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颖 徐玉钗
(1 福建省级机关医院体检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3;2 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内分泌病区,福建 福州 350003)
糖尿病是一种极其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饮食结构发生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中老年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而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1-3]。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进食过多而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常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4]。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只能通过多种方法控制血糖,如关于糖尿病的宣讲,监测血糖水平变化,合理的饮食结构,适当的运动和药物治疗。但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不按医嘱服用药物,因此开展出院回访,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常规护理和出院回访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出院回访的应用体会和价值观察。
1.1 基本资料 收集本院内分泌专科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研究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为(64.25±5.98)岁;糖尿病病程3~19年,平均病程为(7.20±2.21)年。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为(65.62±6.03)岁;糖尿病病程3~20年,平均病程为(7.24±2.50)年。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后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中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5-6]。②患者配合度高,能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糖尿病并发症患者。②合并精神疾病患者。③合并恶性肿瘤患者。④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出院前及出院后1周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日常的注意事项,包括饮食规范、血糖检测和服药指导,提醒患者及家属关注并发症的发生,定期到医院复诊。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出院回访干预。由内分泌科责任护士执行。时间为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主要包括:①强调医嘱。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血糖指标,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法,并为每位患者建立诊疗卡,记录随访情况,并要求患者每半个月定期到医院复诊,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科学合理的调整治疗方法。②健康宣讲。定期邀请糖尿病专家或营养师对患者进行健康宣讲,使患者对糖尿病的病因和注意事项有较为客观的认识,不过度紧张也不轻视,在生活中注意饮食的结构,了解糖尿病患者的禁忌,同时指导患者日常血糖的检测记录和用药的注意事项,解答糖尿病患者的疑惑和问题,促进患者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③心理关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做出积极的精神支持,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的情绪,鼓励患者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多与人沟通交流,同时告知患者家属应予以患者更多的陪伴和支持,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疾病。④日常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食用富含纤维、维生素、高蛋白及低糖的食物,减少糖类的摄入,同时应鼓励患者制定合理、健康的运动计划,增加患者感兴趣的运动方式,每日保持一定的运动量。⑤定期复诊。每2周应对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 h的血糖水平进行检测、记录,每3个月对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测定,每6个月对患者的一次性尿微量白蛋白和眼底进行检查。同时嘱患者定期复诊,有利于医师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式,同时关注患者是否出现糖尿病并发症[7]。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8-9]。同时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状况、生活质量、抑郁、焦虑和自尊进行比较。自我效能状况采用自制的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评分,分为6个维度,包括血糖检测、饮食控制、服用药物、运动规律、足部护理、预防高(低)血压,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效能状况管理越好。生活质量评估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分,分为4个方面,包括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共25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抑郁、焦虑和自尊的评估采用自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进行评分,SDS和SAS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和焦虑程度越高,SES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自尊状况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软件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形式显示,再行χ2检验获得统计值;计量资料以(±s)形式显示,再行t检验获得统计值;P<0.05时为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
2.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 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3个指标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mmol/L,±s)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mmol/L,±s)
2.2 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比较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检测、饮食控制、服用药物、运动规律、足部护理、预防高(低)血压的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比较(分,±s)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2.4 两组患者的SDS、SAS、SES评分比较 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显著降低,SES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SDS、SAS、SES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患者的SDS、SAS、SES评分比较(分,±s)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生活的慢性病之一[10],根据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已上升至11.2%。在我国,95%的糖尿病患者是2型糖尿病,根据流行病学分析,主要原因为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糖尿病前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一般都是通过体检、血糖检验等发现[11],但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器官受损[12],如视网膜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和青光眼等眼部疾病的概率明显高于正常人[13],其次还有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受伤后难以愈合,导致伤口感染和溃疡,严重时,还会发生全身感染和骨髓炎的症状,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截肢,其他并发症还包括心血管、肾病和神经相关的疾病[14]。糖尿病没有根治的方法,只能通过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法控制血糖水平,尽量提高延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除了医师的诊断和医嘱,患者自身的自我管控能力也极其重要,合理的饮食、适当的锻炼和药物的服用都需要患者形成良好的习惯[15]。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目前很多医院开展了出院回访,由医护人员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和疑惑,提高患者的积极性。吴洪利[16]的研究表明,在出院回访中采用一对一的干预模式,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缓解了病情。本研究不仅探究了出院回访对于血糖的控制效果,还分析了出院回访对患者的自我效能状况、生活质量、抑郁、焦虑和自尊的影响。本研究将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出院回访,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患者三个指标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显著降低,SES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回访能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情绪,做出合适的调整,同时加强了患者及家属对于糖尿病的认识,能在饮食结构和运动锻炼中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更加积极的面对生活。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中采用出院回访,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状况管理和自尊,降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更有效的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