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三重思想阻碍

2021-11-02 01:44高越风姚芳
领导科学论坛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经济人消费主义可持续发展

高越风 姚芳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许多国家追求的目标,也是国际社会近年来形成的共识。作为工业文明的伴生物,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归根结底是由人们的生存方式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又与人们的生存理念直接相关。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观念、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经济学观念以及消费主义的消费文化观念,引发并加剧了生产的无限扩大化趋势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障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变革人们的生存观念,并对其存在的社会土壤进行彻底的改造。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经济人”假设;消费主义;思想阻碍

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1)10-0043-0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之治的世界意义研究”(20ZDA012)。

在1992年里约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世界各国纷纷将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本国发展战略之中。然而,近30年过去了,全球环境污染、资源破坏仍在继续,部分地区甚至有恶化的趋势。是什么原因使人类在生态保护问题上如此举步维艰?这个问题可以从历史与现实、制度与法律、文化与传统等多个维度进行检视。在我们看来,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是由工业文明时代人们的生存方式造成的,而人们的生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又受着生存理念的支配,是生存理念的外显。这种生存理念,既可以是形上之思,也可以是经世济用之学,还可以是衣食住行之道。从这种意义上说,不可持续发展困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思想文化根源。纵观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的历史,这种思想文化根源主要体现为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观念、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经济学观念以及以“高消费、高浪费”为特点的消费主义观念等。

一、极端人类中心主义:阻碍可持续发展的哲学观念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无法回避且贯穿社会历史发展始终的根本问题。在农业社会,由于科技水平低下,人类对神秘的自然界既恐惧又敬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自然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1]81。在当时的社会发展状态下,虽然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曾喊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口号,但是人作为万物之灵、自然之尊的地位不可能得到体现,这一口号的社会影响力极其有限。

近代以后,启蒙运动的兴起彰显了人的主体意识。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表达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对自然规律和宇宙奥妙的不断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人逐渐上升到主导和支配地位。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一段名言,表达了人类征服自然后显现出来的勃勃雄心,也标志着以科技理性为主导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初步形成。笛卡尔宣称:“我们在认识了火、水、空气、诸星、诸天和周围一切其他物体的力量和作用以后(正如我们知道我们各行工匠的各种技艺一样清楚),我们就可以在同样方式下把它们应用在它们所适宜的一切用途下,因而使我们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所有者。”[2]593笛卡尔之后,德国哲学家康德更是多次从理性的角度宣扬人对物的优越性,主张“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与农业文明时代那种消极顺应自然的思想主张相比,这种“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的思想,彰显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工业文明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社会的发展。毫无疑问,人类中心主义有其历史的进步性和强大的解释力,但是,如果不对它加以适当限制,任其走向极端,则会给自然带来严重破坏,进而给人类带来灾难。从根本上否认自然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片面夸大人的能动性,将人视为地球的主宰,认为地球上的一切(包括地球本身)都是专门为人类而存在的,这种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在催生辉煌的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危机的严重恶果。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恩格斯就指出了工业的迅猛发展给自然界带来的危害:“不过所有已经或者正在经历这种过程的国家,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情况。地力耗损——如在美国;森林消失——如在英国和法国,目前在德国和美国也是如此;气候改变、江河干涸在俄国大概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厉害”[3]628。他告诫那些无视自然先在性的人类中心主义者:“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屬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4]998。

生态中心主义夸大贬抑人的主体地位,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片面宣扬人的主体地位,无疑都失之偏颇。人应该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并通过实践活动“自觉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界,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5]95而存在。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改造自然界,获取自己所需的生活资料,这正是人的能动作用的积极体现。试想一下,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在合理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为自身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生活在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的环境中,这该是一幅多么美妙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对于拥有移山填海、改天换地的工具的人类来说,他们原本有能力实现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那么,人类为何要放任自身的贪婪,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呢?

