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北京 100048)
新媒介视域下的网络视频弹幕的兴起至今虽然只有不足20年的时间,却生成视频中独有的文化现象。不同学科的学者开始进入对网络视频弹幕(以下简称弹幕)的研究,如传播媒介学者研究其与网络媒介之间的关系;传播学亦有对弹幕数据的舆情分析模型为研究;亦有关注弹幕置于不同场景如电影、电视剧、动漫、综艺节目等等媒介进行分析。弹幕离不开文字的表达,对于弹幕文字的研究,中国知网有关弹幕语言为关键词的研究词条约有50条,如孟璐的《弹幕语言研究》,从语法结构进行探讨;以弹幕受众为搜索词的文章20余条,如樊春丽的《弹幕受众及其心理诉求分析》等。对弹幕语言及其受众心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弹幕语言是一种网络新生事物,并且正在继续发展壮大。“弹幕”一词是借用军事用语之弹幕,是指弹幕场域上方浮动的互动评论。从2007年的漫画连载网站Acfun成立,并于2008年模仿日本网站“Niko Niko”初次尝试弹幕视频,到今天弹幕电影、弹幕音乐、弹幕剧院、弹幕小说等弹幕应用层出不穷。所以,对于弹幕语言所具有的特点和它所呈现的受众心理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网络视频弹幕语言与汉语言文学的语言不同。汉语言文学的语言通常是用汉字来表达,用纯文字进行表意,特定的语境中会有非文字表意的出现并不占据语言表达的主要部分。但网络视频弹幕语言毕竟是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所以具有网络语言的特点,有纯文字的表现形式,更多的是文字加非文字的表现形式。
1.纯汉字弹幕。网友在视频屏幕上所发的弹幕只有汉字,例如爱奇艺的“奇葩说”弹幕中“爱死他了”“虫仔辛苦了”“我是来看杨奇涵(函)的”等等。尽管其中有错别字,语言表达也并非完整、标准,但也是纯汉字弹幕,是弹幕文字表达的主要部分,具有清晰性、明确定的特点。
2.汉字加非汉字弹幕。这类弹幕以汉字为主,其中夹杂着字母、图片、数字、符号等等。如包含字母的弹幕“马东为啥mm”,“还用说吗?XN做过多少坏事”等;包含英语单词的弹幕,如“感觉吴昕很难hold住”,“先看了结局詹青云win”等;包含表情的弹幕,如“好可爱”后面有一个可爱的笑脸;包含数字的弹幕,如“你这个78”,等等。汉字夹杂着非汉字,语义并不十分不明确,受众对此类弹幕只是一知半解,理解并不透彻,但这并不妨碍这类弹幕语言继续呈现在屏幕上。
3.没有汉字而只有字母或数字。如或纯数字,如“2333”,“666”;或字母,如:“hhhh”,“SZ”;或只有标点符号的弹幕,如“!!!”“???”;有些人还喜欢用符号“=一下”表示“等一下”之义,等等。出现的字母或符号五花八门、不拘一格。这类弹幕语言形式,如果受众不熟悉约定俗成的网络语言就不明白其具体含义,具有轻率的随意性,容易形成受众难理解的语言表达。
虽然弹幕语言受系统规定有字数限制,并且并非标准的文学语言,但在一些方面仍旧具有一定的修辞特性,这些具有修辞性的语言,使得弹幕语言具有更好地表达效果。其中,弹幕语言中常见修辞手段包括谐音、双关、缩略、反复、疑问、反语、用典等。
谐音。如“次不次”意为“吃不吃”;“妖妖灵”意为“110”,等等。
双关。“你看我还有机会吗?”在网络剧《隐秘的角落》中,张东升对其岳父的对话,表面上语义为还有机会学习照相技术吗?而语句背后的真实意义是指他是否还有机会和要离婚的妻子继续在一起。
缩略类。如“爷青回”意为“爷的青春又回来了”。
反复。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组,“张老师排面、排面、排面”等。
反语。“张东升:嘿嘿,我最单纯。”观众是了解张东升这一角色在剧中是一个衣冠禽兽的杀人犯,用张东升的身份说出“我最单纯”与本意相反的语句,凸显他温文尔雅外衣下的阴险。
用典,弹幕中所谓用典,其实更多是指剧中之“梗”。如《隐秘的角落》 中张东升说过一句“一起爬山吧”,是不怀好意、暗藏杀机之约。这是张东升带岳父岳母一起爬山而谋害他们之前说的一句别有用心的话。每当张东升要做出不利他人的行为时,弹幕中就会出现带你“一起爬山吗”这样的语句。
当然,也有剧外之梗,如“妈妈要去做头发了”,也是就朱朝阳妈妈要与他人秘密约会,含不能公开被别人接受的感情。这个“梗”源于某演员因到理发店做头发其实是出轨的一个事件。网络弹幕上出现“做头发”是指出轨的意思。
上述提道的弹幕语言修辞特点,与文学语言具有的规范性修辞不同,所以,只有在当下的语境和网络视频中被一些受众所接受,其他观众未必接受。
网络视频弹幕中语言句式的使用也具有书面语言的特点。
1.完整性。以网络剧《隐秘的角落》弹幕为例,“校园暴力开始了?”“大家一定要注意细节!!!”“太慢了,这节奏太慢了!”“这三个小戏骨太棒了!”有文字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使之成为完整的句子。
