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矫治的临床疗效

2021-11-02 02:16:04韦小娜凌钦良黄岚晖
中国医疗美容 2021年9期
关键词:安氏上颌骨前牙

韦小娜,凌钦良,黄岚晖

(1.贵港市中医医院口腔科,广西 贵港,537100;2.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口腔科,广西 防城港,538021;3.贵港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广西 贵港,537100)

替牙期骨性Ⅲ错牙合畸形是口腔正畸工作中的多见病例,也是正畸治疗工作疑难问题之一,往往表现为前牙反合,磨牙、尖牙近中关系。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先要快扩扩开腭中缝或移动上下前牙以此改善前牙反牙合关系,以此改善颌骨生长情况,纠正咬合关系从而诱导颌骨正常发育,避免功能性Ⅲ错牙合向骨性发展[1]。如果患者伴随有轻中度上颌骨发育不足,部分患者在采用简单正畸方式实现对反颌的解除,改善患者上颌骨发育情况,也有部分患者需要结合前方牵引器,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针对上颌骨发育不良患者的治疗中,单纯对患者实施前方牵引器治疗即可,然而也有部分患者单纯采用这一治疗方法无法获取预期效果,甚至耽误患者的治疗时机[2-3]。所以对于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治,需要密切结合患者临床情况,以实现患者的早期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实施治疗的16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Hyrax式螺旋扩弓器和面具前方牵引矫治方法,分析此类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效果,对这一治疗方法效果进行观察,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实施治疗的16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其中7例男性,9例女性,年龄为10-12岁,平均为(11.2±1.0)岁。患者的纳入标准:(1)确诊为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2)轻度凹面型,对患者上颌骨头影测量中发现存在有不同程度发育不足,下颌骨则为发育正常或轻度前突;(3)对患者进行手腕骨片针对发现均存在生长发育潜力;(4)患者不存在家族遗传;(5)排除患儿综合征、系统性疾病等导致的骨骼畸形;(6)患儿不存在正畸治疗史;(7)患儿未受过外伤,可以配合治疗。

1.2 治疗方法

本次患者治疗中实施Hyrax式螺旋扩弓器和面具前方牵引的矫治方法,材料选取分别为:美国3M公司生产的支架型螺旋扩弓器以及弹性橡皮圈,杭州新亚齿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可调式前方牵引面具。具体的应用方法为:

安放螺旋扩弓器,通常选择在第一前磨牙及第一磨牙放置带环。安放结束后,粘接固定螺旋扩弓器即可实施快速扩弓,采用反复扩缩扩弓方法,即第1周采用2次/日加力,每次扩弓器打开1/4圈,第2周回缩2次/日,每次回缩1/4圈,如此反复5周后使牙弓最终保持扩大的状态[4],待发现患者的上后牙腭尖和下后牙颊尖相对后,对于螺旋扩弓器加力孔采用自凝树脂对其实施固定,以免出现回转。

在患者实施Hyrax式螺旋扩弓器反复快速扩缩扩弓,激活上颌骨改建系统后,再结合前方牵引矫治,选择6.5OZ 1/4弹性橡皮圈,每侧各加上牵引力量500g,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确保弹性橡皮圈和合平面向前下方倾斜15-30°角进行牵引。患者一天的牵引时间要确保在12小时以上,连续治疗12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SNA、ANB、SNB以及MP-FH等指标改善效果。对患者临床疗效实施评估:治疗后,A点前移,上颌骨向前发育,上下颌骨矢状关系逐渐趋向正常,凹面型得到改善即为治疗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对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实施统计学处理,计算各个测量项目治疗前后的差值以及均值,以能够对其测量项目实施t检验,对比结果显示P<0.05,即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连续对患者实施10-12个月治疗后,改善了患者的前牙反颌,其中前牙反覆盖从治疗前2.0-2.6mm减少为1.5-2.0mm,SNA、ANB、SNB以及MP-FH均得到显著改善,SNA均增大值为2.5度,ANB均增加值为4.2度,SNB均减少值为1.7度,对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面型,凹面型改善为了微突面型,可判断为临床治疗有效。所的相关数据见表1-表3.