从人的生存理念角度来看,这是人类中心主义使然,但人的生存理念终究不过是对人的生存方式的反映而已。从这种角度看,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源于人的劳动异化,源于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因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指出:人与人的异化是由于私有财产制度所造成的,而人与自然异化的根源在于私有财产制度与自然的对立。关于当今世界的生态问题及其产生根源,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在《反革命与造反》中指出:资产阶级贪婪的本性不仅使资产阶级疯狂地剥削和掠夺无产阶级,而且还利用技术理性使大自然屈从于商业组织,迫使自然界成为商品化了的自然界,破坏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直接危害人类自身的生存。那么,如何走出人与自然的对立?还是恩格斯说得好: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6]1000。

总之,人类中心主义是在工业文明时代普遍确立起来的生存理念。这种生存理念走向偏执而成为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则是导致人类陷入不可持续发展困境的重要哲学思想根源。现代资产阶级倡导并不断强化这一价值观,并通过其生产方式的运行演绎着这一价值观,从而造成了生产的无限扩大化趋势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要走出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首先要消除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及其存在的社会土壤。

二、“经济人”假设:阻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观念

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4]797可见,探讨不可持续发展困境的成因,绝不能停留在哲学思想的层面,而必须深入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为此,有必要对被称为西方经济学理论大厦基石的“经济人”假设进行反思,因为它为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提供了理论根据和理想模型。

学界普遍认为,“经济人”假设包括“自利”“理性”“帕累托最优”三个基本原则,而这三个原则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的。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认为,自利原则不仅是个人经济行为的动因,同时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由于每个经济人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他必然会理性地、努力地搜集所有的相关信息,并从中作出最优选择。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必干预市场,只需建立完备的制度,就能够引导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大厦的基石和逻辑起点,“经济人”假设以承认人的自利本性为前提,鼓励资产阶级在竞争中赚取财富,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工业文明的繁荣发展。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对待自然环境和资源消耗的问题上,理性“经济人”却并不理性。

在资源使用问题上,理性“经济人”并不理性。按照理性“经济人”假设,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经济人”的唯一目标就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据此原则行事,必然以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的无限增长及物质财富的无限增加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必然导致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化趋势,从而导致无止境地消耗资源。然而,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且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们无止境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必然导致涸泽而渔的“吃子孙饭、断子孙路”现象。“经济人”的这种逐利行为,不仅难以持久维护自身及其族群的利益,还会危及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无疑是不理性的。

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理性“经济人”也并不理性。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原本无可厚非。然而,由于制度的不完善,“经济人”追逐个人利益的行为往往会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例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私有产权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加以严格保护,但是,对于空气、水等没有明确产权的公共资源往往保护乏力。污染排放者往往无需承担对他人造成不利影响的社会成本,这就导致了一些市场主体仅从自身收益出发而恣意污染环境行为的发生。如上游地区为了获利而过度采伐森林,从而造成洪水泛滥和水土流失,并对下游地区的农业、运输业和工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可见,个体利润最大化行为并不能自动导致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它只能使某些私人的利益达到最大,而无法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

理性“经济人”的短视行为,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人自身的局限性所导致。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经济人”的理性也是有限的。人们大多只能认识自己所生存的有限时空范围内发生的事件,对于他们所看不见或者不知道的时空范围,一般不愿、不会也不能去做前瞻性的考量。这也导致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往往为了谋求自身利益,而不惜侵犯他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往往为了谋求本国或本民族利益,而不惜牺牲他国或他民族的利益;往往为了谋求自身眼前利益,而不惜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

总之,理性“经济人”假设在资源和环境问题上的缺位表明,它是一种为少数人利益代言的、短视的经济学,但是,它往往被包装上普世的、理性的色彩。正是这种经济学的流行,放任了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化与自然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激化,从而导致并加剧了人类社会的生态危机。

三、消费主义:阻碍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

除了前述两个方面以外,消费主义文化也是导致人类陷入不可持续发展困境的重要思想因素。

在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构想中,“经济人”的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是统一的。个体理性是实现社会理性的手段,而社会理性才是其追求的最终目标。换句话说,尊重个人“自利”本性的目的,是为了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社会财富的丰裕、社会文明的进步才是其追求的最终目标。正因如此,在资本主义早期,亚当·斯密所提出的经济思想才能与新教伦理相互交融,并形成早期資本主义所特有的文化现象——禁欲苦行的宗教动力造就了精打细算、兢兢业业的经营作风;而贪婪攫取的物质欲望则培养了开拓疆土、征服自然的冒险精神。

