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代谢性肥胖患者对其体脂成分的改善效果

2021-11-02 13:32夏镇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6期
关键词:沙格列汀代谢性糖脂

夏镇萍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2)

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作为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通常可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无力、肥胖症状,其中尤以肥胖发病率最高[1]。其中正常体质量下代谢性肥胖作为肥胖症状的特殊亚型,是指患者体质量在正常范围内存在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症状,可导致脂肪沉积,促使脂代谢紊乱,发展为高血脂[2]。当前针对T2DM代谢性肥胖主要以药物干预为主,如沙格列汀属于强效DDP-4抑制剂,可降低血糖水平的同时控制患者体质量,改善腹腔脂肪堆积状况[3]。二甲双胍作为降糖药物的一种,可有效控制患者的体质量与血脂水平。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将针对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代谢性肥胖患者对其体脂成分的改善效果做出深入讨论,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门诊就诊的90例T2DM代谢性肥胖患者为观察对象,体质量指数为18.50~24.00 kg/m2,通过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病程2~8年,平均病程(5.50±2.50)年。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病程2~7年,平均病程(5.00±2.00)年。两组间患者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中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说明饮食控制的重要性,根据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及每日活动量制订饮食干预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格列汀(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60069),于晨起餐前口服,5 mg/(次·d);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江苏德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252,规格0.5 g×30片)口服治疗,每次0.5 g,每日2次,持续用药3个月。

1.3 疗效评价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变化,包含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变化情况,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集患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3 mL,FBG、2 h PG采用己糖激酶法检测,HbA1c采用低压液相色谱法,TC、TG则应用终点法与酶法,LDL-C、HDL-C以免疫比浊法测定。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腰围(WC),男性WC≥90 cm、女性WC≥80 cm为肥胖[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项糖脂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 h PG及HbA1c水平有改善,其中观察组FBG、2 h PG及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TC、TG、LDL-C及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变化比较(±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变化比较 对照组中患者治疗前SBP(140.50±10.30)mm Hg、DBP(89.20±6.70)mm Hg,治疗后SBP(138.40±10.50)mm Hg、DBP(88.70±6.50)mm Hg;观察组中患者治疗前SBP(140.80±10.60)mm Hg、DBP(89.50±6.40)mm Hg,治疗后SBP(125.70±11.30)mm Hg、DBP(81.00±5.40)mm Hg。计算结果:治疗前SBP(t=0.02,P=0.88)、DBP(t=0.35,P=0.72),治疗后SBP(t=4.24,P<0.01)、DBP(t=6.21,P<0.01)。两组治疗前患者血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其血压水平得到改善,且观察组中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患者WC水平比较 对照组中男性治疗前WC(88.50±6.20)cm,治疗后WC(87.80±4.50)cm,观察组中男性治疗前WC(88.70±6.40)cm,治疗后WC(82.40±5.00)cm。计算结果:治疗前WC(t=0.07,P=0.41);治疗后WC(t=5.26,P=0.00)。对照组中女性治疗前WC(82.20±4.60)cm,治疗后WC(81.80±4.50)cm,观察组中女性治疗前WC(82.80±5.00)cm,治疗后WC(76.60±4.10)cm。计算结果:治疗前WC(t=0.04,P=0.62),治疗后WC(t=3.58,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W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WC水平得到控制,且观察组中患者WC水平较之于对照组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变化,在环境、年龄、遗传等因素联合干预下导致T2DM发病率逐渐增高。T2DM起病隐匿,临床症状较轻,仅伴随口渴、轻度乏力等症状[5],但多数患者仍并发肥胖症状。随着糖尿病患者病情的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出现进行性衰退,而血糖水平增高会加速其衰退进程,因此在糖尿病患者发病早期给予降糖治疗十分必要;但肥胖症状会致使胰岛素抵抗,这也是诱发T2DM发病的主要因素。有研究数据显示,当前我国T2DM患者身体质量指数呈现出降低趋势,且往往腹腔脂肪堆积多,因此肥胖发生概率增高[6]。代谢性肥胖作为肥胖症状的一类,也被称为中心型肥胖,是指患者依照自身身高与体质量标准虽然未达到肥胖,但由于体内脂肪代谢异常,使得血脂升高,且腰腹部脂肪堆积较为明显[7]。因此,在对其干预过程中需保证患者BMI水平正常的同时改善腹型肥胖症状,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目前针对这一疾病尚无根治之法,多以药物干预为主,但在选择降糖药物治疗过程中,其众多不良反应中尤以体质量增加发生率较高,从而影响血糖达标率。沙格列汀作为DDP-4抑制剂的一种,具有双重调节血糖的作用,不仅能够促进β细胞新生,抑制其凋亡[8-9],同时可促进胰岛素合成和释放,对胰岛β细胞功能起到保护作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应用于T2DM患者中可发挥协同作用,具备胰岛素增敏作用[10]。DDP-4抑制剂在显著减少内脏脂肪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对应性调节患者胰生糖素的分泌,配合二甲双胍可抑制肝糖异生作用,协同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作用,对脂肪酸氧化代谢所表现出的氧代谢缓解作用显著增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FBG、2 hPG及HbA1c各项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得到有效控制,且血压水平降低,WC有明显改善,这是因为在药物治疗时患者饱腹感增加,使得胃肠蠕动减缓,从而对下丘脑饱食中枢进行刺激,控制食物摄取。因此,对于T2DM代谢性肥胖患者推荐采用药物联合治疗。

综上所述,对T2DM代谢性肥胖患者应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显著改善糖脂代谢机制,改善WC与血压水平。

猜你喜欢
沙格列汀代谢性糖脂
减肥和改善代谢性疾病或有新途径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抗代谢性疾病药物研究专栏简介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总胆固醇水平影响评价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与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参芪地黄汤联合沙格列汀治疗降糖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用药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分析
糖脂康平颗粒对糖脂代谢紊乱大鼠血糖血脂的作用
mTOR信号通路在衰老相关代谢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沙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