2.缩略性。弹幕中常见的是各种省略性语句的使用,如文字缩略语,省略标点符号,英文单词或词组的缩写,图标(图片)代替文字,等等。如“然并卵”,是“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的简略表达,是毫无意义,没有一点用的意思。
省略标点符号。弹幕语言最常见的是省略标点符号,以网络剧《隐秘的角落》弹幕为例,如“这句看起来很像电影啊”省略了感叹号;“片不错,给十分”省略了句号,等等。一般情况下弹幕语言省略标点符号的语句居多。
英文单词或词组的缩写,如“bgm差点把我送走”,“bgm”是英文Background music的首字母缩写,意思为背景音乐。
图标(图片)代替文字的意义,如“又是李丰田,”李丰田并非《隐秘的角落》中的人物,而是《无证之罪》中没有人性的杀人犯。李丰田的扮演者出现在《隐秘的角落》中,观众虽然跳戏,但用害怕的图片表达了自己对李丰田人物的恐惧,仍旧心有余悸。
当然也有其他省略表达方式,如汉语拼音代汉字、数字代替汉字、图片代替语义等。虽然用得不多,但也是弹幕语言所具有的表达形式。
弹幕文字之所以有上述特点,主要因为弹幕语言也是网络语言,具有“快餐文化”的特点,即网络语言的自由性,开放性和互动性,不受传统语言语法、语义规范标准的约束,即使使用修辞手段,却具有“非明晰性”“简洁性”“创新性”等的语言形态,同时也显现出受众的心理特点。
视频受众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果,采用不同语言的特殊表达方式是有其心理期待的。有的语言久而久之就形成网络熟语,无论是标准语言或非标准语言,这种“新乐趣”“新常态”都能被受众所接受,因此视频受众的某种心理情绪得以释放。
语言是心理的直接反应。语言本身是复杂和丰富的。新媒介中不受规则约束的网络语言更多是无序、无逻辑,但确是受众心理表征的抽象符号,可以看作是一种语言游戏,把语言意义的抽象本质和抽象实体撕得粉碎。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活生生的思维中,形式本身常常就是渗透意义的(如隐喻体)。之所以形成上述弹幕语言的特点,与网络视频言论所具有的开放性、自由行、随意性有关,也与受众年龄有关,与受众观影、观剧、观综艺节目心理有很大关系。
弹幕的受众,一是发送弹幕者,二是观赏弹幕者,三是二者兼而有之者。不同类型的受众又有不同的受众心理。
1.年龄。网络视频弹幕毕竟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鲜事物,年轻人发弹幕和观看弹幕占主要受众人数。以Bilibili用户报告(Web App)年龄统计来看,B站用户年龄大概16-23周岁,占绝对的主导地位。随着近年网络视频大量增加,视屏受众也在增多,但90后用户占主体,并且用户年龄段正在不断后移。毕竟网络视频是年轻人的网站。又因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受众居家生活、学习,线上办公以及线上授课,利用手机和电脑看视频的概率大大增加,使用视频弹幕语言的受众激增,但仍旧是以初高中生、大学生为主。
弹幕受众开始受到关注。如黄旭君的《传播视阈下弹幕视频网站发展策略研究》、郭磊在《我国弹幕视频网站的受众研究》等文章研究弹幕发布者年龄较低、学生占据多数且爱好游戏、漫画、动画等。
2.身份。发弹幕者身份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工农商学兵这一类社会角色,而是指在发弹幕时的临时“身份”,或是解说员,或是替身,或是旁观者,或是评论员,或是观众,等等。所以,弹幕涉及的内容也极其丰富,常常出乎受众意料之外。
以解说员的身份出现在弹幕中发布弹幕内容,为观众答疑解惑。以网剧《隐秘的角落》为例,张东升把两位老人推下山后嘴里喊着“妈”,弹幕上出现“不是亲父母,是女方的父母”;当演员王景春出现时,弹幕显示“厉害了,影帝”,使观众了解出演角色的演员并不是普通的演员。以解说员的身份发弹幕是为了观众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本剧内容。看比较“烧脑”的视频时,弹幕会有一些科普类的内容,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观看的视频。
以观众的身份发弹幕表达观剧感受,如“吓死宝宝了”;“心脏病都要吓出来了。”“听到广东话好亲切”;“他没拿吃得好可怜”;“突然发现自己真幸福”;“一看就是坏人”;“这孩子太天真了,上来就30万”,等等。观众在观剧过程中把自身直接感受呈现在弹幕中,表达自己对一件事情的看法。
以评论员的身份发弹幕。“片头做得真棒!”“秦昊这演技真是绝了!”“小朋友演技很好呀”;“真是一群熊孩子,自己不优秀,还不允许别人优秀”,等等。评论的语言常常是为了表示对视频故事或人物的肯定或否定,只是受众自己的一种判断而已,不需要其他受众的回复。这种以评论员的身份发弹幕内容数量最多。
