式组织学习活动。深度思考是提升学生概念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积累思维经验的载体。为此,从信息技术支撑下“盘活资源”和“课堂体验”两个维度,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以实现真实课堂的科学构建,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概念;课堂前测;盘活资源;深度体验
数学概念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概括与反映,是自我认知意识的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思维形式。所以说,数学概念是数学的细胞,形成数学概念是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那么,正确地理解和形成一个数学概念,就需要启发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活动去研究问题、呈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对数学概念的科学建构,以加速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该如何改变现行概念课的现状,把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转化为发展学生素养的实践行为?又该如何运用信息化媒介,突破时空的限制,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呢?本文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从不同维度对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运用信息技术盘活资源,切准知识的创生点
现行教学中经常上演这样一种课堂尴尬:“我很饿,老师却只给我一片面包。”学生真正的困惑无法得到解决,而对于已经明了的知识点,教师却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去“夯实”。在打磨“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历了这样的尴尬。
备课之初,为了更好地“夯实”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一位年轻老师做了如下的设计。
在新课前,教师利用媒体辅助创设了一个有趣的生活购物环境:小红和妈妈去书店买书,书店里有《3.1班故事》(13.8元)、《礼让》(6.5元)、《哪吒小子》(12元)、《小学奥数读本》(4.6元)、《小人国和大人国》(18元)、《小学生新课标作文》(9元)。
师:书店里的书品种真多,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
学生按顺序准确读出各种书的价格。
师:你能把这些商品价格分分类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2元、18元、9元分为一类,因为这些数我们以前学过;13.8元、6.5元、4.6元分为一类,因为我们以前没有学过。
生:整数的分为一类,不是整数的分为一类。
师:那你知道这叫什么数吗?
生:小数。
師: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小数?
生:超市里商品的价格、文具店里文具的价格、书店里书的价格。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小数,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课件出示:身高1.3米,视力表1.5,一瓶水1.5升。
小结:原来生活中这么多的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利用媒体的优势呈现真实场景,利用视听音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帮助学生在层层筛选中厘清小数的概念,可谓用心良苦。但试讲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学生对于这样的开场并不感冒,从他们的言语和神情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课堂的烦躁:平时我们都能见到小数,老师为什么还要我们不停地分类比较它们呢?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其实是因为我们老师没有深度了解学生、了解学情,没有找准学生知识生长的起点,以自我的预案来替代学生真实的思维,这样的课堂必定会出现尴尬。
那么,如何切准知识的生长点,为小数概念的认识而服务呢?课堂前测就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问题,给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概念的调查:前测样题(如图1所示)
“小数的初步认识”课前检测
1.在你身边,出现过小数吗?请你写2个。
我知道的小数:
2.根据下面的小数给图形涂色。
0.1 0.5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6角=( )元 3分米=( )米
3元9角=( )元
4.你对小数有哪些疑惑?需要老师帮你一同解决哪些问题?
