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接治疗与直接介入治疗在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对预后的干预效果

2021-11-02 07:00邱桂森林玉婷宋倩倩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7期
关键词:桥接高龄溶栓

邱桂森,林玉婷,宋倩倩

(茂名农垦医院,广东 茂名 525200)

0 引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由于缺血缺氧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在每年我国新发的脑卒中患者中,约为70%未缺血性脑卒中,多发于老年人,是因为老年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严重所致。在患者发病后需尽量争取早期治疗,主要包括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1-2]。为了探究桥接治疗与直接介入治疗在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对预后的干预效果,本文选取在我院收治的60例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开展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平分为两组,患者分为桥接治疗组(n=30)和直接介入治疗组(n=30)。两组患者中,男43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79~87岁,平均年龄(81.05±1.2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情况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桥接治疗组

患者由发病到医院急诊的时间为3~4.5h,急诊溶栓医师迅速到位,通过绿色通道尽快出CT及化验结果,建立静脉通路,检测患者血压情况。在急诊室给予适宜静脉溶栓的患者以溶栓治疗,争取在入院1h内打通血管,记录开始溶栓时间,并按时复查头颅CT,高血压患者给予药物降压。

1.2.2 直接介入治疗组

选取穿刺点为腹沟区动脉搏动最强处,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情况,置入抽吸导管后,先进行血栓抽吸,通过造影观测血管再通情况,直到管腔血流通畅,撤离引导管,完成手术。

1.3 观察指标

(1)评估两组患者手术相关信息,包括在发病至医院时间、到院至穿刺时间、血管开通时间之间的差异;

(2)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分析两组在发病时及治疗随访90天后的NIHSS评分及mRS评分变化情况;

(3)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包括成功再灌注、症状性颅内出血、90天预后良好及死亡情况;其中症状性颅内出血是依据CT显示患者的颅内有出血性病灶,并且患者的出现严重的嗜睡及严重偏瘫等临床表现,或者评估患者的NIHSS评分增加大于4分;同时,90天预后良好是依据患者的NIHSS评分降低超过6分,及mRS评分小于2分判定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估两组患者的手术信息

两组血管开通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桥接治疗组在发病至医院时间较直接介入治疗组要短,且直接介入治疗组在到院至穿刺时间要比桥接治疗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评估两组患者的手术信息(±s,min)

表1 评估两组患者的手术信息(±s,min)

组别 例数 发病至医院时间 到院至穿刺时间 血管开通时间桥接治疗组 30 176.38±18.56 98.63±9.53 112.69±13.58直接介入治疗组 30 206.53±21.55 76.83±8.66 116.83±12.57 t-5.806 9.273 1.225 P-0.000 0.000 0.225

2.2 对比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变化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随访90天后的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明显降低,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变化(±s,分)

表2 对比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变化(±s,分)

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 mRS评分发病时 治疗随访90天后 发病时 治疗随访90天后桥接治疗组 30 22.63±2.16 13.93±2.63 4.15±1.02 2.05±0.85直接介入治疗组 30 21.63±2.41 14.26±3.82 4.26±1.63 2.23±0.42 t-1.692 0.390 0.313 1.04 P-0.096 0.698 0.755 0.303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据临床统计得出,两组患者在成功再灌注、症状性颅内出血、90天预后良好及死亡情况的几率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n(%)]

3 讨论

在医院接受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般在发病4.5h尽快采取治疗,在我国的发达地区主要以通过经动脉介入手术后灌注治疗为主,由于老年患者对介入手术的接受程度较低,并且由于经济原因及部分医院的医疗水平等,采取静脉溶栓剂药物保守治疗也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在相关国内外统计发现,老年患者接受直接介入手术,在住院期间容易发生较高的死亡率,所以选择直接介入治疗对改善高龄患者的预后一直饱受争议;另外,由于许多高龄患者接受静溶栓治疗的再通率较低等,不容易缓解症状,因此常选择动脉桥接治疗,是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研究热点;桥接治疗与直接介入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均有取得较好效果[3-4]。

本研究结果中,(1)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在血管开通时间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桥接治疗组在发病至医院时间较直接介入治疗组要短,直接介入治疗组在到院至穿刺时间要比桥接治疗组短。尽管临床中相关统计方法不尽相同,但仍然提示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尽量缩短血管成功再通时间,这要求医院积极建设绿色通道,及相关科室提高配合程度等[5-6]。(2)在治疗时间窗内,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随访90天后的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明显降低,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均改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其中桥接治疗与直接介入治疗对于无论患者年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血管内治疗均有显效效果,然而,研究中部分患者错过溶栓时间窗,导致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延长,不足以说明所有患者均适用桥接治疗与直接介入治疗,同样研究中也会出现是否有溶栓禁忌症及拒接溶栓者,故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需进一步试验予以佐证[7-8]。(3)据临床统计得出,两组患者在成功再灌注、症状性颅内出血、90天预后良好及死亡情况的几率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采取静脉溶栓的桥接治疗并不影响临床结局。桥接治疗与直接介入治疗后的临床结局具有相似,均具有较为有效的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安全有效。对于高龄患者的死亡原因分析中,由于高龄患者本身的冠状动脉病变就较为严重,并且患者多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患者的心肺功能等较差,这些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死亡风险[9-10]。(4)若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适宜进行静脉溶栓,在急性期可直接进行血管内治疗[11-12]。

综上所述,桥接治疗与直接介入治疗在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其预后均有明显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在时间窗内应该尽快采取静脉溶栓治疗。

猜你喜欢
桥接高龄溶栓
FPGA互连测试中的反馈桥接故障覆盖问题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Microchip推出首款车载以太网音视频桥接(AVB)全集成解决方案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板栗嫁接不亲和挽救方法
利用桥接技术防治苹果树腐烂病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