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风向标。当前教师评价中还存在评价内容窄化、评价方法片面和评价主体单一等问题。究其原因,这与缺乏对教师评价的全面理解、缺乏对教师评价的精细管理和缺乏对教师评价的科学运用等有关。基于江苏省无锡市中小学教师评价的具体实践,解决教师评价中的现实困境,中小学校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思想;完善评价内容,确立高质量促进教师发展的价值定位;借力人工智能,构建助力教师发展的评价平台。
关键词 增值评价;精准治理;现实困境;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1)06-0016-03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其和学生评价、课程评价和学校评价等一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发展质量。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并在“重点任务”中突出“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的要求。[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评价作为一种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因此,探究目前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现实困境,分析影响教师评价科学有效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有助于基层学校通过教师评价促进教师成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现实困境
(一)评价内容窄化,淡化学生学业素养
评价内容的多元性和全面性是保证教师评价科学有效的前提。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学业素养(即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感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发展情况和教师教学专业素养(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态度、教学责任和学习培训等)发展情况。但调研发现,很多中小学囿于思维的习惯化或凝固性,过于追求教师评价操作上的简单、便利,往往根据学生单次完成学科作业的质量、考试成绩的优劣等少量能直接反映教师教学成果的指标对教师进行评价。这样的教师评价只看重教师教学带来的直接效果(考试成绩),而没有顾及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学行为、教学方法,也不能全面地反映教师教书育人的全貌,长此以往会将教师的发展引入应试教育的“死胡同”。同时,教师评价忽视学生学习学业素养,将不利于引导教师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在课堂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无法实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评价方法片面,偏离教师发展目标
从根本上说,教师评价是为了促进教师个人的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不仅为中小学开展教师评价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要求中小学要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开展教师评价,提高教师评价的科学有效性。调研发现,受困于教师评价信息繁多和评价分析技术缺乏之间的矛盾,目前有不少中小学在开展教师评价的过程中,倾向于使用简单化的评价技术和定量化分数开展教师评价。比如,一些学校仍以学生学业成绩进步之值评价教师,主要通过以班级为单位,以单科或者是几门学科综合均分成绩为指标,比较学生的学习变化,从而给教师“排排坐”。这种片面追求精确的量化式的教师评价方法往往出现对那些难以定量的因素的忽视,必然导致评价的片面性。此外,给教师“排排坐”的评价方法,不仅容易导致教师评价偏离教师发展目标,而一旦其与奖惩性目标挂钩后,其本身所具有的发展性激励功能就会大打折扣,不利于推进教师践行教书育人使命。
(三)评价主体单一,缺失反馈互动信息
教师评价不是评价者管理掌控被评价者,而是相关利益者共同参与评价,这样才可能实现评价效益的最大化。现代教育评价观认为,参与教师评价的人员不仅包括教育管理者、教师同行和家长、学生,而且教师本人也应是评价的重要参与者,应让他们成为教师评价的主人。调研发现,在很多中小学开展的教师评价中,教师本人游离于评价之外,教师评价多是由教务负责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点名的同学科教师参与,教师评价成了没有“当事人”在场的被动评价。这样的教师评价缺乏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而这种互动交流的缺乏容易带来评价反馈的缺失,以及评价结果的透明度问题。在教师评价中,评价结果的透明度问题仍是教师评价结果应用于实践的一个阻碍。[2]
二、中小学教师评价困境的深层原因
(一)缺乏对教师评价的全面理解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评价理念直接影响着学校特色发展、教师健康生活和学生快乐学习。教育评价发展到今天,已历经四代理论的更迭兴替,即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以测验和测量为主的第一代评价、20世纪30到50年代以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为主的第二代评价、20世纪60到70年代以判断为主的第三代评价、20世纪80年代由“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为主的第四代评价。“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教育评价迎来了第五代变革。”[4]由于评价管理者对教师评价缺乏全面理解,对立体评价改革缺乏深入领会,出现了对评价理论深度学习不足、深入理解不透的问题,致使自身的评价理念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没有随着评价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从而无法将教师纵向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与横向发展的全要素整合起来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地评价。
(二)缺乏对教师评价的精细管理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特点和发展目标。[5]有高质量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育。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开展教师评价有利于助推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随着基础教育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从个性发展到全面发展,改薄工程、质量监测和督导评估等手段都发挥了导向、监督和改进的重要作用。但随着教师评价改革进入深水区,可能出现将教师评价作为简单地管理教师的手段,要么借测试学生之名,对教师进行排名,助长唯分数、唯升学评价的风气;要么将教师评价理解为行政管理手段,“一张纸要求”“一次会部署”“一群人上阵”“一阵风完成”,导致教师评价简单重复、浮夸低效,加重中小学负擔,甚至引起教师的反感。