替身是指以戏仿的方式自我代入的角色,即以视频中人物身份反观视频内容或表达情感。并且在每个带入人物名字前配有人物的头像。如《隐秘的角落》弹幕中,受众发弹幕以剧中人物的身份直接出现在弹幕表达中:“朱朝阳:有时候我是不是该认为人性本恶?”“张东升:刺激吗,后面还有更刺激的。”“严良:我开始表演了。”受众的这种角色代入是一种被故事情节感染并感同身受急于表达的自我表白的心理活动,也是为了满足发布弹幕的受众与其他受众产生共鸣的心理,常常以或抒情、或议论、或提示的语言呈现在弹幕中,并且使用修辞手段,包括谐音、双关、缩略、反复、疑问、反语、用典等。
当然,发弹幕者不仅仅是上面提道的这些角色,在一些视频弹幕内容中还有粉丝、黑粉等,也有没有任何身份只是在弹幕中打个招呼的路人甲而已。发送弹幕者无论以怎样的身份出现,他的语言都是有意识的思维活动,目的是获得“存在感”并得到某种满足。如“第一条弹幕,嘻嘻嘻”,对其他受众而言没有任何共享内容,毫无价值,只是说明自己在观看,为发弹幕而发弹幕,从而证明自己的存在而获得心理满足感。
弹幕受众,可以是发送弹幕者,也可以是只看不发弹幕者,只看不发弹幕的受众更多是怀着一种不确定性的心理期待,希望看到五花八门的弹幕,或了解视屏内容的细节,或关注弹幕评论性语言,或寻求志同道合的观点,或无欲无求只是追求弹幕开放性的满足感。如果说发弹幕者是视频语言的积极参与者,那么,只看不发的受众便是一种消极互动性者,同样也是寻求一种存在感,来消解作为群居人类个体的寂寞。所以,弹幕语言便成了受众的一种新的审美心理期待。
弹幕观赏的受众,没有年龄的限制,没有身份的约束,只有怀着反叛心理的期待。视频弹幕具有开放性,“消除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属性,受众作为独立个体活跃于虚拟世界之中,并由于网络的匿名性而处于一种相对平等的地位。”而现实社会中依据不同阶层的社会分工,传播的主导权长久地被少数社会精英所掌握,即法国哲学家福柯所说“话语即权力”,所以受众只能默默接受。以往的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受众只能是被动地接受。而今,在弹幕世界中,“受众再也不是静默者,他们对特定的文化、事件、人物等表现出狂热的发声,并对文字进行颠覆、重构和偏离式运用”,这些弹幕语言也正是弹幕观赏者的心理期待。以此也可以说,不是受众在发弹幕,而是弹幕表白受众。
“弹幕”也具有解构性,能针对视频具体内容进行实时互动,以其发送的便捷性和独树一帜的解构性,使得发送弹幕者与观赏弹幕者以戏谑的口吻表现了对主流文化的蔑视,对霸权话语的僭越与颠覆,瓦解了所谓的权威和崇高,观看弹幕的受众同时也获取了自我满足的有效信息。正如“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网络文化通过拒绝深度来解构主流文化,呈现出平面化、无深度性、通俗性和娱乐性,蕴含着内心深处批判与反抗的力量,还原人们真实的生理精神需求。”
弹幕语言的研究是在特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展开的,因此也会局限于此时的时间与条件。“对于受众而言,弹幕展示了一种全新的信息接收与表达方式,也被视为吐槽文化,体现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异质性。它区别于主流文化,是一种典型的青年亚文化,特征是具有青春性、不确定性和反叛性。文化上偏向非主流、边缘亚文化和次文化。”网络视频弹幕呈现出创新态势,语言的使用也会出现新的形态。弹幕语言使用中的方式是与广泛的社会文化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语言分析也是研究社会变化的一种方法,其中包括受众心理的变化。当下,弹幕语言也是社会现象中的一种角色。
新媒介视域下的弹幕语言,无论是完整性语言还是缩略性语言都不断地受到受众的喜爱,为避免出现不文雅、不文明语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使用语言过滤器进行先审后播,虽然能够过滤掉带有污秽、色情、暴力的语言,有利于受众精神健康,但不规范的词语与语句的使用,对受众而言仍是一种文化素养和知识结构的伤害。研究弹幕语言的特点、了解受众心理诉求对网络视频的良性发展及避免不规范弹幕的出现有着重要意义。
注释:
①刘昌华.社会和符号的互动:弹幕语言场域的反思和治理[J].东南学术,2018(06).
②潘明霞.网络语言的语言地位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9(3).
③<美>诺姆·乔姆斯基著.牟小华 候月英译.语言与心理.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2-13页.
④⑥张敏.“弹幕”流行的文化原因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02).
⑤王馥芳.话语权利操纵和滥用机制分析.福柯《话语的秩序》肖涛译,(2001)外语研究[J].2015(5)
⑦关峥.社会化传播背景下弹幕的传播模式形塑[J].科技传播,2019(1) .
⑧付晶晶.新媒体时代的弹幕文化现象分析.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