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治疗的疗效分析

2021-11-03 12:49路小漫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8期
关键词:射血左心室受体

路小漫

(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0)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指心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出现障碍,静脉回血量不能排出心脏,静脉系统发生血液淤积,而且动脉系统血液灌注出现不足,导致心脏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观察患者的腔静脉和肺部存在淤血[1]。心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时即为心力衰竭,由左心衰竭开始,主要表现出肺循环淤血[2]。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冠心病发病率也逐年升高,成为老年人致死的重要原因。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药物用于心血管的治疗机制,用于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3]。将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使用,用于心力衰竭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在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分组应用不同治疗方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内科收治的9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分成A组、B组、C组,每组各取30例。A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0~85岁,平均(70.2±6.7)岁;合并疾病类型:高血压2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左心室射血分数(28.90±5.72)%;B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0~86岁,平均(70.5±6.6)岁;合并疾病类型:高血压2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11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左心室射血分数(29.02±4.99)%;C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0~85岁,平均(70.0±6.5)岁;合并疾病类型:高血压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13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左心室射血分数(29.10±4.85)%;两组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纳入标准:入选研究对象均符合《实用心脏病学》中重症心力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经过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等确诊疾病类型。排除了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和脑血管疾病、意识障碍疾病的患者,经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均为Ⅱ~Ⅳ级。

1.2 方法 A组、B组、C组3组患者均在临床观察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持续给氧,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为患者注射药物硝普钠输液泵泵入治疗,减轻患者心脏负荷,应用呋塞米注射液,同时配合利尿药与强心药推注,帮助患者强心治疗,当患者病情恢复稳定以后,对A组患者应用地高辛(国药准字:H33021738,生产企业: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和氢氯噻嗪片(国药准字:J20130041,生产厂家: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法国)(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分装),配合强心利尿药物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增加诺欣妥(国药准字:J20190001,生产厂家: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治疗,起始剂量50 mg,每日2次,针对患者耐受情况维持目标剂量每日到200 mg。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收缩压维持100mmHg以上;C组患者在B组基础上增加美托洛尔片(国药准字:H32025391,生产企业: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初始用药剂量为 12.5mg,2次/日,针对患者情况调节剂量,逐步增加剂量至患者可耐受范围。连续治疗6个月后,对比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4]。

1.3 观察指标 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测A组、B组、C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检测3组患者的心功能;根据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管,对3组患者的β型脑钠肽进行检测,取静脉血3 mL送检,以双抗体夹心,应用ELISA法检测3组患者的β型脑钠肽水平。连续用药治疗6个月后,统计3组患者的住院次数与病死率[5]。对比3组症状恢复时间,指标包括:心率恢复时间、气喘缓解时间、水肿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3组临床治疗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6个月后,B、C两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β型脑钠肽等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B、C两组改善水平优于A组,C组β型脑钠肽下降辐度优于B组,C组各项指标改善水平优于A组、B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比较3组临床治疗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表1 比较3组临床治疗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注:治疗后心功能水平对比,A组对比B组,t=10.3729,P=0.0012;A组对比C组,t=17.6296,P=0.0000;B组对比C组,t=5.5556,P=0.0184;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对比,A组对比B组,t=7.6901,P=0.0055;A组对比C组,t=11.3514,P=0.0007;B组对比C组,t=4.2000,P=0.0404;B型脑钠肽对比,A组对比B组,t=19.2430,P=0.0000;A组对比C组,t=44.9816,P=0.0000;B组对比C组,t=5.8781,P=0.0153。

2.2 比较3组随访6个月后治疗结果 随访6个月后,C组、B组两组住院次数、病死率均低于A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比较3组随访6个月后治疗结果

2.3 两组症状恢复所应用的时间对比分析 A组心率恢复时间、气喘缓解时间、水肿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均长于B组、C组,P<0.05;B组心率恢复时间、气喘缓解时间、水肿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C组、高于A组;心率恢复时间、气喘缓解时间、水肿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指标对比,C组最佳、其次为B组,两两对比存在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恢复所用时间比较(d,)

表3 两组症状恢复所用时间比较(d,)

注:对比住院次数,A组对比B组,t=20.4111,P=0.0000;A组对比C组,t=27.8297,P=0.0000;B组对比C组,t=23.8942,P=0.0000;对比病死率,A组对比B组,t=7.9640,P=0.0047;A组对比C组,t=20.4872,P=0.0000;B组对比C组,t=5.0565,P=0.0245。

