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表演意识的培养策略

2021-11-03 13:25许淑花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培养策略

摘 要 表演是学生进行音乐实践的主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下五种策略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运用游戏,活跃气氛;引导编创,丰富内容;运用律动,体验美感;拓展延伸,升华情感。以上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展现音乐课堂的魅力。

关键词 小学音乐;表演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1)06-0064-03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强调:“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1]因此,音乐课堂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表演是学生进行音乐实践的主要手段之一, 它能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能力。[2]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运用游戏、引导编创、律动表演以及拓展延伸等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获得美感体验和情感升华,让音乐课堂教学更灵动,使音乐教学更完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营造有吸引力的课堂情境,是培养学生表演意识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情境、生活情境和场景情境,这些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氛围。

(一)创设故事情境

对于好奇、好动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有趣的故事能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意境,唤起学生的表演欲望。如在教授《月圆曲》时,教师可以事先在音乐室里贴上月亮和星星装饰,让学生一进教室就能被室内的环境所吸引。此时教师再给学生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学生就能随着故事展开丰富的联想。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中,优美的旋律与古老的故事在学生的头脑中交汇,可以激发学生学会这首歌曲的迫切愿望,并为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打下基础。

(二)创设生活情境

音乐来源于生活,同时音乐也丰富了生活,所以,教师要从学生平时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让音乐课堂教学与生活相关联,使音乐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如在“风雨雷电的故事”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教室里的打击乐器或自制的打击乐器,模拟风声、雨声和雷声,并尝试表现完整的故事。当学生演奏自己亲手制作的打击乐器时,他们就能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可以创造出声音。真切的实践活动情境可以使学生获得直接体验,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色彩。

(三)创设场景情境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并让学生扮演场景中的角色。创造性的场景设置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表演意识,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例如,在学习《买菜》这首歌曲时,为了让学生更能专注地学习,笔者在这时创设了一个菜市场的场景,让学生按节奏读出歌词中的菜名,一边把握好节奏,一边记忆歌词,这样就能更好地学唱歌曲。之后学生需要分组学习,一组唱歌曲中的演唱部分,一组读歌曲中的节奏部分,然后互换角色,再一起合作。在这样的场景下学生很快就学会了这首歌曲。场景情境的创设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

二、运用游戏,活跃气氛

如果在音乐课中一直让学生听唱歌曲,学生肯定会感到单调乏味。小学生年龄较小,普遍爱玩。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在课堂中开展多样化的游戏,以提升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表演热情。[3]音乐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学生可以在游戏中以最自然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中开展各类游戏,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

(一)传红花游戏

在教一年级的小朋友学唱歌曲时,为了让学生对歌曲感兴趣并能更好掌握,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一朵红花,让学生一边传花一边跟唱,歌曲结束时拿着红花的学生就可以在班上表演一个小节目。通过传红花的游戏,学生可以很容易地掌握歌词,同时还能鍛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二)开火车游戏

在学唱歌曲《火车开啦》时,教师可先播放火车开动的声响,让学生想象火车启动、加快速度、爬坡与减速停止的情景,再让他们模仿开火车的动作。在学会歌曲后,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边唱边模仿开火车,其表演也会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这一游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意识。

(三)红绿灯游戏

《快起床》这首歌曲的歌词比较多,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首歌曲,教师与学生做了一个“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引导学生遇到红灯时,就在心里默唱那一句歌词,遇到绿灯时就唱出歌词。通过这样的音乐游戏能够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歌曲。

(四)拍手游戏

教授《打花巴掌》这首歌曲时,教师可让学生两人一组,将歌词的学习带入平时玩的拍手游戏,按节奏一边拍一边念。在游戏中学生全情投入,很快就能记住歌词,还能创编出第四、第五段缺少的歌词。最后学生再完整地演唱歌曲,这样就能更好地完成这首歌的表演。学生在表演和创造活动中得到了丰富的感受,增强了真情体验,完全沉浸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之中,也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灵性。

三、引导编创,丰富内容

编创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音乐创造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编创出生动的教学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打造别具一格的音乐课堂,使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创造力等得到全面发展。