(三)缺乏对教师评价的科学运用
先进的评价理念需要科学的评价技术支撑,更需要在实践中寻求变革智慧和突围之道。[6]但目前有几个实践误区导致教师评价的片面性。其一,重设计轻内容。调研发现,一些区域和学校在教师评价项目设计上耗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浓墨重彩地描绘,但在内容设计上缺乏评价的专业审视、内在逻辑和精准的表达。其二,重数据轻整合。在教师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往往会根据评价项目收集海量数据,但面对冰冷的数据,既没有去除因偶然性或人为性因素导致可能影响真实情况的数据,也没有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归类整理,更没有立足增值评价的数据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其三,重结果轻运用。高质量的教师评价旨在助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但很多中小学在教师评价结束后仅仅关注定性定量化的评价结果,而对评价结果的运用以及增值结果的大小却缺少深入研究。
三、中小学教师评价的改进策略
中小学教师评价中的现实困境,亟待我们探寻改进策略。笔者基于区域教师评价的具体实践,结合上述的原因剖析,尝试提出以下改进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思想
教师评价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学校传统文化、教师风格入手,正确认识教师劳动的本质,牢牢把握教师评价是为了使教师的劳动实现增值的评价理念,正确有效地确定教师评价的内容,实现从奖惩性教师评价模式转向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例如,无锡市江南中学遵循“为了一切教师,为了教师一切,一切为了教师”的评价理念,创新开展基于教学能力提升的增值性评价改革。具体做法是:首先,实施课堂教学多元激励机制。按照“人人参与,个个奖励”的原则,运用教师差异性评价策略,分别设定教学能手、优质课和教学单项奖,举办“经验推介会”,让每一位教师能明确得失,反思成长。其次,帮助教师实现可视化的能力表达。对各项评比项目从评定结果和参评过程实施定性和定量分析,形成概述性评级,促进每一位教师全面认知自我教学能力和在参评项目中的能力表现。其三,召开“评比后协作”研讨会。分别召开评委会、学科协作共同体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等会议,让参赛教师进一步明确秉持的教育思想和表现的教育行为,制定并实施基于课堂教学观察记录表基础上的教学改进计划,进而激发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二)完善评价内容,确立高质量促进教师发展的价值定位
评价是指挥棒,因此确定“评什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评价要紧紧围绕国家、省级出台的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评价改革等文件,以教师专业标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等为教师评价的内容,实现从学科教学实绩为主的单维度评价转向学科教育为主的多维度评价。例如,无锡市制定并实施《太湖教育人才考核办法》,主要围绕师德师风表现、教育教学实绩、示范辐射作用、教育科学研究和师生综合评价等方面开展考核。经过两轮的评选实践后,该考核办法尚未实现精准评价太湖人才的专业发展水平,也没有真正起到引导名师成为师德师风典范、教书育人示范、教研科研模范的导向作用。经分析研究之后,教育管理部门调整了考核内容和评价方式。其一,降低论文要求,强化示范指导,重点考核名师工作室在过程管理、成员培养、推广辐射和成果显现等工作成效情况。其二,编制《教师专业发展自评问卷》,通过自(教师个人)评、学(学生)评、知(知情人)评,采用1~5的五点计分法,对教师道德素养、教学专业素养、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4个方面进行定量化的测查,精准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其三,教师评价结束后,组织有关人员分别撰写区域、学校和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报告,并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明确教师专业发展优势、不足和下一步努力方向,真正实现了教师评价从静态性的“盖棺定论”转向全方位的“证据指南”。
(三)借力人工智能,构建助力教师发展的评价平台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7]。目前,有不少中小学纷纷借力人工智能,通过多元化数据采集为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推动教育評价的价值判断趋向精准化。例如,无锡市梁溪区东林小学基于“互联网+”教师评价服务平台,创新开展教学、教研、科研和评价“四位一体”的教师增值评价工作。其一,研发教师评价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共包括基础信息系统(包括教师的基本信息、工作经历及学术荣誉称号等)、教学管理系统(包括教学评先、业务讲座及教学实绩等)、科研服务系统(包括课题研究、论文发表及课程资源等)、综合服务系统(包括培养指导、示范教学及成果分享等)。参评教师随时随地将评估材料录入系统,为评价管理者开展横向和纵向、定性和定量的教师评价奠定基础。其二,组建评价技术团队。选择统计理论功底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践行增值评价兴致高的教师组成评价技术团队,为全面开展教师评价奠定技术基础。其三,组建由专家学者、教研员、学校管理者、教师同伴及教师本人组成的专家团队,并开展教师评价实践。评审专家登录评价服务平台,参照教师评价标准,审阅教师上传的实证材料,综合评定教师发展情况。同时,学校既可以纵向分析教师群体和个人在师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示范辐射等维度发展变化,又可以横向比较教师群体和个人的发展状况,为制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提供依据,为精准实施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行动策略奠定基础。
(张先义,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参考文献:
[1][3][7] 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2020-10-13.
[2] 边玉芳,孙丽萍.教师增值性评价的进展及在我国应用的建议[J].教师教育研究,2015(1):88-95,112.
[4] 徐梅芳.基于关键事件成长“E档”的学生评价创新探索[J].教育传播与技术,2021(1):60-64,70.
[5] 辛涛,李刚.高质量发展时代教育质量评价的功能定位和重点内容[J].人民教育,2020(20):16-18.
[6] 张先义.乡村校长职业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突围之策[J].中小学管理,2021(2):21-23.
责任编辑:谢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