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2021-11-01 03:15张楠中央宣传部
财会学习 2021年29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行政事业单位

张楠 中央宣传部

引言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提出,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新要求,审计署修订了《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对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工作范围、目标要求都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并出台了《关于印发2019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依法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完善治理、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随着国家对内部审计越来越重视、制度体系越来越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业务范围不断拓展,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审计越来越必要。

一、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一)内部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等方面存在部分资金使用不合规或效率过低等问题,未能产生一定的效益。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能够督促行政事业单位完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提出改进措施,做到“有章可循”,防患于未然,能够监督行政事业单位依法依规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内部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的有效方式

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强约束力度,提示行政事业单位关注大范围、多方面、多角度的风险隐患,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督促整改落实,杜绝“小金库”“账外账”等违法违规现象,防止舞弊行为,遏制腐败现象发生。

(三)内部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防止资产流失的重要保证

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能够督促行政事业单位及时掌握单位内部的资产情况,摸清财政财务收支规模和运营情况,合理配置、使用、处置国有资产,坚决防止“跑冒滴漏”,杜绝利用国有资产出租、投资赚取个人私利等违法现象的发生,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更好地维护国家整体利益。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未对内部审计予以足够的重视,存在着“嘴上说说”“墙上挂挂”的现象。有的单位领导认为内部审计是针对企业的,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每年按照财政规定报送预决算,实行政府采购,审核经费支出,已经接受了足够的监督,没有必要再开展内部审计。有的单位领导认为已经实施外部审计,内部审计跟外部审计内容重复,起到的作用很小,没有开展的价值和意义。此外,由于内部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内部审计机构往往不是单位的主要业务部门,难以做出成绩,并且作为主动查找问题的部门,不受被审计单位欢迎,工作难以得到支持和理解。

(二)审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合理

(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的履行内部审计职能的机构,应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但是目前不少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仅由财务人员兼任审计人员,无法保证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且仅将审计工作作为副业,只在有任务时临时应付下审计工作,其余时间仍以财务工作为主。甚至部分单位既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也没有内部审计人员。

(2)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合理。一方面,审计能力水平不足。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熟悉审计、会计、法律、经济、管理等内容。目前内部审计人员主要由财务人员担任,对会计专业知识比较熟悉,但是对其他方面知识有所欠缺,难以满足审计工作需要。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数量少,年龄偏大,审计力量薄弱。为按时完成审计任务,有时只能降低审计工作质量,大大影响了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容易“走过场”。

(三)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

内部审计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和依据,能够规范和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防范管控风险、服务事业发展的作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制度依据主要是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内部审计准则等,没有针对本行业、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完善。有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内部审计制度,但在可操作性上有所欠缺,指导性、应用性不强,仍需不断修订完善,才能更好发挥作用。

(四)内部审计工作未有效开展

(1)工作流程执行不规范。由于机构设置不健全及人员配备不合理,有的单位从未开展过内部审计工作,仅在有关部门要求报送审计报告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有的单位开展了内部审计工作,但未按照规范的流程操作。未编制年度审计计划和项目审计方案,开展审计工作容易漫无目的、理不清头绪;未实现审计内容全覆盖,关注点还是停留在财务方面,比如查看会计凭证是否正确等,未关注内部控制、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其他重点事项。

(2)内部审计工作独立性和客观性难以保证。内部审计主要针对审计人员自身所在单位及其所属单位开展审计工作。由于涉及同一个单位的同事,彼此互相熟悉,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容易因为“单位人”这个角色,瞻前顾后,怕得罪人,不好意思提问题,或者只提小问题,对严重问题“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效果大打折扣,独立性和客观性容易受到质疑。

(3)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滞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外部审计中,会计师事务所借助专业的审计软件进行审计,能够迅速抓取目标数据,提高了审计效率。但对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审计资金投入少,没有审计软件作为支持,信息化水平滞后,审计方式方法落后,仍然停留在手工查账的阶段。当面对海量数据时,内部审计人员往往无从下手,工作任务繁重且效率低下。