(一)歌词的编创

小学课本中的音乐大都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编创歌词时,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作为歌词编创素材。这样不但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编创歌词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如在歌曲《数蛤蟆》一课中,在学会演唱歌曲后,笔者问学生:“除了数蛤蟆,还可以数什么会在水里游的动物?”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这时笔者又说:“你们想不想当个小小作词家,把你们知道的动物编到歌曲中。”学生听完非常兴奋,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表情,之后他们不但编创出丰富的内容,还加上了各种动作表演。连平时不爱表演的学生,这时候都跃跃欲试。因此,合理有效的编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增强所学知识的吸引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节奏的编创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和骨架,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所以音乐教师要从小激发学生对音乐节奏活动的兴趣,打牢音乐节奏感的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农场的早晨”一课要求学生能掌握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笔者先从情境入手,播放农场中鸭子的叫声,问道:“刚才鸭子是怎样欢迎我们的?请大家编创出相应的节奏。”接着笔者又播放了小羊和小鸡的叫声,让学生根据叫声编创出相应的节奏。让学生自己编创节奏,不但能让他们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还能加强各声部的合作,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编创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运用律动,体验美感

律动表演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是很常见的,但是很多学生刚开始都不敢表现自己。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教师应该从律动入手,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无论学生表演得怎样,只要他们敢于迈出这一步,教师就应给予肯定,让学生乐于表演,自信表演,从而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让学生在表演中获得美的体验。

(一)从旋律入手律动

例如,《同坐小竹排》这首壮族歌谣的旋律和歌词地方特色很浓郁,节奏感很强,富有表演性,歌曲运用了混合拍子,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律动表演,通过不同的动作来区分拍子的变化,让学生沉浸在这样美的情境中。以此巧妙地引领学生进入到音乐世界中,使学生体验到音乐带来美的感受。

(二)从动作入手律动

在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律动表演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歌唱兴趣。现行的音乐教材有很多歌曲或欣赏曲都适合于表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演唱歌曲时搭配简单形象的动作。一方面教师可教给学生一些规定的表演动作,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大胆创编动作。例如,在教唱歌曲《母鸡叫咯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歌词入手,通过模仿母鸡下蛋的动作,激发学生的演唱兴趣。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等相对局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拓展音乐学习内容和形式,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以丰富学生的情感。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只有让情感得到升华,才能唤起学生心灵上的感悟,从而培养其表演意识,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音乐中的美感与情感。

(一)拓展实践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每次在教学重难点完成之后,笔者都会进行这一课的最后环节——拓展升华。这一环节笔者有时引导学生拓展聆听实践,有时引导学生拓展合作表演,有时引导学生拓展游戏表演等。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拓展实践,不断地去学习、探索和研究,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山谷回音真好听》这一课时,笔者在拓展环节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除了山谷里有回音,在实际的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有回音?请你们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并体验,下节课给大家展示,不过,现在就能体验到一种有趣的回音,谁能知道是什么?”接下来大家都非常激动,纷纷寻找答案。最后很多学生都积极上台亲身体验话筒的神奇“回音”现象。虽然这只是简单的表演,但在这样的拓展实践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音乐表现力,也提升了学生的情感艺术。

(二)延伸内容

例如,在教学完《粉刷匠》一课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其他劳动情景和歌词,先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做过哪些劳动,然后鼓励他们伴着《粉刷匠》的音乐,表演自己劳动的情景。学生一听到要表演自己的劳动过程,一下子就来了兴致,有的模仿擦窗户,有的模仿扫地,有的模仿洗衣服,有的模仿炒菜等。有了这些体验后,教师可以再让他们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唱给大家听,于是那些编好歌词的同学纷纷站起来表演。[4]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学生的旋律记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音乐是熏陶人的教育,音乐课堂应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实践,这样的音乐课堂教学才能更灵动,也更能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

(许淑花,莆田市秀屿区实验小学,福建 莆田 351146)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7.

[2] 李蕓.培养学生表演意识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3(6):224-225.

[3] 周蕴.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策略[J].教育界,2021(11):68-69.

[4] 卓巧苙.让音乐课堂因生活化演绎而精彩[J].教育艺术,2011(1):80,79.

实习编辑:刘 源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培养策略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