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疗分析与临床研究

2021-11-03 12:49张晶淼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8期
关键词:组间心肌梗死资料

张晶淼 荣 阳

(1.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辽宁 辽阳 111000;2.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辽宁 辽阳 111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临床发病率高,致死率也较高,因此临床一直将其作为危急重症进行治疗和护理。临床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往往会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但是无论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还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预后效果均不佳,并且病死率非常高[1-2],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本文将对NSTEMI诊疗分析与临床研究进行深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为时间基准,在我院所有NSTEMI患者当中,随机收集17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非PCI组(104例)和PCI组(68例)。组间资料对比,P>0.05。见表1。

表1 组间资料对比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172例N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

1.3 统计学处理 将所收集临床数据资料进行统一统计学分析,在信息软件SPSS20.00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二者分别用χ2、t检验组间差异,当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NSTEMI患者不同治疗方式中急诊药物的使用情况 PCI组与非PCI组应用各种急诊药物的使用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急诊药物使用对比[n(%)]

2.2 NSTEMI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状况 PCI组各项不良心血管事件(出血、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死亡)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非PCI组(P<0.05)。见表3。

表3 不同治疗方式对NSTEMI患者预后影响的比较[n(%)]

3 讨 论

NSTEMI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患者多数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并无典型胸痛症状,并且很多患者甚至在发病前未出现过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和临床表现,心肌梗死是患者的首发症状和表现,因此很多患者在发病时,往往不会考虑到NSTEMI,从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3-5]。而对于急诊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研究,临床上是比较多和比较广泛的,介入治疗目前在急诊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治疗效果显著,要相对于临床常规的药物治疗而言,效果更佳。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的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要明显降低,而临床药物的种类繁多,效果各异,是需要临床试验证明药物的有效性的。临床上对于NSTEMI患者的治疗,往往会采用早期介入治疗,并且给予患者血小板拮抗剂、ACEI、抗缺血药物等,可以说是相对较为保守的治疗[6-7],并且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不佳。这是因为,NSTEMI患者多数是由血小板构成的白色血栓引起的,血管痉挛会伴随其发生,并且增加出血风险。而出现出血风险可能与患者的年龄、既往病史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合并症多的患者也会出现出血风险,另外临床药物的使用,如抗凝剂及血小板拮抗剂的使用,而一旦出血,患者面临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更高[8-9],因此临床上对于出血与缺血事件的预防和治疗同样重要。在治疗的过程当中,止血是首要的方式,并且要预防其他部位的再出血等[10-11],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出血的发生和发展。

临床研究表明,NSTEMI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可以通过手术来改善,从而改善患者的缺血症状等,但是近几年来,对NSTEMI患者实施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等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运状态,进行血运重建[12-14],从而大大减少临床致死率的发生,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目前临床上对于NSTEMI患者的治疗方法也逐渐增多,如最常见的PCI,目前在临床上的运行非常广泛,不仅受到了医护人员的广泛欢迎,也被患者广泛接受[15-16]。

本文的研究当中,NSTEMI患者早期采取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临床建议越早实施越好,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临床表现,适合在临床进行大面积的实施和开展。

猜你喜欢
组间心肌梗死资料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