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丽 李淑玲 刘春霞
白内障一般是由多种原因如遗传、老化、糖尿病、局部营养障碍、外伤、辐射等诱发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出现浑浊的疾病[1-2]。对于白内障患者而言,用药治疗并不能获得理想效果,手术是常用的且效果较为明显的治疗方式,治疗成功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3]。白内障疾病致患者视力发生改变,引起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到手术效果,所以健康教育缓解此类患者负面情绪是有必要的[4-5]。本研究采用多形式、分阶段健康教育模式使患者了解该疾病和手术的基本知识,减少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具体研究如下。
选取2020年1-6月本院手术的150例白内障患者。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白内障;需手术治疗。排除标准:合并意识障碍、理解障碍;有手术禁忌。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75例。常规组男41例,女34例;年龄40~82岁,平均(52.86±2.37)岁。观察组男43例,女32例;年龄41~83岁,平均(52.95±2.78)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常规组术后予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实施用药指导。同时,向患者介绍术后注意事项,对患者和家属提出的疑问予以解答。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手术前、手术后及出院前向患者讲授白内障相关知识、术前准备要求及术中注意事项,并向患者发放本院白内障手术健康教育单。
观察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增加多形式、分阶段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宣教,具体方法为,(1)入院前3天: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包括视频、语音或文字式宣教,向患者介绍术前使用眼药水的目的、方法、频次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入院时间、需要准备的物品,提醒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自备药物等。(2)入院时:管床护士向患者介绍责任护士、主管医生、主刀医生,带患者熟悉病区环境等,使患者尽快进入角色。同时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自理能力、家庭情况等,并第一时间掌握患者对陌生环境和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3)手术前:运用集体宣教与个性化宣教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如下,①术前集体宣教白内障相关知识,白内障手术的目的,方法与人工晶体选择,术前及术中的配合及注意事项,术后有可能出现的不适及术后注意事项。②集体宣教后对不明白、有焦虑情绪患者再进行个性化宣教。③在患者等候手术时采用双语(普通话、粤语)视频播放白内障手术相关内容,以加深患者对白内障手术相关知识的认识。(4)手术后:患者术毕回到病房由管床士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并采用个性化宣教方式,指导患者术后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放松头部,避免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笑,勿揉眼,洗脸时避免自来水溅入眼睛,指导半流质饮食一天,保持大便通畅。(5)出院时:告知复诊时间、指导药物使用方法及如何正确保持术眼和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等注意事项。
比较两组康复依从性、负面情绪改善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具体的评价量表和评价标准如下,(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面情绪(焦虑、抑郁)严重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负性情绪进行评估[6]。各条目得分相加换算成标准分,SAS得分超过50分则说明患者伴有焦虑情绪,并且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焦虑程度越严重[7];SDS得分超过53分表示患者有抑郁情绪,得分越高说明抑郁越严重。(2)评估术后康复依从性,采用依从性调查问卷,根据问卷调查得分评估患者康复依从性等级。问卷满分10分,0~3分表示完全依从,4~6分表示部分依从,7~10分表示不依从。总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3)评估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我管理量表评估护理前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强[8]。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负面情绪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负面情绪均缓解,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两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比较 [分,(±s)]
表1 护理前后两组两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比较 [分,(±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组别 S A S评分S D S评分观察组(n=7 5) 6 5.6 2±2.1 3 4 5.4 1±0.1 6 6 6.8 6±2.5 8 4 6.8 8±0.5 1常规组(n=7 5) 6 5.4 8±2.2 8 4 9.8 6±1.5 4 6 6.9 5±2.4 6 5 0.0 9±2.0 2 t值 0.3 8 8 2 4.8 9 1 0.2 1 8 1 3.3 4 3 P值 0.6 9 8 0.0 0 0 0.8 2 7 0.0 0 0
两组护理后的康复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康复依从性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明显提高,观察组护理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常规组高(P<0.05),见表3。
表3 护理前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分,(±s)]
表3 护理前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75) 39.52±2.16 62.58±2.33常规组(n=75) 39.54±2.28 51.43±2.21 t值 0.055 30.068 P值 0.956 0.000
白内障是因晶状体代谢紊乱所致的眼科疾病,关于白内障的发病原因,现代医学认为,年龄、遗传、代谢异常、机体免疫、电离辐射等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导致白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关于白内障的治疗,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虽然药物治疗对机体产生的创伤性小,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手术则成了治疗白内障的首选方法。通过手术治疗白内障可以获得颇为理想的效果,但部分患者术后会发生一些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手术效果,也影响了预后[9]。
本研究显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多形式、分阶段健康教育的白内障手术患者经护理后负面情绪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均有大幅度改善,说明接受多形式、分阶段健康教育的患者对于术后康复已经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患者对于手术恐惧感减轻,因此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也随之缓解。
多形式、分阶段健康教育的白内障患者术后总依从率相对较高,可达到97.33%,患者对白内障疾病、手术、术后康复及注意事项均有了系统的了解,在患者内心中更加认可医护人员的操作,对于医护人员的要求也更依从,因此患者的康复依从性相对较高。
多形式、分阶段健康教育的白内障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提高。主要因为通过实施多形式、分阶段健康教育后,白内障手术患者对于疾病本身和手术治疗均有了明确的了解和认知,患者明确了在术后病情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也学习了自护方法,因此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大大提高[10]。不是所有患者均对疾病、治疗和治疗后康复有正确认知的,而多形式、分阶段健康教育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通过开展此种护理模式则可以让患者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和治疗疾病,让患者更加积极地配合术后治疗和护理[11]。
在实施此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根据每例患者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及年龄和身体特征,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案,无论是健康教育的方法还是内容都能够符合每例患者的实际特征和情况,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健康教育的效果,是此种健康教育模式能够在临床上推广、受到广大患者支持与认可的主要原因[12-13]。
综上所述,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多形式、分阶段健康教育有利于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术后的康复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可进一步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