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建设。作为首批智慧农业国家试点,苏州市正在通往“无人化农场”的道路上加速跑。
2021年8月14日,在吴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同里片区的“无人化农场”示范基地,上百亩水稻铺成了一块绿色地毯。这里的稻田非常整齐,每一行水稻间的距离都是精准的30公分,而且每一个洞洞里的水稻数量、状态也都非常一致。高水准种下这块农田的,并不是农民伯伯,而是这里的农业小帮手——高速插秧机。
苏州久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正华介绍,全无人驾驶的高速插秧机是无人化农机的小帮手,控制这一块全部交给了无人系统。这个系统在插秧的直线的精度能够达到2.5厘米,包括了拖拉机的耕整地、无人插秧,收割的时候还有无人联合收割机、无人飞机喷药、无人驾驶的除草机器人。久富农机是国内最早一批生产智能农机设备的企业。苏州在全国率先布局智慧农业,已经成为制定国家“无人化农场”标准的重点参与单位。这片“无人化农场”示范基地就是试验田。
苏州市吴江区农业机械化服务站负责人表示,通过无人农场的建设,提高了作业效率和精度,每亩种子可以节省5%以上,产量增产3%~5%,燃油成本降低20%以上,最主要的是人工劳动力的成本降低45%以上。
为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好地推进苏州市农机化转型升级工作,6月30日,江苏省苏州市农机推广站组织召开全市农机化转型升级技术研讨会,省农业农村厅相关专家,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相关处室负责人,农机推广部门主要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参加研讨会。会上,专家们就如何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有效利用率等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该市农机部门认真消化吸收专家意见建议,结合苏州农机化发展实际,将大力推进市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和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强化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提升,进一步加大智能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力度,推动该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全程全面高质高效的农机化转型升级样板区,让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先人一步,让最新的装备技术做帮手,让最智能的平台做大脑。从大田作物开始,将全面延伸到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果茶桑、蔬菜等十多类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苏州市农业机械推广站负责人介绍,到2022年,苏州要建成8个“无人化农场”,在机械化的基础上,向信息化、智能化还有绿色化这个方向进一步发展、拓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