然而,随着新兴食利阶层的兴起,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蔓延,资本主义文明慢慢背离了其早期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原有的宗教伦理。结果,那些禁欲苦行的新教徒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追求炫耀性消费的有闲阶级。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不再是满足自身的实际需要,而是变成了一种不断膨胀的欲求,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成为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核心。

消费主义文化不仅是享乐主义、奢侈浪费风气蔓延的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客观需要。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机器化大生产成为可能,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经济浪漫主义奠基者西斯蒙第指出: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市场上的商品就会出现生产过剩,从而导致生产和消费严重失衡的局面,最终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因此,扩大消费需求成为维持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许多西方经济学家相信“不消费,就衰退”。可见,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本质上是鼓励消费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消费越多,生产也就越多,利润才会越大。

进入20世纪以后,资产阶级的生活消费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工人阶级。当代美国经济学家沃尔夫指出:“……从此以后,工人能够消费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这件事情,被强烈地赋予了新的意蕴。在工人自己和绝大多数人看来,个人消费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他们生活是否成功的标准。更高质量、更多数量的消费,意味着更多的快乐……一个人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反映了他的社会地位……铺天盖地的广告,助长了这种消费主义潮流。”[7]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博德里拉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眼里的消费对象,绝不仅仅是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商品和劳务,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符号”,代表的是一种地位和身份。因此,人们的消费已经偏离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人自身的实际需求的轨道,转而不断地去追求被制造出来和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因此,这种消费本质上是一种异化了的消费。然而,被资产阶级操控的媒体乐此不疲地进行广告宣传,“每天广播的内容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有条不紊,它不断地被重复广播并强制性地造成了唯一的接受模式,即消费模式”[8]123。可见,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消费观点和消费行为也是受控制、受操纵的,是完全服从于资本主义生产的逻辑的。

实际上,这种消费主义是以自然资源的无限作为理论预设前提的。然而,自然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这种消费主义无疑是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的。这种高生产、高消费的最终结果,必然导致资源的稀缺性与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紧张关系。这种消费主义文化的危害,正如国外学者在批评美國时指出的:“美国的富足正在侵蚀其工业结构与繁荣状况。人们对伦理道德大肆排斥,取而代之的是放纵挥霍与享乐主义……生产出的产品并不追求尽可能长的使用寿命,因为这样做可以创造持续的更新需求从而保证产品的长期销路……整个美国社会弥漫着一种盲目乐观的情绪,人们相信事情会越来越好,物质产品的丰富将会永远延续,只要认真关注现状,未来自然错不了。我们将会为这种乐观付出代价,甚至是整个未来”[9]53。从一定意义上讲,2008年源起于美国并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实际上就是人们为此而付出的代价。因此,为了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持环境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人类必须摒弃美国式的“奢侈性高消费模式”,转而采取一种新的适度消费(或合理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模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是由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生存方式造成的,又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类的生存理念直接相关。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观念、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经济学观念、消费主义观念三者最终不约而同地指向了资本逻辑。要真正彻底解决不可持续发展问题,既要对这三种思想观念进行彻底的批判,更要对资本逻辑本身进行彻底的批判。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相近、理念相通,都将造福全人类、惠及全世界。”[10]世界需要可持续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周辅成,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Richard Wolff,Stephen Resnick.The Economic Crisis:A Marxian Interpretation[J].Rethinking Marxism,2010,22(2).

[8]Jean Baudrillard.The Consumer Society:Myths and Structure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8.

[9]路德维希·冯·米瑟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M].韩光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0]习近平.坚持可持续发展共创繁荣美好世界[N].人民日报,2019-06-08.

责任编辑:夏晓畅

猜你喜欢
经济人消费主义可持续发展
Film review:WALL·E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学龄前幼儿纯粹经济人假设研究
消费主义视角下传统集市贸易的现代化解读
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及其评析
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
从“经济人”到“生态人”
消费主义文化逻辑与文学的欲望叙事——论《嘉莉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