(二)概念的调查:前测分析
第1题:在你身边,出现过小数吗?请你写2个。
数据显示:全班共有45名学生参加本次调查,有95.6%的学生会读写一位数小数,有4.4%的学生提到了两位数小数。从这个数据上看,学生基本已经了解了小数的读写方法,课堂教学中对于这部分知识可以弱化。
第2题:根据给出的小数,给图形涂色。
调查结果:通过统计发现,45名学生中对于用涂色来表示零点几的小数,情况并不好。全班画对的有30人,占总人数的66.7%;而正确的表述中,有5人会用二分之一来表示0.5的图画。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平均分后直观地表示小数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也在情理之中。但数据也暴露了学生对于平均分的方法以及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并不清晰,甚至有些模糊。
第3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结果表明:6角=( )元,3角=( )元,学生中有5人写了10.6元和10.3元,全对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8.9%。可以看出,学生虽然认识小数,但对于小数概念的理解、小数的改写方法,还是存在一定的困惑,甚至会有理解偏差。
(三)概念的调查:前测错例(如图2所示)
图2所示为学生的典型错例。我们发现:(1)大部分学生知道要把正方形平均分,再表示出其中的1份是0.1,表示其中的5份是0.5;(2)对于学生而言,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来表示其中的1份或5份不是很清楚,甚至有的孩子有些茫然;(3)将以往的分数经验正迁移到小数认知中,大部分学生衔接比较顺畅,但如何准确表示两者间的关系,图例中的学生没有一位可以正确描述,这也是本节课需要内化的知识点。
综上分析,调查数据告诉我们:学生对于小数概念的理解尚不成熟,可以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又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何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小数的意义,使其形成对概念学习的自身感悟?这是调查后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也正是这样的前测思考,给我的课堂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二、利用信息技术深度体验,磋议知识的生长点
数学教学要重视数学思想、观念、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可以处理但又对原问题有用的数学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出解释和讨论。但这一过程不能是教师全盘托出,需要教师寻找一个学习的生长点,一个能引起学生思维碰撞的兴奋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深度讨论,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以推进深度课堂的最终形成。
由案例调查可见,在没有任何教学支撑的情况下,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小数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我发现问题2中,学生的正确率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能认读小数,但对于小数概念的正确表征是存在认知困难的。因此,我试想:本节课的教学起点是否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和呈现感性材料为依托,选取一些有价值的数学元素,真实、逼真地将数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对小数概念个性化的认知和原生态的理解。于是,课堂中出现了这样的片段:
研究1: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动态整理的方式展示前测调查中学生对于小数知识的疑惑问题。例如:什么是小数?小数真的很小吗?小数与整数、分数间有什么关系?小数是从哪里来的?它有什么用?……
师:今天的小数认识,我们围绕大家提出的几个问题进行实践与研究。
研究2:请你用一个图形表示1元,并通过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0.3元。(利用多媒体的拍照功能,逐一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讲解分析,如图3—5所示)
生1:我把1元看成10角,其中,1角是0.1元,3角就是0.3元。
生2:我把一个长方形看成1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3份是 ,也就是0.3元。
师:如果我涂这里的3份呢?(中间3份涂色)
指出:不管怎样涂色,只要把一个表示1元的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涂3份就是0.3元。
生3:我把一个正方形看成1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3份是 ,也就是0.3元。
师:不论是一元钱、一条线段、一个长方形还是一个正方形,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什么?
生5:都是把1元平均分成了10份。
追问:有想法吗?为什么要把1元平均分10份?
生6:因为1元=10角,1角就是1元的 ,所以可以把1元平均分成10份。
說明: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等式:3角=
元=0.3元。
……
布鲁纳说过:“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们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学习一个概念,需要在心理上建立起学生适当的认知结构,并使之成为个人内部知识网络的一部分。而为了在小数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之间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在课堂教学前我加强了学生对于小数认识最本真的理解,并为此构建了一幅较完整的“数网”结构图,这也是一种数学思维的初步启蒙。
可以看出,学生基于前测所进行的数学思考是有效的,基于前学进行的概念描述是多元的,基于信息技术所进行的课堂互动也是多向的。在这把“双刃剑”的运用下,我们充分挖掘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快速找准了学生学习的起点,融合展现了学生原始的思维轨迹,为后续小数概念的深度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多元化的学习素材,为开创课堂教学的新天地提供了可能。
基于以上对磨课过程的思考,我感觉:“课堂前测、课中观察、课后思考”这一系列基于数据的真实研究,让我的磨课从主观走向客观、从感性走向理性、从迷茫走向深入。经过这样的课例研究,我也发现:在概念建构的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将“学”置于课堂的中心;要充分彰显理性的思考,让“学”推动思维的发展;还要充分孕育创新的意识,让“探究”真正发生。唯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才会有生命的活力,我们的学习才能真正呈现无痕的张力,我们的学生才能在境归自然中彰显自我的价值。与此同时,我们的课堂教学也终将向着数学素养的培养,走得更深远、更开阔!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谢毅,郑生志.基于数据分析的课例研究[J].小学数学教师,2019(03).
[3]王玉东.重建数学练习课:向着数学素养那方[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7(09).
[4]林小平.运用几何直观 理解概念本质:“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9(04).
(责任编辑: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