3 讨 论

当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慢性心力衰竭,尤其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心脏功能,心排血量不断降低,出现呼吸困难、腹痛等多种不良症状。心力衰竭具体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急性心力衰竭危险程度高,必须及时得到有效救治;而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则必须通过药物来稳定患者病情,改善心功能状态。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种,如高血压性心脏病或是冠心病等都有可能引发此疾病,其作为常见的心血管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心排血量减少、心肌收缩力降低等现象,有研究表明,左心室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肺水肿、肺循环淤血等,若不能及时干预,会造成右心衰竭,进而造成全心衰竭。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逐渐低下,且有多种基础疾病,所以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较高,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减少病死率。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而且会随年龄增长,导致发病率逐年上升,甚至导致老年患者死亡[6]。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治疗,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深入研究,对神经内分泌因素也越来越重视[7]。有研究发现[8],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对心力衰竭患者结局也能起到改善作用。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心脏做功,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具有明显的适用性。尤其是将β受体阻滞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等药物,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能起到明显的优化作用,而且能逆转患者心室重构。联合用药后,也能减少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导致的刺激性干咳,可以提高药物的适用范围。美托洛尔用于心绞痛、高血压等疾病治疗时,联合利尿药、血管扩张剂等治疗,选择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还能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中。能阻断β1受体,无内在拟交感活性、膜稳定作用,降低心脏负担。联合诺欣妥用药,能起到协同降压的作用,效果优于单一用药,可以作为强力口服药物[9]。

心力衰竭本身是心脏功能产生的复杂病变过程,在其病变阶段多种因素参与其中,如能量代谢、遗传及血流动力学等。急性发病之后,患者可见心功能障碍,短时间内患者的心脏负荷会增加,会引发患者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就急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药物较多,最为关键的是选择有效的药物,实现心力衰竭疗效的提升。其治疗原则为合理的应用血管扩张药物,正性肌力药物、利尿剂等,但是一部分患者在使用利尿剂之后,会产生耐受作用,一旦急性起病治疗,将会增加治疗局限,用药之后,极易造成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得心率失常的情况出现。因而,针对这类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十分的关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后,B、C两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脑钠肽等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B、C两组改善水平优于A组,C组脑钠肽下降辐度优于B组,C组各项指标改善水平优于A组、B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6个月后,C组、B组两组住院次数、病死率均低于A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A组心率恢复时间、气喘缓解时间、水肿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均长于B组、C组,P<0.05;B组心率恢复时间、气喘缓解时间、水肿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C组、高于A组;心率恢复时间、气喘缓解时间、水肿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指标对比,C组最佳、其次为B组,两两对比存在差异(P<0.05)。与章志南[10]研究相符。分析原因:美托洛尔属于一种可阻断β受体的药物,可降低自律性延缓房室传导时间。与此同时,该药物对血管与支气管药理作用较小,因而对呼吸系统产生的影响较小,有效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美托洛尔作为β1受体阻滞剂,在进入人体后能够降低机体儿茶酚胺释放,这就能够缓解心脏负荷,减少对心肌的损伤,通过长期服用有助于改善机体心肌状态,提升预后效果,维持患者良好的生活质量。地高辛片,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细胞钙离子浓度提高,增加患者心肌收缩能力。正性肌力作用地高辛主要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而使心肌收缩力增强。而细胞内K+浓度降低,成为地高辛中毒的重要原因。电生理作用一般治疗剂量下,地高辛可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对房室交界区的抑制最为明显。大剂量时可提高心房、交界区及心室的自律性,当血钾过低时,更易发生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迷走神经兴奋作用对迷走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是地高辛的一个独特的优点。可以对抗心力衰竭时交感神经兴奋的不利影响,但尚不足以取代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具有利尿作用的地高辛使心排血量增加,使肾血流量增多,从而起到利尿作用。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作为复合制剂,则有助于促进机体内血浆肾素活性的提升,其中厄贝沙坦不仅能够进一步促进利尿剂降压效果的增强,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氢氯噻嗪所引起的低血钾症,两种药物连用能够更好帮助患者控制血压。诺欣妥即沙库巴曲缬沙坦,是脑啡肽与血管紧张素受体双重抑制剂,具有降低衰竭心脏负荷作用,抑制过度激活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保护神经激素系统的有害作用,治疗心力衰竭效果显著。诺欣妥是一种新型难治性心衰治疗措施,该药物的应用既可以对AngⅡ受体和RAAS产生明显拮抗作用,又可以对脑啡肽酶产生抑制作用,能够发挥出双重作用靶点,该药物能够将沙库巴曲以及缬沙坦的药理作用和应用机制互补,能够预防患者受免脑啡肽酶抑制剂等影响而出现多种致死性不良反应,包括严重血管性水肿等,与此同时,对于高血钾、肾功能损伤等患者来说,该药物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针对心功能分级和β型脑钠肽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对患者心衰病情进行评估,联合用药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β型脑钠肽的降幅。连续治疗6个月后,也能明显优化各项指标。表明连续用药治疗6个月后,才能表现出临床治疗的优势,而且会随着疗程增加,提高改善的效果。可见,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接受联合用药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规范疗程,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等药物治疗,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进而对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猜你喜欢
射血左心室受体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是心脏病吗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2,2’,4,4’-四溴联苯醚对视黄醛受体和雌激素受体的影响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