(4)审计整改落实不到位。有的单位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后,就视同工作已完成,未对审计提出的问题予以关注并整改落实,没有做好“下半篇文章”,审计工作成效大打折扣。有的单位由于审计任务重,无法抽调审计人员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核实,将收到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报告视同已整改,没有掌握整改落实的实际情况。有的单位未将内部审计与纪检巡视、人事工作相结合,形成结果共享机制,审计结果未能充分利用。

三、关于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

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内部审计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时了解掌握国家审计新政策,关注审计工作安排,推进审计工作开展,督促审计整改落实。主要负责同志要对内部审计机构直接领导,对审计报告负责。内部审计人员要熟练掌握审计规定,及时向领导汇报审计工作进展情况,与被审计单位建立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和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使内部审计切实起到防范风险、加强监督的作用,以实际行动证明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二)健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1)健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行政主管部门应在财务部门外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不能与财务部门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事业单位也应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内部审计人员。无法设立独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可以授权本单位内设机构履行内部审计职责。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在本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向其负责并报告工作。

(2)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审计作为专业性和技术性强、专业知识持续更新的岗位,需要内部审计人员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储备,从而适应工作需求。行政事业单位要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内部审计人员能力水平。一是开展审计专业知识培训。通过邀请专家来单位授课、组织审计人员参加外部举办的审计、会计、法律、经济、管理等专题性培训、购买网络课程等方式,为内部审计人员创造学习条件,提高专业素质。二是鼓励内部审计人员积极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税务师考试等各种专业考试,以考促学,增强知识储备。三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训。督促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保持正直诚信,遵循客观性原则和保密原则,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单位利益和内部审计职业声誉。

(3)增强内部审计人员力量。一是通过从单位内部抽调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年纪较轻的干部担任内部审计人员或者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等方式,扩充内部审计人员数量,增强内部审计人员实力。二是借助外部审计力量。在内部审计人员数量不足或自身专业能力无法胜任工作的情况下,可聘请外部专家或会计师事务所,借助外部人员力量来弥补自身不足,做到内外审相结合,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专业水准和独立性。

(三)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在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配备的基础上,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一是制定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从整体角度对内部审计予以规范,明确定义、原则、范围、内容、重点、程序、整改及结果运用、工作权限及纪律要求等。二是制定内部审计实施规程,细化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和后续审计等各阶段需实施的具体程序。三是制定具体审计项目的制度规定,包括财政专项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等具体审计制度。四是制定内部审计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专业胜任能力、保密要求、工作权限等。

(四)规范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1)规范执行审计工作流程。在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内容等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实现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做好审计准备工作,制定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编制项目审计方案,明确审计工作的范围、时间、人员、要求等,有条不紊推进审计工作。实施项目审计时,既要做到全面覆盖,也要做到关注重点,对财政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对外投资、资产管理、政府采购、收入分配等方面进行审计,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

(2)确保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为保证审计效果,在审计过程中实施审计质量分级复核制度。内部审计人员负责实施审计项目,向审计负责人及时汇报审计工作进展及重大发现,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取证单和审计报告初稿。审计负责人负责督导审计项目的实施,沟通协调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对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取证单和审计报告进行复核。主管审计的领导负责对审计报告的评价、定性、整改建议是否恰当进行最终审定。相关人员各司其职,最大限度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3)提高审计信息化水平。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审计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加大资金投入,为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手段,比如配备笔记本电脑、购买专业审计软件、开展审计软件培训等。内部审计人员既要学会熟练运用电子表格、数据库等常规软件,也要熟悉审计软件,便于全面、快速、准确地掌握审计情况,节约审计时间,减轻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

(4)强化内部审计结果运用。一是要建立健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机制。在正式下达审计报告后,要求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提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同时,对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任务建立台账,逐一督促监督整改落实。对内部审计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内部审计部门要及时分析研究,提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措施的建议。二是内部审计部门要加强与内部纪检、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实现信息共享、审计结果共用。推动将内部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干部和相关决策的重要参考,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纳入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范围。对内部审计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应按照管理权限和法定程序依法依规移送相关主管机关,努力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成效。

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虽然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任重道远,但随着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员水平的逐步提升、制度体系的日益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内部审计工作会逐步规范,对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行政事业单位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