表1 患者治疗前后的X 投影测量结果对比

表2 患者Hyrax 式螺旋扩弓器治疗前后差值的统计分析(n=16)

表3 患者前方牵引矫治前后差值的统计分析(n=16)

其中1例患者,前牙反牙合已经得到解除,双侧磨牙中性关系,与之同时患者的前牙覆牙合呈现出正常覆盖,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凹面型。

3 讨 论

通过研究发现[5],大部分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替牙期会出现有一定的上颌骨发育不足,所以在其治疗中,需要实现患者的骨性畸形判断。其中在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点即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针对伴有不同程度上颌发育不足患者治疗中,1944年Oppenhein首次对其实施前方牵引矫治,但是在单纯前方牵引矫治应用中,容易导致出现反牙合等问题。大部分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快速扩弓在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对骨缝松解,以此提高患者的前牵效果[6-8]。因此在本次患者治疗中,选取对患者实施Hyrax快速扩弓器和面罩前方牵引矫治,以能够对患者Ⅲ类错牙合畸形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本次治疗中,对16例患者连续实施12个月治疗后,SNA均增大值为2.5度,ANB均增加值为4.2度,SNB均减少值为1.7度,患者的SNA、ANB、SNB以及MP-FH均得到显著改善,这一研究结果和其他学者[9-10]研究结果一致,可见本次研结果具有研究价值。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临床治疗中针对患者实施合理的治疗方法,能够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本次选取的患者中治疗前前牙覆盖为1.5-2.0mm,ANB角在0度以上,在这一类型患者治疗中Hyrax式螺旋扩弓器和面具前方牵引矫治效果更为显著。

其中在患者临床治疗中,扩弓器也是常用矫正器械,扩弓器由扩弓器,固位卡环,双曲唇弓和基托组成,将扩弓螺旋簧放置在适当部位,通过旋转螺旋孔开大扩弓器,并将矫治力通过寄托传到至牙和牙槽骨,以扩大上下颌牙弓的宽度和长度。结合本次患者实际情况需要合理选择扩弓器。其中对于上颌前方牵引装置也需要合理选择。目前,这一装置存在有两种类型,分别为复合面弓式及简单面弓式[11-16],通常患者治疗中是在晚上睡眠时间佩戴矫正器,复合面弓式存在有耳屏支架,如果患者在睡眠中出现翻身情况,容易导致面弓脱落,导致患者的使用时间不足,所以本次患者治疗中全部选择的是简单面弓式,患者对这一选择反映较好,也足够保障了患者的使用时间[17-19]。在患者治疗中,如果患者存在有前牙早接触,活动矫治器和面具前方牵引结合应用中,部分患者提出睡觉中容易导致矫治器脱落,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对于矫治器也需要选择良好的固定位置,以此确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20-24]。所以在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过程中,必须要针对患者实施正确诊断、合理设计,以保障可以对患者起到成功矫治效果。

综上,Hyrax式螺旋扩弓器和面具前方牵引矫治方法在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促进患者的上颌骨生长,顺时针旋转下颌,进而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这一方法的应用对于前牙反咬合纠正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面型,属于是临床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可以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应用。

猜你喜欢
安氏上颌骨前牙
瘢痕对唇腭裂上颌骨生长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大块头安氏中兽
恒牙初期安氏Ⅱ1类错畸形颅底形态特征的分析
上颌骨切除术后上颌骨缺损的修复
“上颌骨切除术后上颌骨缺损的修复”点评
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前牙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前牙烤瓷冠美容修复的临床应用
不同正畸方法压低下前牙的疗效比较
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非减数矫治对唇部软组织的影响
安徽医药(2014年9期)2014-03-20 13:14:02
安氏Ⅲ类骨性Ⅲ类与安氏Ⅰ类错畸形舌体形态位置及舌骨位置的比较研究
西南军医(2014年4期)2014-01-19 13: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