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卡尼汀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11-03 12:49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8期
关键词:左卡尼汀左卡尼尿毒症

姜 楠

(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1)

尿毒症作为临床上一项发病概率较高的泌尿系统疾病,当人体的正常功能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后,尿液无法通过肾脏将人体代谢所产生的废弃物排出体外,致使人体内的环境出现严重紊乱,出现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即为尿毒症。目前,尿毒症临床治疗中,主要是采用传统血液透析治疗法,但血液透析期间,患者体内的左卡尼汀严重缺失,出现营养不良等症状[1]。为了能够改善传统治疗方法存在的弊端,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在传统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左卡尼汀治疗,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2]。本文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88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中左卡尼汀所取得的临床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进行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8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为24~62岁,平均年龄(42.30±2.60)岁,病程为2个月~2年,平均(0.60±0.20)年;观察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为22~60岁,平均年龄(41.50±2.20)岁,病程为4个月~2年,平均(0.70±0.3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期间,均采用聚砜膜透析器,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并辅助使用血液透析机,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为了预防血液凝固,应合理选择肝素及低分子肝素抗凝,对于正在出血或有出血危险,如消化道出血、脑出血、围手术期等患者,透析方法应以无肝素透析为主,2~3次/周,每次透析时间4 h。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注射生理盐水(国药准字H20023145,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任公司)。观察组患者注射左卡尼汀(国药准字H20113215,东北制药),在25 mL的生理盐水中放入1 g的左卡尼汀,采用静脉滴注的形式进行给药。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Hct、Hb、Alb水平变化。②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食欲、精神状态、肌肉无力、低血压。③临床疗效:临床治疗有效率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Hb浓度≥100 g/L,Hb浓度上升量≥30 g/L,Hct上升量≥9%;有效:治疗后,Hb上升量≥15 g/L,Hct上升量≥5%;无效:治疗后,Hb及Hct上升量均未达到标准要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Hct、Hb、Alb水平)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医院感染发生率)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为:食欲32例(72.73%),精神状态35例(79.55%),肌肉无力35例(79.55%),低血压40例(90.91%);对照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为:食欲9例(20.45%),精神状态14例(31.82%),肌肉无力12例(27.27%),低血压18例(40.9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显效例数为30例,有效例数为12例,无效例数为2例,总有效例数为42例,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的显效例数为20例,有效例数为16例,无效例数为8例,总有效例数为36例,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尿毒症作为一种临床综合征,是肾脏疾病晚期阶段的一种重要病症,是慢性肾功能出现衰竭的最终阶段,为了能够有效降低肾脏的代谢负担,应给予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替代肾脏功能[3]。通过对血液透析的整体治疗效果来看,患者多存在摄食量不足,内源性左卡尼汀合成量过少,透析期间患者易出现营养不良等情况,免疫功能下降明显,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死亡[4]。

左卡尼汀作为一种水溶性季胺化合物,蛋氨酸及赖氨酸在多种酶的作用下,在脑组织、肾脏及肝脏中形成,自身的含量及代谢量受多种因素影响较大,包括左卡尼汀的重吸收量、食物中的摄入量、组织内外的排泄及转运等[5]。由于左卡尼汀的分子量较小,并出现高度水溶性,无法与血浆蛋白有机的结合起来,极易被血透清除,此外,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体内环境易出现严重紊乱,代谢产物在体内大量的潴留,出现消化不良、摄食量减少等情况,进而引发左旋肉碱的合成受限,加之机体处于负氮平衡代谢失衡状态,进一步加重左旋肉碱的含量下降[6]。若缺乏左旋肉碱,将会增加红细胞的脆性,缩短红细胞的寿命,加重患者的肾性贫血,贫血也是造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左室肥厚的主要因素[7]。

临床研究显示,左卡尼汀在降低红细胞的脆性、延长红细胞寿命,增加红细胞变形性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使用期间还展现出了抗氧自由基作用,在维持性血透患者肾性贫血治疗中作用明显[8]。同时,左卡尼汀合成不足是造成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营养不良概率为23%~76%,严重营养不良的概率为6%~8%,可知营养不良是导致患者病死及生存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9]。Alb水平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呈负相关,血液透析治疗中应用左卡尼汀,有助于促进细胞能量的增加,提升脂肪酸在人体内的代谢量,增强患者的心脏及肌肉功能,减少氧耗量,降低肌肉及蛋白的分解[10]。

尿毒症的微炎症状态主要是指患者未出现局部或全身急性临床感染征象,但存在持续性的低水平炎症状态,炎性因子升高缓慢,具有一定隐匿性及持续性[11]。且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患者的病死率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炎性反应程度有密切的关系[12]。因此,有效改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有助于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概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13]。左卡尼汀也是一类氧自由基清除剂,通过对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进行有效抑制,以改善细胞的微炎性反应,完成对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有效保护。左卡尼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具有促脂类代谢功效,能够使缺血缺氧时堆积产生的脂酰辅酶A进入到线粒体内,减轻对患者心脏缺血的损伤程度,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心功能,心脏射血分数明显增加[14]。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Hct、Hb、Alb实验室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食欲、精神状态、肌肉无力、低血压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中应用左卡尼汀具有可行性,在为患者补充左卡尼汀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精神状态、体力明显好转,食欲增加,透析期间患者的肌痉挛及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下降。纠正患者贫血症状,改善患者肌肉细胞功能及者营养状态,减轻患者微炎症,增加了患者体内蛋白质的代谢及合成,分解代谢量明显减少,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大力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中应用左卡尼汀,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猜你喜欢
左卡尼汀左卡尼尿毒症
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人物
左卡尼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现状
左卡尼汀对新生儿血清CK-MB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左卡尼丁治疗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卡尼汀注射液的含量及杂质A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左卡尼汀对玻璃化冷冻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