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治理思想

2021-11-03 14:58张继军张雅洁
西部学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人民理论基础社会治理

张继军 张雅洁

摘要: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构成,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治理思想,主要包括:社会管理职能是国家阶级统治的基础,利益关系的调节是社会治理的关键,公平正义是社会治理的价值追寻,人民主体地位是社会治理的终极目标,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教育是实现社会治理的良策和基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民;社会治理;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D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9-0126-03

一、社会管理职能是国家阶级统治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管理的思想建立在其国家学说的基础之上。首先,他们对国家的认识是在批判黑格尔的国家观的基础上深化的,他们从国家起源的角度出发,认为国家是从社会中产生并凌驾于社会之上,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是该时代的整个市民社会获得集中表现的形式。”[1]国家阶级统治作用的发挥是以社会管理职能的发挥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管理职能是国家的基本职能。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不管在波斯和印度兴起和衰弱的专制政府有多少,每一个专制政府都十分清楚地知道它們首先是河谷灌溉的总管,在那里,没有灌溉就不可能有农业……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究其本质,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具有明确的历史性,不同社会历史形态下,社会管理作用的发挥也不尽相同。直到无产阶级掌握了这一“公共权力”,把资产阶级国家这个机器彻底摒弃,用崭新的方式组织一个新的社会。

随着社会的变迁,利益关系发生变化,社会治理逐步淡化了阶级和政治性质,只是作为纯粹的服务和管理职能的社会治理保留了下来,社会管理职能逐步转变为社会利益的简单管理和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社会全体成员自己学会了管理公共事务,自己掌握了这个事业,“政府的压迫力量和统治社会的权威就随着它的纯粹压迫性机构的废除而被摧毁,而政府应执行的合理职能,则不是由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机构,而是由社会本身的负责的勤务员来执行。”[2]也就是说,社会是有自主性的,社会作为主体也是有相对独立性的;同时,社会在既定的秩序框架下能够有效运转,而且社会的自我完善也进一步推进了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利益关系的调节是社会治理的关键

利益关系是社会建构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形态变迁的原动力,是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重要根基。正如马克思说过的:“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相关。”利益问题是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问题。随着市场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和升级,各种利益关系不断涌现,逐渐形成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网络,而利益矛盾则影响着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因此,能否及时准确地协调处理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基本利益问题,决定着我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以及能否真正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关系我党的执政根基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故此,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为人们正确处理利益关系提供了秘密武器,为人们调解利益关系找到了理论指南,有利于稳定社会利益关系,有利于促成社会和谐稳定。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切行为的背后都在于利益关系的存在,一切阶级斗争和社会冲突的背后都是对利益追求的结果,利益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因。他们始终坚持一般与个别相统一的方法,认为利益关系和谐的本质在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和谐,指出:“包含着特殊利益的普遍利益本身就是国家的目的这一论断抽象地规定了国家的现实性、国家的生存。”对于共同利益与特殊利益的矛盾分析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调节利益矛盾的主要矛盾,更是社会和谐关系形式的关键。这就是说,我们必须发现人们行为背后的深层次行为动因,找到人们互动的错综复杂利益关系,同时正确处理共同利益与特殊利益之间的关系,促进不同利益构成的共同发展。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以“现实中的个人”作为基本单元,阐释了共同体生成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个体则是有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的社会性本质决定了个人与社会有机体的真实关系是共在共存和相互确证的“共生关系”。

三、公平正义是社会治理的价值追寻

公平正义历来都是人类追求的社会价值,就治理而言,公平正义更是社会治理的当然选择,是社会治理努力实现的价值。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治理必然要求公平正义,同时,公平正义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良好的社会治理。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个人要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只有个人的基本需要在得到满足的时候,人才会有更高的社会追求,也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才会成为可能。换言之,需要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的需要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存在内在的逻辑性关系。在生产力水平未高度发达之前,社会治理首先要满足人的社会生活需要,即民生的需要,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社会政治制度下不同的阶级关系又决定了社会公正的程度。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按需分配”和计划经济为马克思指明了一切社会不公正的真正源头——私有制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剥削压迫等各种不公正的根源。

要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现象就只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革命,彻底废除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因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才能实施按需分配的办法,实现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满足社会成员不同的需求,保证人的平等的自由状态,实现人的全面解放,从而达到社会公正。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注重对阶级社会的分析,他们认为国家和政府为实现社会稳定,避免社会不公正所导致的社会失序态势,且人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能够缩小人群之间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的差异性,也实行了一定的社会保障制度。而资本家的社会保障政策只是出于为了缓和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才被迫采取了如救济工人或赤贫工人等措施,以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保障资本主义社会的顺利生产。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工人阶级受剥削压迫的社会现实,并没能真正缩小两极分化现象,也就无法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关系不复存在,物质财富极大增加和丰富保证了人与人之间自由平等社会关系,但社会上已经存在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存在着一些不能劳动或丧失劳动能力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仍然需要作为辅助措施而存在,从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中扣除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障资金,努力提升弱势群体的经济地位,从而在整体上真正实现社会的平等和公平。

猜你喜欢
人民理论基础社会治理
“依法治国”的哲学思考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浅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四要四不要”
西方在滥用“人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